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第199章 家人

玉真觀。

素手撥琴絃,泠泠三兩聲。

小池邊楊柳依依,李季蘭擱下手中的筆,瞥了李騰空一眼,蓮步輕移至琴臺。

李騰空看着紙上的詞曲,隨着那琴音唱起來。

“最愛西湖三月天,斜風細雨送遊船,一世修來同船渡,百年修來……..共枕眠。”

唱到最後,歌聲漸低,猶婉轉起伏。

恰此時,皎奴趕來稟道:“十七娘,十郎來了,讓你到大堂相見。”

李騰空遂匆匆走開,李季蘭於是獨自揣摩着方纔的歌聲,修改着唱詞,偶爾擡起頭看向天空。

“眠兒,你說西湖是怎樣的?我還未曾見過西湖呢。”

“與曲江差不多吧。”眠兒正趴在案臺上磨墨,似睡非睡,嘟囔着應道。”

“不,薛郎說了,西湖有斷橋殘雪,有飛來峰靈隱寺,有孤山落梅。”

“季蘭子聽他胡說,他纔多大,一定也沒去過蘇州。”

“是杭州。且他真的知道好多,天下各地風土人情信手拈來,博聞強記,平生僅見。”

李季蘭一直誇,眠兒聽得睡意頓消,想到自己都幫忙勾引了,如今還落到這種果,分外委屈,在心裡罵了好幾句。

過了一會,李騰空從前院轉了回來,李季蘭問她家中來找是因何事,李騰空只是不答。

“定與薛白那負心漢有關。”皎奴低聲抱怨道。”

“不許胡說。”李騰空叱道,“我是修道人,往後莫再讓我聽到你這等言語。”

“就是。”李季蘭上前握住她的手,“你我師姐妹著書彈琴,多自在,本就是不打算嫁人的。

“季蘭子。”李騰空很欣慰,“你終於有道心了。”

“我知道的,騰空子與薛郎不過就是朋友間的往來,就像無上真人與摩詰友之誼,知音之義。”

“對…….不是,不是的。”

“哪裡不是?”

“嗯,確實是朋友之誼,知音之義。”

既如此,我們走吧。”李季蘭開心道:“得去問問薛郎,西湖到底該如何寫。

輔興坊離皇城很近,穿過安福門,再往南走一些也就到了。

然而,纔到皇城十字大街,眼前的場景卻叫人吃了一驚,只見許許多多將秘書省大門圍得水泄不通。

人們的呼喊如潮水一般翻涌着。

“看看我的行卷吧!

“薛郎,刊刊我的詩啊,‘雨顆青璣密,風香白雪翻’,如何啊?!

“吾生不願封萬戶侯,但願一識薛狀頭.….

這場面長安城不是第一次出現,往往春闈之前,主考官的府邸總有這樣投行卷的舉子。今日則少了幾分肅穆,多了幾許激昂。

讓人吃驚的是,倒還真有小吏出來,一本正經地在檐下支了張桌案,收登記他們的姓名,此舉更是點燃了衆人的熱情。

倒有些像曲江會時小娘子們簇擁狀元郎的情形。

“皎奴,你去看看,發生了什麼。”

“喏。”

皎奴過去時,只見那些書生們正在小吏的引導下排起了長隊,她遂上前向那小吏

問道:“薛白呢?”

“校書郎剛纔還在,此時自是去求見左相了。”

“信你?”皎奴冷哼道:“你去告訴他,我家小娘子來了,讓他來相迎。”

她語氣傲慢,那小吏還沒有反應,在排隊的書生們已有人叫嚷起來。

“你誰啊?憑何狀元郎要先見你們?”

皎奴不願自報家門,轉頭一看,遂道:“見如仙女一般的小娘子,當然好過見你這又老又醜的書生。”

“去去去,狀元郎見我輩志存高遠之士尚且來不及,豈會見你們這些哭哭啼啼的小娘子?”

“就是!”

皎奴還要反駁,旁的書生們已揚起了手中的邸報,紛紛述志。

“男兒志在千古功業,豈因紅粉誤身?”

“小娘子就一邊去吧,休影響我等做大事。”

“你們.…..”

“去吧,去吧。”連那小吏也勸皎奴道:“狀元郎公務繁忙,連見這些士子都來不及,如何有工夫理會你們。”

“哼”

皎奴雖有拳腳,見這場面也是無奈,氣呼呼地走了。

周圍一衆書生頓時歡呼。

恰此時,有小吏忙不迭地奔來,大喊道:“薛狀元求見了左相、韋公,已得到答覆,將再辦一份邸報,名爲《天寶文萃》,使諸君佳作傳揚天下。”

“太好了!”

“若能刊我的詩,我願奉薛郎爲座師!”

那邊的馬車中,皎奴將這情況回報了,李季蘭竟是道:“原來薛郎真是這般忙碌,難怪許久不肯來見我們呢。

皎奴聽得這般沒骨氣的話,不由白眼一翻。

“畢竟是做成了一樁利國利民的大事。”李騰空道。

今日是無可奈何了,她們只好轉回玉真觀。

但她們要見薛白總是有辦法的,明日薛三娘便要出嫁給杜五郎,薛白總是要去的。李騰空遂安排皎奴先去看看薛三娘。

“你去問三娘有何需要幫忙準備的,我與季蘭子明早再過去陪她梳妝。”

“喏。”

秘書省。

陳希烈眼看着小吏匆匆跑了出去,焦急地起身踱了兩步,回頭一指薛白,道:“本相何時答應過辦《天寶文萃》報?本相說的是啓稟右相。

薛白彬彬有禮地一擡手,道:“左相請便。”

“你!”陳希烈臉色不豫,質問道:“爲何不等本相稟報過之後,再告知那些士子?”

薛白卻是連藉口都不找了,含笑不語,意思是左相你也明白,我就是故意的。

這態度有些討厭,但其實比隨便找個藉口反而真誠些。

陳希烈嘆息道:“你把本相架得太高了啊。”

薛白雲淡風輕道:“做份內之事而已。”

陳希烈沒工夫再掰扯,搖了搖頭,急匆匆趕去右相府。

無論如何,他得說服李林甫答應辦這《天寶文萃》報,打個時間差,彷彿是聽右相安排才答應那些士子。

平康坊,李珍、楊洄、李曇、賈昌正在打骨牌,桌案旁擺着的正是好幾份邸報。

“若不看這邸報,我還沒意識到,陳希烈近來很顯眼啊。

“老東西耐不住寂寞了,哥奴都還未辭相,他已準備站出來主持朝局。”

“嘻,哥奴忍得了這個?陳希烈完了啊。”

李珍隨手打出了一張牌,淡淡道:“不是這般簡單。”

因他長得太像聖人年輕時,給周圍人一種陪聖人打牌之感。

平時也是,衆人下意識都會仔細聽他說話,久而久之,李珍愈有威嚴,且他對時局還有自己獨到的看法。

“陳希烈沒變,還是那窩囊樣。上表著書,開館刊報,楊黨故意推陳希烈出面,吸引哥奴的注意,實則好處落在誰手裡?”

“原來如此。”楊洄早見識過薛白的手段,此時恍然大悟,問道:“那若是陳希烈、楊銛聯手,可鬥得過哥奴?”

“一個蓋章宰相,一個昏庸國舅,濟得了何事?”李珍面露譏笑,“聖人雖寵愛楊妃,卻不糊塗,豈可能放心將國事交給這些人?”

楊洄指了指邸報,又問道:“那這?”

李珍先從容淡定地碰了一張牌,反將那邸報的副面翻出來,點了點自己那首七言律詩。

“歧王的詩寫得真好,比得了李太白。”賈昌盛讚道。

“好詩!”李曇吃了一張牌。

李珍笑了笑,道:“由那些老東西們去急,急也是瞎急,邸報是給年輕一輩養望的,上了報的名字,往後方是大唐之柱石。”

“通篇看來,唯此一詩最好!”楊洄讚道:“歧王不僅詩好,看待朝政更是目光如炬。

“改日你設宴,邀薛白來。”李珍道:“此子是個會做事的。”

“好。”

賈昌不敢聊朝政,話題轉到薛白身上了,他才漸漸話多了起來。

“對了,杜宅婚宴還給我下了帖。想必杜家子娶薛靈之女本意也是爲了親近薛白如今是竹籃打水一場空了。

李曇摸着牌問道:“薛靈也欠了你不小一筆錢吧?”

“嗯。”賈昌道,“薛徽將軍與我交情不錯,衝着他的面子借出去上百貫。”

“我和薛靈的賬可也還沒算。”李曇冷笑一聲,重重將手裡的牌摁在桌上。

薛靈欠了他賭債不提,還敢讓狐朋狗友打劫他的妻子張泗,此事他如何能善罷甘休?

傍晚,刊報院。

“薛郎,我們用的畢竟還不是真的活字印刷,若刊《天寶文萃》,不得給這些無名氣的士人憑白雕版?

“不妨,目光放長遠些。只要好好篩選,安知這些人當中沒有往後的高官?”

“薛郎這般一說,小老兒做起事來心裡就暢快得多了。

“繼續忙吧。”

薛白把今日收來的行卷都看了一遍,自知看不出這些詩文好壞。若真能辦一個文報,等王昌齡到了,他倒恰是個適合的主編人選,或是李白也不錯。

他不由想到,若干年後等這些事辦順了,也許世間最偉大的幾個詩人們能在院子裡把酒寫詩,刊行天下,流傳後世。

只是想着,都覺太過璀璨了。

第一份的邸報還在印刷,因聖人下了旨,不僅要傳遍長安,還要傳遍天下。李林甫爲朝堂省紙,這方面也是拘束了聖人數年,如今難免要敞開了印,暢快一回。

刷墨、覆紙、刷紙,一張報紙形成,被放在一邊晾曬,這畫面其實看得人很舒服,薛白看了一會,長安城的暮鼓聲已經響了。

忽然,“轟隆”一聲巨雷。

要下雨了!快把報紙都搬進去!

衆人又是一通忙,好不容易趁着大雨下來之前,把報紙都收進衙堂內。

這一忙就到了夜裡,薛白才往官廊後方的號舍走去。

他近來公務繁重,又因定了婚約,正在迴避一些紅顏知己,最近都是住在這邊。

青嵐也過來照顧他。於薛白而言,如今他也沒有別的親人,去哪裡只要把青嵐帶上了,哪裡就是家了。

官舍狹小,青嵐卻一點也不嫌棄,反而滿意日日能陪薛白,每天都很高興,說這邊的飯菜好吃,又慶幸主母是她喜歡的顏三娘子。

“郎君明日要到杜宅吃喜宴吧?可惜下雨宵禁了,不然我們今夜就該過去呢。”

“還有些公務要處置,明日早間過去也是一樣的。

“好,郎君知道嗎?再過幾場這樣的雷雨,天氣更熱,盛夏就要來了。”

一夜無話,次日雷雨過去,天朗氣清,陽光明媚。

這是四月十八日,杜五郎成親的日子。

薛白早起後先是佈置了今日的邸報發行事務,又囑咐了小吏們接待好前來投稿的之後,他方纔領着青嵐離開,去參加杜五郎與薛三孃的喜宴。

想到二杜、二李都在,薛白也覺有些頭疼。

他們先是回了宣陽坊的薛宅。

薛三娘雖然不是薛白的親妹妹,但今日還是會由薛白親自送她出嫁。此舉雖於禮不合……總好過由賭到敗家的薛靈送嫁。

“郎君可算回來了!”薛庚伯每次走路都是跌跌撞撞的樣子,顯得有些慌張,道:“昨日傍晚娘子與七郎吵了一架,七郎到現在還未回來,唉,昨夜那麼大一場雷雨。”

“出了何事?”

此事說來也不大,柳湘君自從得知薛白不是她兒子之後,一直十分失望,漸漸地也認清事實了。與兒女們說,不宜在此打擾薛白的生活,打算帶兒女們回到長壽宅,好好規勸薛靈,往後自力更生,總不能白吃白喝,如寄人籬下。

薛嶄就不這麼想,他是絕不肯再回去認薛靈爲父的,認定了要跟着薛白,頂嘴道:“我與阿兄不是親兄弟,勝似親兄弟。往後我習得文武,隨阿兄做事,自能撐起門戶,不要阿孃閒操心。回去?那賭徒狗改不了吃屎,回頭必賣了阿孃與妹妹們!”

當時柳湘君直接給了兒子一巴掌,薛嶄氣得跑了出去,一整夜也不知去了哪此時,薛白聽過,察覺到不對。認爲薛嶄雖然衝動,卻也很懂事,不至於在薛三娘出嫁當天都不回來。

“柳娘莫怪七郎了,他說的那些都是我教的。”

“老身真是太虧欠你了……..”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薛白笑道。”

事實上,他現在反而比以前與柳湘君更親近些。

“是呀,娘子莫要擔心,七郎一向是懂事的,一會就回來了。”

然而,等到杜五郎打扮得油頭粉面的前來接親了,薛嶄還沒出現。

此時柳湘君大概也意識到出事了,愈發不安,只好找了個時機,低聲對薛白道:“還有一件事,你們給我的那些財物也不見了。”

薛白不信是薛嶄拿的,問道:“薛靈來見過你嗎?”

“是,因爲女兒的婚事。”

如今顏家也派了一些管事僕役過來幫忙,薛白遂又問了他們,得知薛靈昨日確實來過一會。

怪的是,今日薛三娘出嫁,這當阿爺的卻又不見了。

“無妨,先送親吧。”

待杜五郎唸完他那稀鬆平常的催妝詩,薛白方纔找到機會,低聲問道:“讓你派夥計看着薛靈,夥計呢?”

“不知道啊,我也很忙的,忙糊塗了都。”

“好吧,先送親再談。

“嘿嘿。”杜五郎猶在傻樂。

薛白亦拿他沒辦法,親自策馬隨着薛三孃的花轎往杜家。

大部分重要賓客都還未到,從人先將兩口子請進青廬。

忙過之後,薛白一轉頭,遠遠便見李騰空在後院門邊向他招了招手。

“騰空子。”

“可看到皎奴了?”

“皎奴?”

“我昨日讓她到薛宅去,一夜未歸,可是留下陪三娘了?”

“我昨夜在秘書省,不知此事,現在去問問吧。”

“好。”

薛白餘光一瞥,已見到杜家姐妹向這邊走來,另一邊,李季蘭與李月菟竟也攜手而來。

他轉過頭,還看到一名顏家管事匆匆趕來,不由在心中思量該如何應對。

“郎君。”

顏家管事微有些焦急,把薛白請到無人處,低聲道:“長安縣派人來了,出了一些小亂子,老奴不敢聲張,將人帶到書房了,郎君還是過去一趟爲好。”

“長安縣?”

薛白早預感到出了事,臉色不變,穿過張燈結綵的兩個院子,步入書房。

杜有鄰坐在那,臉色十分難看,而此時來訪的長安縣吏員薛白也認識,正是當時隨顏真卿一起到城郊查逃戶的劉景。

先是往書房外看了一眼,薛白關了門,方纔問道:“出了何事?”

“薛郎。

劉景先是起身打了招呼,道:“不是我想煞風景,但昨夜確是出了命案,薛靈死了。

杜有鄰微微嘆息,也不知是舒了一口氣,還是感到棘手。

但劉景話還沒說完,沉吟着,又道:“根據我們得到的證據來看,兇手只怕是……..薛嶄。”

最後那個語氣爲難的停頓出現時,薛白便已有所預感,問道:“薛嶄人呢?”

“在縣牢。”劉景道:“弒父罪大惡極,便是薛郎今日之聲望,也一定救不了他。”

“證據確鑿?”

我不會亂說。”劉景看向杜有鄰,問道:“杜公,小人可以暫不聲張,外面這場婚事……..

杜有鄰都要把鬍子揪光了,滿臉都是愁色,看向薛白,嘆道:“老夫這些兒女的婚事,真是,一言難盡啊,爲之奈何啊?”

薛白道:“伯父請擔待,暫瞞住此事,讓這對新人先成婚,如何?”

“那……好吧。

“我代薛家承伯父這份情誼。”

薛白這才起身,道:“還請劉先生帶我往長安縣牢走一趟,待我問過薛嶄再談,如何?”

“好吧。”劉景欠了欠身,這點面子還是肯給的。

杜宅第四進院,一頂青廬立於庭院當中。

“運娘。”

“對了,你怎麼沒戴我阿姐送你的金鍊子?”

“我……..”

薛三娘摸了摸脖子,低聲道:“慌慌忙忙的,我沒找到。”

“沒事,回頭慢慢找。”杜五郎傻笑兩聲,拉了拉手裡的紅綢,問道:“我得去接待賓客了,你餓不餓啊?給你拿些吃的。

薛三娘猶豫了片刻,小聲答道:“你上次給的肉脯很好吃。”

“真有品味,那是我做的,等我拿給你。”

杜五郎出了青廬,趕到二院,從酒席上拿了兩份肉脯,正好見薛白從書房出來。

“哎,你幫我招待一下賓客,運娘餓了,我給她送點吃的。”

“我得離開一趟。”薛白道:“你莫管我,儘快拜堂成親。”

“官迷,這可是我的婚禮,你還要去公務?今日可有好多賓客都是衝你來的。”

薛白不答,伸手替杜五郎整理了一下吉服,轉身走了。

266.第264章 定罪第356章 夾擊220.第217章 順臣純臣第469章 貴庶208.第205章 攀附裙帶332.第324章 今時寵第433章 南下剿賊92.第92章 申告第414章 傳承284.第279章 狼人第359章 成王敗寇第414章 傳承第377章 人固有一死第484章 上進的夥伴285.第280章 隱藏230.第227章 每個兇手26.第26章 鐵案第377章 人固有一死第386章 長恨歌第379章 或輕於鴻毛第430章 私兵322.第314章 設套17.第17章 還家第5章 安頓第385章 亡羊補牢第365章 救星124.第122章 道宮第439章 無貴賤165.第162章 志不滅第380章 皆在一念之間第9章 放長線199.第196章 賜婚80.第80章 小禮物277.第273章 禁歸52.第52章 贈禮第361章 去留第482章 綺念201.第198章 發報人18.第18章 追兇者150.第147章 秉公無私66.第66章 夜宴30.第30章 勢力網第408章 非戰之罪164.第161章 醉態300.第294章 元夕84.第84章 骨牌第371章 瘦死的駱駝172.第169章 盛宴倒第437章 相惜104.第104章 大唐風氣第430章 私兵98.第98章 御狀第115章 匠師277.第273章 禁歸19.第19章 欺上門57.第57章 產業99.第99章 得寶歌314.第308章 嚴網第447章 豬不化龍第117章 魚鉤第481章 迴歸第449章 喜與狂162.第159章 切割第414章 傳承236.第233章 設局22.第22章 置身事外38.第38章 平安無事329.第321章 汝陽三鬥始朝天66.第66章 夜宴第464章 回駕157.第154章 餿主意246.第243章 欲令其亡,必令其狂261.第259章 地主之誼21.第21章 隴右老兵168.第165章 風花雪月278.第274章 歸99.第99章 得寶歌第484章 上進的夥伴304.第298章 人間薛公子第371章 瘦死的駱駝第393章 下一步第406章 北都重鎮第7章 夜眺長安186.第183章 手段第343章 譜寫165.第162章 志不滅第351章 靈關道26.第26章 鐵案第452章 長安亂104.第104章 大唐風氣69.第69章 案發150.第147章 秉公無私39.第39章 借刀306.第300章 春來明主封西嶽第376章 報仇的決心第360章 捷報291.第285章 人才第450章 驅狼吞虎第338章 遊藝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