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8.第215章 劉氏吉主

七月初九,華清宮的變亂已過去了一日。

薛白雖然在太樂署的官舍裡臥牀歇息,卻依舊能感受到驪山周遭有一種緊繃的氣氛。

這感受很奇怪,他分明一步也沒邁出屋子,眼前只有謝阿蠻在體貼照顧他。

“你身上髒髒的,不難受嗎?”謝阿蠻剝了一個荔枝,遞到薛白嘴邊,問道:“我喚人給你打點水來,擦拭一下身體?”

“謝典事又不是宮人,何必做這些?”

“你救了貴妃,身邊總要有人照顧嘛,快吃了。”

若不是謝阿蠻在這裡,青嵐與明珠其實能來照顧得更好。

薛白只好小心地咬了荔枝,避免碰到她的手。

“狀元郎可在?”

恰此時,郭千里竟是直接推門進來,見此一幕,連忙捂住眼,要退出去。

“郭將軍有事嗎?”薛白問道。

“薛郎若是傷好些了,隨我走一趟吧。”郭千里笑道:“要問些事情。”

謝阿蠻道:“他受了重傷呢。”

“哈哈,我們在戰場上受了更重的傷,那也得回營啊。有次我腸子掉出來,我就捂着肚子回營,結果到了帳裡一看,原來是別人的腸子粘在我身上了!”

“我隨郭將軍走一趟。”

薛白勉力撐起身來,郭千里上前扶着他,便往宮牆外的講武殿去。

出了太樂署官舍,那種凝重的氛圍更是撲面壓來。

一路上,郭千里也說了些案情新的進展。

“那些逆賊,我們拿了十三個活口,已經不小心弄死六個了。還在審,旁的該暫時看管的也都看管起來了。”

薛白問道:“包括我也是?

“放心。”郭千里道:“懷疑誰也不會懷疑你,何況你還立了功。聖人與你,所以才由我來請你,但肯定是有些話要問的。”

“關於法海?”

“應該不是。”郭千里大搖其頭,“依我看是有人攀咬你了,否則若只是法海,讓我來問幾句話便是,何必把你請過去。”

從這個細節上看,他是有義氣的,人也不傻…….就是嘴快。

薛白沉吟着,問道:“此事是由誰審?”

“這般大的事,肯定不能由陳將軍一人來審。”郭千里道,“但不知聖人要派誰一起審,要看這驪山上下的王公重臣們,哪個最先得到聖人的信任。”

薛白點了點頭,心中卻在想,聖人應該誰都不信。

“覲見?我?”

楊釗不安地搓了搓手,心中恐懼。

他遂上前幾步,將幾塊金子悄悄塞進傳旨宦官手裡,小聲問道:“可知是何事?”

“老奴已收了中丞太多千金之言,足夠了,今日是真不知……請吧。”

這種態度,讓楊釗更加不安了。

他不由開始思忖這場大案有無可能牽扯到自己頭上,莫不是楊貴妃如今開始要失勢了吧?

可恨那些妖賊非要喊“劉氏吉主”,把這一柄“卯金刀”劈到聖人面前了。

偏偏他此前根本沒想到要改個名字,畢竟他這個“劍”只有金刀,比“劉”少了一個“卯”。

“臣,拜見聖人,叩請聖人萬壽天長。”

到了殿上,楊釗連忙拜倒,行了一個誇張的大禮,卻是連名字都不敢報。

李隆基竟是不喚他起來,叱道:“你給朕改個名字!

“臣……有罪!

楊釗額頭上冷汗當即就流了下來,有些不知所措,頓了頓,他纔想到也許聖人是在等他提個新名字?

“臣,臣,想起名爲,爲‘國忠’,懇請陛下聖裁。”

“國忠?

“臣一片赤膽忠心,願以此爲名。”

“允。

“遵旨!臣從此以後便叫楊國忠!”

“起來吧。

楊國忠這才擡起頭來,小心翼翼地站起身,躬身立在那。

李隆基淡淡掃視了他一眼,道:“初七夜有幾個妖賊作亂,你有何看法?

“臣…”楊國忠太過緊張,一時沒太多看法,只好恨恨道:“這些妖賊!罪該萬死!金刀之讖根本就是空談,一些野心狂悖之妖人利用之而已。”

“誰野心狂悖?”

“臣無能,臣不知。

“你去查。”

楊國忠一愣,一瞬間卻是沒反應過來。

李隆基道:“你是御史中丞,不由你查,誰查?”

“臣領旨!定不負陛下重託!”

楊國忠擲地有聲應了,心中一片振奮。

他完全沒想到,在這時局如此緊張之際,竟然是他第一個得到了聖人的信任。而且還是在他的名字犯了金刀之讖的時候……不由感激涕零。

陛下如此信任,如此信任……臣….....

楊國忠眼睛一紅,落下淚來,大哭着重新跪在地上。

“去吧。”李隆基溫言道了一句,揮了揮手。

待領了聖旨,楊國忠已得了高力士提點,出了華清宮便直奔講武殿,遠遠地正見薛白,連忙熱情打招呼。

“阿白!”

“阿兄?”

“你的傷可好些了?爲兄一直想去看你,又恐這名字連累了你。但現在好了,我已改名楊國忠’,正要去探望你。

“多謝阿兄記掛。”薛白看向楊國忠手裡的聖旨,問道:“阿兄這是得了差事。”

楊國忠瞥了郭千里一眼,攬過薛白的肩,走了兩步,小聲計議起來。

“我方纔便一直在琢磨,聖人怎麼不將這差事交給歧王、張駙馬這些人,卻交給我了?見到你,我便明白了,聖人其實是信任你啊,知你是楊家的智囊啊。”

薛白連忙自謙道:“不,是信任阿兄。

楊國忠更顯親熱,道:“你得好好助爲兄把幕後指使捉出來,此事,你可是第一大功,青雲直上指日可待。”

“我還需資歷,不敢奢求大功。但若能盡一點薄力,定不推託。”

“好!如今你我兄弟幹一番大事!”

薛白淡淡一笑,心裡卻是不以爲然。

他根本不信楊國忠任何一個字。

因爲,李隆基並非是爲了“楊家智囊”,選擇楊國忠的原因只有一個——當所有臣子都懷疑,就選一個最容易看透、且最沒有威脅的。

講武殿幾乎成了北衙獄。

薛白等人走進堂廳時,只見陳玄禮正在與張說話,儼然有問詢張咱的架勢。

“我從未與阿兄談論過華清宮的擴建之事,且他接手時,西南段的宮牆應該已修好了

“駙馬誤會了,沒有懷疑駙馬的意思。”陳玄禮笑了笑,道:“但駙馬可知?那些逆賊中有幾人正是修建華清宮的勞役。”

“我不知。”

“駙馬請吧。”

“再會。”

張咱又是一臉晦氣的表情,出門時見到薛白,整理好儀容,溫文爾雅地點了點頭,自走掉了。

楊國忠回頭看去,問道:“陳將軍懷疑駙馬?”

“問一問罷了。”陳玄禮道:“那些逆賊是在房琯外放、張均到任之間那段時間混入的。”

楊國忠把手裡的聖旨遞過去,問道:“誰讓他們混入的?”

陳玄禮接過看了一眼,也不答話,看向薛白。

“有幾句話問狀元郎。”

“陳將軍但問無妨。

“狀元郎與昭應尉達奚撫是朋友?”

薛白搖了搖頭,應道:“我想謀昭應縣尉之職,與他有些交往。”

“你纔到秘書省多久便打算升遷?”

“人往高處走。”薛白道:“且邸報一出,朝中有某幾位重臣只怕不容我在長安。

陳玄禮又笑了,再問道:“你與達奚撫作了哪些交易?”

“他阿爺會給我的考課評上上等,我們會互相舉薦。”

薛白說罷,陳玄禮方纔點了點頭,看向身後一名錄事官。

一封奏摺便被拿了出來。

“好在狀元郎坦誠,不然還真是麻煩了,達奚珣已經使人在給你們報功了。”

“我一定坦誠。”

“好,如此就沒事了。”陳玄禮似不經意地又問道:“對了,還有何與達奚撫的來往?”

“該是沒有了。”

“是嗎?那他匿喪不報之事,你爲何不向朝廷檢舉?”

薛白猶豫了一下,答道:“我不知道真假,而且官場上沒事檢舉同僚私事……我畢竟不是御史。”

陳玄禮道:“還以爲狀元郎與達奚撫是朋友,幫他包庇。原來是知道此事有陷阱那就好。”

薛白驚訝反問道:“什麼陷阱?”

“真不知?”

“真不知。”

薛白只覺陳玄禮句句都是陷阱。

他得表明,他還沒了解達奚撫到連達奚家的家事都知道。

這過程中,楊國忠一句話也沒有,反而有些自危之感。

他們都看得出來,達奚撫已經招了很多東西了。

與此同時,講武殿後方,一間剛改造好的刑房中。

達奚撫被掛在刑架上,一直在滔滔不絕地說,話比詢問他的人都要多。

有時對方沒問,他已直接說起來了。

“昭應縣令李錫與我不對付,他派人去洛陽查,說我匿喪不報……可其實,我阿孃開元二十九年就過世了,是供奉在龍門的舍利於天寶六載下葬北邙山。

“你阿孃還有舍利?”

“是。”

“你方纔說薛白也知道此事,爲何不檢舉你?”

“薛白向我示好,我感覺他在籠絡我,《白蛇傳》的事也是他刻意與我說的,否則我根本不知戲曲裡缺一個法海。”

達奚撫說到這裡,恍然大悟一般,喊道:“我明白了!”

“你明白什麼?”

“他們都在利用我,薛白故意獻一齣戲;王準、刑綫等人故意舉薦劉化;還有李錫,他原是虞城縣令,而那些妖賊多是河南府來的…….就是李錫安排妖賊到華清宮!

廳堂上,陳玄禮要問薛白的話差不多也問完了,自去華清宮覲見。

看樣子像是對薛白並無懷疑。

“他一個大將軍,還會查這些?”楊國忠嘟囔道。

“想必是陰謀之事見得多了吧。”

楊國忠點點頭,道:“我們得去審妖賊劉化。”

薛白此時才知劉化竟還未死。

他不想摻和此事,若被有心人利用,還是很麻煩的。另外,陳玄禮很可能也派人在盯着他,看他與這些妖賊有無來往。

但既然楊國忠相邀,他還是答應一起去審一審。

劉化已經被刑訊得不成樣子了,包括頭皮,全身上下沒有一塊皮肉是完整的。

楊國忠進門一看,搖了搖頭,道:“北衙技藝還是不夠好,若是交給御史臺,不至於如此慘狀。”

他入御史臺以後,顯然也與酷吏們學到了很多技藝,此時在骯髒腥臭的刑房裡依舊談笑風生。

薛白沒這種心情,到目前爲此,這樁大案最後推在任何人頭上都有可能,包括他與楊國忠。

“阿白來問?”

“也好。”

劉化聽到聲音,擡起頭來,用僅剩的一隻眼睛盯着薛白。

而他的另一個眼眶正在流膿血。

“後悔嗎?”薛白問道:“你只要忠於聖人,此時也許已是一位名滿長安的角。”

“我在戲臺上……威風嗎?”

劉化嗓子吵啞,應該是因爲酷刑使他嘶喊到啞了。

唱功大概也已經毀了大半。

“我是說,我刺殺昏君的那一下,威風嗎?哈哈哈,快哉!”

“啪!”

楊國忠直接拿起鞭子,重重賞了劉化一下,叱道:“不許誹謗聖人!”

“你們……身子雖然還沒被鬮掉,但你們的腦子被鬮了……聖人?哈哈哈,封禪華山的千古明君,你們去問問有多少人想要殺他!李氏將滅,劉氏吉主!”

“這瘋狀,無甚好聊的了。”楊國忠道:“我來吧。”

他也不需要新的刑具,只需要一根粗壯的麻繩以及竹板。

將兩片竹板捆在劉化的腹部,以麻繩牽引,左右兩邊緊緊攪動腹部器官,這不單單只是夾,隨着繩子產生扭動,竹板也會來回扭轉,加劇痛苦。

“說!誰指使你做的?”

“我說…….”

“記。”

劉化痛苦的呻吟着,喃喃道:“河南尹裴敦復……..”

楊國忠一愣,裴敦復去年倒是回京鬧出了一點事,但因爲黨爭,已經死掉了。

朝廷規定,民間‘畝納二升’貯糧於義倉,明言本爲備荒賑災而設,斷不許他人雜用。裴敦復任河南尹,每畝納糧四升……這便罷了……逃戶愈多,他愈加愈多,這也無可奈何,罷了……但,河南久旱不雨,賑災使要開倉濟民時,才發現他私挪義倉。”

劉化聲音雖啞,卻是越說越清醒。

“我阿爺與鄉衆們每每貯糧於義倉,已成正稅!然爲何支移挪用,變造殆盡?!朝廷派下賑災使,爲何改賑濟’爲‘賑貸’,所謂朝廷先借糧於我等,再等豐年償還……這,

也就罷了。當爲何借一升卻要還三升?一個災年能過,兩個災年如何過?它明明是我們繳得的糧,我們的糧!

楊國忠敏銳地發現他話裡的線索,喝道:“你阿爺是誰?!”

“哈哈哈,我阿爺名諱……”

“哈哈哈,我阿爺名諱……劉定高!”劉化仰頭大笑道:“開元十三年率衆攻洛陽之豪傑者是也!”

“劉定高!”劉化仰頭大笑道:“開元十三年率衆攻洛陽之薛白心中微微一嘆,知劉化此前騙了自己。”

楊國忠叱道:“劉定高早已伏誅,到底是誰指使你?!”

“好,我說。”劉化道:“指使我之人,有陝郡太守、水陸轉運使,韋堅;還有,當朝右相,李林甫!”

“你還敢胡說?!”

“開元二十五年,李林甫重修義倉法。重修以前,有田者納糧貯於義倉,重修之後,無田者亦納糧,義倉粟米大增,恢復往昔盛況……奈何我養父無田,被府吏剝掠至死!這開元糧倉、大唐盛世,有我養父的一份功勞!封禪啊,大可封禪西嶽,待我送這昏君下去,我養父爲他封禪……”

“用刑!”楊國忠怒喝,“用刑!”

“還有韋堅,開漕運,將南方義倉粟運至長安,良策治國。卻還要我們交‘腳費’,

比納糧還多,一年兩度剝索…….啊!

劉化說着,已是劇痛。

他猶在大吼。

“要腳費沒有……我的卵子給你們!卵子給你們!逼我反者……李隆基是也……李隆基是也!劉氏吉主!”

薛白聽着忽然明白過來,那金刀之讖其實不是迷信,而是一種信心。

若沒有這種讖言,如何讓當世的一個草民敢直呼天子之名?

反過來,若沒有這愈演愈壞的形勢,如何有這樣的讖言?

今日是劉氏吉主,明日就可能是安氏吉主了……

280.第276章 跋扈135.第132章 以快打快291.第285章 人才51.第51章 勿論真假55.第55章 落地生根308.第302章 狡辯第470章 立威190.第187章 曲江宴54.第54章 白膏油195.第192章 秘書省186.第183章 手段287.第282章 華錦之下129.第126章 自由80.第80章 小禮物133.第130章 伸手不打笑臉人第366章 心意88.第88章 師徒258.第256章 隱田334.第326章 假想166.第163章 謀職第433章 南下剿賊69.第69章 案發246.第243章 欲令其亡,必令其狂246.第243章 欲令其亡,必令其狂201.第198章 發報人第432章 選擇113.第113章 家宴第378章 或重於泰山237.第234章 撕開一角22.第22章 置身事外第468章 玩火自焚第406章 北都重鎮236.第233章 設局第451章 風吹去第349章 大樹寨第358章 奪城209.第206章 出闕290.第284章 招搖撞騙第484章 上進的夥伴275.第271章 不歸第390章 心證第357章 入城198.第195章 李花第442章 離間計46.第46章 當堂對質208.第205章 攀附裙帶252.第250章 一口一口吃187.第184章 世族170.第167章 念奴嬌321.第313章 道姑208.第205章 攀附裙帶78.第78章 租庸調第432章 選擇255.第253章 爐火(2合1)第420章 人如狗第350章 俘虜第437章 相惜第8章 歸途第352章 十月渡瀘287.第282章 華錦之下174.第171章 去與來334.第326章 假想第384章 畫師312.第306章 潔身自好335.第327章 哪吒97.第97章 覆試14.第14章 偃月堂152.第149章 點火94.第94章 天下一牌局345.第337章 瞞住227.第224章 新誡第355章 兵臨城下15.第15章 大理寺216.第213章 千古情136.第133章 歲考342.第334章 食子55.第55章 落地生根第6章 螻蟻187.第184章 世族40.第40章 補救第431章 明堂56.第56章 爭取第415章 常山郡311.第305章 相門女313.第307章 羅鉗第375章 私怨第444章 內應328.第320章 軍器314.第308章 嚴網197.第194章 官袍第412章 詩言志第3章 北海如象第398章 有身份的人194.第191章 起家官270.第266章 發苗第459章 劫持128.第125章 敵友第466章 燕帝第396章 蓮第342章 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