第13章 小山洞

也不知道這兩隻鳥是存心和張毅城作對,還是那母鷂子對他有所留戀,飛飛停停、停停飛飛的,每次落地,飛得總是不太遠,就二三十米,把張毅城肺都快氣炸了,心說要麼你就徹底飛沒影,要麼你就回來,這飛飛停停的算咋回事?

拿着手電,張毅城礙手礙腳的往前湊,什麼吹哨啊,打響指啊,各種方法都試遍了,要放在往常,自己這鷂子早回來了,可是這次卻跟沒聽見一樣,只要自己稍微靠近一點就跟着那野鷂子一塊飛走。

就這麼折騰了少說半個多小時,也不知道走了有多遠,張毅城實在是氣急了,乾脆從地上撿起了一塊比拳頭還大的石頭,哐的一下就砸了過去,“我去你媽的,當我沒養過你。。。”張毅城的脾氣讓李二丫慣的沒個樣,哪被這麼耍過?尤其是這個鷂子,往常被掐來捏去只有受虐待的份,這次卻反過來開始耍自己了。。。

這一下可真把這兩隻鳥嚇着了,撲拉拉一下就飛沒影了,張毅城用手電往外仔細照了照,再沒看見其落地。“他媽的畜生就是畜生!沒人性。。。”張毅城嘆了口起,說實話心理是捨不得,但也沒轍,“他媽的等回來老子再買一隻。。。”

調過頭,張毅城開始往回走,卻感覺越走越不對勁,“他媽的這是哪?”張毅城心裡一驚,只見四周霧氣騰騰漆黑一片,以手電的照明距離連個山坡都看不見,四周一馬平川全是亂草,完全不見露營的山洞(山洞內有篝火,雖說已經幾近熄滅,但隱隱的亮光至少在一兩百米外還是能看見的)。

要說山裡有霧,那倒不新鮮,來的時候和崔立嚴閒聊時。崔立嚴倒提過這個事,山裡的植被多溼度高,晝夜溫差也比較大,尤其是山坳子裡,到了夏天或初秋,到了後半夜基本上全是霧氣昭昭的,不過這種霧對能見度的影響不是很大。普通手電少說也能照30米遠。

張毅城拿的手電,全是孫亭帶來的美國軍用戰術手電,理論上講應該比普通手電強的多,但此刻的光照距離好象並不怎麼遠,“他媽的,從山洞出來的時候這霧好象沒這麼大啊。。。人要倒了黴可真是喝口涼水都塞牙。。。”張毅城按着來時的回憶,深一腳淺一腳的往回走,但走了得有十來分鐘後,發現兩邊的環境彷彿似曾相識。用手電仔細往地上照了照,原來又回到了剛纔用石頭扔鳥的地方了,從地裡摳出石頭的那個坑都在。

“媽的。。。怎麼這深山老林的也有這玩意。。。!?”張毅城雖說是初生牛犢不怕虎,但此刻也難免有些心虛,雖說自己從來沒碰到過,但老劉頭卻時常提起,這種現象叫鬼打牆,在農村比較多,一般都發生在墳地附近,茅山術對這種情況的解釋是:陰氣或怨氣過重所致(當年張國忠、老劉頭、秦戈在巴山的那個陰氣很重的溶洞中。也曾碰到過)。

“怪了。。。”張毅城雖說年紀不大,但思維卻縝密。按張國忠和老劉頭白天觀察地形得出的結論,露營山洞附近的地形既不聚陰也不聚陽,山裡的陰氣甚至都不流經那裡,而自己此刻所處的地方,距離山洞走走停停的也就半個小時路程,怎麼可能會有這玩意?莫非古代是墳地?不過質疑歸質疑,俗話說好漢不吃眼前虧,先離開這個鬼地方纔是真格的。。。

掏出鑰匙,張毅城低頭圍着自己畫了個圈,然後在圈中央以自己兩肩的方向爲“橫”、以面背朝向爲“豎”畫了個“十字”,之後兩肩改面背,面背改兩肩。轉頭九十度繼續往前走*。

“他媽的這是哪啊。。。?”往前走了大概又有十幾分鍾,雖說已經出了鬼打牆的圈了,但張毅城卻越走越鬱悶,眼前這地方雖說是剛纔沒來過的地方,但仍然不認得,四周仍然霧氣昭昭的,看了看錶,還不到兩點呢,這要耗到明天早晨,大人着急是小事,光是讓這小涼風吹上一宿也夠人一嗆的。。。

又走了幾分鐘,隱隱約約的能看見山坡了。快跑了兩步,張毅城到了山坡下,深呼吸了口氣後開始往上爬,來的時候聽崔立嚴說過,山坳子的霧氣也就二三十米高,只要爬的高一點,到了霧氣之上,打開手電一公里以外都能看見,張毅城的想法也很簡單,自己出來不回去,張國忠肯定得出來找,而當初露營的山洞也是在半山腰上,只要自己爬高點在山坡上用手電晃,一出山洞應該就能看見,這荒山野嶺的一點亮光都沒有,手中軍用手電的強烈白光是再明顯不過了。

山坡上,張毅城用手電一個勁的繞着圈晃,希望能看見點回應,如果真有人出來找了,看見亮光至少也得晃兩下啊,可是自己晃的胳膊都酸了,卻一點回應都沒有。山坡上,山風比山坳子裡可是大了不少,凍得張毅城直打哆嗦。“八輩子沒睡過覺啊。。。”張毅城一肚子的牢騷,但沒轍,這山裡伸手不見五指,自己亂走很可能越走越遠,眼下看來只有找個避風的地方暫時捱到天亮了。

打起手電,張毅城開始在山坡上尋找能避風的地方,不找則矣,一找才發覺,這個山坡根本就是個“禿坡”,不但沒有任何凸出的岩石能擋風,更連棵粗點的樹都沒有。打着手電,張毅城在山坡上深一腳淺一腳走了足足二十分鐘,纔看見一個約麼有一人多高的小山洞,裡面至多有三米深,洞內旮旯處有一個喇叭口形狀的小地洞特別明顯,用手電照了照,只見小地洞直徑大約有四五十釐米,深不見底,彷彿是個天然的地洞。

進了小山洞,山風小了不少。張毅城低頭看了看錶,兩點半。“他媽的。。。真是他媽倒了八輩子血黴了。。。”張毅城罵着街,乾脆就將手電亮着擺在了洞口,心想萬一爸爸和幾個叔叔找自己也容易發現啊。。。

又過了大概一個多小時,張毅城實在有點熬不住了,乾脆把胳膊縮到了短袖體恤裡開始睡覺。迷迷糊糊中,忽然感覺一隻手抓自己的腳脖子。

“哎呀。。。誰呀!?。。。讓我在這睡會!明天早晨叫我!”起初,張毅城還以爲是大人找到自己了,在叫自己起牀,但喉了兩聲之後卻發現不對勁,大人叫起牀,往往都是推身子,哪有往死裡拽腳脖子的!?

“誰!?”張毅城反應倒是快,睜眼第一件事便是伸手抓手電,但就在自己伸手的一剎那,只感覺拽自己腳脖子的手忽然加力,整個身子砰的一下就卡在了剛纔那個喇叭口形的小地洞口上。

“我操。。。!”張毅城一聲尖叫,整個身子撲拉一下被拖出去一大塊,一條腿直接就進了那個喇叭口的小山洞了。“救命啊。。。!!”出自本能,張毅城喊的都跑調了,兩隻手拼命的扒住了洞裡幾塊岩石,把被拽進小山洞的那條腿往外抽,但不論張毅城怎麼使勁,這條腿就好象被鐵鏈子栓在了洞裡拽一樣,就是抽不出來。“爸爸。。。!大爺!!!救命啊!!”畢竟是孩子,此刻的張毅城眼淚都下來了,身上什麼傢伙都沒有,四處是哪都不知道,這種情況下這要是碰上什麼歪門邪道,恐怕連屍首都落不下。。。

要說那個小山洞的寬窄,正好能容納一個人的身子,雖說張毅城的雙手在不停的亂扒,但還是被一點一點的拽進了小山洞,一條腿雖然是一直蹬着洞口,但這點力道根本就起不到什麼作用。“救命啊!!”張毅城臉都青了,兩隻手拼命的抓着一切可以抓的地方,但卻一點用都沒有,腳脖子上的拖拽力量太大了,就算雙手抱住了岩石,沒過幾秒鐘也得被迫送開,最多也就十幾秒,張毅城的大半個身子差不多都被拽進小山洞了。“爸爸。。。”張毅城有氣無力的哭着,兩隻手儘量扒着洞口的邊沿。。。

就在這時候,張毅城忽然感覺有兩隻超大號的手抓住了自己的脖領子,只聽茲拉一下,身上的衣服被拽了個粉碎,朦朧中,只見眼前出現了一雙粗腿。

“救命啊。。。!救命啊!”張毅城也顧不得撕自己衣服的是什麼人了,兩隻手狠命的抱住了眼前這雙粗腿。也就是此刻,剛纔拽自己衣服的那兩隻手彷彿又摟住了自己的腋窩。。。

“啊呀!!”張毅城一聲嚎叫,只感覺渾身一抽,被拽進山洞的那條腿差點被扯斷了。不過說來也怪,雖說感覺自己的身體被拽出了那個小山洞,但腳脖子被攥着的感覺卻還是存在,莫非拽自己進洞那東西也一塊被拖出來了?

————————————

註解*:

在《傳國寶璽》的《巴山藏寶洞》一卷中,本文曾提到過,離開鬼打牆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轉90度的彎,但轉彎的前提是手中一定要有羅盤之類的方向工具,按茅山術解釋,人體受陰氣影響會產生一定的錯覺(鬼打牆本身就是這種錯覺造成的),遭遇鬼打牆時,如果在沒有任何參照的情況下原地轉90度,實際轉的角度很可能並不是90度,所以有些地方的農村會流傳這種方法,就是在身體周圍的地上畫個圈,圈裡畫上十字,以這個爲參照物轉90度,會比較準確。

第14章 “警犬”第30章 捐軀第18章 墮落之井第15章 黑瘡第8章 神經性窒息第46章 十米生死第14章 慧眼第27章 又見李樹林第56章 老五第28章 賣國第40章 包圍第56章 塵封往事第5章 羊皮地第4章 巧合第31章 蛟褫第39章 百步回魂陣第58章 啓屍招魂第6章 半個腳印第11章 武鬥第54章 雷池第12章 代得夫拉之死第61章 血債血償第62章 瓶子第56章 塵封往事第17章 引龍符第17章 引龍符第6章 幕後黑網第45章 分工第48章 點蒼山藏經洞第25章 玉碹第61章 濟北雙塔陣(下)第11章 鬼扒皮第41章 水落石出第38章 趲陽第14章 萬魄魑祟第48章 改命第47章 新聞第9章 二號病第8章 冥界之梯第42章 神助第22章 《送別》第28章 鏨龍陣第4章 巧合第18章 墮落之井第44章 菩提詩第40章 死灰復燃第54章 坐屍第46章 鬼陣第4章 布袋中的詛咒第4章 布袋中的詛咒第34章 怪 夢第40章 死灰復燃第46章 收徒第16章 普文鎮第36章 虎子出山第56章 秦戈的發現第15章 生死關頭第22章 古圖之疑第16章 普文鎮第54章 雷池第18章 屍非屍第6章 失落的古城第26章 生石灰第3章 勤屍檢報告第28章 李代桃僵第15章 生死關頭第32章 車 禍第65章 再入輪迴第10章 鬼媒第22章 封卦第39章 黼氣不止第20章 師兄第34章 遇襲李村第28章 斷句詩第12章 代得夫拉之死第43章 中華太平祈福委員會第4章 巧合第33章 謎霧團團第55章 強弩之末第42章 盜魘第63章 觀音像第10章 長生殿第5章 秦戈入夥第18章 天破第42章 進 山第60章 巧合第41章 水落石出第21章 牌位第16章 小朱的武裝第2章 私自行事第55章 乾坤易位第59章 霧靈鬼影第47章 來世再見第61章 罪魁禍首第13章 過敏第42章 癘子病第2章 李村第32章 籤文第28章 李代桃僵第57章 護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