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4.第279章 狼人

首陽山腳下,有兩個頭戴斗笠、脖子上裹着破布的男子正坐在道路邊。

十月底的天氣太冷,他們縮着頭,讓人看不清面容,但偶然間轉動脖子,能看到他們皮膚上有着觸目驚心的疤痕,乃燒傷後所留下的。

“郎君小心,有人來了。”

“嗯。”高尚低下頭,拿出一枚胡餅。

他燒傷得非常嚴重,再不復以往的英俊。雖奇蹟般地活了下來,但傷勢致使他高燒了一場,再也控制不了手指,總是顫抖個不停。

沒了嘴脣,牙齒暴露在外,他艱難地咬了一口胡餅,咀嚼着。

一隊人從他們面前趕路而過,爲首的兩人身披大氅,威風凜凜,正是薛白麾下的老涼、姜亥。

高尚連氣都不敢喘,直到他們策馬走遠了,才擡起頭瞥了一眼,喃喃道:“四十八人。”

“這裡太危險了。”

田乾真傷勢則輕得多,只有手臂與背部帶着燒傷後留下的疤。被追殺那夜,他是在火勢最烈的地方,攀過圍牆把渾身起火的高尚拽出去的。

之後休整了四個月,高尚才遂漸恢復過來,田乾真本以爲該回范陽了,高尚卻打算去長安見劉駱谷,經過偃師,又停了幾天。

高尚在誆公孫大娘時,完全沒想過會被人追上,用了劉駱谷的令牌與身份,那是安祿山留在長安打聽消息的密探。

他恢復之後立即打聽,得知長安沒有變故遂放心下來,心知一枚令牌也證明不了任何事,絲毫不會動搖聖人對府君的信任。

但今日觀察到薛白調動人馬,讓他有種不好的預感。

“我擔心薛白調人是衝着劉駱谷去的。”

田乾真藝高人膽大,問道:“我們跟上看看嗎?”

高尚思忖着,目光先是看向西面,之後轉向北方,最後道:“不,回范陽。”

他明知道薛白回了長安必會拿着在偃師得到的證據攻訐安祿山,但以他眼下的狀態只怕阻止不了。

而且,在大唐官場中玩些小伎倆,殊無必要了。

兩人走進樹林,翻身上馬,過程中高尚頭上的斗笠掉落,顯出一張醜陋、可怖的臉,他感到頭上一涼,嚇得一個激靈。

“郎君勿驚。”田乾真連忙將斗笠拾起,安慰道:“沒人認得出郎君了。”

~~

長安,宣陽坊。

刁家兄弟隨薛白吃的朝食是面油餅,坐在小攤邊,看着萬年縣的差役們匆匆跑過,非常忙碌的樣子。

如今連刁丙都知道殺韋會、任海川的幕後真兇是王焊了,萬年縣只差捉到人證就要拿人。畢竟他只是見過的世面少,不是傻,在村裡還屬於聰明的那種。

“萬年尉好像快捉住真兇了,郎君要是慢了,被搶了功勞怎麼辦?”

“無妨。”薛白道:“查出來未必是功勞,得收拾得了局面。”

刁丙於是思忖着這話裡的含義,刁庚方纔沒聽清,問道:“還有面?到了長安,每天吃的朝食都不重樣哩。”

悠哉悠哉地吃完朝食,薛白竟不去長安縣衙署,而是往敦化坊去找顏家姐弟。

他與顏嫣說好了,趁着這段時間最閒,儘可能地陪她多玩玩。

今日韋芸卻是不在,顏家的幾個長輩也出去了,只有一個女管事帶着顏嫣、顏頵在大堂上練字。

“阿兄來了!”

一見薛白,顏嫣眼眸一亮,當即起身想要過來,須臾想到自己是大姑娘了,理了理裙子,很淑女地行了個萬福,眼神中的雀躍之色卻是掩都掩不住。

顏頵平時是個小君子,高興起來卻完全不管不顧,催促着身邊的小廝,嚷道:“快來快來,趁着阿孃不在,不管哪個,擺起來玩啊,汝等插標賣首之輩。”

最後這句話是薛白之前開的一個玩笑,他很喜歡,玩遊戲時得說好多遍。

小半個時辰不到,韋芸回來時,顏頵正玩得認真。

“汝等插標賣首……阿孃,啊!阿爺?!”

薛白回頭看去,只見顏真卿揹着個行囊,風塵僕僕地趕了進來。他一直知道顏真卿快回來了,卻不知具體時日。

“阿爺回來了。”顏嫣展露出甜甜的笑顏,上前道:“怎不派人提前說一聲?女兒好去接阿爺。”

顏真卿臉上雖未笑,回家了自是歡欣,眉梢上的喜意掃去了疲憊之色,他瞪了顏頵一眼,應道:“接到公文便動身了,何必再派人說。”

說罷,他轉向薛白,道:“你在偃師做得不好。”

“學生還需老師多加指點。”

衆人坐下寒暄,先是述了別後離情,說起近況,顏真卿如今從監察御史升到了殿中侍御史。

之後,問起薛白在長安縣的情況,不免提到了韋會的案子。

顏真卿聽過,捋着趕路時被吹亂的鬍鬚,沉吟道:“如此說來,王鉷是爲了替王焊隱瞞,才讓賈季鄰殺了韋會?可若如你所猜測,王焊是中了楊國忠的圈套,何必殺人?”

薛白亦考慮過這個問題,道:“是,以王鉷的聖眷,大可直接向聖人稟明,聖人知曉王焊一向不太聰明,會信他是被人欺騙的。”

“你是如何看待的?”

也就是面對着顏真卿,薛白直接說出了他的看法。

“學生以爲,王鉷之所以如此,是因爲王焊真的留下了一些解釋不清的罪證。”

“若如此,時局又要動盪了。”顏真卿道:“此案還有疑點,老夫會去問一問賈季鄰。”

此時,韋芸安排人端了熱水進來,道:“好了,伱們師徒二人,才見面就聊這些公務,也不談談家事。”

她想說的是薛白與顏嫣的婚事,說話間揮手便要顏嫣退下去。

顏嫣是想聽的,扁扁嘴,萬福告退,不情不願地往外挪步。

“家事。”顏真卿語氣一沉,嚴肅了幾分,指了指桌上的各種遊戲用的小物件,道:“你等不上衙、不讀書,於此玩鬧,可知錯了?!”

顏嫣正支着耳朵想聽聽阿爺對家事的安排,聞言當即加快腳步,一溜煙地跑出門去。

她跑出去之後,回眸看向薛白,露出一個幸災樂禍的笑容。

薛白與她對視一眼,不慌不忙向顏真卿執禮,道:“老師的教誨,學生深有感悟,正是‘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學生往後一定謹記。”

“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顏真卿重複唸了一遍,點頭不已,道:“難爲你有這般思考,說得好。”

聽到了如此振聾發聵的佳句,他沒有再怪薛白。

顏頵無比驚訝,擡起頭看向薛白,感到萬分佩服,卻想到薛白輕而易舉一句話就脫身解圍,不再與他共患難了。

“你呢?!”顏真卿一指顏頵,板着臉教訓道:“你就是那荒於嬉。”

“孩兒錯了。”

“爲父聽說你還夜裡不睡,偷偷到院裡捉蛐蛐,如此貪玩荒誕,往後能成器嗎?”

“孩兒……”

顏頵不知所措,看向薛白。

薛白正愛莫能助,有婢女匆匆跑過來,稟道:“阿郎,娘子,有位內官來找薛郎。”

顏真卿眉頭一皺,道:“你又惹何事了?”

韋芸亦是臉色一變,想到張去逸與薛白之間的過節。

“那位內官很着急,稱聖人召薛郎入宮……狼人殺。”

~~

吳懷實沒有在薛白獻寶一事上做手腳,李隆基很快就感受到了那些遊戲的樂趣所在。

他聰明,也一向是擅於玩樂的。

也就是如今大唐正是國力鼎盛,臣民對這位聖人極盡美化讚美,把嬉鬧稱爲風流,把荒誕當作率性。唯有薛白知道,命運到最後給了李隆基公正的評價。

薛白如今當了官,不願意陪李隆基玩樂,只負責教導、解釋。

聖人當然是不缺狎臣的,王準、賈昌之流都在,楊國忠也不顧大臣體統,湊在其中。

上次與楊國忠一起出宮的瘦小老道長也在,名叫李遐周,據說是真有道法的。

宴到中途,高力士還捧出一個匣子,裡面盛着一枚丹藥,李隆基隨手接過,含水服了。

薛白知道李隆基一直有服丹藥的,但這位聖人在煉丹一事上也確實有水平,至今還未吃出什麼惡果來。

“真人的丹煉得好,朕近來亦覺神清氣爽。”李隆基嚥下丹藥,隨口吩咐了幾句,再次重賞了李遐周。

李遐周雖不如一些道長仙風道骨,在聖人面前卻毫無獻媚之態,淡淡應道:“聖人謬讚了。”

“右相近來染疾在身,道長若得空,可爲他治一治。”

“是,可讓右相到玄都觀來。”李遐周應道。

他態度平淡,竟是連聖人、右相都沒有太放在心上。

薛白此時才知道爲何這次回長安,李林甫沒有請他相見,原是病了。

病了是很正常的一件事,薛白在偃師時也病過,奈何李林甫仇家太多,連病了都不敢聲張。

~~

次日,玄都觀。

崇業坊中金吾靜街,百姓避走,因右相來謁見李遐周了。

“咳咳咳。”

李林甫披着大氅,由李岫攙扶着走下馬車,他其實病得不算重,就是天氣轉涼,加上勞累過度,染了風寒。另一方面,他也有趁養病靜看楊國忠與王鉷鬥爭的心思。

是因聖人關心,他纔來見見李遐周。

“右相,薛白也在客堂,是否將他驅出去?”

“豎子想來看本相笑話。”李林甫以己度人,喃喃自語道:“他巴不得本相病死,可惜要失望了,留着他。”

“喏。”

步入客堂,果然見薛白坐在那。

李林甫於是不讓李岫相扶,邁步走進去,雖被香線的氣味嗆了一下,卻是強忍着不咳。

他並不理會薛白,只與李遐周見禮,道:“本相身體不適,厚顏請道長診治。”

李遐周目光灼灼打量着李林甫,應道:“右相不過略有小疾,無礙。”

“多謝道長。”

“比起偶感風寒,右相更該擔心的是家小吧。”

“道長何意?”

李遐周閉上眼,掐指算着,喃喃道:“右相存,則家族安泰;右相歿,則家門不存。眼下早作準備,尚未晚也。”

“是嗎?”李林甫當即冷了臉,瞥向薛白,眼神不悅。

李岫則是大驚失色,連忙行禮,請李遐周解救。李遐周這才睜開眼,笑道:“戲言而已,十郎不必介意。”

“這……”

待李林甫離開了玄都觀,反手便給了李岫輕輕一巴掌。

“廢物,一個只會給聖人掛興陽蜈蚣袋的江湖術士,你向他求情?薛白收買他來誆你,這都看不出嗎?”

李岫捱了一巴掌,不敢做聲。

過了一會,他不由好奇起來,問道:“何謂‘興陽蜈蚣袋’?”

李林甫懶得回答,淡淡道:“問唾壺。”

~~

傍晚,太府少卿楊國忠、刑部尚書蕭隱之、萬年縣令馮用之等人,皆被招到了右相府。

李林甫病中不見客,由李岫引衆人到堂上說話。

“國舅,我有一個問題……何謂‘興陽蜈蚣袋’?”

楊國忠聞言朗笑,道:“蜈蚣去頭、足,碾爲細末,配甘草三分、甘遂三分,以及幾味藥材,以絹裹盛於袋中,繫於胯下,三至七日,可使你那話且大且長,久戰不怯。”

“真的?”

“十郎試試便知,這可是價值萬金的寶貝,我這紫袍便有它的一分大功勞。”

說話間,楊國忠回頭看了一眼,見無旁人,遂拿出一個錦囊遞在李岫手中,叮囑道:“此事萬分機密,我正是獻上此寶物,方得聖人倚重,唯獨對十郎明言,便是薛白也不知我如何一步登天,你獨自享用,莫叫人知。”

“國舅放心,你知我知,絕不入第三人之耳。”

李岫有些感動,接過那錦囊一看,見上面有些黃漬。他世家子弟的毛病發作,不由顯出些爲難之色。

“這是……用過的?”

“誒,只是藥滲出來了。”楊國忠道:“還有功法,我教你。”

“如此萬金之法門,國舅願傾囊相授?”

“十郎與我雖不是兄弟,但勝似兄弟!”

李林甫這一病,已經讓一些人意識到了李岫的重要性,楊國忠毫不吝嗇,道:“用藥後,意守下元氣,正身端坐,存神定氣,吶津吐氣,以意下沉丹田直至要處,如此三十餘周天,再以手持握,左右拍腿,各九九八十一下。”

這一套功法,楊國忠背得很熟。他已經完全摸透了在這大唐,最快的升官之法是什麼。

“三七日,觀形勢完備,舒展長大,粗不可言,其龜蒼老,不須用藥以固定元陽,已可入爐採戰,取勝無厭。”

兩人談過此事,進入大堂,只見蕭隱之、馮用之、楊光翽等人都已經在等了。

“國舅。”

“右相就不聽了,說吧。”

“喏。”馮用之執禮道:“萬年縣已拿到了王焊指使家僕殺人的人證、物證,只要命令一下,隨時可拿下王焊。”

楊國忠又轉向楊光翽,問道:“你那邊呢?”

“回國舅,王鉷與薛白已見過面了,一定是打算合作把罪名推到安祿山頭上。”

“好!”楊國忠昂然道:“我會把證據遞給聖人,由聖人親自下旨,捉拿王焊。”

他登上高位之後,還是初次設局對付朝中重臣,既得意又緊張。

“你們放心,王焊是真要造反,並非我栽贓他。說來,你們或許不信,任海川與我說時,我亦是吃了一驚,王焊此人,哈,可謂是‘非比尋常’啊……”

~~

次日是十一月初一。

薛白是天寶五載的十一月來到這大唐的,轉眼已是三年。

他從屋中出來,聽風吹響檐角的鈴鐺,感到一陣寒意,喃喃道:“要下雪了。”

據他得到的消息,崔祐甫又緝拿到了幾個關鍵證人,他預感到今日長安又要引發一場大案。

到了前院,刁氏兄弟已經備好馬了,他們打算去敦化坊接顏真卿,一起到長安縣衙再找賈季鄰聊一聊。朝食就在長安縣衙附近吃羊肉湯麪。

還未出發,大清早的,卻有一隊人已等在薛府門外,卻是張去逸派來的人。

“薛縣尉回京這麼久,不打算給張家一個交代嗎?”

“不知張公有何吩咐?”

“不爲難薛縣尉,隨我們去見見阿郎便是,聖人表親,這點面子想必還是有的?”

薛白猜想,張去逸選在今日要見自己,該不是巧合。

他遂招過刁丙,小聲吩咐道:“你去與老師說一聲,再隨他去長安縣衙,我去一趟張府。”

“郎君可會有危險?”

“這裡是長安,有刁庚護送我足夠了。”

刁庚拍了拍胸膛,昂了昂頭。

……

頒政坊,上柱國府邸前金吾衛立戟執守。

薛白步入大堂,只見到張去逸正坐在一張榻椅上,身上蓋着厚厚的毯子,臉上泛着灰敗之色。

張去逸是李隆基的表弟,今年才五十七歲,看起來身體卻遠不如李隆基。

⊙T Tκan ⊙C O

“老夫幾個女兒、女婿多與薛郎打交道,老夫卻少有機會與薛郎結交,今日終於是見到了。”

“能瞻仰張公,是我的榮幸。”

“你猜猜,老夫找你來,是爲了何事?”

薛白道:“我在偃師,舉止無狀,借了張家之名,毀了張三娘子聲譽,當向張家賠個不是。”

“你還知道。”張去逸勉力支起身,一個簡單的動作都顯得十分爲難,“你得罪了張家,打算如何賠罪?”

“不知張公有何要求?”

張去逸早有準備,毫不拖泥帶水,道:“退了與顏家的婚事,娶我家三娘。”

“恕難從命。”

“咳咳咳……老夫之所以今日招你來,不是與你商量的。你是聰明人,該知自己又有麻煩了。”

薛白問道:“韋會案?你們打算除掉王鉷,連帶着把我也一起除掉?”

“不是我們。”張去逸搖了搖頭,“老夫這一輩子,除了選女婿,從來沒參與過權爭,老夫錫羨煌煌,生來便是貴胄,不必除掉誰。”

“但張公知曉?”

“有人找過老夫,希望老夫幫忙一道除掉你,但老夫惜才,更想讓你當張家的女婿。”

薛白道:“誰?”

張去逸灰敗的臉上浮起笑容,意思很明顯,薛白都不答應他的請求,他當然不會回答薛白的問題。

“太子良娣懷胎十月,很快就要生了。”

朝中沒幾個人知道,李亨、張汀被幽禁在宮中,還生了一個孩子。

張去逸思忖着,喃喃道:“若是個男孩,老夫希望有人能幫幫他。你是個有野心的人,可以娶三娘。”

“方纔說過了,恕難從命。”

“隨你考慮,你得罪了太多人,楊銛一死,你往後在朝堂上的路會很難走,必須交好一方,冰釋前嫌。”

薛白其實能從這些話裡隱隱猜出一點東西,而且他相信張去逸所言。

張去逸雖與他有過節,但沒有參與這次的案子。

那麼,能把王鉷逼到這種地步,狼人不止一個。

顯然還有人在配合着楊國忠,如此,才能保證在關鍵時候把他薛白與王鉷一起陷害了。

賈季鄰這個狀元,原來不像表面上看起來那麼糊塗。

~~

長安縣衙。

令廨中,顏真卿看了一眼那尊送子觀音,只見爐上還點着香線。

“縣令的善舉行得還不夠嗎?”

“不提了。”賈季鄰擺擺手,苦笑道:“許是命中註定吧,我這一生該有的都有了,沒有的就不強求了。”

“今日來,我想問問韋會案。”顏真卿道。

“這又是一樁無奈之事啊,我奉命行事,沒想到惹上了大麻煩,還是薛郎提醒我……”

“縣令是狀元出身。”

顏真卿打斷了一句,又道:“看在共事的情份上,彼此知無不言如何?縣令是故意殺了韋會,陷害王鉷?”

賈季鄰滯愣了片刻,嘆了一口氣,神色反而輕鬆下來。

“是。”

“爲何?”

“王鉷絕非好人,稱大唐最十惡不赦之人亦不爲過,除掉他,亦是我的善行之一。”

顏真卿看了賈季鄰一會兒,相信這一部分原因是真的,但原因絕不止這些。

“是李林甫讓你這麼做的?”

“清臣近年不在長安,不知朝中形勢不同了。”賈季鄰道:“右相只做了一件事,即推舉了楊國忠代替楊銛。一則,楊國忠是含過他的痰的唾壺,不會比楊銛對相位的威脅更大;二則,可使楊黨分崩離析,薛白的詭計再也不能施展;三則,楊國忠一旦上位,勢必瘋咬王鉷,這些年,王鉷勢力漸大,確已威脅到右相了。”

說着,他反問道:“看出來了嗎?右相與以前有些不同了。”

“索鬥雞不好鬥了?”顏真卿道。

李林甫還是好鬥的,鬥倒了王鉷,只怕還要鬥楊國忠。但確實與以前有一點差別,銳氣不如以往了。

“這次,右相用的是以靜制動,坐看兩虎相爭的策略。”賈季鄰道:“右相讓我配合楊國忠,但……我看這朝堂,往後真會由楊國忠宰執啊。”

“不看好王鉷?”

賈季鄰搖了搖頭,道:“清臣猜猜,我爲何拋棄王鉷?他是御史大夫、京兆尹,是我的官長,這些年我一向是聽他的號令行事。”

“你方纔說了,他十惡不赦。”

“是啊,他連戰死士卒的家屬都要盤剝,惡貫滿盈。但,可笑的是,他對他那個傻弟弟、蠢兒子卻無比的心軟。”賈季鄰道:“韋會一事,我便看透了他,他讓我嚇一嚇韋會,讓韋會閉嘴。當時我便勸過他,只要舍掉王焊,他便沒有任何破綻。”

顏真卿雖鄙夷,還是道:“不錯,以王鉷的聖眷,王焊、王準是他唯一的弱點。”

“名聲敗壞到那地步了,卻在這種事上心軟,我當時便知,他一定鬥不過右相與楊國忠。”賈季鄰道:“於是,我故意讓魏昶殺死韋會,故意讓人報信,使王繇到宮中告狀,故意不壓住王繇鬧事,爲的就是讓王焊犯的事再不能隱藏。”

“他犯了何事?”

“他讓任海川給他卜了一卦,算他有沒有皇帝之氣;他蓄養死士,圖謀不軌;驪山刺駕,那些妖賊進入華清宮,確與他有關;他還要引任海川入宮,毒死聖人。”

顏真卿不解,問道:“爲何如此?何人蠱惑他所爲?”

“沒有人,楊國忠也很驚訝。”

“必然有人蠱惑他。”

“無論如何,此案不是栽贓,我們所做的只是把案子鬧大,讓王鉷這個京兆尹無法再包庇他。”

顏真卿皺眉苦思着,再問道:“薛白呢?”

“薛白得罪了安祿山,幾至不死不休了,安祿山留在長安的人與楊國忠合作了,會栽贓薛白與王鉷勾結,一起除掉。”

“這人是誰?”

“該是叫……劉駱谷,此人雖無官職,卻與長安達官貴胄往來,出入公卿府邸無禁。”

說罷,賈季鄰疲倦地揉了揉頭,道:“我知道的只有這些了,附郭縣令不好當啊。我信清臣的人品,今日所言,萬不可說是我告訴你的。”

“放心。”

顏真卿得到了想要的消息,站起身,之後又問道:“你們何時對王鉷出手?”

“清臣回來的雖及時,但做不了什麼了。”賈季鄰道:“就在今日,楊國忠已經入宮了。”

~~

“楊國忠已經進宮了。”張去逸看着薛白,緩緩道:“王鉷臨死前卻還把你拉上船,合力對付安祿山。你的處境很危險,而你現在正在老夫府上,什麼都做不了。”

他頓了頓,又道:“但你在老夫府上,恰恰是能救命的。”

薛白道:“但我對聖人說的是實話,安祿山真的要反。”

張去逸看得很透徹,嘆道:“但,也都是黨同伐異的理由而已,誰還真能造反不成?”

“是啊。”

薛白心想,這幾年從韋堅、皇甫惟明、楊慎矜,一直到王焊,謀反大罪定了一次又一次,朝中重臣們卻還沒民間的妖賊有種,每次都是光說不練,氣氛太沉悶了……

第360章 捷報第490章 好兄弟229.第226章 縣尉第390章 心證88.第88章 師徒98.第98章 御狀58.第58章 人脈網343.第335章 秘會第481章 迴歸第423章 慫恿273.第269章 首陽晴曉第407章 血口噴人103.第103章 名單第487章 上進心139.第136章 用人第360章 捷報第339章 一場遊戲第452章 長安亂307.第301章 遮羞布218.第215章 劉氏吉主64.第64章 上元夜338.第330章 疑惑334.第326章 假想273.第269章 首陽晴曉285.第280章 隱藏76.第76章 春雨237.第234章 撕開一角290.第284章 招搖撞騙第420章 人如狗145.第142章 改變316.第309章 迎賓第481章 迴歸320.第312章 回門19.第19章 欺上門第352章 十月渡瀘191.第188章 戲曲68.第68章 青玉案282.第278章 脈絡287.第282章 華錦之下第429章 背後的陰謀164.第161章 醉態119.第119章 結交邊將296.第290章 師徒第459章 劫持138.第135章 分利176.第173章 世故287.第282章 華錦之下第10章 人脈94.第94章 天下一牌局第349章 大樹寨313.第307章 羅鉗110.第110章 新搭子第384章 畫師270.第266章 發苗258.第256章 隱田125.第123章 共識第399章 泄密第452章 長安亂252.第250章 一口一口吃第12章 引見292.第286章 授人以柄87.第87章 飲中八仙歌100.第100章 請帖17.第17章 還家98.第98章 御狀167.第164章 洗兒宴第455章 速去速回56.第56章 爭取256.第254章 深耕167.第164章 洗兒宴第426章 晉陽宮第457章 思長安294.第288章 冬至58.第58章 人脈網第436章 都在努力332.第324章 今時寵326.第318章 清白第456章 挾天子261.第259章 地主之誼第1章 長安雪139.第136章 用人339.第331章 天下本無事第10章 人脈第371章 瘦死的駱駝19.第19章 欺上門134.第131章 新朋友第490章 好兄弟178.第175章 科舉試第389章 一條船上的人340.第332章 魚目混珠113.第113章 家宴80.第80章 小禮物178.第175章 科舉試49.第49章 私藏第430章 私兵56.第56章 爭取第361章 去留66.第66章 夜宴324.第316章 太池宴259.第257章 假道伐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