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9章 質子的作用

根本不需要付出兩三代人。

最主要的是,以大唐如今對交州的統治力度,根本不需要像是宋、明、清那樣跟交州的蠻人商量着來,給他們封各種官、許諾諸多好處,讓他們慢慢的漢化。

大唐如今完全可以依照自己的心思在交州推行各種漢化的手段,蠻人們能選擇的方式也只有兩種。

要麼順從的接受漢化,要麼關門放李靖。

額……關門放李靖有些誇張了,李靖還沒有那麼沒排面,放宇文寶或者薛萬徹足矣。

這兩個都是不問緣由,完全依照上面的心思辦事的殺才,有他們兩個出馬,再加上交州本土的府兵配合,足以。

“讓商賈去吸引蠻人下山,接受漢化?”

馮盎一時間有點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這是商賈們能做成的事嗎?

他們交州那麼多聰明人,還有無數被髮配到交州的犯官都拿那羣死腦筋的蠻人沒辦法,商賈能有什麼辦法?

李元吉點點頭,大致將自己的想法給馮盎講了一遍。

馮盎聽完以後,沉吟着思量起了可行性。

良久以後,若有所悟的道:“這個辦法倒是可行,只是所需要耗費的時間也不短,達不到殿下所說的更便捷的要求。”

李元吉笑道:“僅僅只是這樣的話肯定不行,但要是加上你剛說的辦法的話,是不是會更快一些?”

一面招攬同化那些能被招攬和同化的,一面打擊那些負隅頑抗的。

再讓那些被招攬和同化的也去打擊那些負隅頑抗的,三重針對下,那些負隅頑抗的會崩潰的更快。

蠻人們在面對漢人的時候,或許會團結一心,一起共抗漢人的兵馬。

但面對他們自己人的時候,恐怕就沒那麼團結了。

畢竟,沒有了共同的敵人,內鬥纔是永遠的主旋律。

馮盎聽到這話又是一愣,然後點着頭道:“那確實會更快一些……”

李元吉點着頭道:“既是如此,那你就跟河間王商量着辦吧。”

無論是派遣商賈去吸引蠻人也好,還是跟蠻人中的女首領締結姻親也罷,都是小事,還用不着他這個掌權者親自出馬,由李孝恭和馮盎兩個人就足夠了。

反正兩個人如今執掌着海運,手底下有大把的商賈可以借用,辦這種事情輕輕鬆鬆。

至於說讓誰跟蠻人中的女首領結親,那就讓他們自行去挑選好了,是被髮配到交州的犯官也好,還是交州的基礎軍官也罷,都隨他們去。

“喏!”

馮盎趕忙起身,躬身應允。

李元吉笑了笑,擺擺手示意馮盎坐下繼續說話。

隨後,李元吉跟馮盎商量了一些細節上的問題,又讓馮盎在隨後經略交州的時候,把陰謀、陽謀一類的東西全都搞上去。

就蠻人那半開化的腦袋,在各種陰謀、陽謀面前根本不值得一曬。

什麼貴人深陷蠻族,得蠻人相救,要送蠻人一場大富貴啊;什麼智者避禍於蠻族,隨隨便便的指點着蠻族藉着各種手段發家致富,屹立於其他蠻寨之巔啊,都能忽悠着蠻族集體去死。

反正,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遠比困難多得多。

就發配到交州的那些犯官,你讓他們成事,他們或許會一事無成,但你讓他們敗事,或者把某一個地方的人全弄死,那他們會幹的比忠臣良將還要好。

畢竟,草菅人命這種事,他們絕對是專業的。

在使出陽謀陰謀拉攏一批,又物理消滅一批的情況下,蠻人漢化的速度會非常快。

www▪ тt kǎn▪ ¢ Ο

等到蠻人漢化,並且在當地登記造冊,上了戶籍以後,大唐僅交州一州的丁口恐怕就要達到七八十萬戶了。

有人或許會覺得這很誇張,但這一點兒也不誇張。

大唐登記造冊的丁口是有兩百萬戶,但沒登記造冊,又在大唐統治下的丁口或許比登記造冊的還多。

刨去各個世家豪門仍舊存在的隱戶不說,光是大唐各個附屬部族的丁口,以及荊、益、交三州內那些不被大唐承認,或者不願意在大唐登記造冊的蠻夷的數量,恐怕就能達到兩百萬戶。

僅交州一地李靖所征服的蠻人就達到了數十萬戶,更別提荊、益兩州的了。

他們在隋末戰亂中雖然有所損害,可損害遠沒有漢人那麼大。

畢竟,無論是前隋統一南北,還是大唐一統天下,都沒有把注意力放在蠻夷身上,也沒有對蠻夷動過重兵,除了北方的突厥、吐谷渾主動找上門來討過打外,南方的蠻夷幾乎沒受到過什麼傷害。

最大的一次傷害也是李靖陪着李孝恭在征討南樑,招撫交州的時候所造成的,可李靖即便是殺出了人屠之名,也遠沒有亂世所能帶來的殺戮大。

所以南方蠻夷幾乎沒受到什麼傷害,整體實力都保存的很好,丁口的數量非常龐大。

只是他們一直居住在山裡,又語言各異,許多都沒有自己的文化,也沒有太大的野心,不然他們統一在一起,一起殺入中原的話,那對中原也是個大麻煩。

這也是沒自己的文化的民族所必須要面對的最大的悲哀。

這也是漢族能夠一直延續下去的最大的底蘊所在。

在給馮盎出了許多主意,爲經略交州定下調子以後,李元吉這才放馮盎離開了太極宮。

馮盎此次入京,除了要向朝廷表明自己的忠心以外,最大的任務就是從朝廷手裡攬過一些重任,證明自己還有用,免得朝廷惦記上他。

如今兩項任務已經完成了,他也不好繼續在長安城內多留。

在灞河上的楊柳全部枯黃,在山林裡的柿子全部掛燈以後,馮盎騎着馬,帶着自己的隨從,很低調的就離開了長安城。

去相送的人不多,僅有李孝恭一人爾。

倒不是說其他人不願意去相送,而是其他人跟馮盎的交情不深。

上趕着去送馮盎會顯得很下賤。

朝中的權貴當中,雖然有不少人吃着海運的飯,得靠馮盎發財,可即便如此,該端着的時候還得端着,不然一羣身份地位都不低的權貴一起去送馮盎,那馮盎豈不成了權貴中的第一人了。

最重要的是,他們一起去‘吹捧’馮盎,不僅會顯得很下賤,還會被掌權者所忌憚。

好嘛,你們一個個都是國之重臣,全部湊到馮盎身邊,將馮盎接來送去,你們想幹啥?

擁馮盎爲敵,跟皇家打擂嗎?

是你們不想活了,還是你們不想讓馮盎活了?

“唰!”

左武庫裡,李元吉手持着大刀揮砍而下,在大刀快要觸及地面的時候又快速的收刀,持刀而立,結束了一天的晨練。

自從宮裡的宮衛們重新進行的整編以後,左武庫就廢止了,左武庫裡囤房的武器也被運送到了西內菀。

李元吉命人將左武庫收拾了一番,成了他的專屬練武場。

許久不練,有些手生了,所以在收起了大刀以後,李元吉仍舊有些意猶未盡,不過眼看着馮智戴一直在一旁躬身等着,他也不好再繼續練下去。

衝馮智戴招招手,馮智戴很快湊上前,拍馬道:“殿下的刀術真是越來越精湛了,臣隔着老遠都能感受到殿下刀上的那股凌厲。”

李元吉接過趙成雍手裡的汗巾,擦了擦壓根都沒冒出來的汗跡,白了馮智戴一眼道:“我記得你是第一次看我練刀吧?

你是從哪兒看出我刀術越來越精湛的?”

馮智戴一臉的尷尬。

我的殿下啊,不帶這樣的。

您明知道我是拍馬屁,您配合着點就好了,幹嘛戳破呢?

這讓我以後還怎麼拍啊?!

李元吉也沒有揪着此事不放,話鋒一轉道:“我今日召你前來,是想問問你,你父親離京的時候,我沒有去相送,他可有怨言?”

馮智戴神情一凌,毫不猶豫的搖頭。

別說他父親沒怨言了,就算是有,他也不敢承認。

李元吉點點頭道:“沒有就好。我也不是不想去送,而是去了對你父親沒好處。”

馮智戴趕忙點頭,表示理解。

以李元吉如今的身份,要是去送那個武臣出京,那就代表着要讓這個武臣爲大唐豁出性命去了,他還想讓他父親長命百歲呢,不想讓他父親爲大唐豁出命去。

雖然交州那地方,也沒什麼值得他父親豁出性命的事情……

“此番召你前來,除了問及此事以外,還有一件重任要交給你去辦。”

李元吉盯着馮智戴繼續說道。

馮智戴忙躬身道:“請殿下吩咐……”

李元吉道:“日前陳侍中和禮部的官員已經說服了林邑使臣,答應了跟我大唐互開邊市。我本來想將這個邊市交給你父親去操持的,可你父親另有重任,所以我準備將其交給你操持。

你可有信心?”

馮智戴一愣,錯愕的仰起頭,一臉的不可思議。

李元吉故作不悅的道:“怎麼,沒有信心?”

馮智戴趕忙道:“不是,臣只是沒想到,殿下會放臣回去。”

李元吉淡然的道:“這有什麼想不到的,如今你父入京,已經證明了他的忠誠,你馮氏又素有忠直之名,我要是再留着你,倒顯得我小家子氣了。”

馮氏反不反,其實跟馮智戴在不在京城做質子沒有太大的關係。

馮氏想反的話,別說馮智戴在京城做質子了,就算是馮智戴的其他兄弟也在京城做質子,馮氏一樣會反。

造反這種事,從來都不會因爲一個人,或者幾個人的原因而中止的。

所以馮盎送兒子入朝爲質,充其量就只是個態度,根本算不上什麼制約。

所以真要是拿質子當回事的話,那就會輸得很慘。

如今馮盎已經證明了自己的忠誠,李孝恭的人隨後也會開赴交州,跟馮盎一起共謀交州的蠻人,也能順便制約一番馮盎,那就沒必要再留着馮智戴了。

再留下去,不僅顯得朝廷小家子氣,還會讓馮盎心裡不痛快的。

雖然這個不痛快未必會成爲疙瘩,也未必會讓馮盎造反,但如今朝廷要讓馮盎下死力招撫交州的蠻人,那就必須得給馮盎一些好處。

什麼加官進爵的,馮盎即便是在乎,朝廷也給不了,畢竟,馮盎已經是一個小州的總管了,又影響着交州這一個大州,再給他權柄的話,那他的權力就過大了,就不好掌控了。

所以能給馮盎的好處就只有馮智戴了。

第130章 突厥人退了第682章 唐突之戰(三十)第126章 謝叔方再立奇功第236章 鄭觀音上門第844章 進擊的李世民第272章 淡淡的疏離感第141章 快來看傻子啊!第435章 到底出賣了沒出賣?第389章 二月初一第581章 李建成漲智商了?!第998章 不能留?!第146章 三娘子威武!(爲‘紅塵飛光’加更第368章 升官發財第915章 李世民未盡全功的真相第506章 那我就幫你一把!第107章 大唐威武!第872章 嶺南馮氏第566章 以寬律己,以嚴律人?第616章 大型裝‘伯夷’現場第952章 納降第1012章 阿史那必勒也來了!第811章 還可以這樣?第92章 胸懷寬廣的平遙侯(求首訂!!!)第896章 揮師!第892章 觀國公第776章 嘴上沒把門惹的禍!第115章 真的奔着和談來的?!(爲‘末日屠第24章 李淵的謎之操作第478章 大朝會(中)第12章 哥哥不能亂叫第974章 度日如年的房玄齡和安修仁第160章 是你說了算的?第245章 堂兄,何至於此?第784章 論突厥複雜的人倫關係第544章 四龍會(上)第939章 世家爲何被稱之爲世家?第258章 左監門第335章 赤子心慈第977章 頡利必須死第295章 誤入歧途的太子第927章 有使南來第790章 蕭國公第954章 形勢大好第871章 雍王妃省親?第130章 突厥人退了第735章 李孝恭請辭三公之位第157章 馬周爲薛萬述敲響的警鐘第58章 雞賊的李淵第1010章 全民皆兵第141章 快來看傻子啊!第206章 李元吉的‘事’發了!第404章 利弊第656章 唐突之戰(四)第143章 孤高不勝寒的李藝(爲‘紅塵飛光’第167章 鐵骨朵第926章 上趕着上吊的高雅賢第1028章 遠遁千里第776章 嘴上沒把門惹的禍!第43章 臭名昭著的好處第452章 還真敢啊?!第986章 李淵還是那個李淵第670章 唐突之戰(十八)第936章 彼之蜜餞,吾之砒霜第789章 錯綜複雜的關係第30章 韓良第1053章 李淵的小心思第521章 玄武門(八)第955章 賞功罰過第852章 是什麼讓魏徵出現了這麼大的變化?第810章 有些人不值得憐憫第5章 老謀深算第995章 想當年第960章 金山!第653章 東將西調第915章 李世民未盡全功的真相第923章 新平郡王第477章 大朝會(上)第298章 扶次抑長第874章 馮盎的政治智慧第825章 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第803章 ‘目光深遠’的李淵第743章 全是心眼子第764章 狐狸尾巴終於露出來第537章 趁機敲詐?!第783章 貪心不足惹的禍第523章 玄武門(十)第886章 李綱能剛到你害怕!第954章 形勢大好第444章 零次和無數次第498章 何不食肉糜第557章 論槍桿子是如何硬起來的第166章 王君廓能撐一撐?第592章 我還以爲你是個假貨!第814章 惡狼,二哈,猛虎第712章 鴻臚寺的職責第701章 唐突之戰(四十九)第1007章 突如其來的危機第313章 兩件事第953章 收尾第953章 收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