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第159章 切割

第159章 切割

長安城一天比一天冷。

薛白在宣陽坊楊銛宅門前翻身下馬,立即有僕從迎上來替他撐着傘。

一路入內,石階兩側站着守門的是金吾衛,庭院裝飾富麗堂皇,不遜於右相府。

步入議事廳,迎面有暖意燻人,兩個美婢乖巧上前,給他脫了身上的錦裘,引着他繞過屏風。

“薛郎來了。”堂內坐着的衆人紛紛起身。

放眼過去,這些楊黨官員,大多都身穿無花紋的淺青官袍,只在前列有寥寥幾個綠袍官員,包括杜有鄰、元載,唯一的紅袍重臣則是楊釗。

隨即,軟壁後傳來了朗笑聲,楊銛從後方轉出,招薛白在上首的側席坐了。

“聽聞阿白近日要納妾,可喜可賀啊,爲兄略備了一些薄禮,晚些送到府上。”

“多謝阿兄掛懷了。”

眼下薛白既有聖眷又有作用,莫說納妾了,哪怕是在路上絆了一跤,旁人都能想出理由給他送禮。

今日楊黨衆人議的不是什麼大事,商議怎麼普及竹紙而已。

“過了冬便是春闈,如今已有不少鄉貢隨着秋糧解運提前到達長安備考,其中一些寒門舉子正是我們可招納的。”

“這些都是有可能入仕爲官的人才,當使他們知曉該把行卷投到國舅府上。”

“可結社、贈書,舉子結詩社乃常有之事,我等可引導寒門舉子抱團,發放竹紙與書籍。這些出身貧寒的人才多曾因紙貴而受困,與我等志氣相合……”

元載出身貧寒,對這些事極爲感慨,大部分時候都是他在附和薛白,並提出實質性的建議。

楊銛是不理會這些小細節的,坐在那彷彿一具雕像,只等商議出了結果欣然答允。之後,他才參與到更重要的爭權奪勢的環節。

他承諾過要給杜有鄰謀一個吏部考功司郎中,如此黨羽中又能多一個紅袍官員,春闈之後,爲楊党進士謀官也方便。

還在說此事,楊釗見縫插針地道:“阿兄,若我能謀個御史中丞之職,春闈時便可參與擬定進士名單,可爲阿兄多盡一份力。”

楊銛道:“是啊,裴公馬上要遷光祿大夫了,只是……”

他沉吟着,看了薛白一眼。

薛白道:“若王𫟹能把御史中丞之職空出來,此事自無不可。”

“不錯。”楊銛道:“有了空缺,爲兄纔好幫你。”

“多謝阿兄。”楊釗大喜,顯然又準備送些大禮。

薛白身上穿的錦裘就是楊釗送的。

他有時想想,身邊不是楊釗這樣的奸臣,就是元載這樣的奸臣,他大概也不是什麼忠臣。

……

這日到了最後,楊銛只留下薛白與元載,商議更機密之事。

“此番,我恐怕有辱使命了。”元載苦笑道:“我丈人素來看我不順眼,由我勸他,只怕適得其反。”

楊銛竟是先安慰了元載,道:“公輔才貌雙全,雖出身貧寒卻年紀輕輕官居六品,真大丈夫,何況用情至深,待王氏體貼,如此好女婿,王忠嗣豈有嫌棄之理。”

“國舅過譽,元載慚愧,終究是沒能說動丈人,薛郎如何看?”

“無妨。”薛白道:“他與李亨三十餘年交情,本就不可能輕易答應,元兄能讓他知曉利弊即可。”

“薛郎還有後手?”元載問道:“可有我能再出力的?”

“王將軍近來是何反應?”

元載雖沒有說服王忠嗣,卻已說服了王韞秀,因此對王忠嗣的行蹤頗爲了解,道:“丈人還未得聖人召見,反而先去了東宮一趟。回府之後打聽房琯的下落,得知房琯已外貶,倒是李泌想見他……”

薛白注意到一個細節,王忠嗣原先不知道房琯外放的消息,這說明他其實對東宮諸事參與得不深。

換言之,王忠嗣親近李亨不假,但他們之所以能成爲義兄弟,首先在於他是李隆基的義子。

再往後聽,得知王忠嗣要見李泌,薛白點了點頭,道:“如此,事情已可謂順利,接下來我們不動,給東宮一個自救的機會。”

元載一聽,恍然大悟,微微一笑。

楊銛卻很迷茫,問道:“這是何意?”

薛白沉默了片刻,解釋道:“這就與抱得美人歸是一個道理,國舅想讓王忠嗣歸附,總得讓他先確定別的路都走不通。”

“哈哈。”楊銛笑道:“阿白如此一說我便明白了,淺顯易懂。”

這是簡單的說法,若往復雜了說,東宮與李亨,其實是兩個概念。

東宮的範圍很廣,其中可能有太子的妻族勢力、太子一母同胞的兄弟姐妹、任職於東宮的屬官,甚至有些人只是單純希望國本能穩固。

李亨有時能代表這些人的利益,但有時候不能,偶爾他個人的利益與東宮利益還會有衝突。

李靜忠爲何坑殺薛白?因爲妻族利益損害到了太子本人的利益了。

妻族代表的不是夫妻情分,而是一個家族對儲君下注,它屬於東宮的勢力;而宦官無家無業,所有的一切都依附在太子身上,纔是代表太子本人的利益。

同樣的道理,當太子本人的利益損害到了東宮利益的時候,自然也會有人站出來,要太子割捨一點什麼。

這纔是薛白對坑殺的第一次復仇,用同樣的因果,把同一個困境擺在東宮面前。

~~

崇仁坊,迎祥觀。

王忠嗣獨坐在廡房中,看着亭外的小雪,自捧着酒囊喝着酒。

李泌穿着單薄的道袍踱步而來。

“李先生爲何邀我來此?”王忠嗣嘆息道:“韋堅與皇甫惟明便是在此處相會,因此身死的。”

“並非是我邀王將軍前來。”李泌道:“我亦是受人相邀。”

“那是?”

忽有動靜響起,兩人轉頭看去,只見一盛裝女子被引進了道觀後院,正是太子良娣張汀。

“王將軍、李先生,失禮了。”

張汀進了廡房,盈盈一拜,開口便進入正題,道:“今日冒昧相請,懇請兩位能爲了穩固國本,救一救東宮。”

這些年,賀知章致仕,韋堅、皇甫惟明等人身死,李適之、李齊物、韓朝宗、房琯相繼外放,杜希望、薛徽漸漸曖昧……輔佐東宮的人已經越來越少了。

今日在此的三人,王忠嗣在邊鎮多年,不涉朝爭;李泌年紀輕輕,驟任翰林;張汀更是不滿二十,初爲人婦。其實都是倏然之間就被擺到了要承擔東宮命運的位置上。

但利益扯牽,避不開,這次只好由他們來代表東宮的利益。

“殿下讓王將軍查真相,王將軍可查了?”張汀先開口,啓了話題。

“老夫是個只會打仗的粗人,做不來這細緻之事。”王忠嗣道:“殿下所言自是不假,然而,此事真相如何暫且不論。老夫久任、兼統四鎮,與殿下過於親近,總是有錯的。”

李泌聽得微微點頭。

能認下這個錯,可見王忠嗣心裡知曉聖人心意,願意向聖人順服。

當然,太子不肯認錯自有苦衷,因爲認了錯也得不到任何聖眷,只會被聖人藉機限制權力從而想殺就殺。這種苦衷,李泌能理解,但不能感同身受。

“錯不在王將軍。”張汀道:“聖人之所以對殿下起猜忌,除了哥奴的構陷,亦是因殿下身邊一些人擅自行事。”

她一開口,王忠嗣與李泌都沉默了。

張汀只好道:“柳𪟝案發時,李靜忠確是自作主張坑殺了薛白,爲東宮結下仇怨。未曾想,薛白成了虢國夫人的心尖好,從此事事與東宮作對。”

李泌沉吟道:“殿下奉旨查裴冕案,只查出一個李靜忠,恐不足以平息聖怒。”

“我亦有罪。”王忠嗣道:“引見回紇商隊爲殿下掙些錢財用度,我會向陛下請罪。”

“不可。”

李泌走到門邊,往外探了一眼,道:“邊鎮用胡人之策一出,四鎮節度使之位必保不住。但將軍至少該保一個河東節度使之職。”

王忠嗣沉默。

張汀問道:“爲何?”

“張良娣認爲,右相提拔胡將,爲何?”

“索鬥雞氣量狹窄,恐名臣出將入相,取代他的相位。”

“若再深思一層如何?”

“李先生何意?”

李泌稍稍蹙眉,因不欲妄自揣測人心,但事關重大不得不提,道:“右相得罪太子已至不可彌合之地步,倘若萬年之後,太子繼承大統,恐右相介時將以武力阻止殿下。”

張汀驚得美目圓瞪,訝道:“李先生是說……雜胡?”

王忠嗣沉鬱地點了點頭。

他說過安祿山有異心,其實不是像張九齡一樣會看出什麼“形相已逆,肝膽多邪”,而是李林甫之所以扶植安祿山,原因不難猜想。

既然得罪死東宮了,怎能不留後手?

李泌道:“眼下安祿山滯留長安不歸,表面上爭的是御史大夫,實則是河東節度使。”

“聖人未必會給他。”

“但王將軍一卸任,便再無人能鉗制其人,將軍萬不可向聖人認罪。”

說到這裡,他轉向張汀,道:“此事該由殿下向聖人稟報爲妥,自責御下不嚴,請斬李靜忠。再由殿下指證王將軍派遣回紇商隊一事,奪王將軍四鎮節度使之職。”

“如此,太子之位?”

“張良娣放心。”李泌道:“聖人不會廢太子。”

他有句話沒說,換了新的太子,豈有到時那一個威望盡失的太子來得好控制。

張汀又問道:“如此,河東節度使一職可保得住?方纔先生說了,萬不可讓雜胡得到河東。”

她正在勾心角鬥中迅速成長着,今天又學到了非常多……東宮未必全由李亨作主;李靜忠與她的利益不一致;兵權絕對不能丟;

“若是,能讓人幫忙求情?”李泌以有些疑問的語氣,向王忠嗣問道。

王忠嗣一張沉毅的臉中透出爲難之色,末了,點了點頭,道:“老夫估且一試,即使不成也無妨。若能由老夫舉薦朔方、河東節度使人選,雜胡便亂不起來。”

“怕的是將來,安祿山聖眷在身,終與旁人不同。”

“我盡力一試。”

王忠嗣給了承諾。

讓李亨來指證他,他心裡是不會有任何芥蒂,卻可做出不和的假象,以此讓楊黨幫忙說話,讓聖人消除猜忌。

“如此,眼下只有唯一的難處了。”

兩人同時起身,向張汀鄭重道:“請張良娣再勸一勸殿下,向聖人稟明李靜忠之罪。”

~~

入夜,李靜忠端着熱水進堂,只見李亨臉色陰鬱地坐在那。

“殿下怎坐起來了?萬一讓人瞧見,還是快躺下吧。”

李亨沒有回答,而是盯着這個老宦官,目光閃動,眼中神色複雜。

李靜忠被他盯得發毛,心裡害怕,有種不好的預感……回想起韋氏被削髮爲尼之前,太子也是這個眼神。

“殿下?老奴可是做錯了什麼了?”

“你能做錯什麼?”李亨淡淡說着。

他心裡很清楚,與妻和離,旁人會知是他妻族有罪;但在旁人眼中,他身邊的心腹宦官若有罪,豈可能是自作主張?

“老奴惶恐。”李靜忠連忙跪下,將水盆擱在李亨腳邊,雙手擅抖,想要爲他洗腳。

李亨卻是止住了他,忽問道:“你服侍我多少年了?”

“老奴十歲服侍殿下,已有三十三年了。”

李亨悲嘆一聲,喃喃道:“我這太子當得軟弱無能,屢屢護不住身邊人。如今,他們又逼我除掉伱,如何是好啊?”

李靜忠駭得魂飛魄散,自知死路一條,連忙跪地大哭,道:“殿下……若老奴一條賤命能爲殿下消除禍端,老奴情願一死……請殿下往後照顧好身體……”

“起來。”李亨喃喃道:“我絕不會做出如此薄情寡義之事,今夜問你,是讓你明白時間不多了。”

“殿下!”李靜忠猶在泣聲,“老奴願死……”

“結案吧。”李享道:“這案子不是我做的,結案罷了。”

“是,老奴已經找到了‘真相’,殿下可記得,三月初,河南尹裴敦覆在東海討賊歸來述功,其部下曹鑑醉闖民宅,殺人一家四口。裴寬依律斬殺了曹鑑,正是因此得罪裴敦復。”

“你是說?”

“曹鑑雖死,卻有部下士卒逃亡,斬殺了回紇商隊與裴冕。”李靜忠道:“也許,此案就是這般簡單?”

一樁案子到最後查出如此結果很潦草,但卻是絕大部分朝中官員想要看到的結果,早點結案,讓此事過去。

知道真相、猜到聖心的,往往是極少數人,李亨大可不理會其意見,他已給出了最好的結果,只需要爭取在多數人心中的威望。

聖人會怒,那又如何?他認罪難道就能得到聖人的歡心?只會被捉到把柄圈禁而已。

不認罪也不會被廢,聖人的對手從來就不是他李亨,而是從商周時期開始就賦予一國儲君的權力。

聖人早就意識到了,殺三庶人之身也改變不了儲君帶來的威脅,要剪除的是東宮的羽翼。

~~

傍晚,薛白回到家中。

“郎君,有客來訪。一定要等你回來。”

“是嗎?”

薛白看向了院中的腳印,腳印上已經覆蓋了積雪,想必來人已等了一段時間。

其中有腳印很大,不是尋常人能有的……果然,王忠嗣麾下那名身高七尺二寸的大個子親兵管崇嗣就站在檐下,彷彿在頂着門框。

入堂一看,王忠嗣正坐在那。

“王將軍如何來了?”

王忠嗣寧可與薛白直言不諱地談,也不想通過元載與楊銛聯絡,開門見山道:“我聽聞薛郎有神仙術,斷言安祿山要反?”

“這個李長源,一點秘密都守不住。”

“放心,老夫是能保守秘密之人。”王忠嗣道:“可否助老夫保河東節度使一職?”

“旁人救不得王將軍,你唯有自救。”

王忠嗣道:“我們會讓殿下向聖人請罪,指證裴冕乃李靜忠派人所殺,你可出一口氣……”

“與我無關。”

薛白毫不猶豫地打斷。

他要的是王忠嗣狀告李靜忠,爲的是李亨對王忠嗣心生芥蒂,反目成仇,又不是爲了給李亨一個機會。沒有討價還價的可能。

王忠嗣微微皺眉,道:“我說這些,非因棧戀權柄,實憂慮邊鎮……”

薛白問道:“王將軍若憂慮邊鎮,何惜一個惡毒宦官?”

“可真相如何?”王忠嗣道:“你所說那些秘事,我查證過,結果得知,裴冕是你派人殺的。”

“好吧,就是我。”薛白無所謂的態度道:“不論李亨說了什麼,我大可承認,我是薛鏽之子,收攏了隴右老卒殺人,王將軍既知道了,大可與聖人明言。”

他擺出的是與李亨全然不同的態度。

王忠嗣深深打量了他一眼,根本不去糾結那所謂的真相,道:“老夫看得出,薛郎心中有蒼生社稷,可否讓一步?”

薛白顯出些許不耐之色,道:“只有這一次了,若太子願向聖人自罪,以示悔過,我會請國舅出手。可若是太子到最後也不願承擔責任,又如何?”

王忠嗣道:“我會與殿下陳述利害,他會答應。”

“好。”薛白道:“那便拭目以待。”

“李林甫、安祿山等人甚至已經做好準備,要以武力阻止太子登極,捍衛自己的既得利益”這不是我瞎編的,是資料中的觀點之一,當然,古代的事誰都不知道了,這是選用了一種說法~~【今天寫得特別慢,第二章短時間能出不來了,比往常都要遲了,大家真的不要等】

(本章完)

154.第151章 造相225.第222章 別長安第393章 下一步156.第153章 妙法第459章 劫持第445章 將計就計第454章 身份171.第168章 以小見大193.第190章 吏部試219.第216章 掩蓋的真相第409章 壯膽第476章 騙子第348章 渡河69.第69章 案發294.第288章 冬至329.第321章 汝陽三鬥始朝天85.第85章 天子庠序101.第101章 接洽第466章 燕帝第473章 嬌貴70.第70章 夾縫生長70.第70章 夾縫生長139.第136章 用人第455章 速去速回第436章 都在努力148.第145章 繼任者207.第204章 天寶文萃145.第142章 改變第405章 還沒反126.第124章 隱情32.第32章 籌碼第461章 餘燼167.第164章 洗兒宴第375章 私怨309.第303章 獻策13.第13章 奸相49.第49章 私藏192.第189章 輸贏301.第295章 擔責194.第191章 起家官第372章 彭娥287.第282章 華錦之下229.第226章 縣尉178.第175章 科舉試72.第72章 賤籍193.第190章 吏部試178.第175章 科舉試第368章 真功勞299.第293章 潑冷水111.第111章 派系41.第41章 劫囚第415章 常山郡314.第308章 嚴網294.第288章 冬至第369章 情敵24.第24章 公主宅85.第85章 天子庠序15.第15章 大理寺87.第87章 飲中八仙歌第372章 彭娥98.第98章 御狀242.第239章 地頭蛇第445章 將計就計第422章 恩人281.第277章 壓不住第436章 都在努力第448章 驅狼吞虎330.第322章 舊時事221.第218章 心結101.第101章 接洽18.第18章 追兇者第353章 建關58.第58章 人脈網129.第126章 自由326.第318章 清白第392章 國本動搖311.第305章 相門女317.晚半小時發第467章 共克時艱74.第74章 親近第418章 亂起76.第76章 春雨127.七月總結(感謝月票金主“愛愛他家大可121.第121章 舊事240.第237章 大膽動手第340章 提議325.第317章 掖庭宮187.第184章 世族第484章 上進的夥伴第486章 幸蜀227.第224章 新誡第355章 兵臨城下29.第29章 金吾衛第395章 緩兵之計228.第225章 上任第344章 西南第437章 相惜245.第242章 驚醒主人第468章 玩火自焚244.第241章 點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