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歸途 第十一節 擊敗強敵

白衫軍進入谷州後一路向北,幫助那些流離失所的難民遠離戰火。

他們還要時刻提防來勢洶洶的伯萊國人,以及那個時刻惦記着將他們挫骨揚灰的後陳軍隊。

文泰遠遠地看見了一座小鎮,也許軍隊可以在那裡得到修整。

死氣沉沉的小鎮已經毫無生氣,空無一人的街巷被掠奪得分毫不剩。

被撕成碎片的小鎮,他們是這裡唯一的活人。

文泰咒罵伯萊國軍隊,他沒想到那些曾經不願殺人的士兵,如今卻變得這麼嗜血。

來回飛舞的蠅蟲貪婪地舔噬着路邊死掉的牲口,惡臭的氣味引得所有人連連乾嘔,所有人都忍不住用衣袖捂住口鼻,來減少難以接受的氣味吸入鼻腔。

文泰放眼望去,恐怕這些屍肉已經腐爛很久了。

本來打算今晚在這個小鎮過夜,看來部隊只有儘快退出這裡另尋他處,以免被瘧疾等疾病所感染。

隨後部隊在文泰的指揮下離開了這裡...

當月空高掛的時候,白衫軍終於找到了一片開闊地帶,文泰下令在此安營紮寨。

文泰記得到,自己此行的目地是救人而非與伯萊國交戰。

不過文泰也不能任由這些強盜,在他的國土上胡作非爲。

白衫軍在谷州搜尋了一些日子,並沒有碰上半個伯萊國人。

紀武在獲得文泰許可後,隻身離隊前去尋找父親紀勻途。

文泰需要兩州刺史紀勻途的軍隊,和自己一同對抗伯萊國人。

他相信刺史與自己一樣,也有着同樣的想法。

這些天,他們救下了許多逃難的百姓,還收攏了一支潰敗的谷州兵。

在谷州兵的幫助下,文泰很快找出了伯萊國人的位置,而且熟悉了他們慣用的戰術。

根據情報,伯萊國軍隊並不團結,他們內部劃分爲新軍和舊軍兩派。

新軍裝備着火槍大炮一類的新式武器,是當今伯萊國國王的矛頭。

好在這支部隊人數稀少,難以利用裝備的優勢快速擴大戰線。

所以,伯萊國在鞏固所佔地盤時,主要依靠的還是舊軍。

而舊軍則是在伯萊國內戰後投降新國王的軍隊,或者是訓練不足、戰鬥力低下的農夫構成。

他們人數衆多,但是缺乏攻堅能力,所以大部分人員都用作搬用掠奪物資和守備佔領地的粗活。

一旦有大規模戰鬥,舊軍也是衝在第一線的炮灰。

文泰已經知道了,當初自己在伯萊國對付的“海盜”,恐怕就是這些敵對於新國王的舊軍。

文泰忘記了風景珩的建議,他決定尋機優先對付新軍。

只要斬斷伯萊國矛頭,就算不能讓他們完全退卻,也能遏止他們繼續南犯的腳步。

“正前方向發現敵人!”

在所有人不懈努力之下,他們還是碰上了入侵的伯萊國人。

文泰剛想開口下達命令,這些在此休息的伯萊國人也發現了他們,迅速衝出帳篷進行作戰準備。

伯萊國人推出大炮進行調校,儘可能快地讓大炮進入射擊狀態。

新軍的火器營也擺開陣列,做好的抵禦白衫軍衝擊的準備。

本來袁洋敵的第一道防線應該由舊軍構成,用來彌補火器漫長的裝填期間,阻礙敵人快速突進。

然而袁洋敵與付莊互相敵對,在澹臺文瀾離開後越發明顯。

於是兩隻軍隊各自爲戰,並沒有相互配合。

即便如此,火器的威力依舊不可小視。

而白衫軍手中的火器相比伯萊國,太過簡易。

他們的人數太少,敵人又太多。

硬打硬衝,必然會讓部隊陷入絕境!

這一點,文泰再清楚不過!

對抗強敵,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其狂妄自大...

見敵人遲遲不敢進攻,袁洋敵有些飄飄然。

他讓大炮率先開火,朝着敵人的方向狂轟亂炸。

對方在他的大炮面前害怕了,白衫軍釋放起滾滾濃煙開始後退。

袁洋敵覺得,一切都理所應當,因爲他已經習慣了開炮——前進——勝利——佔領新的城市。

只是這一次,恐怕不那麼簡單!

文泰親眼目睹過血肉之軀在彈丸與炮火之中的脆弱,所以他選擇了濃煙。

用看不見的煙霧來阻隔視野,拉近距離後,讓自己擅長刀劍的士兵來對付只擅長火槍的敵人。

袁洋敵知道一個叫文泰的將軍帶着少得可憐的部隊來對抗伯萊國,雖然他不知道文泰究竟是誰,也不知道文泰喜歡使用何種戰術。

不過~~袁洋敵毫不在乎!

濃煙讓他不能輕易開炮,但是他身邊還有不少預備隊。

這些可憐的傢伙放棄了安全的陣地,被袁洋敵踹着屁股統統趕進了煙霧繚繞的交戰區。

但是他忽略了被文泰整合的谷州敗兵,這些渴望找回顏面的士兵終於找到了機會,從另一側的樹林中衝了出來,對着失去保護的炮兵宣泄滿腔怒火...

袁洋敵見勢不妙,將身邊沒回過神來的傳令兵推下馬背,丟下部隊逃走了。

伯萊國的大軍分佈在廣闊的佔領地上,損失掉的士兵猶如一個壯年受了點皮外傷,根本算不上什麼。

只要作爲主帥的他還活着,隔天再打回來就行了。

~~~~~~~~~~~~~~~~~~~~~~~~~~~~~~~~~~~~~~~~~~~~~~~~~~~~~~~~~~~~~~~~~~~~~~~

就在文泰慶祝首戰得勝時,紀武也找到了自己的父親紀勻途。

此時的兩州刺史紀勻途正嚇得東躲西藏,信件送去順城的當天,鋪滿塗改筆跡的信紙就被他發現了。

紀勻途猜測女皇收到空信封一定很生氣,派來的軍隊看起來並不足以抵抗伯萊國。

所以他認爲,這支白衫軍一定是來討伐他自己的。

紀武及時帶來得消息,讓紀勻途有些喜出望外。

他沒料到一封空白的書信也能達成目地!

早知道這樣,他又何必撓上一整夜的頭,寫一封“留給自己”的信。

紀武請求父親將軍隊交給自己,然後在親兵的護衛下前往順城。

因爲那裡,是目前最安全的地方。

紀武認爲,紀家對這場浩劫觀望得太久了,伯萊國的入侵就是上天對他們最大的懲罰。他必須帶兵前去幫助文泰,才能表明紀家對朝廷的赤膽忠心。

紀勻途表揚了紀武的勇氣,這讓習慣了被父親批評的紀武,感覺非常意外。

父親沒有責怪紀武在谷口擅離職守,也沒有將軍隊交給主動請纓的他。

紀勻途表示將親自領兵,前去協助文泰對抗伯萊國人,卻不同意紀武前去通風報信。

他讓歐陽恭悄悄離開了身邊,充當信使給奕川送去了消息,也可以避免這個眼熟的傢伙被紀武撞上。

因爲所有人都知道朢州牧歐陽恭投靠了後陳,只是鮮少有人得知,這個叛徒正在谷州做客。

文泰與伯萊國已經打了一仗,好像還佔了一些便宜。

紀勻途自己那些敗給伯萊國人的手下,也被文泰接收了不少。

既然雙方還在積極尋找機會再來一仗,也許這次他有機可乘!

~~~~~~~~~~~~~~~~~~~~~~~~~~~~~~~~~~~~~~~~~~~~~~~~~~~~~~~~~~~~~~~~~~~~~~~~

這幾日卞業很是心煩,白衫軍就像幽靈一樣神出鬼沒。

每次雙方接觸後,自己剛點燃火繩,這幫幽靈便遠遠的避開大炮射程。

一旦再次迴歸隊列前進,這幫幽靈又繼續跟了上來。

卞業帶着手下的士兵跟隨自己深一腳淺一腳,趟過這些泥濘不堪的大道上。

沉重的大炮在這些裝滿雨水的坑窪上顯得越發笨重。

卞業擡頭看了看天,這雨沒有一絲要停的樣子,反而越下越大了。

身邊傳來了士兵的聲音...

“這鬼天氣,我全身都溼透了!”

“別說了,我感覺腳在皮靴中就像是在開船。”

不遠處的一個炮兵已經脫下了身上的衣服掛在身旁的大炮上,悠哉的拿出一張毛巾搓起澡來。

暴雨帶來了艱難的行軍,好在也趕走了沒完沒了的白衫軍。

卞業開始懷戀自己的灰魚營,雖然那些士兵戰鬥力低下還毫無鬥志,可是也勝過這個火炮營。

這些名義上由精銳士兵組建的部隊,不過是一幫老兵油子,像他這種臨時調來的長官,很難管理這些目中無人的傢伙。

回憶歸回憶,時間可不會因此而停止!

前面突然出現了一陣騷動,在大雨的掩蓋下卻難以分辨究竟爲何。

朦朦朧朧中,卞業看見了混着白衫的鎧甲。

他心裡大驚“是白衫軍!”

“他們來了~準備戰鬥!”

卞業手下的炮兵聽見喊話,開始費勁的轉動着大炮瞄向喧囂的方向。

保護他們的另一隊士兵,也拿起了火槍對準了越來越近的敵人。

火槍兵看見人影后嘗試着開火,身後的炮兵也裝填好炮彈準備插上引線。

可是!槍炮就跟中了詛咒一樣毫無反應!

人羣亂成一鍋粥,士兵們丟掉了槍炮和自己的長官准備各自逃命,從天而降的白衫軍卻將他們圍了個水泄不通!

“放棄抵抗,可以保全你們性命!”

卞業低垂着腦袋準備聽天由命,耳中突然傳來熟悉的聲音。

“李六?!”

卞業眼睛閃爍着活下來的光芒。

“別來無恙!”

文泰也大吃一驚,因爲他認出了招呼自己的人。

“你還是回到了故土...”

卞業說的這句話,讓人聽不出是替文泰高興,還是替伯萊國惋惜。

此時的卞業五味雜陳,自己居然在異國他鄉做了自己曾經手下的俘虜。

一個士官上前吼道“大膽,少將軍問什麼答什麼,豈由你信口開河!”

看來“李六”混的不錯,短短時間已經當上了夏國的將軍。

只是不知道憑藉過去的交往,對方能否給些情面。

卞業想了想,還是強迫自己說出作爲一個軍官該說的話“少將軍,看在過去的交往,還望放這些士兵一條生路。”

沒等文泰開口,卞業又補充道“我...願意留下來...接受你們的懲罰!”

文泰說道“伯萊國趁中原大亂,對大夏百姓犯下了不可饒恕的罪行。而你也幫助侵略助紂爲虐,我倆已經沒有什麼交情可言。這些士兵既然放下武器投降,那就讓他們回家,不要再將他們拖進戰爭。”

文泰再一次看着卞業,想到他曾經對自己和宇文曼的幫助,於是說道“我欠你的,這次也還給你!你自己走吧,希望下次我們不要在戰場相見!”

這一次戰鬥雖然殺敵不多,但是擊潰了伯萊國戰無不勝的謊言。

而澹臺文瀾從朢州到伯萊國這條掠奪礦產的通道已經完全打開,袁洋敵與付莊的矛盾又越發激烈。

於是他決定暫停擴張,將袁洋敵調回伯萊國完成別的任務,只留下付莊和舊軍轉攻爲守,保留現有成果就好。

文泰完成了拯救災民的任務,還額外擊退了不可一世的伯萊國大軍。

他深知窮寇莫追的道理,內心也擔憂着順城的安危。

派人前去尋找紀武並告知大軍動向後,率領白衫軍開始返回順城。

第四章 命中註定 第十四節 夢中鮮血第三章 異鄉 第十八節 離開霧萊城第二章 逃亡 第十節 雪原第六章 王侯將相 第四節 鴻門宴第五章 故土 第三節 大將軍第三章 異鄉 第一節 黑衣人第四章 命中註定 第九節 晚餐第四章 命中註定 第十八節 準備第四章 命中註定 第二節 掃把星第五章 故土 第一節 冬雪第三章 異鄉 第十三節 賞賜第二章 逃亡 第八節 新家第四章 命中註定 第十六節 墓穴第四章 命中註定 第十七節 初遇勁敵第五章 故土 第十節 將軍的妹妹第五章 故土 第二十五節 女皇的敵人第四章 命中註定 第十八節 準備第四章 命中註定 第四節 異國少年第二章 逃亡 第九節 樂天派第三章 異鄉 第十六節 地痞第一章 千鈞一髮 第十六節 黑船第四章 命中註定 第二節 掃把星第四章 命中註定 第十一節 死亡沙漠第一章 千鈞一髮 第一節 預謀第三章 異鄉 第十五節 壯士第七章 歸途 第六節 文家軍第四章 命中註定 第十二節 姐妹第三章 異鄉 第四節 南方的道路第六章 王侯將相 第十五節 誓盟第五章 故土 第九節 入關第三章 異鄉 第十節 投毒第三章 異鄉 第四節 南方的道路第七章 歸途 第十五節 破壞邕鄉軍第五章 故土 第十二節 再遇女孩第一章 千鈞一髮 第十六節 黑船第六章 王侯將相 第九節 義軍第一章 千鈞一髮 第九節 功虧一簣第一章 千鈞一髮 第十五節 跟班第二章 逃亡 第十八節 前方第七章 歸途 第十九節 最後一計第一章 千鈞一髮 第十六節 黑船第七章 歸途 第十八節 獵戶第一章 千鈞一髮 第十三節 詭道第一章 千鈞一髮 第十九節 斷後第二章 逃亡 第二節 河畔的回憶第六章 王侯將相 第八節 再次流浪第五章 故土 第七節 中計第一章 千鈞一髮 第四節 宮門之變第六章 王侯將相 第四節 鴻門宴第四章 命中註定 第二十四節 劊子手第四章 命中註定 第二十節 株連第一章 千鈞一髮 第一節 預謀第三章 異鄉 第一節 黑衣人第五章 故土 第六節 飛蛾撲火第五章 故土 第二十八節 再臨邊關第四章 命中註定 第八節 烏合之衆第三章 異鄉 第十八節 離開霧萊城第七章 歸途 第四節 攝政王之死第七章 歸途 第十五節 破壞邕鄉軍第二章 逃亡 第十二節 新皇政令第七章 歸途 第三節 假慈悲第五章 故土 第二節 沙蛇第五章 故土 第十六節 百夫長第二章 逃亡 第二節 河畔的回憶第四章 命中註定 第二十二節 折斷長矛第三章 異鄉 第十六節 地痞第二章 逃亡 第十五節 福禍相依第三章 異鄉 第十一節 南蠻之戰(上)第七章 歸途 第八節 女皇決斷第六章 王侯將相 第十二節 偶遇發明家第五章 故土 第六節 飛蛾撲火第六章 王侯將相 第十三節 氣急敗壞第四章 命中註定 第二十二節 折斷長矛第二章 逃亡 第八節 新家第六章 王侯將相 第一節 守護第三章 異鄉 第十八節 離開霧萊城第五章 故土 第二節 沙蛇第四章 命中註定 第八節 烏合之衆第七章 歸途 第二節 倒下的巨人第四章 命中註定 第十八節 準備第七章 歸途 第五節 無懈可擊的將軍第三章 異鄉 第九節 柔王、妃第五章 故土 第七節 中計第一章 千鈞一髮 第九節 功虧一簣第五章 故土 第十八節 規勸第一章 千鈞一髮 第五節 苦第一章 千鈞一髮 第十九節 斷後第二章 逃亡 第十一節 絕境逢生第四章 命中註定 第二十三節 “拋棄”第五章 故土 第十節 將軍的妹妹第六章 王侯將相 第十三節 氣急敗壞第七章 歸途 第十一節 擊敗強敵第四章 命中註定 第二十一節 下定決心第二章 逃亡 第五節 海市蜃樓第五章 故土 第二十八節 再臨邊關第五章 故土 第七節 中計第六章 王侯將相 第三節 逃亡第四章 命中註定 第八節 烏合之衆第六章 王侯將相 第十八節 墮落的義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