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9.第321章 汝陽三鬥始朝天

右相府,李岫代父批着公文,忽然“哈”地笑了一聲,將手中文書遞到薛白麪前。

“這封,由你親自來批。”

薛白目光看去,見上面寫的是任薛白兼差劍南軍度支副使。

這是他給王忠嗣獻軍器得來的第一個回報。

他遂接過李岫遞過來的尚書左僕射的大印,“啪”地批允了這一任命。

“持宰相印,給自己任官的,少見。”李岫笑道:“如你所願,近來事事順遂。”

薛白道:“越是這種時候,越要警醒。國事不順,個人太順,未必是好事。”

李岫深以爲然地點了點頭,認爲他阿爺若能作這般想,右相府以後的危險便能小很多。

但薛白看似態度謙遜,實則狠狠把握住了這個機會大肆提攜黨羽。他借右相之權,已把元結遷爲解縣縣令,遷皇甫冉爲軍器監主簿,遷杜甫爲左拾遺,又把劉宴、第五琦、楊綰放到河東榷鹽的位置上……算時日,皇甫冉、杜甫也該快回京了。

“對了,郡主許婚安慶宗一事,有消息了。”李岫接過文書,同時漫不經心地道:“聖人封慶王之女爲榮義郡主。”

薛白聞言動作略略一滯,迅速恢復了從容自若,但心中卻甚是詫異。

“我猜錯了啊,一直以爲聖人會藉機封賞侄女。”李岫見他不答,自嘲一笑,以意味深長的語氣道:“終究還是薛郎了得,不聲不響,又做成了一樁大事。”

“此事與我有關?”薛白訝然。

“你我之間,賣關子便沒意思了。”李岫道:“旁人不知,我還能不知伱與慶王的關係嗎?這次,不是你幫慶王府掙得了一個郡主封號?”

“不是。”

李岫不信,擡手一指薛白,以不滿又無奈的語氣道:“回頭想來,又被你算計了,你離間我們與安祿山,實則意在逼迫我們倒向慶王。之後,你再利用右相府之勢,分化安氏父子,甚至直接拉攏安祿山?”

“若如此,我何必大費周章,一開始便與你們合作豈不更好?”

“不同的。”李岫道:“條件不同,當時右相府更強勢,如今卻只能受你擺佈了。”

“十郎萬莫再敲打我,我萬不敢擺弄右相府。”

“但不得不說,這局棋下到現在,你已開始佔到了優勢,朝中重臣、邊鎮大將,已有人開始倒向慶王、反對太子了啊。榮義郡主這一嫁,形勢不同了。”

薛白道:“我坦誠說,此事並非我在背後推動,十郎相信嗎?”

“不信。你當我不知太池宴上你做了什麼?”

“我做了什麼?”薛白問道。

李岫道:“姚思藝不會無緣無故冤你穢亂後宮,你必是去見了誰,促成了此事。”

既解釋不清,薛白也就隨李岫怎麼想。

但正如方纔所言,太順未必是好事。薛白心中揣測,漸漸有了一個頗讓他膽寒的猜想——

莫非,李隆基已發現李林甫病了,不動聲色地尋找下一個制衡東宮的勢力,故意利用他扶持李琮,這才讓李琮聯姻安祿山。

滿朝文武,不過是聖人養的鬥雞,一隻敗下場了,再換一隻,但不管是哪隻,休想啄到主人。

這個猜想最可怕之處在於,薛白感到自己與李琮的幾次秘談,已落入李隆基的視線了,他纔會縱容自己。

當然,終究只是猜想。榮義郡主之事有各種旁的可能,或是李琮使了力,或是宗室沒有更適宜的人選。

~~

近來事多,倒讓人覺得時間過得很慢。其實四月中旬還未過,薛白成親還不到一個月。

顏季明還在長安,薛白離開右相府之後便特意去見了他一趟。

才被引進庭院,便聽顏季明指着他笑語了一句。

“我這妹夫來,必是有事相談。”

“何以見得?”

“誰不知你薛御史忙。”顏季明道,“連杜五郎到金城縣赴任,你也不打算送行。”

說來旁人不信,杜五郎赴任金城,並不在薛白近來所關心的事件當中。

“他還未啓程?”

“看你,如今你已不是杜謄最好的朋友,換作我了。”顏季明搖頭笑着,“我們正在商量着明日送五郎。”

“知道他能拖,竟是拖到明日才往金城縣上任。”

說話間,兩人進了堂,只見堂中已坐了些人,看樣子就是長安城的才俊,因其中還有兩人李棲筠、李嘉佑正是薛白的同年,可見顏季明人緣十分不錯。

另外,安慶宗、史朝英也是薛白認識的。

“薛郎來了,我們正在玩你想出的那些遊戲。”

史朝英最是直率熱情,站起身來,道:“你如何那般聰明?能想出這許多古怪的東西。”

“不過是好玩罷了。”薛白應了,目光看向安慶宗,道:“還未恭喜仁行兄。”

安慶宗臉上還貼着兩張紙條,雙頰通紅,想必已喝了不少的罰酒,訝道:“恭喜我什麼?恭喜我遊戲總是輸不成?”

一句話,衆人皆笑了起來。

他們都是一副只顧玩樂的模樣,像是無心打探朝中消息。薛白見了,心裡卻不信安祿山的長子如此與世無爭。

“仁行兄不知聖人賜婚一事?”

“聽說了。”安慶宗道:“還是在薛郎的婚宴上,聽人提起過,但和政郡主既看不上我,此事該作罷了。”

“那仁行兄該請我吃一頓酒,謝我這個報喜人了。”

衆人皆訝,道:“薛郎知曉安大郎的婚事?”

薛白也不賣關子,道:“榮義郡主,是慶王之女。”

“真的?安大郎總算要成親了。”

堂中衆人紛紛恭喜安慶宗。

史朝英與安慶宗很是熟識,則調侃了幾句,接着操心起婚禮如何如何辦,她可在長安待得更久些,喝過安慶宗的喜酒再走。

在此間,卻是無人問薛白如何這麼快得到了消息,是否從慶王那兒聽來的。

這些問題薛白已準備好了答案,此時便有種一拳打到棉花上的落空感。

說說笑笑了一會,安慶宗看向薛白,顯然是打算問些什麼。

薛白本以爲他要問聖人這樁賜婚背後的深意之類。

“薛郎可識得榮義郡主?她性情如何?”

“雖不識得,但在宗室之中該算是溫柔和善的。”

“那她……”安慶宗欲言又止,躊躇了片刻,方問道:“她漂亮嗎?”

薛白道:“這我便不知了。”

“莫誤會了。”安慶宗笑道:“我並非喜歡漂亮的,清秀就好。”

“懂的。”顏季明道:“都說喜歡清秀的。”

史朝英則道:“我可去與榮義郡主當朋友,先瞧一瞧她的樣貌。”

衆人這般說笑,竟是無一人提及這樁聯姻背後的利益牽扯。

恰是如此,薛白纔不信他們是真沒深想。

說話間,杜五郎也到了,也不用人去接,他對顏季明的宅院很熟悉,自己便走了過來。

“我來得晚了,我阿爺非得叮囑我許多……”

話音未了,他人已風風火火地轉進堂內,見到薛白,又驚又喜,呼道:“你今日怎有空在這裡?”

薛白見杜五郎如此驚訝,倒是有一瞬間的恍然。

以前兩人幾乎是形影不離,從偃師回來以後,薛白忙於公務,則是許久未見了,而杜五郎也有了更多新的朋友,以及新的樂趣。

“正好得空。”薛白道:“來看看十二郎。”

杜五郎愣了一下。

這一個瞬間,兩人顯得有些疏遠。

但緊接着,杜五郎一把攬過薛白,拖着他走到一邊,悄聲嘀咕道:“我纔不信你是得空了,來這裡一定是別有目的。”

“爲何?”

“我還不知道你?”杜五郎斜了薛白一眼,得意道:“一心撲在官途上的人。”

“那你猜錯了。”

“不可能,你若真是得空了,在家陪娘子、陪青嵐,哪怕是找我姐姐,絕不會先來看顏十二郎。”

薛白沉默了一會兒。

他平時真沒看出杜五郎有這般聰明。

“嘿,讓我說中了吧,快與我說,你想做什麼?衝誰來的?”

“不急着說。”薛白道,“看你晚些能否觀察出來。”

“我才懶得觀察,一會我們來玩遊戲。”

“你不喜歡動腦子的事,不是嗎?”

杜五郎傻笑了幾聲,道:“那是在你面前,但在這裡,所有人都是我教會的。”

話到最後,他提高了些音量,轉身向衆人,道:“徒兒們,來玩吧。”

今日到顏季明家裡,薛白反而有些看不透安慶宗了。

他觀察了一會,發現安慶宗有些老好人性格,玩遊戲幾乎每盤都輸,始終笑呵呵地任罰。到最後也沒問聯姻之事,反而頗關心明日便要與杜五郎分別。

從這方面看,安慶宗倒與安祿山十分相像,都擅長於僞裝,把野心藏在懦弱老實的假象下,也是個扮豬吃老虎的高手。

~~

次日,衆人相送杜五郎往金城赴任。

於杜有鄰而言,兒子要離開身邊,一開始是十分感傷的,可是這一天拖一天的,終於是把他惹煩了,到了送別這日,心裡只剩下嫌棄。

反而是史朝英表現得最爲不捨,拉着杜五郎千叮嚀萬囑咐。

“聽說金城縣的寶貨比長安要便宜,你到了以後替我買些。”

“好吧。”

“臨別在即,我該送你一首詩的,只怕你嫌我寫的詩不好。”

“不會啊。”杜五郎道:“我覺得你的詩……還是很獨特的。”

薛運娘坐在馬車上,掀簾看去,見此情形,纔有些擔心史朝英是看上了她夫婿,目光便瞥見一旁的薛白、顏季明,瞬間便安心了許多。

終於,杜五郎揮了揮手,道:“我很快會調回長安的。”

“不急,治理好一方。”薛白應道。

眼看着杜五郎的車馬向西而去,薛白道:“走吧,回城吧。”

轉過頭,他卻意外地發現安慶宗眼眶微紅,一臉不捨。

“仁行兄,你這是?”

安慶宗嘆息一聲,道:“今日一別,不知何日能再見五郎……我太容易感傷,讓薛郎見笑了。”

這般一對比,薛白自覺相比安慶宗,自己爲人有些太無情了,就連來送別杜五郎都是爲了藉機觀察安慶宗。

~~

李岫既然看到了公文,果然,沒幾日,聖人便下旨賜婚,封李琮之女李佩娘爲榮義郡主,嫁於安慶宗。

李琮無所出,李佩娘其實是李瑛的庶長女,若李瑛還是太子,她自是當得起一個郡主的封號,但李瑛既被廢殺,此事便讓一小部分人疑惑。

事實上,只有寥寥一些人知道李琮的兒女是收養來的。李隆基一直以來都禁止旁人提三庶人案,除非以後的皇帝翻案,否則這些事大概會消彌於塵埃之中。

因此,此事依舊可以看做是對安祿山的拉攏,至少安慶宗本人沒表現出任何的不滿。

史朝英則打定了主意,要到慶王府去看一看榮義郡主,她是天不怕地不怕的性子,竟是真去了,揚言要安慶宗請他吃酒才肯細說。

安慶宗遂在四月二十二日設宴答謝親友。

薛白是報喜人,自是在受邀請之列。安慶宗甚至還向他請教,宗室中還該邀請誰,因覺得他對朝堂之事瞭如指掌……薛白當然瞭如指掌,畢竟他如今是隱藏的右相。

“嗣歧王李珍、嗣薛王李琄等皇侄,必是該請的,皇子公主們反倒不必,哦,還有,汝陽王李璡,他與慶王關係一向親近,也不可漏了他。”

“好,我獨自在長安,身邊都是些粗魯的胡人。多虧了有薛郎幫襯……”

薛白不認爲安慶宗連一份宴請名單都難辦妥,無非是借他的人脈,甚至藏着試探之意。

沒關係,彼此試探,諸事早晚能漸漸清晰。

如此,薛白終於有了能接觸到汝陽王李璡的機會。

宴席當日,他早早便到了親仁坊東南隅的安府,宅邸爲聖人所賜,堂皇三重,皆像宮中小殿,極是奢華。

薛白到得夠早,史朝英卻更早,一見他便問道:“薛郎可有看到顏十二郎?”

“想必他晚些便會過來。”

“肯定又是與哪個小娘子去談論詩文書法,顏十二太過風流了。”史朝英道:“但我聽說了薛郎你的事蹟,你竟是個正人君子?”

“誤會了。”薛白道:“賓客們來了多少?”

щщщ⊙ TTKΛN⊙ ¢O “不少,安大郎在迎,讓我們先自飲酒說話。”

薛白先去送了賀禮,往禮單上看了一眼,發現李璡竟已來了,遂往庭中漫步而去。

安府大而奢侈,房廊窈窕,綺疏詰曲,隔着竹簾,有悠揚的琴聲飄來。

繞過花徑,前方站着一羣人,正擡頭望着一座小閣。

閣樓上,一個女子背對着衆人正在撫琴。

薛白對這女子毫無興趣,目光梭巡着觀琴的人羣,試圖辨認出汝陽王李璡。

他並非無備而來,已打聽了一些李璡的信息,知其乃酒中八仙之一,杜甫詩云“汝陽三鬥始朝天,道逢麴車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有“釀王”之稱。

另外,李璡是個美男子,據說相貌英俊,諸王第一。

仔細看了一會,薛白判斷,李璡應該不在這些觀琴者中,因這些人中並沒有比李珍長相更好的。

但人羣中卻有人認得薛白。

廣武王李承宏回過頭來,高聲笑道:“薛郎來得好,不如填詞一首,正配此曲?”

“見過廣武王,我才華粗鄙,配不上這等仙曲。”

薛白應了略一思量,試探着問道:“聽聞今日來了許多位擅飲酒的,廣武王不去痛飲一番?”

“他們在那邊飲酒,但不急,酒中高手都是遲登場的。”

正說話,一名美婢下樓來,道:“見過薛郎,我家主人有請。”

“尊主人是?”

“薛郎登樓便知。”

薛白有心去尋李璡,不願與閣樓上的女子多談,擺手道:“我不擅音律,有‘白嗓’之稱,不敢班門弄斧,便不上去了。”

史朝英在一旁看了,不由驚訝,讚道:“不愧是正人君子,換作顏十二,遇到能彈琴的娘子,早便登樓了。”

……

顏季明剛在長安春明門外接了幾個歸京的友人,突然打了幾個噴嚏。

他擡頭看看天,緊了緊身上的衣裳,暗忖城外風大,莫惹了風寒纔是。

也不可惹了風流債。

“十二郎。”

“陳二,你可算回京了。”顏季明轉過身,迎上友人,拍了拍對方的肩,之後問道:“這位是?”

“先不告訴你他的名字,我先念他贈我的詩,詩名便是《贈陳二補闕》。”

“好,好,我聽聽是何詩作。”

“聽好了……世儒多汨沒,夫子獨聲名。獻納開東觀,君王問長卿。皁雕寒始急天馬老能行。自到青冥裡休看白髮生。”

“好詩!”

顏季明不像史朝英那種半吊子,他是真懂詩的,只聽這詩便知作詩人功力不凡,不由驚喜地看向與陳二一同前來的那位形象潦倒的男子。

“陳二,我大概知這位先生是誰了。”

~~

安府。

美婢向薛白深深萬福,道:“請薛郎登樓一敘,定不後悔。”

史朝英見了好奇起來,也慫恿薛白道:“知道你比顏十二要正人君子,便上去一趟吧。”

薛白聽得那“定不後悔”,心念一定,暗道或許李璡便在閣樓上,遂道:“好吧。”

史朝英其實是自己想上去看看,當即跟在他身後。

閣樓上卻沒旁人,只有彈琴那女子。

聽得動靜,她轉過身來,顯出一張如花似玉的臉。

但她其實不年輕了,看起來雖只有三十如許,薛白卻認爲她該有四十往上了。

倒不是從哪個細節看出來的,畢竟她保養得極好,臉上還敷了粉,薛白看女人,憑的是直覺。

“聞名已久,今日總算見到薛郎了。”

“娘子琴音優美,餘音嫋嫋,不絕如縷。”薛白讚了幾句,道:“但不知邀我登樓,是有何事?”

那女子笑了笑,以手掩脣,道:“聽聞你坐亂不懷,我也想漲漲見識。”

薛白擺手,無意與她詳聊這些。

她長得再漂亮,他也不是她輕易能挑逗的人。

“娘子若無旁的事,我便告辭了。”

“還真古板君子,你真不與我細聊聊?”那女子伸出纖纖玉指,在琴絃上一拈,悠悠然道:“你可別後悔。”

薛白聽她語氣如此篤定,不由再打量了她一眼,雖隔得遠,還是能看出她的皮膚晶瑩光潔。

“娘子想聊什麼?”

“先請這位小娘子下去如何?”

薛白轉頭看向史朝英,只見她正在死死盯着那娘子,目光直勾勾的。

“怎麼了?”

“她真的。”史朝英道,“我要是也有這麼像女人就好了。”

“你本就是女人。”

“可我不像女人。”

史朝英還沒看夠,美婢已上前,道:“娘子請。”

她既被趕下去薛白遂也下了閣樓,思量着去哪裡尋李璡。這舉動倒讓史朝英感慨不已,再次大誇薛白的君子之風。

但等在安府的外院都逛了一圈,花了不少時間,薛白還是沒看到李璡。

此事說來也是奇怪,他在長安數年,還真就從未見到過那位久享盛名的汝陽王。

再繞回那小閣下,忽聽有人喊了一句。

“花奴?!”

薛白順着那聲音看去,見說話的卻是杜甫。

他知杜甫這幾日便要回京,但他忙着各項事由,實在是沒時間出城迎接,且認爲朋友之間不必太在意繁文縟節。

再順着杜甫眼神所看的方向看去,只見方纔彈琴的女子正盈盈立在閣樓的欄杆邊。

“杜子美,且候着,待我換了衣服說話。”

“哈哈,好!”

杜甫頗爲狂傲,風塵僕僕地立在一衆衣衫華貴的公卿之間,絲毫不覺自慚形穢。

直到轉頭看到薛白,他才稍稍收起了眼神中的傲意,上前,大笑道:“聽聞你見到李白了?”

雖然許久未見,雖然彼此的地位已經有了差距,雖然薛白沒有出城去迎接杜甫……但彼此相見,還是毫無隔閡。

摯友交談,也不講究虛禮,第一句問的就是最想聊的話。

“是,見到李白了,我們做了滿牆的詩。”

“牆呢?”

“許還在藍田驛,許被人拆走了?”

“你可知我聽聞你們那些詩,有多心癢難耐。”杜甫嘆道:“爲此,我數夜無眠,再入睡,夢到與你們相聚了,且在酒宴上也寫了詩。”

“什麼詩?”

“坐中薛白善醉歌,歌辭自作風格老。近來海內爲長句,汝與山東李白好。”

“好詩!”

忽然有人撫掌而來。

杜甫轉身,笑道:“釀王來了。”

“不叫我‘花奴’了?”

“依你的規矩,尋常時是釀王,扮女裝時纔是花奴。”

一旁,史朝英已是驚得下巴幾乎都掉下來。

她一臉震驚地看着那位被稱爲“花奴”又被稱爲“釀王”的中年男子,看了好一會,用力揉了揉眼。

“你……你是……方纔樓上的美嬌娘?”

“讓史家小娘子見笑了。”

那中年男子帶着歉意叉手執禮,自我介紹起來。

“李璡,字嗣恭,小名華奴,友人稱我‘花奴’或‘釀王’。你便當我是個不着調的老不正經罷了。”

“真……真是?”

史朝英猶不可置信,上前幾步,瞪大了眼看着李璡的嘴脣,終於是在他嘴脣上看到細而稀疏的小胡茬。

“這真是……汝陽王比我還像女人哩。”

“你就是女子。”李璡笑道,“但我不是,我再像,也終究不是女子。”

旁人如何作想不知,史朝英卻已是無比崇拜李璡,問道:“汝陽王可以教我當女子嗎?”

“自是可以的。”

他們說話時,薛白一直站在旁邊,臉色帶着得體又尷尬的苦笑,心裡卻在迅速思忖着,該如何重新取得與李璡詳談的機會。

其實,他一度有猜測到花奴就是李璡。

他得到的消息說李璡“姿容妍美,聰悟敏慧,妙達音旨”,他還細看了方纔那女子,但實在是沒想到其人能扮到那般地步。

思忖到最後,薛白心念一動,乾脆放棄了去尋李璡搭話的心思。

既然一開始就擺出了不想詳談的樣子,若是因李璡揭開真實身份就態度轉變,倒要讓人看出他另有目的了。

因此,薛白始終有些疏離之態。

他猜李璡也想與他談談,故而方纔招他登樓。

“杜子美終究還是最愛李太白,寫的《飲中八仙歌》旁人只有兩三句,只李太白有四句。方纔與薛郎談論李太白,也是入了神,根本不顧我。”

幾人站在庭中聊了一會,話題漸漸引向薛白。

杜甫道:“釀王還不滿足,我提了賀監,下一個提的便是你。”

“我看你飲中八仙該再加一人。”李璡道:“薛白瀟灑美,舉觴一杯酒家眠。”

他直接看向薛白,且笑着點了點頭。

兩人終究還是搭上了話。

“釀王見笑了。”薛白道:“若與釀王飲,我至少該喝三杯。”

“現在肯與我交談了?”

“方纔是我失禮,釀王恕罪。”

“好,那你先罰三杯。”

……

宴還未開始,薛白三杯酒落肚,醉倒了。

李璡無奈,招過美婢,吩咐道:“扶薛郎到我方纔歇息的閣臺上歇着,點上我帶來的紫藤香。”

“喏。”

薛白登上閣樓,再睜眼,便見李璡正在點香,動作優雅。

“薛郎酒量不太好。”

“遠不如汝陽王。”

李璡玩着手裡的煙火,漫不經心問道:“你在宮中必然是做了什麼,纔會被誣爲‘穢亂宮闈’,此事與榮義郡主有關?說來,你還是安慶宗的媒人?”

薛白揉了揉額頭,似醉得不輕,道:“汝陽王誤會了,此事與我無關。”

“不說實話。”

李璡笑了笑,雖已不年輕了,卻還顯出一種陰柔的俊俏,悠悠道:“我已經問過慶王了,他說是你讓佩娘被封爲郡主的,你答應過他,轉眼竟做到了,如何做的?”

薛白聞言,第一反應不是驚嚇,而是驚喜。

李琮所言雖是他瞎猜的,但他既敢告訴李璡,說明李璡與他關係不錯……

50.第50章 坐實第479章 最後的瘋狂281.第277章 壓不住第448章 驅狼吞虎第459章 劫持181.第178章 狀元88.第88章 師徒43.第43章 滿堂驚貴第407章 血口噴人第458章 譁變259.第257章 假道伐虢140.第137章 斬死18.第18章 追兇者345.第337章 瞞住第417章 發生第459章 劫持43.第43章 滿堂驚貴167.第164章 洗兒宴第425章 土門關93.第93章 罪名113.第113章 家宴第377章 人固有一死第381章 誰更執拗111.第111章 派系226.第223章 潼關懷舊第477章 長安的反擊59.第59章 選婿139.第136章 用人320.第312章 回門16.第16章 煞婢57.第57章 產業第10章 人脈44.第44章 信任48.第48章 船票131.第128章 皆大歡喜220.第217章 順臣純臣第363章 宰相肚裡能撐船第3章 北海如象第367章 獻俘301.第295章 擔責187.第184章 世族66.第66章 夜宴226.第223章 潼關懷舊294.第288章 冬至156.第153章 妙法第430章 私兵313.第307章 羅鉗277.第273章 禁歸第340章 提議109.第109章 手掌心130.第127章 猴子偷桃174.第171章 去與來第393章 下一步64.第64章 上元夜261.第259章 地主之誼196.第193章 初奏126.第124章 隱情第341章 互幫互助222.第219章 賜浴第355章 兵臨城下171.第168章 以小見大82.第82章 自立門戶75.第75章 報案313.第307章 羅鉗14.第14章 偃月堂69.第69章 案發第439章 無貴賤277.第273章 禁歸第413章 取捨30.第30章 勢力網82.第82章 自立門戶145.第142章 改變106.第106章 東宮喜宴327.第319章 隱患80.第80章 小禮物146.第143章 世情如紙第376章 報仇的決心62.第62章 上架感言246.第243章 欲令其亡,必令其狂第418章 亂起36.第36章 兩頭通吃第455章 速去速回262.第260章 借刀307.第301章 遮羞布46.第46章 當堂對質251.第249章 銅幣134.第131章 新朋友162.第159章 切割146.第143章 世情如紙第445章 將計就計第394章 北風行28.第28章 塞上詩113.第113章 家宴161.第158章 東宮主力第463章 真與假第415章 常山郡第457章 思長安283.十月總結、活動預告(感謝月票金主“捏嗎”)168.第165章 風花雪月163.第160章 一念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