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章 過香積寺

長安,朱雀大街上有孩童相互追逐着跑過,渾不知天下大局,沒心沒肺地嬉鬧。

縱馬馳過的李光弼見了,拉住繮繩放慢了馬速,冷峻的面容上泛起微微的笑意,之後趕到了位於平康坊的元帥府。

元帥府其實就是把李林甫當年的宅邸換了一塊牌匾臨時充用的,如今李琮已下旨封北平郡王薛白爲天下兵馬大元帥,以李光弼爲副元帥,使得形勢愈發穩定。

平常時候,各地的軍情遞到元帥府,薛白、李光弼、顏真卿三人至少會有一人在,簡便事務誰在便由誰處置,大事則再行商議。今日,李光弼纔到就得到了從河東來的消息,說是程昂已經從上黨出兵攻魏郡,斷安慶緒的後路了。

程昂原本是安西將領,據李光弼所知,薛白與他應該也沒有私交,此次卻能輕易說服他,倒讓人頗爲詫異。

李光弼遂命人去調了文牘,看薛白是派了誰去上黨,本以爲會是哪個能臣,結果卻是默默無聞的小將領。

“張光晟?”

李光弼想了想,不知這是何人,遂將此事放下,想必程昂也是遵循聖旨纔出兵的。

再看局勢,上黨地處於太行山以西,向東出了太行徑就能進入河北,這對安慶緒是一個極強的威懾。當然,河東已經沒有多少兵馬了,這點李光弼最是清楚,程昂此舉,也只是一種威懾,唐軍兵力不足,目前依舊沒有攻打洛陽的實力。

他站在沙盤前擺弄着兵棋,不多時,薛白也到了。

“北平王,想必已聽說了?”

“是。”薛白才進堂中,徑直以一種果決的語氣道:“到了我們反攻的時候了。”

長安糧草不多,不利於持久作戰,當然得儘快反攻,加上關中民心在大唐,各地都有民間遊俠暗殺叛軍,局勢確實已經漸漸扭轉過來了。

可另一方面,此前既定的戰略就是不與叛軍的精銳騎兵野戰交鋒。那麼,要反攻,薛白的目標顯然不是困在關中的崔幹佑部。

他手指點了點沙盤上洛陽的位置,道:“出一支兵馬,攻洛陽如何?”

原因很簡單,一句話概括局勢就是——關中的決戰必須緩,洛陽的收復必須快。

敵方有個心志不堅的皇帝,擊敗他就能決定大勢,一有機會,怎麼能不打?

李光弼道:“崔幹佑猶在虎視長安,關中出不了太多兵力。”

“三千人足矣。”

“三千人收復東都?”李光弼低聲自語,知道這是很大的挑戰,但也是極大的功勞,問道:“北平王欲以何人爲將?王難得?”

然而,薛白搖了搖頭,道:“以王思禮爲主將,李晟副之,如何?”

“王思禮在潼關大敗過啊。”

李光弼、王思禮當初同在王忠嗣麾下效力,兩人之間的差距正是在近年來拉開的,一個在河北大勝,一個在潼關大敗,而後守長安期間,王思禮也只是中規中矩,並無亮眼表現。

出兵洛陽不是小事,李光弼對人選還是十分謹慎的。

薛白卻是早已想得很清楚,道:“給王思禮一個在哪裡跌倒就在哪裡爬起來的機會?”

~~

兩日後,薛白在春明門置酒,爲王思禮送行。

王思禮才年逾四旬,卻已是隴右軍中的老人,早在天寶五載,他跟隨王忠嗣從朔方到河隴時,與哥舒翰同爲軍中押衙。不同於哥舒翰的大器晚成,王思禮是從小就在軍營中長大,少年成名,難免有些心高氣傲。潼關之敗對他打擊很大,許久沒能走出來。

雖說在潼關時王思禮力勸哥舒翰擁立東宮,可逃回長安之後,他反思是否自己私心太重而導致大敗,反而對擁立之功不是很看重,沒有太過親近李琮或薛白,有些心灰意冷的架勢。

薛白知道王思禮的心結在何處,送行之日,向他道:“此戰務必收復洛陽,洗掉你在潼關的恥辱。”

“多謝北平王給我這個機會!”

“這封信,你尋時機讓人遞到雍丘。其餘的,便靠你自己了。”

王思禮接過信封,看了一眼,鄭重收下。

“哥舒翰還在洛陽。”薛白稍放低了些聲音,以私下談話的口吻道:“他已降賊,若想朝廷不追究,你得立功,也得讓他立功。”

“末將死也要收復洛陽,必不辜負北平王的信任!”

王思禮不太會說奉承話,對這次領兵的興奮以及對薛白的感激卻是難以掩飾。

“去吧。”

馬蹄聲遠去,薛白登上城頭,目送着那滾滾煙塵消失在天際,腦海中還在對河南的局勢做着推演。

可世上發生的各種事情常常是出人意表的,又豈是什麼事都能由他掌控?他有可能高估王思禮,也有可能低估了安慶緒。

落子無悔,他只能相信自己用人的眼光。

~~

元帥府每天依舊繁忙,各種消息進進出出。

就在王思禮出發的次日,城南的急報傳來,道:“叛軍殺入樊川了!”

薛白皺了皺眉,看向李光弼,問道:“節帥對此可有預料?”

“不錯。”李光弼沉聲道:“樊川地勢本就不好守。”

樊川地處於長安城南二十里,是少陵塬與神禾塬之間,由潏河長期沖刷而形成的一片平原。曾經是漢高祖賜給樊噲的食邑,由此得名。

此地交通便捷,田畝肥沃,是達官貴人們最喜歡安置別業之處,私園薈萃。同時,它也是寺廟雲集,其中包括了十分有名的“樊川八大寺”。

這樣一個聚集了良田美宅、寺廟宮觀的地方,自然是擁有許多存糧的。

薛白、李光弼在長安城解圍之後,當即就派人往樊川徵糧、遷人,儘可能地做到堅壁清野。但這不是易事,那些達官貴人也並不配合,隱匿糧食奴婢的情況只怕是不少,如今還在清查,便被叛軍攻破了,資敵是難免的,只看資敵多少,對情勢的影響有多大。

“打仗不可能面面俱到,我既作了警告,樊川若有人不聽,那便是活該作了叛軍口糧。”李光弼對此顯得甚是冷漠,他只擔心叛軍還能撐得更久。

接着,他走到了沙盤前,話鋒一轉,道:“此事未必全是壞事,樊川左右皆是塬地,能限制騎兵衝鋒。”

“奪回少陵塬?”

“不錯。”李光弼道,“崔幹佑這是要逼我們決戰,我們雖不願決戰,卻也不能寸步不進。”

正在商議,有人匆匆趕入內,向薛白道:“北平王,杜有鄰來了。”

~~

杜有鄰在元帥府的前院等了一會,他曾經也來此拜見過李林甫,待看到薛白走來,不由心想,薛白終於成了這府邸的主人。

見了面,薛白第一時間屏退左右,讓杜有鄰不必見外。

“我聽說,叛軍攻佔了樊川,可是真的?”

“消息不假。”

杜有鄰當即面露苦色,扶着長鬚欲言又止。

薛白也不問他,等了一會,他只好長嘆了一口氣,道:“杜氏的族人已經鬧翻了,一定要我來求見你。我只好來一趟,算是對他們有所交代。”

這個態度,可見杜有鄰是並不想強求薛白的。

薛白遂問道:“杜家在樊川有很多產業?”

“都說是‘京兆韋杜,去天尺五’,其實原話是‘城南韋杜’。從晉代開始,杜氏、韋氏便居住在樊川道上。”

“是,杜甫說‘韋曲花無賴,家家惱殺人’,那裡是個倚塬面水的好去處。”

杜有鄰臉色愈苦,繼續道:“朝廷下了堅壁清野的命令後,我已是幾番勸那些杜氏宗族們暫時遷入城,或避至子千谷,他們也都答應得好好的,也有些不肯聽從的,說是生死有命,不需我多管閒事。沒想到,如今他們又說,樊川老宅裡還留了人看守門戶,或是偷藏了存糧,甚至有躲過了官兵、舉家並未搬離的。”

薛白道:“事已至此,再說這些還有何用?”

那些人其實已經影響到薛白平叛了,但他也懶得去說他們如何,戰爭之下,每個人都如螻蟻一般。包括薛白自己,也隨時有可能陷在某一座城裡,輕易地失去性命,他盡力了,願賭服輸。

杜有鄰猶豫了一會,輕聲道:“杜家、韋家牽了頭,以及城中還有別業在樊川之人,都希望我能勸北平王,儘快出兵收復樊川,以免那裡成爲人間地獄。”

薛白道:“你去安撫他們,就說我答應你了。朝廷很快會出兵,讓他們踊躍參軍捐物,報效朝廷。”

杜有鄰其實沒想打亂朝廷平叛的節奏,一來便說了,他來一趟算是有個交代,倒沒想到薛白答應得這般乾脆。

“那,何時出兵?”

“等着……”

自從李光弼抵達長安以後,輿情就認爲平叛就在眼前了,軍民都信心膨脹,一戰決勝、儘快恢復正常生活的呼聲很高。這種過份的熱情在薛白看來反而需要警惕,他一直告訴自己,現在是最需要冷靜的時候。

但叛軍進入樊川顯然給他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不僅是擔心着自家別業、祖宅的達官貴人們着急萬分,就連平民百姓們也在熱切期盼着朝廷立即出兵收復樊川,因爲樊川的寺廟中有着他們十分信奉的高僧。

次日,朱雀大街上便有人在悲嚎。

“護國興教寺的照韶禪師被叛軍吃了!”

“照韶禪師原本可以逃的,可他說‘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甘心留下,以身喂賊,只求叛軍放過躲藏在興教寺的孩子們……”

這件事給輿情帶來了很大的影響,加上,軍中有個將領給的迴應不太合時宜,說“朝廷堅壁清野時老和尚把人藏着,現在被叛軍找到了,以身喂賊有用嗎?叛軍只會嫌他的肉又老又柴,依舊吃嫩的。”

於是朝野沸騰,心憂樊川的官員們紛紛彈劾,李光弼迫於壓力,也只能把那將領杖了三十軍棍。

恰此時,又有壞消息傳來。

“王思禮纔出陝郡,被安守忠帶人伏擊,敗退。”

這種情況下,與王思禮一同從潼關敗逃回來的另一名大將李承光也跑來求見薛白。

~~

“王思禮雖有謀略,卻不擅攻戰,尤其不可任他爲主將臨陣指揮。”

李承光一見到薛白,毫不避諱地便開始貶低王思禮。事實上,哥舒翰在潼關中風之後,這兩人一個主管步兵、一個主管騎兵,就開始互相爭權,也無甚好避諱的了。

末了,李承光直抒胸臆,道:“北平王用他,何不如用我?”

薛白道:“王思禮雖不擅攻戰,但軍法嚴明,士卒聽憑號令,又皆是隴右騎兵,可奔襲洛陽。”

李承光道:“末將領的雖是步兵,可爲北平王破崔幹佑部。”

“你認爲時機到了?”“尚差些火候,但不得不出擊了。”李承光道,“王思禮攻洛陽必敗,若消息傳回,反而堅崔幹佑之決心。甚至安慶緒反攻長安,則長安危矣。而倘若先破崔幹佑,北平王親自揮師東征,何愁叛亂不平?”

薛白道:“此時與叛軍決戰,傷亡如何?”

“叛軍久攻長安不勝,糧草耗盡,此天時;樊川倚塬面水,不利於叛軍騎兵展開,此地利;叛軍士卒思歸范陽,士氣低迷,長安軍心振奮,此人和。天時地利人和皆在我,必勝!”

李承光目光灼灼,以極大的熱情盯着薛白,又道:“懇請北平王給末將一個機會,末將絕不辜負北平王信任!”

薛白若稍有不堅定就有可能答應了,最後他卻只是揮手讓李承光退下。

“北平王,當斷不斷,反受其亂啊!”

李承光依舊不死心,退下時還在苦勸不已。

“今崔幹佑肯戰,而勝機在我。若不戰,使之流竄它方,反而貽誤良機啊……”

元載拿着幾道公文過來,見此情形,向薛白問道:“郎君何不答應他?依我看,如今決戰,當勝。”

“那又如何?”

元載道:“不說聖人、忠王,只說太子殿下,拖得久了,只怕對郎君不利,倒不如趁熱打鐵,一舉樹立威望。”

“崔幹佑之所以肯戰,因他實力還在。樊川雖有山塬,地勢其實不險,一旦開戰,傷亡必然慘重。伱可想過,如何是好?”

“李光弼忠於聖人,而非忠於郎君。”元載低下頭道:“如今決戰,正是樹立郎君在軍中地位之時。”

薛白心想,李承光也該是這想法,方纔有把握跑來說服他吧。

“郎君,婦人之仁要不得。”元載又勸道。

“目光短淺更要不得。”薛白臉色一冷,語氣嚴峻了幾分,叱道:“精兵強將皆屬大唐,大唐社稷早晚歸我輩,今日‘驅狼吞虎’沾沾自喜,來年外虜來犯,你讓我如喪家之犬倉皇而逃不成?”

元載心中一凜,不敢再勸。

~~

入夜,元帥府,偃月湖。

“若可以,我真想親自去洛陽,以免得在長安苦等消息。”

薛白與李騰空走在湖邊散步,如此感慨了一句。

元帥府並不是他的私宅,而是衙署,但他有時會悄悄帶李騰空進來,看看熟悉的風景。

“你如今地位不同了,豈能事事親力親爲的?”

“罷了,用人不疑,安心等消息吧。我要學謝安,人家坦然自若。”

李騰空知道薛白近來受到的壓力頗大,有心安慰他,遂不像往日那樣故作清高,而是柔聲軟語,難得肯在屋外就與他親近。

兩人不知不覺走到竹林裡相擁了一會,之後,她卻是拉住薛白的動作。

“不行。”

“那去你的閨房?我特意保留着那個院落。”

“是……是那個來了。”李騰空有些失望,“這個月,未修得正果。”

薛白在解縣時難得大意了幾回,心中也有擔憂,此時反而是鬆了口氣。

很快,他又想到了楊玉環說他生不出孩子之事……不久前,他剛剛讓杜五郎護送着楊玉環,與高力士的隊伍向西,那隊伍走得慢,如今想必還未到金城縣。

接下來幾天,薛白也是處理着各種事務。

有一回他獨自在元帥府的大堂裡看着公文睡着了,卻是夢到了楊玉環,她在夢裡都還在譏諷着他。然後,忽然間,禁軍包圍了他們,耳畔全是“殺!殺!殺!”的呼聲。

他遂詫異地向楊玉環問道:“這是哪裡?”

“馬嵬坡。”

薛白腦中靈光一閃,正要帶她跑,忽然被人推了兩下,擡頭一看,是刁庚。

“郎君,消息來了。”

“給我。”

“信使還未入城,好像是洛陽的消息。城門問是否開城,李節帥不在城中……”

薛白已然站起身來,親自往城門趕過去。

“郎君,衣服。”刁庚連忙拿起薛白的外袍跟上。

騎馬奔到城門處,薛白下了馬,感到被夜風吹得有些涼了,回過頭,刁庚給他披上衣袍。

“郎君,我喊了你一路,可莫着涼了。”

薛白這才意識到自己方纔沒聽到刁庚的呼喊,他終究是做不到謝安那麼泰然處之。

那邊,信使已被吊籃吊入城中。

“北平王,捷報,捷報!王思禮以偏師吸引安守忠,主力繞小道奔襲洛陽,張巡亦出兵開封,安慶緒棄洛陽逃奔河北,至孟津渡口,王思禮與張巡追至,兩面夾擊,大勝。安慶緒只以不到五千人渡河,其中,騎兵不滿一千……”

“恭喜北平王,收復東都!”

薛白原本以爲自己聽到消息會非常驚喜,可事實上,他只是不由自主地笑了一笑,然後覺得放鬆下來。

次日,朝廷宣佈了洛陽的大勝以及準備與崔幹佑決戰的消息,一時間,長安人心振奮。

此前那些責罵朝廷不去收復樊川的人依舊還在大罵,但卻已掀不起任何波瀾。

薛白沒有在此事上做任何的糾結,他率兵出了長安城,在馬上回望了一眼,然後驅馬南向,去與崔幹佑決戰。

~~

潏河發源於秦嶺,向北而流,繞過漢長安城流入渭水。

李光弼的大營便駐紮在潏河畔,綿延了數十里。

薛白策馬趕到時,李光弼正在一處高高的山塬上望陣。

“洛陽告捷,安慶緒逃了。”

“我已遣哨馬向叛軍傳遞這消息,打擊叛軍士氣。”李光弼道:“但崔幹佑還有想與我等決戰之勢態。”

薛白堅決不願打,道:“無非是敵進我退,尋找最有利的時機。”

“看到那裡嗎?香積寺,如今崔幹佑便駐紮在寺中。”李光弼遞過他的千里鏡,道:“你再看那寺廟前方的山林,地勢複雜,我敢肯定崔幹佑必有伏兵。”

薛白接過千里鏡,見到了隱在山林中那寺廟的一角,不由微微笑了笑。

他不必讓大唐精兵血染香積寺了,已創造了足夠的條件看着叛軍漸漸分崩離析。

“我帶了很多餺飥!”

“什麼?”

“這第一戰,我們給叛軍送餺飥,願意出來吃餺飥的士卒,給他們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

~~

“不知香積寺,數裡入雲峰。”

“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鐘。”

這是王維寫的《過香積寺》,崔幹佑也是讀過的。

但崔幹佑之所以選擇把自己的大帳設在香積寺,因爲它不僅是長安南郊地勢最有利的地方,還規模宏大。有“騎馬關山門”之說。

如今叛軍一進來,原本禪音嫋嫋的寺廟便被糟蹋得烏煙瘴氣,到處瀰漫着血氣。

崔幹佑想要決戰,但前提是打探出唐軍的陣列。他派遣出了很多的哨騎,讓他大爲惱火的是,這些哨騎回來之後,只懂得驚慌失措地告訴他,唐軍已經攻破了洛陽。

之後,一些人頭被立在了神禾塬上。

燕軍這邊有不少將領去看過,確實是有很多洛陽那邊的大燕官員。

士氣自然是大爲動搖。

崔幹佑的神經像是由鐵鑄成的,面對如此情形,依舊不爲所動。坐在大殿上,對着佛像,絞盡腦汁地想着決戰的佈置。

有腳步聲傳來,他回頭一看,是麾下的大將,阿史那從禮。

“唐軍在營地外煮餺飥,有不少士卒逃出營投降了。”

崔幹佑皺了眉,道:“那我們也煮餺飥。”

阿史那從禮猶豫着,欲言又止。

“你若是想勸我投降就閉嘴。”崔幹佑道:“長安的局面絕沒有你想的那麼好,我們還有最後的機會。”

“可……”

“你忘了?”崔幹佑道:“你和阿史那承慶已經對薛白食言過一次。旁人可以降,你若降了,必死無疑。”

“我沒想投降!”

阿史那從禮堅決應了一聲,轉身便走。

他確實沒想投降,他上次就與薛白談判過,結果反過來襲擊了薛白,助安慶緒除掉了被俘的安祿山。

但他轉頭就招過自己的麾下,道:“姓崔的沒有撤軍的意思,大股的兵馬也不可能突圍出關中,我們一兩千人反而好走,北上,穿過朔方,收服幾個部落,我們割據一方,好過在這裡送死。”

第422章 恩人237.第234章 撕開一角324.第316章 太池宴第423章 慫恿第1章 長安雪126.第124章 隱情第417章 發生第413章 取捨296.第290章 師徒321.第313章 道姑第433章 南下剿賊第9章 放長線第448章 驅狼吞虎第362章 君臣情義240.第237章 大膽動手305.第299章 聖人不死,大盜不止第341章 互幫互助187.第184章 世族第9章 放長線253.第251章 進入角色313.第307章 羅鉗188.第185章 衣冠戶第420章 人如狗121.第121章 舊事126.第124章 隱情102.第102章 攢局第407章 血口噴人168.第165章 風花雪月241.第238章 動手(求月票)86.第86章 會當凌絕頂228.第225章 上任第437章 相惜273.第269章 首陽晴曉334.第326章 假想第490章 好兄弟第496章 咸陽橋之戰197.第194章 官袍第514章 護駕214.第211章 法海184.第181章 誰貪第403章 葉公好龍327.第319章 隱患第369章 情敵78.第78章 租庸調第422章 恩人105.第105章 局外人103.第103章 名單277.第273章 禁歸153.第150章 滅火293.第287章 勢不兩立197.第194章 官袍257.第255章 新田第492章 大雨310.第304章 右相府85.第85章 天子庠序第484章 上進的夥伴第443章 夢遊通天宮178.第175章 科舉試第354章 龍尾關45.第45章 祝大家端午安康241.第238章 動手(求月票)第440章 威嚴落地333.第325章 貴妃醉酒第439章 無貴賤第351章 靈關道第416章 局面向好343.第335章 秘會108.第108章 火眼金睛第420章 人如狗257.第255章 新田133.第130章 伸手不打笑臉人303.第297章 天上李太白第352章 十月渡瀘91.第91章 野無遺賢32.第32章 籌碼119.第119章 結交邊將165.第162章 志不滅21.第21章 隴右老兵261.第259章 地主之誼216.第213章 千古情236.第233章 設局317.晚半小時發25.第25章 攀高枝74.第74章 親近49.第49章 私藏17.第17章 還家第419章 殺雞用牛刀188.第185章 衣冠戶179.第176章 挑唆者43.第43章 滿堂驚貴第509章 斬草須除根60.第60章 犧牲品312.第306章 潔身自好64.第64章 上元夜第389章 一條船上的人37.第37章 節外生枝202.第199章 家人第395章 緩兵之計232.第229章 援手194.第191章 起家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