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4章 度日如年的房玄齡和安修仁

李元吉懟的李世民沒話說了以後,冷淡的瞥了一眼腦袋已經扎到案几下的李世𪟝道:“你還待在這裡做什麼,沒事做嗎?我讓你建立的聚集地建立好了,百姓和牛羊馬匹也分派完了?”

李世𪟝聽到這話,快速的從案几下拔出腦袋,頭搖的像是撥浪鼓一樣道:“沒,還沒完,臣這就去做。”

說完這話,李世𪟝就像是屁股上面捱了一箭一樣,連滾帶爬的逃出了中軍大帳。

李世民在李世𪟝離開以後,攥起拳頭,甩起衣袖,生着悶氣,也離開了中軍大帳。

看着那一連被掀起了兩次的帳簾不斷的搖曳,李元吉深吸了一口氣,又長長的出了一口氣,將心中、胸膛中的鬱氣吐了乾乾淨淨。

大唐有這麼好的條件,不想着建立古今未有的霸業,老是窩裡鬥算怎麼回事?

如果窩裡鬥能興國的話,那麼黨爭激烈的大宋、大明,乃至大清恐怕都統一全國了。

可從大宋、大明、大清的結局看,窩裡鬥不僅不能興國,反而還會敗國。

大宋文武相爭,文臣相爭,不僅使大宋內耗嚴重,還導致了大宋在面對外敵的時候,連個統一的說辭,以及想法都沒有。

大明文臣內部黨爭嚴重,以至於滿人都入關了,大明都只剩下半壁江山了,文臣們還忙着在黨爭。

至於大清,不提也罷,它內鬥的比大宋和大明不逞多讓,甚至有過之無不及。

由此可見,窩裡鬥乃中原歷朝歷代的最大害也。

李世民雖說是一代梟雄,歷史上也是少有的千古一帝,可依然沒能避免窩裡斗的事情。

即便是現在,李世民失去了所有的權柄,已經變成了個庶民,可腦子裡想的最多的還是窩裡鬥,而不是輔佐誰成就一番古今未有的霸業,又或者走出大唐,在大唐外再建另一個大唐。

如果李世民,乃至大唐絕大多數人能放棄窩裡鬥,一起經營大唐,一起共創偉業的話,那麼無論是現在的大唐,還是歷史上的大唐,一定會輝煌到一個無以復加的地步。

可惜,李世民也好,大唐的絕大多數人也罷,都不可能放棄窩裡鬥。

這是過往的歷史,以及過往的經歷賦予他們的詛咒。

在歷史上很多人嚐到窩裡斗的甜頭,發現對付自己人遠比對付敵人更容易,更省事以後,他們就會不由自主的去窩裡鬥。

在他們嘗過了窩裡斗的甜頭以後,他們就會深深的癡迷上這種味道,並且將這種事做到極致。

什麼順我者昌,逆我者亡、寧教我負天下,不教天下人負我之類的話,就是重要的體現。

這些話聽着是霸氣,但卻充斥着濃濃的窩裡斗的味道。

如果大家都能放下窩裡鬥,一起看向鄰居的疆域,惦記上鄰居的疆域,並且能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那誰還會說這種話?

所有掌權了的,以及即將掌權的,都只會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必我族類。

所有的貴族們,所有的士族,都只會考慮周邊還有那個鄰居沒有徵服,征服下以後自己能分到多少土地、多少錢財、多少奴隸。

所有人,都只會擔心鄰居家的地不夠多、錢財不夠多、奴隸不夠多。

而不是擔心自己家人不堪重賦,不夠壓榨。

所以,團結起來一起往外看,纔是興國的根本,只盯着國內,只會窩裡鬥,不會有好下場。

每次碰到這種事的時候李元吉都會想,這也許就是上天套在漢人身上的一道枷鎖,而這一道枷鎖不是用來保護漢人的,而是用來約束漢人的。

它存在的目的是爲了約束住漢人,不讓漢人這頭猛虎出去吃其他的動物,其作用就是給其他動物一條活路。

畢竟,在清以前的數千年裡,漢人的方方面面都處在世界的頂端,一旦漢人走出了中原,並且將目光落在中原以外所有地方,對中原以外的一切生出了覬覦心,那其他國邦、其他民族,很有可能會從地球上徹底的消失。

有人或許會說,在科技沒有發展起來之前,在交通沒有達到近現代的標準之前,漢人即便是走出去了,也遍及不了全球,更征服不了全球。

那你就錯了。

在炎帝黃帝時期,漢人在中原所佔據的地方也只是一隅而已。

漢人是通過不斷的兼併、消化,最終才征服中原的。

而最早的時候,兼併和消化的方式就是將重臣,亦或者王族分封出去,讓他們在各個地方立國,以他們各自爲主體,在各個地方紮根、繁衍、發展。

當各個地方的人在習俗、文化等各個方面高度相似、或者近乎統一的時候,那麼這些地方就成了漢家的一隅,中原的一疆。

後來者只需要在這的基礎上,進一步的完成統一和融合,那麼便可以將這些地方徹底的變成中原一隅。

中原就是這麼形成的。

而在疆域達到了一定的界限,現有的交通已經無法滿足統治所需的時候,新的交通方式,會應運而生。

比如秦之馳道。

如果新的交通方式遲遲沒有應運而生的話,那麼新的統治方式也會出現。

比如忽必烈分封的四大汗國。

所以,漢人能不能遍及全球,征服世界,問題不在科技上,也不在交通上,而是在思想上。

如果打破了思想上的這個禁錮,讓漢人走出去,那麼漢人有的是辦法遍及全球、征服世界。

無論是效仿虞夏商周的分封方式去慢慢的消化融合,還是效仿元朝建立一個個獨特的政體去統治這些地方,都可以幫助漢人遍及全球、征服世界。

如果這兩種辦法沒辦法滿足漢人所需的話,自有掌權者或者大賢會想出新的辦法。

中原兩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史上,統治國家的方式並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一直在變化。

從最開始的郡縣制,到九品中正制,再到三省六部制,再到內閣制等等等等。

都在不斷的變化,不斷的根據統治的需求,做出調整。

所以漢人一旦走出去了,一定能想到符合統治所需的統治方式,又或者制度。

所以一切的一切都不是漢人走出去的障礙,唯有思想纔是。

李元吉現在需要做的就是打破這種思想。

而打破這種思想不能用鼓吹的方式,也不能用向誰誰誰陳述、宣傳的方式。

因爲在這個時代沒人會認可,也沒人會理解。

所以必須用最傳統、最簡單的方式來打破。

那就是直接去做。

等做成了,所有人都看到好處了,分享到好處了,再告訴他們其中的道理,並且引領着他們一起去做,他們纔會蜂擁而至。

畢竟,再多的大道理,再鼓舞人心的宣講,也沒有實實在在的好處來的管用。

你不管是學這個也好,講那個也罷,都不如打土豪分田地來的實在。

結果嘛……自然不言而喻。

……

隨後半個月,李世民不知道是被懟自閉了,還是還在生悶氣,一直沒有露頭,李元吉也沒有上趕着去跟他鬥嘴,而是忙忙碌碌的籤起了字。

李世𪟝建立聚集地,分散安置百姓,給百姓分羊分牛分馬,都需要他簽字。

李靖、李神符、謝叔方、李君羨、侯君集等人打了勝仗,又征服了一些突厥部族,核功的文書,以及一應的賞賜文書,也需要簽字。

各個囤放點跟三省和民部交割囤放點裡的牛羊馬匹,以及俘虜的相關文書,也需要簽字。

李元吉完全化身成爲了一個簽字機器,瘋狂的在各個文書上揮毫着自己的大名,以及自己的各種意見。

而在簽字之餘,還要關注吐谷渾、樑國、大賀氏聯盟三處戰場的戰事。

吐谷渾那邊,慕容順已經正式對自己的兄長達延芒結波宣戰了,宣戰的口號是‘統一吐谷渾,再造慕容氏’,大唐是作爲宗主國,打着幫慕容順清剿叛逆,幫慕容氏復國的旗號參戰的。

所以參戰的不僅有慕容順的兵馬,也有大唐的兵馬。

而在這中間,大唐是佔據着絕對的主導地位的,不僅主導着所有的戰事,甚至連慕容順手底下的三萬吐谷渾騎兵也得聽從大唐的調遣,配合大唐的兵馬作戰。

李淵、屈突通、李高遷等人,在征討達延芒結波這個吐谷渾逆賊,幫助慕容順‘復國’的過程中,逐漸的放開了自我。

以前一些敢想不敢用的戰略戰術,都被他們用上了。

各種花裡胡哨的操作層出不窮。

什麼火牛陣、火羊陣、火馬陣,屢次出現在大唐和吐谷渾對陣的戰場上。

房玄齡和安修仁被李淵等人的這種騷操作驚的是心驚肉跳,幾乎是一日一書,請求李元吉趕緊把他們調走,不然他們怕自己活不過今年。

尤其是安修仁,作爲大唐名義上的隴右道行軍總管、作爲大唐名義上征討吐谷渾叛逆的主帥,那真是度日如年。

每天一睜眼就有好幾個老頭子圍着他,指點他如何排兵佈陣,如何作戰。

他完全不能發表自己的主見,也完全不能主導這場名義上是由他指揮的戰事。

更重要的是,他明明不能有自己的主見,也不能主導這場戰事,偏偏他還得有自己的主見,還得主導這場戰事。

這是爲什麼呢?

因爲老頭子們每次指點完了他以後,都會問他怎麼想,準備怎麼做。

他不回答還不行,因爲打頭的是一個不願意透露性命,但他全家,乃至三族也惹不起的人,幫兇還是他安氏家主,也是他大哥安興貴。

第355章 一勺燴第209章 坦誠相待(補更)第645章 出征!第22章 反覆橫跳?第590章 李淵怕了!第975章 稚嫩的褚遂良第339章 好大的威風第628章 武威賦忠勇第17章 李吉快跑第673章 唐突之戰(二十一)第631章 有點賤的猛將們第123章 亂營!!第555章 不當人的李淵第190章 誰還沒個賢內助了?!第1028章 遠遁千里第956章 慕容順和達延芒結波第844章 進擊的李世民第327章 真正的家天下!第76章 我去會會尉遲將軍!第537章 趁機敲詐?!第110章 孫思邈!第479章 大朝會(下)第139章 李淵的豪橫第376章 父若不允,兒便自取(爲‘紅塵飛光第844章 進擊的李世民第367章 李世民的心思第439章 李世民派人來罵娘了?第337章 一個將人生活透了的傢伙第489章 後發制人第131章 有問題?第203章 兒子都是上天派來討債的第1041章 請殿下出手!第472章 竇軌割腕第78章 損失慘重第223章 借梯子上樑第129章 一戰雙公?!(爲‘荊南’加更!這第680章 唐突之戰(二十八)第21章 父親,我跟着二哥幹了(補)第286章 我鼓動人抓我自己?第217章 賊心不死!!!第818章 無法拒絕第184章 把孫思邈給忘了?!第731章 設立武學第583章 不當人的宇文寶第43章 臭名昭著的好處第823章 有膽有識王玄策第23章 國公二代第162章 做人臉皮就該厚點?第838章 李孝恭的辦事方法第155章 賊心不死第749章 專業的事情就該交給專業的人去完成第412章 李孝恭有艦隊?!第309章 武氏一門第107章 大唐威武!第927章 有使南來第187章 你讓我怎麼相信你?第394章 狩獵第925章 自取其辱的李世民第352章 痛並快樂着第794章 做學問是有門檻的第499章 聰明自被聰明誤第320章 一時水土養一時人第984章 大家來找茬第677章 唐突之戰(二十五)第1050章 柴令武:不論誰做皇帝,都是我舅,第702章 唐突之戰(五十)第797章 李氏不能委屈自己人第409章 疑難雜症第61章 平陽公主第992章 能讓人會須一飲三百杯的酒第550章 掘李世民的依仗,挖李世民的根基第692章 唐突之戰(四十)第813章 是憨是傻?第769章 甕中之鱉第683章 唐突之戰(三十一)第80章 李世民的震驚第590章 李淵怕了!第140章 天威!震曜!(爲‘紅塵飛光’加更第278章 什麼叫跋扈?這才叫跋扈!!(補更第1002章 憑實力贏得尊重第54章 馬周俯首第528章 玄武門(十五)第414章 修文館第1025章 郭孝恪第137章 孫思邈要入門?!(爲‘末日屠筱’第53章 二傻子第527章 玄武門(十四)第472章 竇軌割腕第357章 分贓第873章 財神入京第385章 風聲鶴唳第29章 這就出徵了嗎?第198章 爲何不跳出去呢?第359章 十八位小美人第964章 草場的吸引力第86章 當然是爲了爭那個位置了第743章 全是心眼子第1039章 舊將未老,新將已現第341章 凌敬的野心第642章 我乃大唐工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