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4.第308章 嚴網

京兆府前衙人來人往,忙碌異常。

少尹的官廨中卻十分清靜,杜有鄰捧着一卷書看着看着,不覺磕睡過去。

“少尹,薛御史來問淨域寺的案子了。”

聽得門外一聲通稟,杜有鄰醒來,忙擦了擦嘴角,整理好鬍鬚,迎薛白入內,笑道:“來得正好,與你說個好消息,五郎終於補到闕了。”

“何處任職?”

“金城縣尉。”

“是個不錯的位置。”薛白竟是隨口便能應答,道:“屬京兆府下轄二十縣之一,上一任縣尉是崔翹之子崔異?”

“不錯,五郎總算是與清河崔氏中的才俊有一樣的起家官了,可他真是輸你太遠了。”杜有鄰感慨着,看向薛白的目光愈發熱切。

薛白問道:“伯父任京兆少尹,而五郎在京兆府轄下任官,不怕被人嘀咕?”

杜有鄰微微挑眉,訝道:“不是你安排的嗎?”

“五郎能這麼快補到闕,吏部當是看了伯父與我的面子,但具體官職我並未過問。”

“我看伱對金城縣如此瞭解,還以爲是你。”杜有鄰嘀咕着,低頭把那份吏部送來的消息又看了一遍。

薛白之所以瞭解金城縣,乃是平時下了功夫,另外,他確實是留意過這個地方。

金城縣本名始平縣,金城公主和親吐蕃時,唐中宗送她到了那裡,遂改名金城縣,縣城距長安九十里,在其西北二十餘里有一個地方,名叫“馬嵬坡”。

“原來是楊國忠。”杜有鄰道:“我纔看到這後面還有一句‘京尹舉薦’。”

“不奇怪,他一貫是長袖善舞。”

杜有鄰搖頭苦笑道:“這些年,每逢佳節,他禮數從未少過,真是……”

薛白說是爲了懷香的案子來的,藉着杜五郎補闕之事,說的卻是朋黨們的升遷之事。

他打算藉着相位之爭,把元結、杜甫、皇甫冉等人都遷回京城,任用他從天下各地挑選出來的擅刑名錢穀的官員到河東主持榷鹽之事。

正說着,裴諝已到門外求見。

當年,裴寬在范陽節度使任上被調回長安,本以爲是回朝拜相的,沒想到最後在李林甫的打壓下致仕保身,裴諝遂在京兆府倉曹參軍的位置上一待就是許多年。

如今反而是薛白官位更高,這次舉薦他爲太原府營田判官。思及薛白入仕前的往事,不免讓人唏噓。

“今日來是來感謝薛郎的。”裴諝如今已過了三十歲,蓄了長鬚,沉穩而有風度,道:“下月初我交接了京兆府的差事,便往太原上任了。”

“令尊可還好?”

“如今已回了東都安養。”裴諝道:“前日阿爺還與我在說一樁趣事,當初哥奴夢到一個白皙多須、身材高大的男子逼近他,爲此逼迫我阿爺。如今看來,哥奴夢裡的人,該是張垍。”

薛白道:“朝中重臣,高大、長鬚,有風度者多,哥奴那個夢早晚會應驗,不論是應在何人身上。”

“薛郎所言甚是。”裴諝道:“這些年我在長安爲官,反而看明白了,官位高低計較不來的,爲黎民社稷盡到職責,無愧於心即可。”

薛白之所以招攬裴諝,原本看中的是他聞喜裴氏的身份,以及其父當年任范陽節度使的人脈。倒沒想到其人有這般心胸,不免更高看他一眼。

裴諝過來無非是打個招呼,談了幾句便起身,走前還莞爾道:“對了,還得恭喜薛郎馬上要成婚了,可惜我們裴家六娘沒這個福分。”

“士明兄莫取笑我了。”

彼此笑了笑,裴諝離開官廨,往京兆府六曹走去。

到了前方的庭院時,他正遇到了羅希奭、嚴武。

“裴倉曹。”

“羅御史、嚴法曹。”

見禮,雙方擦肩而過,羅希奭回過頭看去,臉上浮起一絲譏笑,道:“你可知他父子當年差點便死在我手上?”

嚴武看着裴諝的身影,眼神裡閃過微微一絲羨慕。

羅希奭道:“當時右相夢到裴寬想取代相位,已經命我押裴寬入獄了,老東西識趣,主動請辭了。”

“原來如此,右相當時正是如日中天。”

“如今也是。”

羅希奭的奏摺已經遞上去了,今日來,爲的是敲打一下京兆府,做好到張垍家中搜查證據、羈押人證的準備。

走在路上,嚴武忽然問道:“羅御史,你可知我阿爺也是被右相罷官的?”

羅希奭自是瞭解李林甫當年陷害嚴挺之的始末,道:“如何不知?”

“既如此,羅御史願意用我?”

“哈哈。”羅希奭莞爾道:“若與右相有怨者皆不用,朝中有幾人能用啊?”

嚴武不是一個愛笑的人,聽了這個笑話也被逗笑了。

“我瞭解你。”羅希奭道:“你不是會因爲舊事耽誤前途的人,你是一個刑名的人才。”

說話間,兩人到了杜有鄰的官廨前。

羅希奭也不打招呼,徑直推門而入,訝道:“薛御史也在,正好,一併說了,懷香的案子,朝廷已有定論。杜少尹手中還有一些人證物證,且交出來吧。”

杜有鄰起身,問道:“朝廷已有定論,是何樣定論?”

“御史臺的奏章遞交上去,右相已批覆了。”

“但不知,聖人批閱了沒有?”

羅希奭只覺好笑,問道:“你幾時見聖人操心這等小案子?”

杜有鄰訝然,轉身向薛白看了一眼,喃喃道:“那萬一,聖人把中書門下的奏摺調過去看……”

“讓你把手裡的證物都交出來。”羅希奭不耐煩道,“對了,我知道楊國忠想對付我,你們莫被他利用了,不論是御史臺或京兆府,都還沒輪到他說了算。”

忽然,院外有人高聲說了一句,語氣得意洋洋。

“那是誰說了算啊?”

羅希奭轉頭看去,只見是楊國忠披着一身紫袍,人模狗樣地走了過來。

就像是右相常用的唾壺包了一層紫色的布。

“楊中丞含了誰的痰,誰便說了算。”

ωwш• ttκǎ n• c○

任楊國忠臉皮再厚,聞言也是勃然大怒。

羅希奭不由得意,他纔是右相府的心腹、舊臣,至於唾壺,就算官階升得再高,也就這點能耐。在御史臺,他能把楊國忠這個御史中丞架空,在京兆府,他已收買了嚴武。

過去“羅鉗吉網”連儲相都敢對付,讓長安城不知京尹之名,如今的“羅鉗嚴網”亦然。

“給我拿下!”楊國忠暴喝一聲。

羅希奭轉頭看去,只見嚴武向薛白的方向看了一眼。

“楊中丞當這裡是……啊!”

羅希奭話音未落,嚴武已一腳狠狠踹在他的膝彎處。

劇痛之下,羅希奭摔跪在地,還沒來得及掙扎,一雙鐵鉗般的手已摁住他的胳膊,用力一擰,“咯噠”一聲將他的胳膊卸了。

他空有“羅鉗”之名,雙手遠不如嚴武有力。

“嚴武?你做什麼?!”

“你逼迫我製造冤案,認罪吧!”

羅希奭不敢相信,嚴武居然背叛他,爲了給死掉的嚴挺之出氣嗎?可嚴武不該是這麼不切實際之人。

“你?得罪右相,下場比你阿爺可要慘得多……”

“右相如日中天?”嚴武俯在羅希奭耳邊,道:“你連裴諝升官了都不知道。”

“你……短視!”

“蠢材,我沒想過當你這種酷吏。”

嚴武實在無法與羅希奭解釋他背叛的原因,因爲他從來就沒有在乎過羅希奭,雖然他還年輕,官位也很低,可他看羅希奭就像看一隻螞蟻。

他的志向一直藏在心底,還從未與任何人說過,唯獨在見薛白那天,薛白問了他一句——

“你想上凌煙閣嗎?”

當時,嚴武倏地擡頭看向薛白,眼神是震驚的。

“交個朋友,我舉薦你去南詔。”

“好!”

嚴武與薛白之間,不必再多說什麼,這寥寥兩句話,足矣。

至於羅希奭拉攏他時說的那些……他聽都懶得聽。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

此時,羅希奭卻還不可置信,還想問個究竟。

“嚴武,你是被薛白蠱惑了嗎……”

“啪!”

嚴武不再多說,一巴掌便將羅希奭抽得扭了脖子。

這一下極重,羅希奭當即就想到嚴武一個八歲孩子拿鐵椎把父妾的腦袋砸爛的情形,嚇得他不敢再吭聲。

說什麼“羅鉗”,在真正的狠人面前,只有瑟瑟發抖的份。

楊國忠哈哈大笑,上前,一口啐在羅希奭臉上,道:“你知道你輸在哪嗎?聖人、右相都覺得你太蠢了……拖下去。”

羅希奭愣愣被拖下去,目光落處,薛白始終很平靜地站在那,像是與此事無關。

他卻忽然想到了天寶五載那個冬天,他把吉溫押走時的那個場面。當時吉溫是那般憤怒,那麼不甘……與此時的他一模一樣。

羅鉗吉網,終究走向了一樣的命運……

~~

輔興坊,玉真觀。

這天,道觀的悟道堂裡在談論的卻都是世俗之事。

“此事肯定是薛白的手筆,唾壺纔多少本事。”

皎奴站在堂中,說的是當年她隨薛白時見到的他對付吉溫的手段。其實當時她是看不懂的,後來才慢慢領悟過來。

這次則是羅希奭被流放,右相府往後已難以再大興冤獄了。

“可我還是不懂,薛郎哪裡害了羅希奭了?”李季蘭問道。

“聖人已厭了羅希奭栽贓的手段。”李騰空道:“薛白釜底抽薪,使其辦案的結果顯得更爲拙劣,聖人遂愈發嫌惡了,再加上其得罪的人太多,我便勸阿爺,拋出羅希奭,以平民怨。”

“原來如此,騰空子你好厲害。”

李季蘭愛好詩詞歌賦,對這些庶務不求甚解,就是聽個熱鬧。

她正坐在蒲團上,從來不肯盤腿,把兩條腿併攏着擺在一邊,身子倚在睡着了的眠兒身上,半躺着很是舒服,一點也沒有道士的模樣。

李騰空則是踱着步,沉吟道:“除了羅鉗一害,雖然大快人心,可相府的威望也跌到了谷底。聖人只怕隨時要罷我阿爺的相位……這次,薛白擺了我一道。”

“那怎麼辦?”

“看似相府吃了虧,但眼下吃虧未必不好。”李騰空道:“我阿爺想與薛白當面談……”

“騰空子,你過來。”李季蘭忽然招了招手。

“嗯?”

李季蘭伸手把李騰空肩上的兩根頭髮拿掉,問道:“你最近是不是掉頭髮啊?”

“啊?有嗎?”

“我覺得你還是少摻和這些事爲好,發愁的事多,容易掉頭髮的。”

“你就知道打扮。”

李騰空稍稍擡手,摸了一下蓮花冠裡的頭髮。

她頭髮還是多的,不像李十一娘、咸宜公主她們還要買頭髮……因大唐盛行雲鬢高綰,許多女子都是要添些假髮的,向高麗女子或是民間貧苦女子買。

因李季蘭這一打岔,李騰空便沒再提李林甫想與薛白當面談的地點是在薛白的婚禮上。

不多時,薛白到了。

……

“恭喜你了,又棋高一招。”

“怎麼說?”

“藉着淨域寺這個案子,你除掉羅希奭,敲打了我阿爺,他已答應見過慶王之後就上書與安祿山翻臉。”李騰空道,“你安排好,到時我阿爺要與你當面談。”

薛白看着她的臉,道:“你會來嗎?”

李騰空正認認真真說着事,沒想到他忽然問了這一句,側過頭。

“我若不去,怕你不給我阿爺臺階下。”

薛白不太想讓她來自己的婚禮,張張嘴,欲言又止,最後道:“你阿爺到那麼多人的地方……不怕遇刺?”

李騰空遂瞪了他一眼。

她纔不想再與他說這些瑣事,道:“聽師父說,張垍已上書,遷摩詰先生爲中書舍人,遷你老師爲庫部郎中了?”

“此事右相那邊能答應嗎?”

“不能。”李騰空公事公辦的態度,道:“你老師才遷員外郎多久。”

“比不上楊國忠的升遷速度。”

“我愈發懷疑你就沒想讓相位之爭塵埃落定,藉着我阿爺與張垍相爭舉薦與你親近之人。”

薛白笑道:“那我應該先讓我自己遷官。”

李騰空倒是認真起來,道:“你該知道,我希望能促成你與我阿爺合作……如你所言,使大唐免於禍亂。”

她這個女道士終究是與政客們不同的,薛白、李林甫還在暗地裡互相捅刀子,唯有她認認真真地,始終有着耐心,希望他們能達成共識。

原本是很渺茫的事,漸漸地似乎有了可能。

薛白看着她清澈的眼眸,末了,點了點頭,道:“我知道。”

~~

見過李騰空,薛白還在玉真觀坐了一會,有些疑惑王維怎麼還不來。

他頗有些話想對王維說。

中書舍人雖官階不高,卻是一個至關重要的位置,雖然張垍已舉薦了,但王維自己也得使使力……作爲太原王氏,才名滿天下的詩人,又有玉真公主的關係,當能把這位置拿下來。

到時,顏真卿也就可以藉着王維使的這把力氣往前走一步了。

等了好一會兒,卻是王維身邊那個名叫無塵的小廝匆匆趕來。

“薛郎!”

“摩詰兄不來,可是出事了?”

“阿郎不能來赴約,遣小人來告知薛郎一聲。”

無塵拜倒在地,雙手遞過一封信件,道:“家中老夫人仙逝了,阿郎已趕回輞川別業。”

薛白一愣,接過那封信件看起來。

王維筆跡潦草,稱母親過世,與薛白約定的謀官一事由此作罷,他只願屏居守喪,遺憾未能赴薛白婚宴。最後說,男兒雖該求功業,然而人活於世,功業並非最重要之事。

看罷這封信,薛白默然了許久。

他匆匆出了玉真觀,策馬趕到長安東郊想送一送王維,但放眼看去,天地悠悠,官道上已不見了王維的車馬。

世事不遂人願,總能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出些差錯。

因此,在這一天,薛白的心情也有了些許不同,不再盯着朝堂上的老狐狸想着鬥倒哪個,而是在婚禮之前,儘可能地抽出了時間陪身邊人。

~~

少陽院。

李亨在張汀身旁坐下,道:“聽說薛白要成親了?”

“你問我?”張汀道,“倒顯得我有別的消息渠道一般。”

她近來脾氣不太好,可惜李亨身爲國儲,私下裡面對她也是毫無脾氣。

他若是有權,倒是能把太子妃之位給她以哄她高興。

“嗯?”過了一會,張汀見李亨不說話,側目瞥了他一眼,道:“你想去?”

“沒有喪宴,去趟喜宴也好。”

“薛白官位太低了,沒有堂堂儲君過去爲他賀喜的道理。”

李亨沉吟着,道:“我與他多有過節,若能親自去送個賀禮,方能顯一國儲君之風度。何況,他是貴妃義弟,這也是我對父皇盡孝的表現。”

“貴妃義弟?”張汀悠悠道:“他比我們還高一輩呢。”

她把手指湊到兒子嘴裡任其吮着,笑道:“佋兒說是不是?薛白比你高兩輩。”

“別嘲笑父皇了,讓人聽到是要命的。”

“你想讓我去請求聖人?”

“若是我去,只怕要當我又想籠絡臣下了。”

“我去也一樣。”張汀道:“讓你女兒去吧。”

李亨點點頭,起身吩咐李輔國,道:“佋兒想見姐姐了,讓和政郡主來一趟吧?”

“喏。”

目送了李輔國遠去,李亨還站在那沉思。

“在想什麼?”張汀問道。

“還是沒有李靜忠好用啊。”李亨嘆道。

“這內侍不傻,很聰明。”張汀道:“但就是還不夠忠心,不夠盡心?”

“不錯。”

夫妻二人說着,話題很快便從這內侍身上移開。

張汀道:“月菟年紀也大了,該嫁人了。”

“是啊。”李亨喃喃嘆道:“薛白成親了……我原本想到女兒可能嫁給他便感到心裡堵得慌,如今反而舒了一口氣,汀娘有合適的人選?”

“我近來便在想此事,人選有兩個。”張汀道,“一是中舍書人柳岑之子,柳潭。柳岑有兩個兒子,長子柳澄娶的是秦國夫人,次子便是柳潭,年二十二,相貌英俊,文武雙全,我本是替我三妹挑選的,但我三妹守孝不嫁……”

李亨道:“與楊八姨當妯娌?”

這輩份說亂也亂,但其實又不亂,畢竟楊家姐妹還年輕。

“能與楊家聯姻總是好事。”

李亨嘆息一聲,他長子李俶娶的就是楊家韓國夫人之女,卻未見楊家有給他多少支持。

“你還有一個人選?”

“是。”張汀緩緩道:“安祿山之子……”

李亨不等她說話,當即擺了擺手,道:“不可能。”

……

那邊,李輔國去央求了一番並遞了些金銀細軟,終於是說服了幾個宮人去向高力士請求,允和政郡主入宮一趟。

這些金銀細軟還是張良娣的嫁妝。

他辦完此事,見有空暇,便往尚儀局那邊走去。

遠遠地,一羣宮娥正在曬宮中貯藏的紙張,其中有一人相貌皎好,做事認真。

“小蛾子。”

李輔國在儀門處探了頭,道:“你過來。”

那名叫小蛾子的宮娥擡起頭,一見是他,不由笑了出來,原本只是皎好的面容登時有了光彩,她笑起來纔是個大美人。

“狗兒哥。”

“還叫我狗兒,都說了,太子給我起了名字,輔國。”

“這名字太大了。”小蛾子道:“我不想狗兒哥有這麼大的名字。”

李輔國道:“爲啥?”

“我阿孃說,名字太大,人壓不住,要招禍事的。”

李輔國撓了撓頭,倒是無所謂自己叫什麼,四下看了看,從袖子裡拿出一個鐲子來。

“給你的。”

小蛾子嚇了一跳,道:“這麼貴重的鐲子,又是太子送的?”

“是,我在宮裡,沒有用錢的地方,但太子總是送,你來收着吧。”

“狗兒哥,自從你調到少陽院,我心裡總是不安。”

“沒事。”李輔國道:“我不去爭,不去搶。老老實實聽話做事,等你放出宮了,我們一起回鄉裡。”

“那還得好些年呢。”

“沒事,我答應過你阿兄,照顧好你。”

原名叫李狗兒的年輕人從來也就這一句話,之後就呆呆站在那。

當年,他陪她到宮城裡來,那時甚至都不知道入宮了意味着什麼。

“走了。”

“狗兒哥。”小蛾子這纔想起把她納的鞋塞給他。

李輔國心頭一熱,轉身回了少陽院……

而就在次日午後,小蛾子與另外幾個宮娥一起被帶出了宮。

“這是哪裡?”

“百孫院。”

走在前方的內侍回頭看了一眼,賠笑道:“你們有福了,聖人挑選宮人賞賜給建寧郡王,你們才貌端正,被選中了。”

小蛾子一愣,停下腳步,當即便哭了出來。

~~

“哭什麼?”

李亨伸出雙手要扶起李輔國,一時卻扶不起,只好道:“往後你想要多少對食的宮女,我都會賜給你。”

“殿下,我不要別人……我入宮就是爲了小蛾子,我才……”李輔國泣不成聲,跪在李亨面前,苦苦哀求道:“她被帶走了,不知去了何處……求殿下幫幫奴婢……求殿下!”

“好吧。”

李亨勉爲其難地答應下來,還嘆了一口氣,道:“我如今的處境,你也是明白的,唯有盡力而已。”

“殿下厚恩!”李輔國心急如焚,一頭重重磕在地上,磕得額頭都是血。

好在,就在當夜,太子託張良娣打聽到了消息。

“聖人把她賞賜給了盛王,我已讓倓兒去向盛王討要,把人安置到了建寧郡王府……放心吧,來得及。”

“太好了!謝殿下重恩!”李輔國大喜,連忙又跪下,猶豫着問道:“殿下,能不能讓建寧郡王放她回鄉?奴婢……”

“聖人賞賜的宮娥,誰敢私放了?”李亨無奈道:“但你放心,倓兒一定會保證她的安全,等以後,時機到了,我會作主讓你們對食,你能給她享不盡的榮華富貴。”

“謝殿下,謝殿下!”

李輔國感激涕零,磕頭如搗蒜。

李亨這才得以把他扶起,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苦口婆心地道:“經此一事,還不明白嗎?人不可一日無權,若沒有權力,誰都能踩你一腳。”

“奴婢明白了。”

李亨這才滿意,如此,便敢與李輔國商議更機密之事了。

“你想辦法打聽打聽,我義兄王忠嗣何時回長安?是否會去薛白的婚禮?此事對你我非常重要。”

“喏。”

李輔國領了吩咐,比以往便更盡心了些。

他當即去找了負責給弘文館掃地的一個內侍,要求對方替他打探消息。

“狗兒?你瘋了?這種事我怎麼能做得了?”

“天寶八載,楊淑妃去世後,你偷了她的揚州水心鏡,此事我若捅出去,你會是什麼下場?”

“你又不是不知道,我阿孃病了……”

“我不管了!”李輔國急吼一聲。

“狗兒你……”

“弘文館正字當中肯定有人與薛白交好,你去找他們探探口風……”

~~

時間一點點過去,就快到了三月二十。

薛白婚期將近,但王忠嗣還沒有回朝,據說是想要把河東諸事安頓妥當才起程……由此或可看出,王忠嗣心裡是願意去平定南詔的。

薛白原是希望在成親前先見一見王忠嗣,後來一想,這般也好,先安安心心地成了婚,再理會這些亂七八糟的國事。

但就在婚禮前夕,他在從御史臺下衙還家的路上,忽然有人遠遠喊了他一聲。

“薛白!”

薛白回頭一看,不由浮出了笑容,道:“高三十五郎,何時回來的?”

“剛入長安!將軍還在後面,我先行一步,讓你留杯喜酒……”

第435章 秋後算賬290.第284章 招搖撞騙165.第162章 志不滅183.第180章 貪心209.第206章 出闕124.第122章 道宮85.第85章 天子庠序252.第250章 一口一口吃第463章 真與假98.第98章 御狀105.第105章 局外人231.第228章 遺澤30.第30章 勢力網第387章 岩羊240.第237章 大膽動手137.第134章 不打自招第471章 郡王18.第18章 追兇者338.第330章 疑惑200.第197章 刊報院第432章 選擇245.第242章 驚醒主人183.第180章 貪心190.第187章 曲江宴23.第23章 撿來286.第281章 痿厥第433章 南下剿賊263.第261章 揮鋤第396章 蓮59.第59章 選婿第382章 同宗136.第133章 歲考第371章 瘦死的駱駝204.第201章 還債第355章 兵臨城下252.第250章 一口一口吃第412章 詩言志128.第125章 敵友25.第25章 攀高枝第4章 良娣173.第170章 定角第6章 螻蟻第479章 最後的瘋狂第432章 選擇297.第291章 消失的奏章161.第158章 東宮主力43.第43章 滿堂驚貴72.第72章 賤籍61.第61章 門第325.第317章 掖庭宮第455章 速去速回174.第171章 去與來182.第179章 實言121.第121章 舊事309.第303章 獻策107.第107章 怪圈第374章 新的平衡333.第325章 貴妃醉酒323.第315章 隱相182.第179章 實言第483章 坦白局241.第238章 動手(求月票)213.第210章 昭應尉第432章 選擇226.第223章 潼關懷舊244.第241章 點燃61.第61章 門第第355章 兵臨城下233.第230章 敵我31.第31章 尋親第422章 恩人182.第179章 實言第477章 長安的反擊219.第216章 掩蓋的真相237.第234章 撕開一角184.第181章 誰貪254.第252章 善緣(2合1)242.第239章 地頭蛇第3章 北海如象第451章 風吹去25.第25章 攀高枝14.第14章 偃月堂343.第335章 秘會第436章 都在努力第360章 捷報99.第99章 得寶歌144.第141章 書坊第12章 引見第385章 亡羊補牢第368章 真功勞41.第41章 劫囚341.第333章 螞蚱17.第17章 還家54.第54章 白膏油22.第22章 置身事外200.第197章 刊報院第400章 調動61.第61章 門第第384章 畫師第396章 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