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在這個正興元年的年初,僕固懷恩確實見過移地健。
那天上午,他打着赤膊,讓大夫查看他背上的粟狀膿頭。
“疽色晦暗,膿汁清稀,節帥可有其他異樣?”
“精神不振。”僕固懷恩說罷,悶聲補充道:“口渴,煩躁,便秘溲赤。”
“請張嘴。”
“啊。”
“節帥舌淡苔薄白,脈略數而無力,確是背疽。”
僕固懷恩吃了一驚,連忙問道:“那我還能活多久?”
“節帥放心,它瘡疥始發,待老夫開服藥劑你好好調養即可。”
話雖如此,僕固懷恩卻知背疽是絕症,多少名臣名將都躲不過,不免心頭憂慮,偏是任他如何發問,那大夫都只叫他安心。
正在這時候,僕固瑒從中受降城趕了回來求見,僕固懷恩連忙披上衣服,又囑咐大夫他發了背疽之事不可讓任何人知道。
僕固瑒入內就屏退了左右,神神秘秘地附在僕固懷恩耳邊,低聲道:“阿爺,我見到妹婿了,他想要見你。”
“妹婿?”僕固懷恩以手指了指北面,道:“你是說?”
“是。”僕固瑒連忙點了點頭,“他想見阿爺。”
父子二人都知道,薛白曾經俘虜過葉護,又將其放歸回紇,那在回紇這場內亂中必然是支持葉護的。反觀移地健,對大唐不斷挑釁。
這種時候與移地健私下聯絡,若被朝廷知道了,是重罪。
但僕固懷恩思來想去,還是親赴陰山見了移地健。
移地健與薛白年歲相仿,這年還不到三十歲,身材健碩,眼神如草原的蒼鷹一樣銳利,身上帶着一股凌然傲氣。
他是攜妻子來的,先是讓僕固懷恩父女團圓,之後爽朗地表示他想當回紇的可汗,到時僕固氏便是他的可敦。
之後,翁婿二人在草原上策馬奔馳了一段,長談了一番。
移地健對薛白意圖分裂回紇的心思非常清楚,他知道是薛白曾經提醒葉護小心他。
原本他已經定下計劃除掉葉護,結果卻功虧一簣,算是結了大仇。放任一個對他有敵意的唐皇帝登基稱帝,他忍不了。
另外,他現在迫切地需要錢財來賞賜部衆,安撫他們焦躁不安的心,鞏固自己的地位。
因此他希望僕固懷恩能與他一起攻入長安,到時金帛子女歸他,長安城歸僕固懷恩,兩全齊美。
勸說的話語也很動人,僕固懷恩竭肝瀝膽爲李氏盡忠,可惜並不受現在這個唐主的信任,到不如與女婿共商大事。
思慮了很久,僕固懷恩眉頭幾次皺起又舒展,最後,想到了背上的疽,終是搖了頭。
“有郭子儀鎮着,只怕我一起兵,麾下朔方軍就降了一半啊。”
他倒也沒完全拒絕,只讓移地健先除掉了葉護,這邊熬死了郭子儀,再商議大計。
這場見面終究是沒能談出什麼來,分別之後,移地健向部衆吩咐道:“我們向東,擄河東、范陽。”
“大汗,爲何近的不搶,跑那麼遠?”
“給我丈翁一些顏面,也讓唐主對他生疑。”移地健冷笑一聲,望着僕固懷恩縱馬離去的背影,道:“看到了嗎?我丈翁腦後是有反骨的。”
……
從中受降城回到靈武,僕固懷恩對待僕固瑒的態度就有所不同。
他一改往日的嚴厲,有時也會在僕固瑒面前感慨上幾句。
“我僕固家爲大唐戰死了四十餘人,可惜,連從龍之功都沒沾上。你幾個兄弟俱喪,往後我若不在了,你如何撐得起這份家業?”
僕固瑒道:“孩兒以爲阿爺一心爲國,不曾想過家族。”
“蠢材,若非爲了僕固一族,我何苦那般拼命。”
“若是如此,阿爺爲何不答應妹婿?”
“我自有道理。”
僕固懷恩板着臉,以說一不二的態度頂回了兒子的問題。可過了一會,他還是決定實話實說。
“當今這個大唐天子,我與他打過,被他打怕了。”
聽了這句話,僕固瑒一愣,漸漸握緊了拳,擲地有聲地道:“僕固家男兒,哪有輸一次就認慫的!”
“啪!”
僕固懷恩徑直給了他一巴掌,道:“給你幾天好臉色,你便狂起來了?!”
這一巴掌重塑了他的威嚴,他想到背上那顆疽,沉吟了半晌,最後又道:“放心吧,我會爲僕固家謀一條與國同戚的好出路。”
最初,僕固瑒不知這個出路是什麼,直到杜五郎來到了靈武。
~~
“陛下讓我來問節帥,他能否信任你?”
面對僕固懷恩的殺氣,杜五郎內心戰戰兢兢,面上卻故作鎮定。
僕固懷恩眼一瞪,沉聲道:“臣多年來拋家舍業,爲大唐出生入死、躬履行陣,子弟族人戰死無算,今陛下疑我不成?!”
杜五郎吃了一驚,連忙站起身來,道:“言重了,言重了,陛下當然不會對節帥見疑。”
“若如此,臣請陛下任命犬子僕固瑒爲朔方軍留後。”
“什麼?”
杜五郎知道僕固懷恩直率,卻沒想到有這麼直率,竟是直截了當地就提出了條件。
但這個條件,絕不是他能替薛白輕易應下的。
僕固瑒爲朔方軍留後,相當於一旦僕固懷恩死了,僕固瑒就要繼任爲朔方軍節度使。
節度使原本就掌握了一方的所有權力,等同於一方諸侯,再世襲下去,與封疆裂土何異?
“陛下若信臣,請封僕固瑒爲朔方軍留後。”僕固懷恩面對東方執禮,重申了一遍,以示他態度堅決,“若如此,臣感陛下君恩深重,必效死以報!”
若薛白能答應,他是真的打算爲薛白效死。
就像以前能爲李亨父子做的那樣,親自上陣殺敵,犧牲至親,哪怕斬殺投敵的親生兒子,全都再所不惜。
只要君王能給他最純粹的信任,他便回報給君王最熾熱的忠誠。
“臣知陛下有壯志,收復河西,聯絡西域,揮師青海,擊敗吐蕃,收服回紇,威加萬邦,爲此,臣願征戰沙場,萬死不辭。然而,這些年臣爲大唐勘亂,族人死傷慘重,子孫凋零,若能解決了後顧之憂,臣別無所求!”
“節帥,這事吧……”
杜五郎原本想說,他作不了主,得上報長安。可轉念一想,他覺得自己得先擔待一下,爲薛白爭取一些時間。
“我得想想如何呈報於陛下,我……遠道而來,頭疼得厲害,一時考慮不了如此大事。”
結結巴巴地推託了,杜五郎就向僕固懷恩告辭。
等到離開這個節帥府,他不由心中叫苦不迭,暗忖這下完了,跑來這一趟,竟是逼反了僕固懷恩。
忽然,被撞了一下,他摔在地上。
“呀,郎君沒有事吧?!”
杜五郎擡頭看去,見一個滿頭大汗的兵士上前扶起了他。
“沒事,你怎麼跑得這麼急?”
那兵士原本擔心自己撞到了尊貴人物,誠惶誠恐的,見這人好說話,安心了許多。小心翼翼地給杜五郎拍乾淨了身子,行了一禮,匆匆忙忙又跑開了。
“喂,你……”
杜五郎也不知是何緊急軍情,能讓他這般着急,遂回頭看了一眼他身上的兵牌,上面有他的行伍、名字。
倉促間只看到一個“六”字。
卻說那士卒快步趕入節帥府中,卻是向僕固懷恩稟報了一件大事。
“節帥,北庭都護府遣人到了!”
“誰的人?”僕固懷恩訝然,以爲自己聽岔了。
“是北庭留後楊志烈麾下的曹令忠。”
“怎麼會?”
僕固懷恩想了想,吩咐將那一行人帶來,他要親自接見。
等候的過程中他又安排了酒宴,端上好酒好菜。
“末將參見僕固節帥!”
曹令忠大步入堂,一見僕固懷恩,即面露崇敬之色,神態激昂。
他原本是河西兵,安史之亂是隨楊志烈到北庭徵兵,聽聞過僕固懷恩的忠勇事蹟,知道這是國之良將,十分敬佩。
“果然是條好漢。”
僕固懷恩一見曹令忠也是連連點頭,眼中泛起欣賞之意,招呼這一行士卒享用酒肉。行伍之人性情豪爽,也沒什麼好客氣的,當即開懷暢飲。
席間,僕固懷恩問起安西、北庭的情形,曹令忠也都言無不盡。
“兩年前,封常清曾率部借道回紇前往安西,他到了嗎?”
曹令忠正舉杯痛飲,放下酒杯,笑道:“原來節帥知曉,末將原本在伊州從軍,正是遇到了封節帥,才自告奮勇,歸京報信。”
僕固懷恩不解道:“封常清何不遣信使歸來,而是託付於曹將軍?”
“自是有機密軍情要呈上。”
“本帥可看得啊?”
曹令忠道:“節帥戰功赫赫,忠貫日月,自當看得。”
說着,便從貼身的軍袍裡拿出一份地圖來,呈給僕固懷恩。
這地圖上標註了安西、北庭的兵力,以及吐蕃的兵力分佈,上面還有封常清與楊志烈、郭昕等當地將領們制定的收復河西走廊的戰略。
僕固懷恩看過,良久無言,末了,把這地圖還給了曹令忠。
跋涉萬里回到大唐,安西這些兵士的心情可想而知,難得能開懷暢飲,是夜都喝得多了,就宿在這節帥府中。
客舍裡的呼吸聲此起彼伏,但再大聲也傳不出客院。
月光照在廣袤的天地間,遠處是賀蘭山與黃河,以及一望無際的戈壁,有種天下太平的寧靜感。
僕固懷恩立在窗前,思慮良多。
“把他們都關起來吧。”
“節帥?這是爲何?”
“一旦封常清收復河西,皇帝就更不可能答應我的請求了,拖一拖吧。
是日,還有一隊商旅出了靈武城,出城之後有人換乘快馬往長安方向急奔,直到了下一個驛館才停了下來,換由別的驛使傳遞消息。
如此一站接一站,信最終被遞到了薛白手中。
~~
長安,大明宮,宣政殿。
薛白放下杜五郎的來信,心中自語道:“本以爲藩鎮世襲由田承嗣而起,沒想到,卻是僕固懷恩先開口。”
他並沒有立即認爲這是一件壞事。
至少,僕固懷恩還沒反,且表露出來的態度是並不想反,此事還有迴旋的餘地。
留後之職定是不可能給僕固瑒的,這觸犯到了薛白心中的底線。
或許在當世人看來父職子替就像是家裡的遺產該由子孫繼承一樣理所應當,但薛白不這麼認爲,他打算給大唐帶來的一個重要的改變就是絕大程度地減少門蔭,正是資源的分配出了問題,國家纔會亂。
不過,這件事的處置也需要技巧。
薛白思來想去,最後決定召郭子儀回朝述職,以王難得暫鎮秦隴。
事實上,郭子儀纔是僕固懷恩的舊上司,是威懾僕固懷恩的最適合人選,偏偏將他召了回來,或許代表着薛白對郭子儀並不信任。
郭子儀收到詔書,如果認爲薛白是想除掉他,反而有可能聯絡僕固懷恩一起叛亂。
所以說薛白這麼做是一種很冒險的行爲,顏真卿、杜有鄰都十分反對,提議直接下詔讓郭子儀替代僕固懷恩爲朔方節度使。
但薛白卻道:“沒關係,就讓他們心生疑慮又有何妨,看他們是否真敢反了朕。”
~~
到了十一月,朝廷的安排傳到了靈武。
僕固懷恩聽說天子召郭子儀回長安述職,有些摸不着頭腦。既想着是否因爲薛白懷疑郭子儀,又考慮是否因爲薛白已經打算以武力來除掉他,所以調走了郭子儀,好讓王難得全力施爲。
他幾次與杜五郎相見,試探杜五郎的口風。杜五郎卻只說已經把他的要求稟呈陛下。
“也許陛下是想與郭公商議一番呢?”
杜五郎這種打馬虎眼的話,僕固懷恩根本就不信,乾脆找了個藉口把杜五郎留在靈武,以便向薛白討要官職,而杜五郎似乎也不想走,願意留下觀察他的態度。
也就是這個時候,達扎魯恭也派人來見僕固懷恩,說了一個與移地健差不多的提議。
但,僕固懷恩卻能從吐蕃使者的言語當中感受到,達扎魯恭這次有些心虛。根本沒有移地健揮師長安,破城而入的豪氣,更大的目的還是想利用僕固懷恩來牽制秦隴的唐軍。
看來,一年前的一場仗,重挫了吐蕃的兵勢。
僕固懷恩既然連移地健的要求都沒有答應,更不可能與達扎魯恭合作,但卻還是告訴了達扎魯恭一個消息,那就是封常清已然奔襲萬里,繞道西域了。
~~
隆冬臘月。
達扎魯恭坐在篝火邊,聽過信使的回報,罵道:“這個僕固懷恩,舉棋不定,成不了大事。”
“將軍,小人這次出使卻不是沒有收穫,打探到了一個重要消息。”
“說。”
“唐主把郭子儀召回長安,是因爲害怕郭子儀與僕固懷恩聯合起來反他。”
達扎魯恭冷着臉道:“還用你說?我難道會想不到嗎?”
他確實有這種猜測,但同時也有很多別的猜測。
比如,他已知道王都發生了大變,赤松德贊葬身火海,瑪祥立了新的贊普,吐蕃現在正是內亂嚴重的時候。而大唐經過一年的休整,不說恢復元氣,但已有與吐蕃再戰一場的實力。薛白這種時候調走郭子儀,也許是爲了商議戰略。
“將軍英明,當然是想到了。小人只是說,小人到了靈武,確認了這件事。”
“你能確認?”
“是,小人收買了僕固懷恩的幾個心腹幕僚。打聽到,僕固懷恩想給兒子求一個留後之職,唐主沒有答應,也就是在這時候調回了郭子儀,肯定是爲了對付僕固懷恩。”
因此事,達扎魯恭思慮了幾天之後,招過他麾下諸將,交代了一件大事。
自從赤松德贊死後,吐蕃境內有很多部落指責瑪祥殺死了贊普,並不承認他擁立的贊普,藉機叛亂了。
達扎魯恭必須要儘快平叛,穩定吐蕃的局勢。正是因爲如此,他擔心受到唐軍的侵擾,纔想着與僕固懷恩結盟。
現在看來,唐廷也是內鬥不止,根本無力西顧吐蕃,他便可以放心調派兵馬了。
~~
郭子儀還是回長安了,他已白髮蒼蒼,但還是精神矍鑠,很有大將的威嚴。
薛白自從監國以來,做了一些算計郭子儀的事,但郭子儀看破不說破,裝着糊塗只當不知道,這兩年一直都是默默鎮守着秦隴、防範吐蕃。
“這是僕固懷恩的奏請,你看看吧。”
郭子儀接過看了,嘆息了一聲,道:“僕固懷恩如此是老臣領軍無方,未能及時曉諭他忠貞之道,老臣願前往朔方軍中,曉以大義,帶他回京,陛下可另遣一大將接替他。”
薛白深深看了郭子儀一會,點了點頭,道:“郭公的忠心,朕知曉,但不急。今日,是有另一樁事與郭公商議,隨朕來。”
說着,他繞過屏風,走到了另一張御案前。
上面擺着一張大地圖,密密麻麻的全是標記。
郭子儀目光飛快地在地圖上不同的地點掃過,漸漸看出了脈絡來。
薛白沒有讓他猜太久,先是點了點地圖上的札瑪止桑宮。
“赤松德贊已經被帶到長安了,一年前吐蕃內亂,瑪祥打算派人殺了他,另立新君。他逃難到了大唐,尋找庇護。”
接着,薛白又連續指點了地圖上的一些吐蕃部落。
“由此引發了蘇毗、羊同、發羌、迷唐等部,相繼反對瑪祥,而象雄、雅隆等部也因支持瑪祥而牽扯到這場動盪之中。若朕猜想得不錯,達扎魯恭很快就要分兵去維持吐蕃國內局勢的穩定。而朕在這個時候召郭公歸朝,明面上看是爲了僕固懷恩,實則,是爲麻痹吐蕃。”
對於薛白而言,僕固懷恩之事宜緩不宜急。暫時可以不答應也不拒絕,安撫着僕固懷恩,給他一縷希望,只要他不叛亂就行。
等到解決了外患,朝廷樹立了威望,到時再對付僕固懷恩就更有把握,甚至可以等到僕固懷恩死了,直接對付僕固瑒,現階段,收回河西走廊更重要。
“朕實際上的目標,是這裡。”
薛白伸手一指,點在地圖上涼州的位置。
“朕已命王難得隨時準備,只等探知了時機一到,便立即出兵西向,收復涼州。郭公以爲如何?”
郭子儀沒有因爲薛白不用他爲統帥而產生不滿,而是道:“兩樁事,一則兵馬調動,糧草先行,王難得若要出兵,朝廷當先將糧草運到秦隴;二則,老臣願勸僕固懷恩出兵助朝廷收復涼州。”
他說是“勸”,其實是準備以昔日頂頭上司的威望壓服僕固懷恩。
而薛白想要的也正是如此。
“那便拜託郭公了。”
~~
很快到了臘月底。
杜五郎沒有想到自己要在靈武過年節,更沒想到僕固懷恩能有這麼犟、這麼死腦筋。
他覺得,想要高官厚祿,怎麼也該是順着天子之意來,硬向天子討官,就算討到了,能有什麼好下場。
果不其然,長安的秘信傳來,提前告訴杜五郎,朝廷已準備派郭子儀前來。
此事等過完了年,就會公開下詔,讓郭子儀節制西北諸軍。
在一些人看來,這名義上是收復河西走廊,實際上是讓郭子儀取代僕固懷恩;只有薛白知道,此事看起來是對付僕固懷恩,實際上是找個理由調動大量的糧草,而不引起吐蕃的警覺。
總之,杜五郎提前得到消息,就得準備離開靈武了。
這趟來,他已替薛白表達了最大的誠意。
辭行之日,僕固懷恩道:“我要的不多,不過是陛下一個保證罷了。”
“是,是。”
杜五郎已經懶得和這頭犟牛再爭辯,應道:“總之由陛下考慮,待過了年再說吧。我也該趕回長安了,路上走得快,也許還能趕到上元節。”
辭別而去,出了城門,正排着隊慢慢走着,杜五郎忽然留意到了城門士卒的小聲議論。
“既說是北庭安西的同袍回來報信,怎麼進了節帥府就不再有動靜了?”
“噓!”
“人家那是緊要軍情,能讓你知曉嗎?”
“我當然知道,我是在想,老六不見了,是不是跟着那些人走了,你沒見那日他對曹將軍好生推崇嗎?”
“不知道,但我不信老六是當了逃兵。”
杜五郎聽得這對話,忽想到了一事,停下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