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0章 李靖回營

時間就像是天上的白雲,在不知不覺間就換了個位置。

在第三次號角聲響起的時候,西北的地平線上出現了一個黑點。

黑點一開始像是箭矢,在密密麻麻的牛羊馬匹羣中攉開了一條道路,隨後又進化成了長刀,在牛羊馬匹羣中大肆的劈砍,緊接着又變成了長帶,徹底的將牛羊馬匹羣從中間分成了兩半。

當小丘上的人能看清楚長帶中的人形的時候,長帶裡的人距離小丘已經不足三裡地了。

李世𪟝第一時間派出了軍中的軍司馬,以及各曹的參軍下了小丘,迎着長帶而去。

他們不是去迎接李靖的,而是幫李靖清點收穫,並且疏攏隊伍的。

像是李靖帶回來的牛羊馬匹,不可能一口氣全帶到中軍大營內去,必須就地登記、疏散。

像是李靖帶回來的哥舒部的族人,也不可能全帶到中軍大營內去,也得進行登記,並且就近安置。

僅有一些獨具特色的牛羊馬匹,又或者是哥舒部中的貴族,纔有資格跟着李靖一起回中軍大營。

在軍中的軍司馬,以及各曹參軍跟李靖的隊伍接觸上了以後,小丘下那條貫通了五六裡地依然看不到盡頭的長帶出現了分裂。

其中一部分人在軍司馬和各曹參軍的引領西去了別處,那些快要跟兩側的牛羊馬匹匯聚到一起的牛羊馬匹,也逐漸的開始化整爲零,消失在了那密密麻麻的牛羊馬匹羣中。

僅有不到五千人在李靖的引領下到了小丘底下。

李元吉在檢閱了一下李靖所率的隊伍,確認軍容軍紀整齊以後,才帶着李世𪟝一行下了小丘。

之所以這麼做,倒不是爲了彰顯自己的威儀,也不是在將士們身上找什麼存在感,而是爲了安全考慮。

越是混亂的隊伍就越容易出現安全問題。

他雖然不在意,也不怕有人突然跳出來賜殺他,可李世𪟝和李靖不能不在意。

真要出現了刺殺之類的事情,即便是他沒有出現任何損傷,李世𪟝和李靖也難辭其咎。

即便是他不追究,李淵也會遙隔千里,追究李世𪟝和李靖一個護衛不利之責。

所以他不在意歸他不在意,李世𪟝和李靖卻必須承擔起護衛的責任。

下了小丘,李靖帶着一個收拾的還算乾淨的壯年突厥人快步的上前。

“臣李靖參見雍王殿下,恕臣甲冑在身,不能全禮!”

“外臣哥舒翰參見雍王殿下,臣也是!”

兩個人都穿戴着甲冑,只不過李靖穿戴的是更高級的全套的鐵甲,而哥舒翰的比較低級一些,僅有頭盔、胸甲、臂甲、裙襬,並沒有肩甲,也沒有膝甲,更沒有連接關節處的鏈子甲。

所以李靖說不能全禮說得過去,但哥舒翰嘛,明顯有些說不過去。

他們已經下了馬,而不是在馬上,所以要不要全禮,全看甲冑的完整度。

甲冑的完整度越高,全禮起來就越困難,所以不能全禮可以理解。

但甲冑完整度不高,並且還沒有連接關節處的鏈子甲,那不管是半禮還是全禮都能輕而易舉的做到,所以說不能全禮沒辦法理解。

但考慮到哥舒翰是一個突厥人,以前也沒有出使過大唐,沒被大唐鴻臚寺的官員調教過,不懂大唐的一些規矩也在情理之中,所以就沒必要跟他計較。

李元吉笑着點了一下頭,上前拍了拍李靖身上的甲冑道:“李愛卿此次奔襲千里,突襲頡利的大本營,並且一戰功成,徹底的打開了我大唐征討突厥的局面,讓我大唐取得了現在的戰果,可以說是勞苦功高啊。”

李靖抱了抱拳,謙遜的道:“全賴將士們用命,臣不敢居功!”

在給自己請功和表功這種事情上,李靖和侯君集完全是兩個極端。

侯君集是恨不得將麾下所有將士建立的功勳全算在自己頭上,並且在請功和表功的時候也一個勁的誇自己,爲自己要好處,全然不顧將士們。

李靖就不同,在請功和表功的時候,全然不提自己,也不把所有的功勞全算在自己頭上,更不爲自己索要什麼好處,而是一個勁的將功勞往將士們身上推。

要說將士們喜歡誰,那毫無疑問是李靖。

從道德的角度上講,誰更高尚,那毫無疑問也是李靖。

可是從掌權者的角度看,侯君集就更討人喜歡了。

因爲他想要什麼,掌權者一眼就能看穿,而李靖想要什麼,掌權者卻看不穿。

對於掌權者而言,有慾望的人才是最好控制,也是最好用的,而沒慾望的人,不僅不好控制,不好用,還得防着點。

因爲依照世俗的道理看,沒慾望的只有兩種人,一種是無慾無求的隱士,另外一種就是所圖甚大的野心家。

前者自然不需要多做解釋,後者嘛,之所以沒有慾望,不是真的沒有慾望,而是他們的慾望已經脫離了低級趣味,開始追求更高的東西,低級的東西勾不起他們的興趣。

所以站在個人的角度上,李元吉很欣賞李靖這種高尚的作法,但是站在大唐的角度上,李元吉並不欣賞李靖這種高尚的作法。

李元吉笑道:“李愛情說笑了,你對大唐的功勞是有目共睹的,至於將士們的功勞,我也不會忘。”

說到此處,李元吉笑着對身側的李世𪟝吩咐,“來人納,給我們的功臣們賜酒!”

李世𪟝笑呵呵的應了一聲,立馬吩咐人呈上了早已備好的酒水。

不僅李靖有,李靖的部曲,以及三千玄甲也有,而突厥貴族當中,只有哥舒翰得賜了一杯,其他人嘛,全都得靠邊站。

身爲戰俘,在沒有獨特身份的情況下,得有戰俘的自覺。

待到李靖,以及所有將士們手裡全都有酒了以後,李元吉接過了李世𪟝遞過來的酒盞,高舉過頭頂,大喊道:“諸卿,共飲!”

李靖和一衆將士一起將酒碗或者酒囊舉過頭頂,高聲道謝道:“多謝殿下賜酒!”

李元吉端起酒盞豪邁的一飲而盡,李靖帶着將士們也將各自手裡的酒豪邁的一飲而盡。

李世𪟝立馬帶着人上前重新斟酒,在酒盞、酒碗、酒囊裡重新都有了酒以後,李元吉再次將酒盞舉過頭頂,大喊道:“迎諸卿凱旋!”

“謝殿下!”

李靖帶着將士們齊喊。

李元吉再次端起酒盞一飲而盡,等到李世𪟝再次上前斟滿酒以後,又高舉過頭頂,“賀我大唐萬勝!”

“大唐萬勝!”

衆將士士氣高昂的再次齊喊。

李元吉帶着衆將士一起將手裡的酒飲盡,大聲的道:“回營以後,大慶三日,酒肉管夠,每人再賞馬三匹、牛五頭、羊五頭,錢十萬。

待到大慶過後,再爲爾等論功行賞,加官進爵!”

將士們的士氣一下子就更高了,都嗷嗷嗷的叫了起來。

這就是發賞賜的好處。

能一下子激起將士們的熱情,也能邀買一波人心。

如果賞賜再多一些,現在再帶着他們長途跋涉的去陰山廝殺一回,他們也不會含糊。

“回營!”

李元吉大手一揮,帶着嗷嗷叫的將士們氣勢磅礴的往中軍大營趕去。

趕回中軍大營的時候,已經到了傍晚。

侯君集已經命人準備好了酒肉,並且帶着營內的所有將士在轅門口恭迎。

李元吉誇讚了侯君集兩句以後,帶着將士們慶祝了起來。

酒肉管夠,並不是說辭,而是真的管夠。

尤其是肉,想吃多少就有。

連帶着營地內的將士們也跟着沾了光。

一個個捧着酒囊,拿着牛羊肉,胡吃海塞,陪着玄甲軍的將士們一起歡慶。

中軍大帳內也是如此,亦如前日、亦如昨日,又是一場羣魔亂舞。

如此場面足足持續了三日。

在這三日內,沒有一個人談公事的,大家都在瘋狂的發泄着大勝以後興奮的情緒,即便是李靖好幾次找上門,想談一下公事,也被李元吉給拒絕了。

待到三日以後,大家都徹底發泄完了,也歡慶夠了,李元吉這纔將李靖召到中軍大帳內說起了公事。

李靖到了中軍大帳內坐定以後,一口氣將這三日來憋在心裡的話全說出來了,“殿下,臣以爲,我們現在還不是懈怠的時候,我們必須儘快的征服頡利所統領的突厥全境,防止頡利起伏。

雖說頡利在陰山遇襲以後,不知所蹤,也盡失人心,但他終究是突厥各部公認的大可汗。

在他的大可汗之位沒有被剝奪之前,他隨時隨地都有起伏的可能。

臣在回來的路上聽說,蘇尼失部的阿史那社爾率領了十萬蘇尼失部的兵馬脫離了蘇尼失部,臣猜測他很有可能是去投奔頡利了。

而頡利的長子欲谷此前奉頡利之命,率領了十萬兵馬去征討夷男和黃頭。

如果頡利聯繫上這兩個人,並且將他們手裡的兵馬聚集在一起,那對我大唐而言將是一個威脅。

所以我們必須趁着頡利聯繫上他們之前,就拿下頡利所佔據的突厥全境,並且陳兵邊境,讓頡利再無起伏的可能。”

李元吉點點頭道:“可以我們現在進軍的速度,恐怕很難在短時間內完成這件事。”

雖說大唐在征討突厥的過程中連戰連捷,今天滅掉突厥這個部族,明天滅掉突厥那個部族,並且還佔據了突厥不少地方。

可這些部族,乃至地方,都是臨近大唐的,也是大唐最容易觸及的。

像是遠一些的地方,比如阿跌部、漠南、漠北,大唐如今還沒有觸及到。

而阿跌部也好,以及盤踞在漠南、漠北的其他部族也罷,佔據的地方雖然小,但實力都不弱。

大唐雖然有足夠的兵力和實力能夠拿下他們,可光是要跑遍這些地方,就得耗費數月之久。

第206章 李元吉的‘事’發了!第238章 答案第969章 白災和瘟疫第573章 齊王爺完勝武德四傑第490章 房玄齡的高招第889章 您還是讓臣去戰死吧!第917章 柳樹川第570章 歷史上第一位有跡可循的狀元第513章 風起……第574章 又富又窮的大唐第549章 那就請父親看看我的手段!第335章 赤子心慈第17章 李吉快跑第264章 羅士信的心思第473章 尹德妃的小秘密第250章 李孝恭上書第639章 人總是被利益所驅使第481章 殺雞儆猴第597章 終於要開始了嗎?第625章 集賢院第401章 《十七帖》和《蘭亭集序》第864章 四伯父?!第589章 到底是姓李呢,還是姓裴?第591章 古人的包辦婚姻會不會得到幸福?第627章 心口如一的實幹家第1016章 狼和鷹的孩子第185章 齊王爺縱馬越長安第1005章 好色的輔機和說謊的哥舒第1004章 薛瘋子!第375章 餘威赫赫第855章 戰術顧問來一打?第164章 不能善了第566章 以寬律己,以嚴律人?第504章 阿郎的手太大,我一個人握不下第485章 尹德妃的秘密第911章 代州,一個出英雄,也出悍卒的地方第590章 李淵怕了!第233章 神駒第995章 想當年第1004章 薛瘋子!第843章 不懂得粉飾太平的唐臣們第944章 看破一切的李靖第848章 純純的噁心人第398章 較技(中)第873章 財神入京第235章 一個要死給李淵看的老頭第722章 醉生夢死的李淵和腦生反骨的李孝常第569章 誰是毒蛇?!第838章 李孝恭的辦事方法第441章 論險第817章 大唐從不缺人才第365章 涉險第5章 老謀深算第833章 世家之害遠勝兵災第710章 孩子?孩子!第1037章 鄭仁泰第475章 倔強的關中人第859章 對錢失去了興趣!(兒童節快樂!)第203章 兒子都是上天派來討債的第155章 賊心不死第953章 收尾第764章 狐狸尾巴終於露出來第966章 領袖是具備個人魅力的第806章 聰慧而又喜歡腦補的李高遷第236章 鄭觀音上門第265章 利益置換第236章 鄭觀音上門第543章 奉李元吉上位第546章 四龍會(下)第234章 尹阿鼠帶來的消息第913章 葫蘆丘第994章 帝國的黎明第228章 殿下到底想要什麼?第155章 賊心不死第747章 突厥使節團來訪第559章 柴駙馬的妙用第797章 李氏不能委屈自己人第953章 收尾第199章 鷸蚌相爭,漁翁得了個寂寞(補更)第115章 真的奔着和談來的?!(爲‘末日屠第298章 扶次抑長第108章 一尊活神!第4章 當殿行兇第493章 頡利在嚇唬人?第1015章 三通鼓!第533章 並不簡單的玄武門第805章 江夏公對此有什麼解釋第66章 列人營!蘇定方!第220章 兔子妃呲牙第463章 又瘋又狠的李淵第928章 阿史那社爾第649章 戰爭就是無所不用其極第810章 有些人不值得憐憫第342章 誤會和漕運第370章 齊王兇猛第381章 大唐第一粉刷匠第389章 二月初一第772章 突厥來人第251章 宗室子弟?那又如何!第197章 又一個聰明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