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第68章 青玉案

第68章 青玉案

宴正歡,花萼樓中春光融融。

聖人興致很高,開了個玩笑。

薛白腦中迅速考慮了是否該給皇帝獻炒菜,他也早與杜五郎說過,讓豐味樓今夜做好充分準備,隨時能獻菜。

但不必了。

李隆基已經吃過炒菜了,且還是鄧連的手藝,這獻寶的功勞早歸了楊玉瑤。故而楊家姐妺纔會爲他費心安排身世,楊玉環還親自向人請託。

薛白不需要與她們爭功,他一介白身,不能總想着越過上面的人直接向皇帝獻媚。

同時,他也聽出來了,李隆基不是好欺瞞的,對很多事心裡一清二楚,只是引而不發罷了。

而他們此時面對這個君王,正在犯欺君大罪。

站在薛白麪前的楊慎矜就像是丟了魂一般。

薛徽則還在繼續欺君。

“元月以來豐味樓風頭無兩,這不假,但臣的兄弟並非因此纔來認親,他夫婦二人就在花萼樓外,臣請聖人垂詢,看楊中丞還有何話說?!”

畢竟是名將之後,薛徽雖非有意喝問,話到最後卻有雷霆氣勢。

薛白聽了反而心中警惕,知道以薛靈那好賭、好誇誇其談的德性,絕不可靠,讓這樣的人御前對質,太冒險了。

很快,有內侍匆匆出了花萼樓,召薛靈、柳氏入宴。

“聖人上元安康。”

薛靈略有些醉態,並無怯意,他每夜都是與長安顯貴賭搏,聖人的事聽得多了,自覺也是顯貴,只是不得志。

柳湘君舉止非常得體,但面容憔悴、衣着樸素,殿中不少人見了都暗自搖頭。

連楊玉瑤都皺了眉,輕咬着嘴脣,自覺替薛白找這般寒酸門戶,失了好大的面子。

“薛靈,可是你丟了兒子?”

“回聖人話,正是,這個就是我兒,丟時只有乳名‘病已’。”

“有何爲證?”

“此處有家狀,六郎開元十九年出生,開元二十四年被掠拐於渭南官道,販於洛陽南市。學生散盡家財,苦苦尋訪,這些年收藏了諸多線索……”

薛靈很有條理地回答了一段話,拿出許多文書。

李隆基懶得看,隨意地傾過身子向高力士道:“將軍且再看看,像否?”

高力士再次趨步上前,目光打量。

若只論身材長相,薛靈也是魁梧英俊,但吃喝嫖賭過度,遠無楊慎矜的文雅矜貴之氣。

“老奴看着,有些像,又有些不像,駙馬以爲呢?”

楊洄又在發呆,沒恍過神來,直接答道:“不像,這人看着太落魄。”

“落魄?”

薛靈絕不容許旁人詆譭他的身世,當即反駁,還擡手一指楊慎矜。

“我落魄?要論出身顯赫,我祖上代代公卿、簪纓世家。隋太祖楊忠還在給人當部曲時,我薛家已鐘鳴鼎食一百年,一百年!”

河東薛氏南祖房這一支,時稱“武力強宗”,薛仁貴雖一度因父親早亡而家道中落,其實祖輩全是高官,能一直追溯到南北朝,確實是世代公卿。

當然,世家大族就像一棵大樹,有主幹,有枝葉。

楊洄愣了愣,不屑與薛靈這種枝葉爭吵。

這人說話不過腦子,扯出了楊忠,萬一再扯出楊堅、楊廣,壞了聖人觀燈的心情。

“楊慎矜,你爲何要搶我兒子?”薛靈還不依不饒,“我早看你不順眼了,自詡名士,吹噓材貌,憑什麼就伱能‘見容當代’?看看,這滿殿諸公,哪個不是體貌豐偉?”

李隆基聞言,哈哈大笑。

他被薛靈這一番話逗得很是開懷,卻還不忘安撫臣子。

“楊卿不必介懷,薛靈說話太過直爽了。”

楊慎矜忙道:“臣不敢。”

“當然,朕的諸愛卿確實是個個體貌豐偉、槐梧俊美,盛哉!”

“臣等謝陛下厚贊!”

“天佑大唐盛世,羣賢畢集,文武林立,野無遺賢,朕與衆卿共飲,賀之。”

李隆基一高興,當即提了一杯。

一時之間,滿殿高官紛紛起身,舉杯敬酒,數百人不論官袍顏色,果然是個個高大魁梧、儀表堂堂。

“盛哉大唐!”

“盛哉大唐……”

聲音傳開,花萼樓一片歡騰,只因聖人敬了杯酒。

但當李隆基一放下酒杯,卻又問了一句話,十分有深意。

“薛靈,原來你也聽說了楊卿‘見容當代’的豪言壯語?”

……

李娘才坐下,倏地站起身來。

聖人果然看出來了。

楊慎矜那句“吾兄弟三人有如此貌、如此材,見容當代”的狂言,高力士方纔就說過。這是在提示旁人聖人已不喜楊慎矜。

所以,是有幕後主使者聽出了這意思,教薛靈這麼說的。

而聖人心知肚明,沒有人能夠在這大殿上欺君。

全都去死吧!

李娘正想着該怎麼巧妙地揭破薛白欺君的陰謀,忽然,有人搶了先。

“稟聖人,薛靈此人不可信,嘴裡十句話有八句話是假的!”

李娘回頭看去,見說話的竟是張去逸家的長女張泗。

張泗有些醉了,擡手一指,又道:“薛靈,當我不識得你嗎?你賭得傾家蕩產,卻敢與聖人說是散盡家財尋訪兒子,欺君嗎?!”

薛白聽這聲音,也回想起來了……這是殺吉祥那夜從暗賭坊逃出來的囂張女子,自稱上柱國的女兒。

薛靈有些慌,這才意識到這宴上還有他的賭友。

戶部尚書章仇兼瓊此時定眼一看,也認出了他,當即喝道:“薛靈,你到處欠債,盯上了薛白的豐味樓,竟敢鬧到御前?!”

薛靈登時跪倒伏地,瑟瑟發抖。

李娘聽得血脈賁張,心想這些賊子馬上就要死了。

卻聽薛靈顫聲道:“回聖人,我真不是爲了豐味樓,炒菜……炒菜我在范陽時,就曾在軍中吃過,又幹又焦,也沒什麼好吃的。”

“軍中?炒鍋炒菜?”薛白忽然有了反應,“我好像,記得了一點……”

雖然知道薛靈很不靠譜,但他還是決定把寶押在楊家姐妹身上。

“六郎,你終於想起來了?”

薛靈大喜。

他爲了從親戚手裡騙錢什麼鬼話都說過,當即配合。

“記得嗎?那年我帶着你探望五叔,在范陽軍中,我親手給你喂的炒菜。那日你還說‘阿爺,我長大了要給阿爺爭氣’,你終於想起來了。”

“嗚!”

柳婦聽到這裡,沒能忍住,哭出了聲,忙用手捂住了嘴。

薛白轉過身,看着這夫婦二人,發起呆來。

李娘見了,不由冷笑。

聖人都已經敲打過薛靈了,這小子還敢繼續欺君,自取死路,也好。

“薛白。”李隆基問道:“這可是你阿爺?”

“回聖人,我不太記得了,似乎有印象。”

“薛靈,朕最後問你一句,可確定這是你兒子?”

薛靈雖大膽,莫名卻驚恐起來,下意識地擡頭往紅袍官員裡瞥。

“朕問你,你看旁人做甚?”李隆基叱喝道:“有旁人替你找的兒子不成?”

有意無意地,他竟是往李亨身上看了一眼。

諸人當即膽寒。

氣氛一寒,薛靈、柳氏連忙伏在地上,顫抖不敢言。

忽然,有銀鈴般的笑聲響起。

之後是一句話,彷彿春風拂過,直接吹散了嚴寒。

“三郎,是我託高將軍辦的。”

薛白目光看去,說話的正是楊玉環,聲音如黃鶯出谷,她若是唱歌定是極好聽的。

“我們不是吃了炒菜嗎?我聽三姐說起,給她送炒菜的小薛白與家人失散了。就問高將軍,能否替他找回家人,這也是行善積德。沒想到高將軍竟真找到了。”

她說話時眼神裡既有小女孩的天真爛漫,又有成熟的風韻,還有少女的狡黠與機智……連薛白也分不清她話裡有幾分真假。

高力士當即恭謹地應答。

“那日,薛將軍宮門當值,老奴請他把長安走失孩子的人家列出來,結果薛將軍一聽,拍着腿說他兄弟家就是。沒想到,走丟十年的孩子一下就找到家了。老奴只問了一句話,不敢居功,必是貴妃積善,薛家沾了洪福,天寶六載開年即有奇事佳話,又是個好年景。”

“原來如此。”

李隆基大樂,撫須朗笑道:“朕的愛妃心善、將軍勤懇,使破散十年之門戶團聚,好,很好!薛靈、薛白,你父子還不謝恩?”

“謝聖人大恩大德!”

薛靈想到富貴晃眼,大喜不已,連忙磕頭。

柳氏喜極而泣,再次哭了出來,深深看了薛白一眼,向李隆基千恩萬謝。

“謝朕做什麼?”李隆基愈發親切,“你們該謝誰還不知嗎?”

薛靈夫婦再次俯地,“謝貴妃、謝高將軍……”

薛白還在發懵,慢吞吞地擡起手準備行禮。

“快起來,不必多禮。”楊玉環笑意吟吟,轉向薛白道:“再過一會兒,許合子便要御前獻唱,你詩詞寫得好,可得讓她唱支新曲。”

她眼睛亮亮的,像是很貪玩。

想來李隆基年邁卻還這般寵愛她,除了因美色之外,或許也因她的活潑貪玩能讓他覺有趣,感到青春年少。

畢竟誰又喜歡整天板着臉的無趣人?比如今夜殿上諸妃,還有一人也是絕美,但氣質清冷,不愛說話,李隆基就一直疏忽她。

薛白又想到,楊玉環這一番話也許還有提攜之意。

兩個月前她曾負氣出宮,他讓楊釗送了一首詩……她記得這個人情。

“貴妃謬讚。諸公面前,不敢獻醜。”薛白答得規規矩矩。

“不可過謙,大唐的少年郎該有豪闊傲氣!”李隆基雖老,語氣卻豪氣沖天,“何況你那句‘雲在青天水在瓶’就很不錯,如此意境,一句即可抵整首好詩。”

“聖人怎也聽過?”薛白故作驚訝。

“算盤打得好啊。”李隆基得意一笑,不再理會他,道:“薛卿,帶着你的兄弟、從子落座,賜酒!”

“喏。”

“好了,這小子身世既定,莫再讓爭子之事擾了上元宴。楊卿,你說是嗎?”

“……”

這一幕幕,看得李娘目瞪口呆。

她不敢相信自己英明神武的父皇分明知道薛靈等人在欺君,竟能放縱了他們,只管誰能哄得他開心便讓誰說了算嗎?

自從有了楊玉環,聖人真是太昏庸了!

再轉過頭,只見李騰空端坐在那目光只盯着薛白看,她雖只顯出一個側臉,但少女情思,顯而易見。

李娘心裡不高興,更看不慣李騰空那滿是歡喜與情意的樣子,哪怕明知宴會上不是說話的時機,卻還是氣惱地推了李騰空一把,將她從沉思中推醒過來。

“李小仙,你發什麼癡?你不能嫁他,你嫁不了他!”

“爲何?”

李娘反倒被問得愣了愣,惡狠狠地小聲道:“因爲他們都在欺君,實則他家滿門上下,俱是你阿爺殺的!”

李騰空腦中“嗡”的一下,整個人懵住了。

她嘴脣張合,想問李娘怎麼知道,想說“你騙我”。

但她卻是一句話都說不出來,她已意識到這事很可能不假……因爲阿爺就是那樣的人。

“這般大仇,他必恨你阿爺入骨,所以才接近右相府,你嫁不了他。”李娘還在說。

情緒涌上來,李騰空低下頭去。

她先是回想起那幾次在選婿窗後看薛白的情形,那日阿爺讓人去南曲打聽他是如何搭上楊釗的,有個名妓說薛白坐懷不亂云云,她忍不住跑出去說了一句。

“阿爺,這位郎君舉止不凡,詩寫得也好,是個人才。”

故事從這裡開始,到現在,所有回憶她得一樁樁從腦中抽出去,今夜的相遇、冒險……都得忘掉。

生在相府,她從小到大錦衣玉食受了,潑天的富貴有了,那右相府的罪大惡極就有她一份,得不到,該。

心裡重重唸了這個“該”字,李騰空微微仰了仰頭,沒哭。

李孃的目光則向李林甫的座位落去,心知此事不好使人傳話,一會得想個辦法過去說。

“錚。”

隨着一聲琵琶響,樂舞再起。

宴上衆人除了李騰空,所有人都轉頭向花萼樓外看去。

竟不知何時,欄杆外搭起了一個臺子。

時到醜正,上元燃燈節纔算到了最熱鬧的時候……許合子要登臺了。

終於,花燈漫天中,一個窈窕女子身披霓裳,絕世獨立。

她開口,一聲高亢清脆的歌聲,落入耳中分明婉轉動聽,卻能聲透九宵,如響鞭臨空,霎時竟蓋過了一切聲響。

連楊玉環也驚喜不已,徑直起身,雙手挽着綵帶還提着裙襬,小跑過殿堂,到欄杆邊近看。

無人出聲議論,臺殿清虛,所有人都在聽許合子唱歌。

喉囀一聲,響傳九陌。

“樓觀空煙裡,初年瑞雪過。苑花齊玉樹,池水作銀河。”

“七日祥圖啓,千春御賞多。輕飛傳綵勝,天上奉薰歌。”

“……”

一曲歌罷,殿中安靜許久,諸人方纔高聲喝彩。

同時,遠處也傳來了歡呼。

許合子歌聲透亮,竟是宮城內外,數千上萬衆也能聽到,真正是與民同樂。

李隆基捧着酒杯隨楊玉環站到欄杆前,爽朗笑着與諸人談論了片刻,忽道:“永新歌喉依舊,如何唱的是舊曲?”

說着,他回身一指薛白,道:“太真既說了你有詩才,今宵由你先賦一首。”

“回聖人,大唐盛世,詩魁雲集。我年少,不敢班門弄斧。”

“太真豈有說錯的?”李隆基故意臉一板,“有她爲你撐腰,怕甚?”

不等薛白回答,他目光已掃向羣臣,隨手一指便點了個臣子。

“那便且容這小子再揣摩,王卿先來,以‘元宵春宴,天保同歡’應制一首罷。”

“臣領旨。”

王維彬彬有禮地起身,略作沉吟,即賦了一詩,題爲《上元節花萼樓侍宴應制》,在詩名裡強調此爲應制之作,而他本可以寫得更好。

“彩仗連宵合,瓊樓拂曙通。”

“年光元月裡,宮殿百花中。”

“不數秦王日,誰將洛水同。”

“酒筵嫌落絮,舞袖怯春風。”

“天保無爲德,人歡不戰功。”

“仍臨九衢宴,更達四門聰。”

~~

許合子的歌喉、王摩詰的新詩。

李騰空往日也是最愛這些的,但此時坐在那,卻始終情緒低落,只希望宴席早些結束,找個無人的地方大哭一場。

想到這裡,她忍不住再次將目光投向薛白,想看他最後一眼。

薛白正在被要求作詩。

www ¸Tтkā n ¸C〇

“可我不會作應制詩,不通格調,只會把字詞胡亂拼湊,湊些沒有韻律的長短句。”

“胡亂拼湊?那你便胡亂拼湊一首給朕聽聽。”

“喏。”

李騰空知他有詩才,反而愈發覺得酸楚,遂向李娘低聲道:“我不太舒服,告罪……”

她轉過身,正要退出殿去,耳畔卻聽到了薛白賦詞的聲音。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

“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李騰空腳步不由停下。

腦中驀地又想起了就在今夜,啓夏門大街的花燈樹下,與薛白相遇的情形。雕車駛過,梅花撲香,鳳簫聲動,她與他對視了一眼。

他此時所寫,正是當時情境?

擡起袖子擦了擦眼,李騰空還想逃,卻覺一雙腳彷彿重若千鈞。

她不想再聽,又想再聽。

忍不住回眸一看,那姿態超然的少年郎正立於花燈下,一首新調長詞已唸到下闕。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

“衆裡尋他千百度。”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

兩行清淚落下,穿着一襲彩裙的女子落荒而逃,不知所措。

(本章完)

50.第50章 坐實第398章 有身份的人246.第243章 欲令其亡,必令其狂188.第185章 衣冠戶第415章 常山郡第339章 一場遊戲178.第175章 科舉試317.晚半小時發93.第93章 罪名240.第237章 大膽動手326.第318章 清白317.晚半小時發第428章 盟主第420章 人如狗202.第199章 家人第456章 挾天子322.第314章 設套118.第118章 人情第441章 都不團結第355章 兵臨城下29.第29章 金吾衛263.第261章 揮鋤第451章 風吹去第386章 長恨歌319.第311章 禮成257.第255章 新田144.第141章 書坊54.第54章 白膏油85.第85章 天子庠序155.第152章 新派系79.第79章 不虧323.第315章 隱相63.第63章 佳節136.第133章 歲考187.第184章 世族第392章 國本動搖第117章 魚鉤309.第303章 獻策43.第43章 滿堂驚貴100.第100章 請帖224.第221章 仙官280.第276章 跋扈第338章 遊藝使73.第73章 相看34.第34章 價高者得第414章 傳承279.第275章 長安尉第477章 長安的反擊第466章 燕帝第9章 放長線第444章 內應78.第78章 租庸調第392章 國本動搖第447章 豬不化龍第415章 常山郡256.第254章 深耕第384章 畫師第400章 調動第432章 選擇第477章 長安的反擊第417章 發生第405章 還沒反93.第93章 罪名27.第27章 邊軍履歷171.第168章 以小見大63.第63章 佳節第7章 夜眺長安337.第329章 技窮109.第109章 手掌心164.第161章 醉態214.第211章 法海第12章 引見98.第98章 御狀173.第170章 定角第456章 挾天子第427章 傳檄第394章 北風行44.第44章 信任第395章 緩兵之計第362章 君臣情義300.第294章 元夕第340章 提議第447章 豬不化龍132.第129章 金飯碗150.第147章 秉公無私第409章 壯膽86.第86章 會當凌絕頂51.第51章 勿論真假297.第291章 消失的奏章141.第138章 宴前第371章 瘦死的駱駝342.第334章 食子311.第305章 相門女121.第121章 舊事246.第243章 欲令其亡,必令其狂345.第337章 瞞住第115章 匠師第400章 調動48.第48章 船票256.第254章 深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