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張文浩驚呼,連拿着古帛的手都顫抖起來:莫非是秦始皇的東西?!可是秦國的東西怎麼會在這裡?!張文浩抹了一把頭上的冷汗,看來這個古帛的出現對他觸動很大。
“難道是爺爺留下來的?”張文浩猜測着,看了一眼《茅山術百解》的最後一頁,張文浩有了驚人的發現!只見最後一頁上用隸書寫着一行字,看筆跡像是張文浩的爺爺所寫:此古帛爲我窮其一生所找,可惜還未研究卻發現自己時日已不多,希望得到古帛之人能夠解開其中的奧秘。
張文浩驚出了一身的雞皮疙瘩,稍微緩和了一下之後,他便拿着古帛來到了研究臺。這個研究臺是張文浩自己花錢做的,射燈之類的考古工具是應有盡有。
張文浩把古帛平鋪在了研究臺上,打開了射燈。一道如同白晝似的白光照在了古帛上。張文浩順手拿起一個放大鏡開始觀察起來,這塊古帛上亂七八糟的被黑筆描了一堆,完全理不出頭緒。
仔細觀察了一會兒,張文浩搖了搖頭,把古帛翻了個面繼續觀察起來,一個黑色的箭頭引起了張文浩的注意,這個黑色的箭頭指向一塊被黑線包圍起來的地方。“這是哪裡?”張文浩自言自語道。
大約過了一刻鐘,張文浩站了起來,腦子裡一團麻。他掏出手機給胖子打了個電話:
“喂,胖子!”
“小爺,有什麼事嗎?”
“你來我家一趟,有要緊事!”
“行!馬上我就過去。”
掛斷了電話,張文浩一屁股坐在了沙發上,點了一根菸。“《茅山術百解》、爺爺的話、書裡的古帛。”張文浩理着思路,一點一點回憶着以前的記憶。
“砰砰!”一陣厚重的敲門聲傳入了張文浩的耳朵裡。打開了房門,把胖子請進了屋。“小爺,聽你說話很焦急,有什麼事?”胖子喝了一口水,說道。“跟我來!”張文浩拉起胖子,進了書房。
張文浩指着那塊古帛,眉頭緊皺:“就是這個,我研究了半天也沒研究出個所以然來。你是做古董生意的,所以我就讓你來看看。”胖子沒有說話,走過去拿起古帛仔細的察看,時不時還拿起放大鏡專注的看古帛上的某個地方。
“小爺.這個從哪來的?”胖子一反往常的嬉皮笑臉,眉頭緊鎖的問道。張文浩把事情的經過原原本本的告訴了胖子。“原來是這樣。”胖子沉思了一會兒,點了點頭,問道,“小爺,你這裡有秦國的地圖嗎?”
“有!我這就給你去拿。”張文浩答應一聲便出了書房,幾分鐘後張文浩拿着一張地圖走了進來:“給你。”“小爺,你看!”胖子把古帛放在了地圖上,說道。
張文浩也是一驚,這個胖子對古物古玩的造詣竟然會這麼高,自己研究了半天也沒研究出個所以然來,這個胖子只看了一會兒就有了進展。原來把古帛貼在秦國地圖上以後,古帛上的一些黑線竟然與秦國疆域的輪廓對應了!
而那個黑色的箭頭正指向秦國的某個地方!“這個地方貌似是現在的山東一帶。”張文浩看着古帛上的箭頭,自言自語。“對,這裡是蓬萊!”胖子說,“小爺,你再去把蓬萊的地圖拿來。”
幾分鐘後,張文浩又拿來了一張蓬萊的地圖。胖子把古帛翻了個面,把翻了面的古帛貼在了蓬萊的地圖上,只見那個黑色的箭頭又指向了另一個地方。“這個箭頭怎麼會這樣?兩面分別指向不同的地方。”張文浩心中一連串的問號。“這叫做雙面箭頭,需要特定的兩張地圖才能看出其中的端倪。”胖子解釋說。
“莫非這箭頭指向的是?”張文浩欲言又止。“沒錯!正是蓬萊仙島!而這上面那條彎彎曲曲的線就是蓬萊山!”胖子有些激動的說。“蓬萊?!秦始皇在位時派徐福找長生不老藥的地方?”“對!這張古帛就是告訴我們長生不老藥的所在!”胖子不愧是古董專家,看出了這張古帛的奧秘。
“可是秦始皇爲什麼沒有把長生不老藥吃掉呢?”張文浩是百思不得其解。“這個.我也不清楚。需要去一趟蓬萊纔有可能知道。”胖子無奈的搖了搖頭。
接着兩人翻閱了一下關於秦始皇和徐福的一些資料。原來徐福是個術士,知道蓬萊仙島上有長生不老藥便上書秦始皇,於是秦始皇便徵發了童男童女數千餘人前往蓬萊仙島尋找長生不老藥。但是最終徐福也沒有回來。
“好奇怪!這裡面會不會有什麼貓膩?”張文浩問。“很有可能,但是想要知道長生不老藥到底在不在這個世界上,我們只能去蓬萊走一遭了!”胖子回答道。兩人商量了一番,一是爲了完成爺爺的遺願,二是他們也想要親眼見見這長生不老藥。於是他們決定一個星期之後前往蓬萊!
此後的幾天,張文浩一直做前往蓬萊的準備。
前往蓬萊的前一天的清晨,一陣急促的敲門聲打破寧靜。“誰啊?”張文浩還在做着美夢,被吵醒了感覺自然不好。“是我,胖子!”胖子在門外大喊道。
張文浩睡眼惺忪的打開了門,只見胖子站在了門口身後還站着個矮個子,金項鍊、金戒指、金手環都齊了!活脫脫就是一個黑社會老大!“請進!”張文浩清醒了過來,這小子不會給我闖什麼貨了吧?
胖子和那個矮個子走進了屋,坐在了沙發上。張文浩遞上了兩杯茶,白了胖子一眼,接着問道:“胖子,這位是?”“這位是香港鋼鐵大亨王嘉木先生。”胖子介紹道,“這位就是我跟你說過的張文浩先生,茅山第183代掌教!”
王嘉木一看就是個頂級富豪,看打扮就看的出來,僅一條愛馬仕的領帶就夠張文浩一個年的分紅了。他站起身來,同張文浩握了握手:“您就是張先生啊,真是百聞不如一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