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6章 歌舞盛世

“明天是哪天了?”

“殿下,是八月初二。”

薛白聽了這回答,轉頭一看,見回答這問題的是一個有些面生的宦宦。

“八月?”薛白遂問道:“不是十一月嗎?”

那宦官聞言驚愣了一下,低下頭,以惶恐的語氣答道:“奴婢……不記得了。”

薛白也不爲難他,道:“下去吧。”

“喏。”

自從李琮把歲首改爲十一月,旁人如何不提,薛白反正是沒當一回事的,平常算時間,都是按原本的時歷來算,他身邊人也一樣。

但名義上,朝廷確實還在用李琮改過的時歷,今天是八月初一。

薛白當然打算將李琮制定的這亂七八糟的歷法廢除掉,可此事看起來簡單,卻有不少人反對。認爲薛白此舉是對聖人的不敬,甚至可以說是對聖人的否定。

比如宰相當中,除了杜有鄰,另外四人都不支持。

顏真卿的態度是,可以廢除聖人制定的歷法,但現在時機不對;韋見素、李峴則是堅持認爲保留聖人的制度是監國太子應有的孝行,是本份;李泌的態度則比較微妙,他原本就不想當這個宰相,屬於被迫出仕,對薛白的很多決意都是持反對的態度的。

因此在這件事上,薛白把詔令發下去,政事堂拒不執行,也就沒了下文。可見他這個監國太子並非是隨心所欲,實則也頗受掣肘。

好在不論是哪個時歷,明日都是雙日,不必朝會。薛白打算微服私訪,去看一看杜五郎辦的表演。

這幾天顏嫣似乎又有些不太舒服,薛白說讓李騰空來看一看,顏嫣卻總不肯,說自己就是困,想要多睡覺,遂不與他一同前去。

次日清晨,薛白換了一身便服,出了宮,卻在宮門處遇到李峴前來求見。

“殿下這是往何處去?”

“有些私事。”

“臣有一事稟報。”李峴行了一禮,道:“臣聽聞,杜有鄰之子杜謄今日在城外辦了一場表演,聲勢頗大,其中還有舞馬銜杯。敢問,可是爲慶祝天長節?”

薛白道:“想必不是,天長節在八月初五,今日是八月初二。”

李峴道:“既然殿下還記得天長節在八月初五,豈能容杜謄如此行事?此舉,與欺辱太上皇何異?!”

“誤會了。”薛白道:“梨園、教坊已被裁撤,這表演出於伶人們自謀生路。並非朝廷舉辦的慶典,選在哪天,俱是民間自發所爲,總不能因太上皇生辰在初五,便不許百姓在初二載歌載舞?”

李峴被這話噎了一下,之後臉色愈發嚴肅。

他上前一步,以示不再談論套話,而是掏心掏肺地說兩句。

“我正是因爲相信殿下,所以纔敢來相勸。世人本就對殿下所有猜疑,當此時節,殿下更該對聖人、太上皇表現出孝行,又豈可反其道而行之?”

薛白便問道:“李公何以教我?”

“何不將表演改到八月初五?”

“方纔說過,這並非朝廷舉辦。且時間早已定下,豈好臨時更改?”

“朝廷有何事不能干涉?孰輕孰重,殿下難道分不清嗎?”李峴道:“正是由民間自發爲太上皇舉辦慶典,方顯我大唐國運昌隆,豈非更好?若殿下實在爲難,讓其連辦三日,延長到天長節便是。”

“朝廷若干涉,對樂師伶人可有賞賜?”薛白問道。

朝廷沒有讓人平白乾活的道理,否則傳開了反而要有損朝廷聲威。

李峴遂點了點頭。

薛白便問道:“若如此,與以前有何區別?朝廷縮減開支之目的何在?”

“這難道不是故意不辦在天長節嗎?”

“若民間真的感念太上皇的恩德,又豈會忘了他的生辰?”

薛白知道,杜五郎選日子時,根本就沒考慮這麼多,或者說就是單純不在意李隆基是哪天生的。

李峴聽了這有悖孝道、有違忠誠的話,沉默了片刻,表情有些震驚。

“太上皇辦天長節慶祝誕辰,聖人改歲首以彰顯功績,這些除了帶給百姓負擔,有何作用?百姓只希望沒有戰亂之苦,沒有稅賦之重,安安穩穩地過好日子。別自欺欺人了,人們不在意天長節,這個‘八月初五’也根本不是天長節,天冷了,現在已經是十一月了。”

“殿下!”

李峴震驚不已,無法苟同薛白的這一番言論,本想說太上皇一手締造了開元盛世,對百姓也有着莫大的功績。

然而,薛白卻道:“‘想使米粟賤,莫過追李峴’,這是長安百姓當年挽留你的話。兩三年前關中大雨,你心憐百姓,屢次對太上皇敢言直諫,被貶出長安。百姓是否感念太上皇、聖人的時歷是否合乎農時,你真不懂嗎?”

隨着這一句話,李峴正要脫口而出的叱責之言便說不出來了。

薛白微微一嘆,親手幫李峴把身上的大氅緊了緊,然後擡起頭看向天。

今天是個陰天,天色並不好,雲壓得很低,但勝在無雨無雪。

“過兩天,很可能要下雪了。”

李峴於是也擡起頭看向天空,一陣冷風吹來,讓他不得不承認,現在確實已經是十一月了。

試想,倘若再過三天,大雪紛紛,長安城卻還在慶賀天長節,認爲那是八月初五,豈非是另一種嘲諷?

感到手掌被拍了一下,李峴回過頭來,只見薛白將一張票據放在了他手裡。

這票的材質普通,只是一般的竹紙,工藝卻很了得,印的花紋頗爲複雜,難以仿製。

至於上面寫的內容,則難登大雅之堂,無非是長安城外有大型表演,廣召百姓前往觀看。

李峴再一看上面的時日,寫的卻是十一月初二的午時。

他不由嘆惜,民間果然還是不認可聖人所改的時歷。

~~

時近午時,春明門外,一場表演快要開始了。

除了萬年縣派出了衙役維持秩序,果然沒有任何的官署參與,說白了,與街頭賣藝是一個性質,只不過是規模更大,水平也更高。

李峴出了春明門,放眼望去,只見官道旁搭了一個偌大的舞臺,舞臺前設有棚子,棚中有座位,需憑票進入。

但若是沒票,也可以站在外面看,或者到城牆上,再或者到不遠處的塬上看個熱鬧。

再往前走,他赫然見到臺上掛着一條橫幅,上書“翠樓春酒蝦蟆陵,長安少年皆共矜”。

這該是一句詩,他看得懂,可初看之下卻不知把這句詩高掛在舞臺上方是何意,心裡便在琢磨着此事。

過程中,他驗了票,在離舞臺頗近的位置坐下,環顧一看,只見舞臺周圍立了許多塊榜,上面寫着各種商行的名字,還有不少商販就在那榜下賣東西,貴的如書畫玉器,便宜的像布帽草鞋,應有盡有。

他的位置前方竟還擺着一塊木製的菜單,拿起來一看,見最上面寫的是“豐味樓”三字。

正此時,有扮相文雅的小廝過來,笑道:“郎官可要點些菜?一邊看錶演一邊吃,好不愜意。”

李峴確實餓了,遂要了爆炒羊雜、酥花生、醋拌脆絲。

“郎官是否再要壺酒?”小廝又道:“這場表演便是由蝦蟆陵酒行贊助的,他家的郎官清、阿婆清、翠樓春都是好酒呢。”

“贊助?是何意啊?”

“便是出錢,諸多商號中,蝦蟆陵酒行出了大頭,因此名字寫在最顯眼的地方。今日來看錶演的上萬人,都只喝它的酒,不許別的酒商來賣。”

李峴以往只喝富水春這種宮廷御宴酒,今日也只好要了一壺郎官清。

會了賬,比在長安城中貴一些,但算上表演,也還公道。

不一會兒菜就上來了,在他的座位前擺了一張小小的案几,地方雖侷促,倒也別有一番風味。至於那醋拌脆絲,李峴一開始不知道是什麼,現在才知原來是豬耳朵。

他以前不吃豬肉,今日難得一嘗,味道竟然不錯。

待到表演開始,先是來了一段口技,那伶人一登場,就把所有出錢的商行又感謝了一遍。

李峴看了,便大概明白了杜五郎帶着梨園伶人自負盈虧的手段,票錢終究是沒多少的,大頭還得靠這些商號。

他不由感慨,杜有鄰看起來不甚精明,沒想到竟有個如此腦子活絡的兒子。

臺上的每一個表演都能引發人們的歡呼,畢竟其中大部分都是以往在宮廷中表演的,自是讓沒有見識的百姓歎爲觀止。

李峴心中有事,卻是目光逡巡,環顧四周,尋找着杜五郎,更在意的是想看看薛白在何處,可人多場面混亂,他始終沒能找到。

第一個表演開始不多久,一人從過道處走了過來,不小心碰到了李峴面前的小桌案,他回頭一看是李峴,愣了愣。

“敢問,可是李公?”

李峴擡頭一看,只見這是個三十歲左右的俊美男子,鬚眉飄逸,風采不凡,他遂點了點頭。

“不錯,你認得老夫?”

“久聞李公盛名,學生姓楊……”

此時第二個表演已經開始了,熱場之後,上臺的正是公孫大娘,將帶着弟子們舞劍,氣氛頓時熱烈了起來,觀衆們歡呼不已。

李峴只聽得了這男子姓楊,一時也未聽清他的名字,反而是聽到後面的人不滿地要求這個楊生坐下。

楊生手裡拿着一張票看了看,卻是向李峴身旁之人問道:“叨擾了,敢問能否與你換個位置?”

那人既知李峴是宰相,也坐不住了,拿了楊生手裡的票便走開。

李峴順着那人的身影看去,只見不遠處坐着駙馬楊洄。

楊洄身邊帶了一個男裝打扮、身材瘦小之人,蒙着臉,大概率是其養的外室。

李峴本就是獨自前來,倒也無所謂身邊坐着的是誰,而楊生坐下之後,一邊看錶演,時不時也評論上幾句。他學識不凡,妙語連珠,李峴聽得有趣,對他印象愈好。

待聊得更深入了一些,李峴發現,這楊生還對治國之道,尤其是財賦之事極有見地,不由刮目相看,遂再要了一些下酒菜,添了兩壺郎官清,與之同飲。

~~

在棚子後方,還搭了二樓,設了雅間。

薛白正在雅間中用千里鏡看楊洄。

“那也是你送出去的票嗎?”杜五郎湊過來問道:“你竟邀楊洄前來。”

包括給李峴的票在內,都是薛白拿來送人用的,至於他自己,反正都是待在這雅間之中。

“不是。”薛白道:“我給了李月菟一些票,想必是她給楊洄的。”

“咦,你竟與她還有交往?”

“怎麼?”

杜五郎欲言又止,目光一瞥,見到薛白身旁的楊玉瑤還是把原本想說的話嚥了下去,道:“畢竟是忠王的女兒,少來往些比較好。”

“我知道。”

杜五郎很快把話題轉了回來,道:“這場表演辦得還行吧?我辦這樁差事,可是惹了不少御史彈劾我。說我把宮廷御宴上的舞樂給鄙夫看,是大不敬,伱可得保我。”

“放心吧,我自有分寸。”

“那就好,我去了,你自己小心些,別讓人撞見。”

楊玉瑤見杜五郎這礙事的終於走了,往薛白懷裡一倚,道:“這麼怕被人撞見?真當旁人不知你我的關係,哼,掩耳盜鈴。”

“他說的不是這事。”薛白道,“一會讓你見一個人。”

“誰?”

楊玉瑤已有了猜測,正待相問,卻聽得舞臺上換了一段配樂,報出了下一個表演,竟是《白蛇》。

她連忙拿起千里鏡往臺上看去,專注地掃過了每一個伶人的臉。

然而,並不像她猜測的那般楊玉環扮演了其中哪個角色,不免有些失望。但這場表演她還是看完了,感受到不論是曲樂,還是舞姿都比以往她看過的任何一場《白蛇》要美得多。

直到表演落幕,歡呼聲振天,楊玉瑤才恍然回過神來,擦了擦臉上不自覺落下的淚。

薛白也伸手替她擦拭了臉頰。

“若是玉環還在長安,一定會很想看這場表演吧。”楊玉瑤嘆道。

“她想必也很想再與你打打骨牌。”

楊玉瑤聽了這話,破涕爲笑,推了薛白一把,道:“就你聰明。”

說話間,外面忽有人道:“郎君,人來了。”

“讓她進來。”

楊玉瑤回頭看去,只見一個戴着斗笠的女子款款而來,她一愣,情不自禁站起身來上前抱住對方,才止住的淚水又忍不住往下流。

“你這沒良心的,我還以爲你真的遠走高飛了。”

“誰沒良心?可不是我騙了你。”

好一會,楊玉瑤收了情緒,仔細看了面前的楊玉環,難免再次嫉妒起那張傾國傾城的臉。

她還發現,許久未見,楊玉環竟是更年輕貌美,或者說更鮮活了,眼神藏着笑意。

“你沒良心,怕是忘了還有我這姐姐。”

“我哪就忘了?方纔那齣戲你可聽出青蛇對白蛇的戲詞改了?”楊玉環道,“安知那不是我寫給你的?”

楊玉瑤抹着淚,剛哭過又展顏而笑,道:“好嘛,我就知是你排的。”

“排得好吧?”

楊玉環流露出了得意的神情,又指點着舞臺上的各個地方,一一說哪些是出自她的手筆。

這份相逢的喜悅持續了很久,雅間的三人飲了一些酒,窩在那看着表演。

或許楊玉瑤想要問一問既然楊玉環還在長安,那關於她與薛白之間的傳言是不是真的,可她最後還是沒問。

楊玉環也刻意沒表現出與薛白的親近來,坐在楊玉瑤的旁邊,與薛白隔着一個位置。

可等飲過兩壺酒,大家都有些許醉了,在某次添酒之後,她無意識地坐到了薛白另一邊。

等到舞馬開始表演楊玉環愈發顯出醉態,白皙的臉頰透着紅暈,睡眼朦朧。

她褪了鞋,把腳踩在座位上,整個人蜷縮着,倚在薛白懷裡。

香風入鼻,感受到那柔軟的身體貼在自己身上,薛白有些擔心楊玉瑤的反應,但他也沒動,任由楊玉環倚着。

過了一會,另外一邊,楊玉瑤也把頭靠了過來,抵在他的肩頭。

薛白愈發不敢動,靜靜地坐在那,望着前方,只見數百舞馬登場,隨着曲樂翩翩起舞,蔚爲壯觀。

這一次,舞馬銜杯不再是敬某一個人,而是朝着所有的人,它們也知道,這是它們新的衣食父母。

昔日的宮廷舞樂,入了尋常百姓的眼。

坐在那的薛白彷彿因此能感受到大唐盛世還在。

~~

“舞馬銜杯,依舊壯觀啊。”

觀衆席上,李峴不由感慨了一句。

“學生是第一次見這景象,震撼難言。”楊生道。

李峴話鋒一轉,卻道:“可惜,太上皇當年每觀這一支舞,卻不知民生艱難,百姓難堪重賦啊。”

“恕學生直言,大唐開國一百三十餘年,田地兼併,稅制崩壞。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絕非太上皇一人之過,至於胡逆叛亂,亦是因國家積弊,究其根本,不僅在於太上皇妄信安祿山。”

“這說法倒是新奇。”李峴撫須道:“細細說來。”

“學生再請李公飲一杯酒,如何?”

“好。”

此時表演已結束了,時近傍晚,楊生就邀李峴回城小酌一杯,繼續交談,李峴欣然答應。

他們從春明門入城,尋了一個僻靜的小酒館飲酒。從太上皇的舞馬談到稅賦,從租庸調談到稅賦改革。

很早之前,關於稅賦改革,薛白曾提過兩稅法的概念,被一部分朝臣另眼相看,而彼時還是太子的李亨也非常欣賞。

李俶還曾就此事承諾薛白,待某日能大展拳腳,他必定實施。

這些年來亂象不斷,權位不穩,所有人都知道不是改制的良機,稅法的變革遲遲沒有開始。

總之,李峴原本就聽說過薛白的兩稅法,但今日聽楊生開口說起,卻又是全然不同了,楊生更具洞察力,想得更細緻入微,也更擅長財賦之道,侃侃而談,使得李峴的臉色一變再變。

“奇才!”

到最後,李峴盛讚不已。

他有了些醉意,也變得豪邁許多,用力拍着楊生的肩,不住地道:“我要舉薦你入朝爲官,我必當舉薦你!”

“李公謬讚,但我只怕不能爲官。”

“爲何?”

“我殺過人,殺過官。”

“出了何事?”

“神烏縣令李大簡曾侮辱學生,所謂‘士可殺不可辱’,後來學生得了貴人幫扶,便拿下了李大簡,誤將他拷打致死,恰好此時學生陷入了朝廷紛爭,被問罪了。”

李峴遂問道:“是何紛爭?”

“學生方纔說的貴人,乃太上皇第三子,曾爲大唐儲君……”

“忠王?!”

李峴一驚,登時酒醒了許多,意識到怪不得這楊生這麼懂賦稅改革,或者說恰因他懂,才入了忠王的眼。

畢竟李亨當年確實很欣賞薛白提出的稅法,偏是薛白不依附他,他自然要另選高賢,廣納賢良。

理智而言,這般一個人,李峴自然是該遠離的。離得越遠,麻煩越少。

可他實在賞識對方的才華,遂又問道:“你瞞不過我,你今日是故意接近我?可是已想通了,要拋棄權位紛爭,往後心無雜念,爲國出力?”

“學生爲人處事也講究六個字,‘恩必報債必償’,忠王待我有重恩,我絕不背叛。今日我出城看錶演,乃是得到了監國太子與太上皇寵妃媾和的線索。因李公爲人正直,乃宗室幹臣,不忍相瞞,要殺要剮,悉聽尊便。”

這楊生才華無雙,但一番話也足可見其性情狹隘,睚眥必報,還鑽牛角尖。

能把這種事和盤托出,看起來是不管不顧,行事魯莽,實則卻是算準了李峴不會殺他。

在今日第一眼見到李峴時,他先是詫異,因爲據他的消息,來的會是薛白與楊玉瑤。但很快,他便吃透了李峴的身份、性格,所以故意接近……

~~

次日又是單日,一大早薛白就雷打不動地進行了朝會。

但朝會之後,留下宰相重臣們議事,他連着打了好幾個哈欠。

“臣有事奏。”

李峴是第一個開口的,說的內容卻是讓同僚們都大爲詫異,竟是主動提出應該廢除李琮定的歲首,恢復原本的時歷。

另外,薛白讓他舉薦一個京兆尹的人選,他說他感知到這份信任,不敢怠慢,連日思考,已有了人選。

“哦?何人?”

“此人殿下一定知曉。”李峴道:“河東鹽鐵使,楊綰。”

108.第108章 火眼金睛第9章 放長線136.第133章 歲考55.第55章 落地生根276.第272章 當歸第538章 親政第461章 餘燼241.第238章 動手(求月票)175.第172章 引見第618章 回程第562章 邦交第523章 身在曹營心在漢第518章 整合18.第18章 追兇者第408章 非戰之罪154.第151章 造相第574章 最後的機會第498章 國運未竭119.第119章 結交邊將230.第227章 每個兇手第437章 相惜212.第209章 鋪路243.第240章 斬蛇94.第94章 天下一牌局181.第178章 狀元26.第26章 鐵案230.第227章 每個兇手第422章 恩人第397章 小團體第529章 老巢第520章 出鎮218.第215章 劉氏吉主33.第33章 出價第511章 讓位第542章 憶揚州182.第179章 實言43.第43章 滿堂驚貴第495章 漁翁之利265.第263章 審判第501章 痛失290.第284章 招搖撞騙137.第134章 不打自招第593章 決心59.第59章 選婿第577章 宮變第534章 遠賢臣第411章 心急322.第314章 設套第425章 土門關228.第225章 上任第530章 燕京26.第26章 鐵案150.第147章 秉公無私88.第88章 師徒第350章 俘虜161.第158章 東宮主力第574章 最後的機會第384章 畫師第584章 進犯262.第260章 借刀第497章 機會第483章 坦白局第433章 南下剿賊第435章 秋後算賬75.第75章 報案第438章 都是對的第618章 回程260.第258章 分化與抱團第487章 上進心第465章 大局25.第25章 攀高枝154.第151章 造相208.第205章 攀附裙帶第7章 夜眺長安第407章 血口噴人62.第62章 上架感言第445章 將計就計第452章 長安亂第609章 變法第441章 都不團結192.第189章 輸贏第465章 大局第509章 斬草須除根135.第132章 以快打快第449章 喜與狂第520章 出鎮第541章 委任主將第550章 除奸宦223.第220章 話別328.第320章 軍器329.第321章 汝陽三鬥始朝天第528章 鴻門宴89.第89章 厚顏薄禮第384章 畫師第620章 身不由己212.第209章 鋪路139.第136章 用人318.第310章 婚禮316.第309章 迎賓第377章 人固有一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