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7章 頑疾

正興四年,癸卯兔年。

上元節,洛水河兩畔組織了盛大的慶典,除了燃放煙花、爆竹之外,還有打鐵花。

這在當世是十分新奇的表演。

薛白在偃師時就從舞陽私販大量鐵石來煉,他雖不太懂鑄造工藝,胡亂說了幾個大方向,這麼多年過去,鐵匠們學着築高爐、建風匣,工藝還是有了很大的進步,順帶也有了這樣的花活。

是夜,天津橋橫於洛水之上,橋邊搭起了一個丈餘高的花棚。

花棚有兩層,遠看是圓的,實則是八角形。

“你們可知這花棚爲何是這形狀?”

“爲何?”

“聖人在潛邸時,命天師李遐周造火藥、鍊鐵器,因此這打鐵花與道家淵源甚深。這八角花棚便是個八卦,所謂一元生兩儀,兩儀生四象……”

說話的一羣人穿的都是同樣的藍色布袍,衣着不華貴,卻很乾淨,正結伴出遊。

這是洛陽府各個縣學的廩生。

他們既不是能入學國子監的權貴子弟,也不是才名聞達於州官的才子,大多都是讀書勤奮、天賦也好的普通人家子弟,去歲得以多了一條出路。

袁志遠便在其中,聽了同伴侃侃而談,不由問道:“林濟,你怎麼知道這麼多?”

林濟是廩生中最年輕的一個,卻每天都一副苦大愁深的表情,聞言還未回答,已有旁人替他說了出來。

“因爲林濟也是從偃師的‘濟民社’出來的。”

“濟民社?”袁志遠道:“怎有棚社起這樣的名字?得避諱太宗。”

他是世族家裡的奴隸出身,對民間之事聽說過的少,懂得的各種講究卻多。

林濟道:“濟民社雖沒避太宗的名諱,行的卻是太宗皇帝的志向。”

說着,他指了指身旁的幾個,又道:“這次童試,洛陽府中榜的有好幾個都是濟民社養大的,我們都是流民的孩子,原本是餓死荒野或被賣爲奴婢的命,是濟民社養大我們,供我們讀書。”

袁志遠對此好奇起來,正要再問,前方忽然響起一陣歡呼。

“好!”

他擡頭看去,只見一羣光着膀子的大漢正齊力推着一個大風匣。

之後,打花者手捧長長的花棒,舀起鐵汁,迅速跑到花棚下,另一打花者也拿起木棒,與他那盛着鐵汁的花棒猛地相擊,鐵花遂沖天而起。

“好!”

袁志遠也跟着叫了一聲,一開始聲音不大,隨着洛河上的火花愈發明亮,他的聲音漸漸增大,終於放開了喊。

他感到一種前所未有的自由。

~~

明堂上,薛白也在看着洛河,那璀璨燈火離他似乎很近,又似乎很遠。

站在他身邊的李遐周穿着寬袖的道袍,被風吹得呼呼作響。

“以我們現在的冶煉工藝,陛下說過的那些物件,慢慢總能造出來的。”李遐周指着遠處打鐵花的情形,“貧道可不只是弄出了這花活。”

薛白問道:“有什麼新進展嗎?”

“鍋爐。”李遐周道:“貧道感覺有了鍋爐,蒸汽機也許也快要有大進展了。”

“嗯。”

薛白想再指點李遐週一些什麼,可想來想去,懂的一點皮毛早也說過了,剩下的只能慢慢摸索。

這種事經歷了很多次,有時候分明覺得離突破就差毫釐了,可數年間都突破不了。

不管怎麼說,有進展就是好事,薛白就知道有了自己的指引,生產力的發展是有所提速的,雖然很多東西得經歷很長的時間才能看到成果。

至少這讓他有自信執政生涯裡讓大唐走向強大,哪怕不做變革、不去解決土地兼併的問題,只憑藉着生產力的發展,也能讓他得到一個明君的評價。

他也許可以放鬆下來,享受那個會慢慢到來的盛世。

可每當這麼想的時候,薛白反倒會感到空虛,覺得自己失掉了上進心。

他有時彷彿能看到,哪怕有朝一日,自己治理出了一個極強盛的大唐王朝,他腦海中甚至都有畫面,火車縱橫過廣袤的疆土,萬里之外都在傳唱大唐的詩篇。

可愈演愈烈的階級矛盾不解決,一個強大的王朝卻沒有與之適配的制度,只怕會像一個越造越大的炸彈。等到爆炸的時候,分崩離析……

“嘭!”

一團煙花在薛白麪前炸開,灑落漫天流光。

上元節這樣過去。

年輕的天子迎來了他登基執政的第四個年頭。

此前那些年,該打下的安定環境已有了,休養生息、注重民生農業之諸事也做了,生產力的發展處於一個徐徐漸進的過程……變革的時機已逐步成熟。

只看薛白還想不想大刀闊斧地改變了。

~~

壽安縣。

老袁頭蹲在官府給他分配的百畝田地邊,有些發愁。

這地不算好,其實算是荒地,遠不如崔家讓他種的那些良田。

當然,他要種也是能種的,可算了一下,租耕牛,買農具,挖渠引水或挑水澆灌,於他而言是不小的負擔。

思來想去,他便想到了杜五郎與他說過的春苗貸。

雖擔心再借了錢又遇到災年,重複過去的不幸,可他還是咬咬牙決定幹。

第二天,老袁頭起了個大早,天不亮便出發去往縣城。

抵達縣衙時,只見大門對面的街上已蹲了不少農戶,他遂過去,問道:“你們也是來借春苗貸的?”

“是哩,原本縣裡有個吏員說,到豐匯行也能弄,可他不在,我們也不懂該怎麼辦。”

“誰來着?”

“邵文遠,據說是和小寡婦好了,被人夫家浸豬籠了。”

“那我們去豐匯行?”

“我昨日就去了,說是縣署會派人送到各個村,與牛一起。”

正說着,縣署大門終於打開來,有吏員搖頭晃腦地出來,見這邊聚着許多人,上前叱道:“聚着做甚?要鬧事不成?”

“差爺,我們是想來問春苗貸……”

“都說了!各自在鄉里等着,縣裡會派人,拉着牛,載着農具到各個村裡,誰讓你們跑到縣署裡來了?!”

這般一說,衆人便各自要散去。

老袁頭見狀,也就跟着他們散了,準備回村裡等着。

沒走幾步,迎面恰遇到一頂轎子晃晃悠悠地過來,旁邊一隨從上前道:“老袁頭,你怎麼在這裡?”

“小人是來借春苗貸的。”

“等着。”

那隨從便返回到轎子邊說話,老袁頭目光看去,原來是主簿宗涵。

宗涵吩咐了幾句,那隨從應了,便向老袁頭道:“主簿關心你,讓我帶你去。”

“謝哩,對了,果真是年息一分?小人的田地荒得很,就怕萬一還……”

“年息一分或二分,那是依着田畝申請的,隨我來吧。”

“好哩。”

老袁頭也就隨着對方到了縣南城的豐匯行。

那隨從入內,道:“宗主簿讓我來的,這是響水村的,要借春苗貸。”

“響水村縣署已一併支了錢發放各戶。”

“他分田分得晚了,沒算他的。哦,是去年歸鄉落籍的。”

“田契。”

老袁頭見要田契,便覺這一幕似曾相識,看着對方伸過來的手,擔心自己還不上,反把田又弄沒了,問道:“真是一分的年息?”

“年息一分,隨秋稅起徵,年底納足,若遇洪澇、旱災,可寬限一年。”

那豐匯行的夥計一板一眼地說着,臉上始終沒太多表情,但老袁頭若沒聽懂,他也會再說一遍,末了,讓老袁頭在契書上按了手印。

不多時,老袁頭就捧着一袋錢出了豐匯行。

他依着旁人交代過的,回到響水村等了兩天,果然,官府便派人來出租耕牛、農具、春苗。

老袁頭算了一下,他貸來的錢置辦完這些,把田畝種上,還能剩下一半,正可過到秋收,今年不用納租庸調,還了春苗貸,若還剩一些,明年的日子就好過了。

但並非每個農戶都像他這般幸運。

“聽好了,朝廷也沒那麼多錢,現在還沒領到的就是沒趕上。”

那縣裡的小吏這般說完,便守着耕牛坐在那,只等農戶們拿錢來租,偏是那些農戶都沒借到春苗貸,交頭接耳的,不知怎麼是好。

老袁頭離鄉多年,與他們並不相熟,急着趕耕牛走了,並不多管閒事。

到了次日,他碰到鄉親,則是都已借到了春苗貸,紛紛開始耕作。

一問之下才知是縣裡又來了人解決此事,都說是“與春苗貸差不多的”,也是按了手印,押了田契便能領錢。

老袁頭道:“是這麼回事哩,你們可方便,不必再跑一趟縣裡。”

過了兩個月,老袁頭在山裡挖了不少的野菜,去到縣學看兒子。

縣學雖給了食宿,袁家終究是不富裕,袁志遠平素也接些給人寫寫算算的小雜活,掙些錢貼補用度。好在如今東都商貿興盛,洛水兩畔總能找到活計。

總得來說,他們吃穿用度不如在崔家時奴隸的待遇,但勝在過得有希望,有尊嚴,倒也樂呵。

末了,袁志遠道:“我上次看到杜郎君,他還說呢,若得空,到響水村去見見阿爺。”

“哪能勞杜郎君過去啊。”老袁頭便搓着手,猶豫着問道:“要不,我去拜見郎君?”

“那我帶阿爺去吧。”

父子二人竟當天便徒步往洛陽城,夜裡在驛館睡了大通鋪,買了兩個饃,攏共也沒花幾個錢,走到次日他們纔到洛陽。

臨前收拾了一下儀容,他們便於杜宅求見。

杜五郎絲毫沒有架子,馬上就見了他們,等知他們是步行過來,大爲感慨。

“我本想去壽安縣看看你們,奈何過完年一直在躲懶,已是胖了兩斤。”

“哪能讓郎君跑一趟,該小人來拜見郎君。”

“我也沒別的事。”杜五郎道:“就是想過去問問你近來過得如何?”

“好哩。”老袁頭道:“田也種上了,一開始那地是荒得很,開荒可不容易,忙了兩月纔像點樣子,但小人看着心裡舒坦。”

杜五郎便樂呵呵地笑,又問道:“對了,今年是朝廷第一年放春苗貸,你可領了?”

“領了哩,不說是大豐年,只要小人肯賣把子力氣,明白可就好過了。”

“村裡人也都領了?”

“是哩,響水村比去年多了五十多戶,都說這年息低。以往他們若要借,利息可高。”

杜五郎也就是隨意問上幾句,想來,洛陽府如今也是天子腳下,出不了什麼亂子,朝廷最擔心的還是別處。

如今有些地方官,或把春苗貸貪了,或是貸給親眷放高利貸的,或是乾脆怠政不作爲的,這也是爲何是由豐匯行來批這筆錢,但天下還是有很多小州縣,豐匯行沒覆蓋到或沒那個人力。

“壽安縣辦得不錯就好。”杜五郎又轉向袁志遠,問道:“你呢?考試準備得如何?”

“學生有信心。”

袁志遠應了,想了想,還是問道:“郎君,我聽說崔家因爲我而被推上了風口浪尖了?”

提到此事,杜五郎便覺得對崔洞有些愧疚。

袁志遠中了縣試,他爲何成爲崔家的奴隸之事也被翻了出來。

崔家利用災年,借出一斛糧食就買下了當年老袁頭所有的田地,後來連人也買爲奴婢。這數十年間,像這樣逃戶被匿藏爲奴的,數不勝數。

包括,朝廷削減寺廟時,崔家還包庇了不少僧人。

這些不算是大罪過,高門大戶普遍都是這麼做,但樹典型就是這樣,崔家恰好被推上了風口浪尖,只能自認倒黴。

杜五郎已不能出於朋友之義幫崔洞一把了,因爲知道薛白想要藉着這件事施行新政。

這次只怕不是小的改革,而是稅法。

當然,朝廷上只怕會有不小的反對力量。

“並不是因爲你。”杜五郎回過神來,對袁志遠道:“而因爲……大勢所趨吧。”

~~

次日,袁志遠從洛陽回到了縣學。

號舍中,林濟正在與同窗討論着什麼。

“要我說,變亂的根由在於田地兼併。”

“高門豪族兼併良田、隱匿人口,朝廷收不上來稅,開支卻與日俱增,國庫沒錢,對地方的管控力自然就變弱,亂象自生。”

“若要根除積弊,無非兩個辦法,一則清丈田畝,按田地多寡收稅;二則,乾脆將田地收歸朝廷,重新劃分……”

袁志遠問道:“你們在說什麼?”

林濟回過頭來。

他還很年輕,雖然總是故作老成,但神態話語裡還是難免流露出一些稚氣未脫,想法也有些天真。

但他擁有的是一腔熱忱。

“我們在談策論的題目,對租庸調革弊去新!”

袁志遠問道:“這是先生出的題嗎?”

“不。”林濟道,“這是今年春闈的題。”

他們還沒有考進士的資格,袁志遠總覺得那還很遙遠,他得再通過兩次考試,或許纔有資格到國子監讀書,然後參加省試。

備考到如今,他已漸漸沒了心力,因爲意識到自己與那些生員的差距太大了。

就連對比林濟,他也自愧不如,林濟雖出身貧寒,但讀的是濟民社的學堂,所學的都是經邦濟世之道。而他,花了太多時間揣摩怎麼服侍主家,雜念太多。

“看來,朝廷是真的想要變法了。”袁志遠道,他想到了杜五郎說的“大勢所趨”。

“不是想要。”林濟道,“而是早就開始了,這兩年朝廷已有不少新政頒佈下去,循序漸進,慢慢便要看到效果。”

~~

壽安縣,響水村。

老袁頭回來時天已經黑了,他看到村口的劉富家裡還亮着光,遂探頭往裡一瞧,發現裡面許多人正圍在一塊賭錢。

村民之間賭得都很小,攏共也沒幾個錢,在彼此手裡轉來轉去的。

老袁頭也想上去玩兩把,可他畢竟與旁人不同,要供一個讀書的兒子,想了想終於是忍住了。

回家前他又去看了眼那麥子,夏糧就快要熟了,讓人滿是憧憬。

“咚咚咚!”

夜裡,門外忽然響起了敲門聲,老袁頭起身打開門,見外面站着的是光着膀子的劉富。

“老袁頭,你兒子是讀書人,你識字嗎?”

“我……”

老袁頭還要說話,一份契書已被送到他眼前。劉富迫不及待問道:“你看看,這借據上寫的是幾分息。”

“二分?”老袁頭道:“二字我還是認得的。”

“那這後面又是什麼字?”

兩個人就着月光看了老半天,終是認不出那些字來。

末了,老袁頭道:“你就直說吧,到底怎麼了?這縣署寫的借據,還有甚問題不成?”

“今日有兩人來村裡賭錢,我無意中聽到他們說,這不是縣署的春苗貸,是胡公的高利貸。”

“胡公是誰?”

“說是了不得的人物哩。”劉富已帶了驚恐之意。

老袁頭便安慰他,說不可能有這樣的事,官府怎麼可能騙人呢。

他還按杜五郎的說法現學現賣,說這是天子腳下,誰敢打春苗貸的主意啊?

“你放心吧,過兩個月,我兒考了試便回來,我讓他給你看看這借據……”

轉眼間,夏糧便收了,響水村滿是喜慶,可喜慶中卻摻雜着不安。

這日,老袁頭正在地裡忙活,遠遠就聽到村口有人在爭吵。

那聲音越來越大,他便提着鐮刀過去看。

“看清楚了,這是你們白紙黑字簽字畫押的借據,一千錢,每月兩分息,現今過了四個月,你需還一千八百錢!”

“不對,不對,我們借的是縣署的春苗貸。”

“你別搞錯了,你們借的是我們阿郎的錢,這字據上寫得清清楚楚,若還不成,便將你的田地抵給我阿郎,想賴賬不成?”

“可我不識字啊。”

“不識字?欠債還錢,天經地義,便拿這些糧食還吧,搬!”

“……”

老袁頭站在田梗邊探頭望了一眼,見那些催債者人多勢衆,佩着刀,十分嚇人。

他遂又縮了回去。

這件事之後,老袁頭提心吊膽了兩天,深怕有人也來催自己的債,把自己辛辛苦苦種來的糧擔走,或是把好不容易開出來的田佔了。

“篤篤篤。”

敲門聲再響起的時候,他下意識打了個顫。

打開門,外面站着卻是個小吏。

“老袁頭是吧?我就是來與你說聲,你借的是春苗貸,沒事。那些鄉親就是太笨了,被人哄着借了高利貸,好在今年收成不錯,沒什麼打緊的。”

“是,是。”老袁頭不敢作聲。

那小吏又道:“聽說,你們村裡有不少人賭錢吧?”

“是,是。”

“實話與你說,許多人都是把春苗錢賭輸了,又跑去借了錢。”那小吏壓低了些聲音,“你說,人老實過好日子,比什麼都強,是吧?”

“是,是。”

老袁頭送走了那小吏,有些失神地回到榻上坐下。

坐了許久,劉富躡手躡腳地進了他的屋子,招手道:“老袁頭,我得走了。”

“去哪?”

“我正想來問你呢。”劉富道:“我算是看明白哩,這世道沒個靠山哪行,聽說你與錦屏別業的管事相熟,能不能讓我過去?”

老袁頭道:“你想投奔崔家?”

“我找人看過了這借據了,也教那啖狗腸的詐了。我借得多,收成又少,把糧全給他也不夠還,怕還得把婆娘搭上,倒不如給崔家當下人還體面……” .тт kán .CΟ

154.第151章 造相第376章 報仇的決心70.第70章 夾縫生長30.第30章 勢力網第466章 燕帝341.第333章 螞蚱第609章 變法第435章 秋後算賬126.第124章 隱情237.第234章 撕開一角47.第47章 羅織罪名135.第132章 以快打快第395章 緩兵之計89.第89章 厚顏薄禮第386章 長恨歌第486章 幸蜀第338章 遊藝使112.第112章 師門第375章 私怨第440章 威嚴落地280.第276章 跋扈第487章 上進心第11章 無賴第619章 黑手73.第73章 相看第339章 一場遊戲94.第94章 天下一牌局345.第337章 瞞住第541章 委任主將169.第166章 教坊271.第267章 聰明誤第489章 將晴161.第158章 東宮主力第446章 豬龍202.第199章 家人第494章 放下屠刀279.第275章 長安尉第407章 血口噴人264.第262章 奪印25.第25章 攀高枝259.第257章 假道伐虢第608章 大案第490章 好兄弟166.第163章 謀職99.第99章 得寶歌217.第214章 長生殿第526章 父子第623章 鐵石心腸第616章 弒君的刀第431章 明堂155.第152章 新派系第447章 豬不化龍256.第254章 深耕290.第284章 招搖撞騙第369章 情敵第505章 招降208.第205章 攀附裙帶100.第100章 請帖第414章 傳承第5章 安頓35.第35章 狠角323.第315章 隱相第376章 報仇的決心228.第225章 上任297.第291章 消失的奏章277.第273章 禁歸154.第151章 造相第416章 局面向好第380章 皆在一念之間149.第146章 詐第379章 或輕於鴻毛294.第288章 冬至第351章 靈關道17.第17章 還家64.第64章 上元夜第458章 譁變第571章 決策者第607章 頑疾第589章 攪動240.第237章 大膽動手53.第53章 珍饈265.第263章 審判第386章 長恨歌184.第181章 誰貪第515章 第522字 噹啷第10章 人脈327.第319章 隱患186.第183章 手段66.第66章 夜宴第416章 局面向好第341章 互幫互助第457章 思長安222.第219章 賜浴第472章 靈武第434章 渡河133.第130章 伸手不打笑臉人第415章 常山郡95.第95章 讒言155.第152章 新派系323.第315章 隱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