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9.第206章 出闕

右相府。

一盆盆冰塊擺在桌案邊,侍女們打着扇,給李林甫扇去絲絲涼風。

他年歲大了,懶得建自雨亭、清涼殿,唯習慣這古樸簡單的降溫之法。

“聖人馬上要遊幸華清宮了。”

“如此,朝政又將完全交由右相打理,真是辛苦啊。”

其實,聖人就算在長安,也是不怎麼打理朝政的,只是對於李林甫而言還是有些區別……至少他不怕有些倖臣動不動又去請聖意了。

比如前陣子貶謫王昌齡一事,當時聖人若在華清宮,那麼,任薛白再詭計多端,也不可能讓聖人因這點小事而特意派人去把王昌齡召回來。

“倖臣干涉朝政,是最讓人生厭之事!”李林甫如此想道。

他收回心神,看向陳希烈,道:“聖人到了華清宮,依舊是要看邸報與文萃報的,你可掌握了刊報院?

陳希烈微微遲疑,沒有馬上回答。

李林甫又道:“若順利,本相打算就在下個月提出設置刊報院諸官職。”

“回右相……此事,不太順利。”陳希烈緩緩答道。

他知道“順利”的意思指的是調走薛白,換由旁人來刊報,還能順利刊出報紙。

但他確實還做不到。

免費領幣一是工藝,雖知是用雕版、活字兩種印刷術,但許多細節還不知,且天量的竹紙都掌握在楊黨手中;二是人手,上至官員、下至工匠雜役,都得了楊銛私下給的好處,哪怕薛白不在也能井井有條地做事,哪怕陳希烈過去也只能被束之高閣;三是能力,若少了薛白、王昌齡,擬出來的報紙只怕就是沒那個味道。

另外,即使刊印出來了,薛白散發報紙的辦法也頗爲神秘,若讓陳希烈辦,也只能讓南衙巡衛來發放。

雖做事不行,陳希烈卻擅於回答,應道:“薛白狡猾,楊黨跋扈,處處防備。想來此事要辦得順利,還是得讓他們妥協才行。”

“你要本相與楊銛、薛白談條件?”李林甫問道。

他不太願意,除了放不下高高在上的宰相氣派,更主要的原因是楊黨言而無信。說好只拉攏王忠嗣,卻阻撓他除掉王忠嗣;說好只普及竹紙,卻推出了報紙;說好不干涉中書門下事,卻將聖諭直述臣民,奪翰林、中書舍人之權。

“你要本相與這些小人再談條件?”

“那是否……由我來問問?”陳希烈帶着些試探之意,瞥向李林甫。

一瞬間,李林甫眼中精光綻出,目含狠厲瞪向他。

陳希烈驚得背脊生寒,暫時不敢再存欺李林甫心軟之意。

恰在此時,有女使進來遞了一個消

“太樂丞薛白,將隨聖駕往華清宮。”

李林甫也不驚訝,道:“聽到了嗎?”

“是。”

“到時薛白不在,刊印院這一點小事你可能辦得好?若不能,本相換別人來。”

“辦得妥。”

好不容易秘書監纔有了一點權力,陳希烈自不會放過,當即應下…….

但等離開了右相府,他思來想去,覺得不論薛白去不去華清宮,奪權都不太容易,最好的辦法還是雙方達成一致。

官場最講究的就是妥協。

“讓你們盯着薛白,他在何處?”

“回左相,他又在虢國夫人府,已一整日沒有出來了。”

陳希烈心中暗罵,覺得這等攀附裙帶上位的面首太過小人了。

“回吏部吧。”

到了吏部,陳希烈拿了一塊茶餅,便去了功考司郎中的公房。

公房中,杜有鄰手捧一本書,倚在那睡得正香,聽得動靜,一見是尚書來了不慌,行禮苦笑道:“讓左相見笑了。”

“無妨,無妨。想必是公務繁忙,過於疲乏了,老夫也是深有體悟啊。”

“是。”

“看看這茶。”陳希烈順勢便坐下,安排人煎茶。

杜有鄰反而希望他有話直說,問道:“敢問左相,可是有公務吩咐?”

陳希烈揮揮手,吩咐隨從出去,杜有鄰連忙接過茶具。

“文萃報罵得滿朝體無完膚,連薛郎都被罵,不能再這般下去了。老夫前次給的明哲保身之法,他考慮得如何了?”

“是,下官問過薛白了……他說,長安縣尉王之鹹,博通經史,才華橫溢,可入秘書省,只是擔心長安縣尉之職無人擔任。”

陳希烈一聽就搖了頭,因這是不可能的事。

何謂“赤縣”“畿縣”?

京城所治爲赤縣,西京的長安縣、萬年縣;東都的河南縣、洛陽縣;太原的太原縣、晉陽縣。

京城之旁邑則爲畿縣,比如昭應縣、醴泉縣、渭南縣、藍田縣。而若是分得更細一點,昭應縣、醴泉縣還屬於次赤縣;渭南縣、藍田縣纔是畿縣。當然,一般任官也沒這般細緻,有人把天下縣分爲十等,有人分爲七等。

畿縣與次赤縣之間的區別也就罷了,畿縣、赤縣的天塹卻是不容無視。比如顏真卿守孝歸來已是名望重於當世,且兩次過吏部銓選,登博學鴻詞科,也是先任醴泉縣尉、再任長安縣尉,這便是由畿縣到赤縣,蓄力一躍爲御史,邁入中層清流官員之列。

“長安縣尉,他想都不必想。”

陳希烈沒想到楊黨獅子大開口,原本想給的條件反而有些不好提了,沉吟道:“老夫關切薛郎的前程,特留心了何處出闕,你猜如何?”

杜有鄰道:“請左相賜教。”

“龍標縣尉恰好有闕額。”陳希烈先開了個玩笑,須臾道:“江寧縣丞,如何?”

這是他有把握讓李林甫首肯的條件。

杜有鄰連連搖頭。

陳希烈笑道:“薛郎雖年輕,畢竟是狀元,如今官任太樂丞,居八品,江寧縣丞亦是八品。進士初入仕,外放多是縣尉,能破例爲縣丞,如何不好?須知,除非是赤縣尉,他不論到哪,都得降品。”

朝銜承務郎,兼太樂丞,任長安縣尉即可。

“異想天開。”

杜有鄰賠笑道:“此事畢竟與下官無關,下官只是轉述而已。”

“那你便轉述他,除了江寧丞,沒有闕員。”

雖說是討價還價,但雙方都不肯開口先讓一步,談話也就暫時擱置了。

杜有鄰認爲薛白一點不急,初入官途,大不了就在校書郎的位置上多待上一年。

陳希烈也不急,他身爲秘書少監,總能慢慢掌控刊報院,到時主動權就不在薛白手裡了。

薛白與青嵐收拾了行李,便把青嵐安置在了虢國夫人府,準備過兩日出發往華清宮。

他則藉着到昇平坊看杜五郎的藉口,轉去敦華坊顏宅,與顏嫣說了一聲。

“也就去一兩個月就回來了。”

“我纔不管你去哪。”

薛白遂遞了一些故事稿過去,道:“那這個給你解悶用。”

“這還差不多。”顏嫣正才轉嗔爲喜,又瞪了薛白了一眼。

她面對他依舊神態自若,但像是還沒開竅,沒意識到兩人的關係變化……這讓薛白有些不知如何自處。

也不能說太久,不合禮數,偷偷說幾句話,薛白便退了出來。

杜五郎牽着馬在顏宅外面等,正在街邊看人下圍棋。

薛白出來見了問道:“怎不進去喝杯茶?”

“那可是顏家大宅,儒學世家,進去隨便碰到一人,考較我學問,如何是好?”

“有道理。”

“哎,你知道嗎?”杜五郎低聲道:“我還可以到竹紙坊撒童子尿。”

“雖說已成了婚,那運娘就算不給薛靈守孝三年,守三個月也好的嘛。而且你說的,等明年,我與她都十八歲了,再有孩子也好應對。”

“你也不謀官,婚後每天都在做什麼?”

“我們可開心了。”杜五郎興奮起來,馬上便要滔滔不絕地說。”

薛白當即便是一盆冷水,道:“找點正事做吧,不然你們很快也要膩了。”

“哎你真是……我們可多事要做了。”

“薛三娘怎樣性格?”

“你不知?她可一度是你妹妹。”杜五郎道:“她就是很溫柔細心,我們成親以後她漸漸就大膽一些了…...”

兩人到了昇平坊,在坊門前別過,杜五郎獨自還家。

只見全瑞正守在門口徘徊,一見他回來便上前問道:“薛郎呢?阿郎有急事找他。”

“他去……他回家去了,有何事,我去與他說。”

“請五郎先到書房見阿郎吧。”

杜五郎匆匆趕到書房,只見杜有鄰正在踱步徘徊。

“阿爺,怎麼了?”

“有人想要保舉你爲官。”杜有鄰皺眉沉思道。

“啊?”杜五郎不喜反驚,問道:“爲何?”

“自是有求於國舅、薛郎,難道因你這不學無術的有才華嗎?”杜有鄰叱道。

“怎麼回事?我去與薛白說。”

“衛尉卿、秘書監,嗣許王李璀病倒了,有人想要他的位置。”

“分別是誰?想要哪個位置?”

啊?什麼意思?

待杜五郎趕到宣陽坊,把事情告訴給薛白,反而被薛白問懵了。

“李瓘有三個可以搶的位置,嗣許王之爵、衛尉卿之銜、秘書監之職。誰來找你阿爺,要哪個位置?”

大唐官場就是這樣,李瓘還未死,只是年老多病,卻已有許多人像狼一樣圍着等待他死後出的闕員。

杜五郎道:“是慶王府門下,想要替慶王之子謀秘書監....

薛白當即冷了臉,道:“他好大膽。”

“不是,我阿爺說…….秘書監是聖人早就答應過等嗣許王死了,哦,薨了,就給慶王的兒子。”

“答應過的?”薛白這才態度緩和下來。

此事發生得突然,他了解了情況,也並不想摻和,遂道:“這是麻煩事,不要理會。你也耐住性子,別被這一點官職引誘了,等一等吧。

“好啊!我特別耐得住,不急着當官。”

杜五郎憂心忡忡地來,歡歡喜歡地就去了。

次日,天還未亮,薛白猶在睡夢中,卻被明珠推醒了。

“薛郎,有人到你府上找你,出事了,秘書監、嗣許王薨了,你身爲下屬,當去弔唁。”

“我現在去。”

“怎麼了?”楊玉瑤問道。

“瑤娘,薛郎得先回他府上,在他府上見許王府派來的人,得快些。”

“李瓘是嗎?他的禮物我們收了嗎?他那忙我幫不了。”楊玉瑤迷迷糊糊道。

薛白不由問道:“什麼忙?”

“他想把爵位給他的幼子,但問過了,聖人私下說,年紀差得太大,長得又不像,得給他侄子益嗣。”

“那秘書監之職呢?”

“好像是早答應給慶王之子了吧。”

薛白得了確認,匆匆披上衣服,藉着夜色穿過長街,回到自己宅院,換了一副哀容,趕到正廳。

“李監他.…真的嗎?”

“校書郎節哀,隨小人去一趟吧。”

“好…….”

纔到許王府,遠遠地便聽到了陳希烈的哭聲。

“許王啊,李監啊!”

“你是蘭臺太史……要爲社稷修一巨編啊,此等大事業方興未艾,如何能中道薨殂?!嗚呼哀哉!”

薛白目光看去,偶然間目光看去,發現李璀的兩個幼子確實還小,大的一個還不滿十歲,而李瓘死時至少已年逾六旬,有些事確實不好說。

陳希烈一直哭。

薛白心情也漸差,他與李瓘只見過幾次,但李瓘一死,卻給他添了許多無謂的麻煩。除了身爲秘書監的下屬要來弔唁,他還是太樂丞,得安排葬禮的一些禮樂之事。

不過,多一個差事也未必是壞事,到許王府露了面之後,薛白便藉口離開,去了太常寺……倒不必聽陳希烈鬼哭狼嚎。

到皇城時天光已大亮,在進安上門之前,薛白先找了一家攤位,要了一份湯餅,一份羊肉。

“咦,薛郎?”

忽被人喚了一聲,薛白暗叫倒黴,轉頭一看,來人卻是駙馬張填。

值得一提的是,張咱正是太常卿、即薛白的頂頭上司。此事倒也不是巧合,而是薛白如今來往的就是大唐最顯赫的一批人,掛職哪個衙門都有熟人。

“張寺卿,怎也吃這些?”

“嗣許王薨了。”張填嘆道:“我也得到太常寺視事啊。”

薛白道:“嗣許王留下的位置,似乎不少人惦記?”

“還不是因爲你?”張珀道:“秘書監本只是一個無權的虛職,因你那三個舉措,如今已成了權柄熏天的要職,麻煩了。”

“與我無關,左相上書的。

“呵”

兩人彷彿聊閒話一般說着李瓘之事,末了,話題還是說回李琮。

“慶王素愛其子李俅,欲使之承嗣,故而爲李俅向聖人討要一個三品上的官職,聖人確是答應過待嗣許王一薨,就命李俅爲秘書監。此事本爲尋常,如今卻是變味了。

張填道:“我給你一個意見,你自己拿主意。”

“儘快外放?”

“嗯。”張咱點點頭,嘆息道:“莫沾那些人。”

薛白也是打定了這主意。

他是駙馬薛鏽收養來的孤兒,是培養來幫助太子李瑛的,誰也不知道當年薛鏽曾給他灌輸了怎樣的想法。

而李俅又是李瑛之子,一旦薛白在此事上幫李俅,難免引起天子的猜疑。偏李琮還自作聰明,派人到杜宅聯絡。也不知是病急亂投醫,還是受人蠱惑?

於薛白而言,倒不如劃清界限,謀求儘快外放。

但他不能表現得太着急。

李林甫、陳希烈都是人精,一旦看出他急了,畿縣就不要想了。甚至可能爲了刊報之利,順水推舟,把他往漩渦裡推一把。

要做的是留心針對他的陰謀,擺脫此事的影響,甚至是藉助此事,把下一個官位拿到手。

一路進了太常寺,薛白髮現那平素十分清閒的禮院人來人往,這是要履行本職,

給皇親擬諡號了。

都該忙碌起來纔是。

薛白走進太樂署,很快,樂工們奏起了哀樂,太常寺一片繁忙景象。

這等規格的哀樂一響,便代表着朝堂上出了大闕員,大家便要開始如鬣狗爭食一般爭奪官位了……..

第355章 兵臨城下58.第58章 人脈網297.第291章 消失的奏章328.第320章 軍器22.第22章 置身事外234.第231章 燈籠第483章 坦白局第448章 驅狼吞虎25.第25章 攀高枝70.第70章 夾縫生長第375章 私怨24.第24章 公主宅210.第207章 牛刀小試275.第271章 不歸64.第64章 上元夜124.第122章 道宮第406章 北都重鎮49.第49章 私藏第375章 私怨190.第187章 曲江宴30.第30章 勢力網118.第118章 人情226.第223章 潼關懷舊205.第202章 早做準備第345章 本沒有路103.第103章 名單第382章 同宗第407章 血口噴人36.第36章 兩頭通吃第340章 提議第426章 晉陽宮257.第255章 新田194.第191章 起家官212.第209章 鋪路第354章 龍尾關229.第226章 縣尉97.第97章 覆試30.第30章 勢力網第394章 北風行第426章 晉陽宮第6章 螻蟻第399章 泄密224.第221章 仙官320.第312章 回門303.第297章 天上李太白338.第330章 疑惑第462章 忠與逆18.第18章 追兇者326.第318章 清白第426章 晉陽宮208.第205章 攀附裙帶112.第112章 師門第12章 引見第408章 非戰之罪95.第95章 讒言214.第211章 法海第349章 大樹寨118.第118章 人情第115章 匠師35.第35章 狠角51.第51章 勿論真假第482章 綺念62.第62章 上架感言第456章 挾天子238.第235章 誰負責26.第26章 鐵案第464章 回駕152.第149章 點火第482章 綺念154.第151章 造相第472章 靈武第7章 夜眺長安337.第329章 技窮316.第309章 迎賓第391章 忤逆不孝166.第163章 謀職第379章 或輕於鴻毛第450章 驅狼吞虎27.第27章 邊軍履歷第341章 互幫互助第470章 立威第346章 川西高原241.第238章 動手(求月票)113.第113章 家宴65.第65章 衆裡尋他49.第49章 私藏131.第128章 皆大歡喜92.第92章 申告第380章 皆在一念之間第433章 南下剿賊28.第28章 塞上詩305.第299章 聖人不死,大盜不止第352章 十月渡瀘114.第114章 踏青212.第209章 鋪路第413章 取捨316.第309章 迎賓60.第60章 犧牲品106.第106章 東宮喜宴242.第239章 地頭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