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1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

李神通得到了授意,開始向李綱等人說起了之前商量好的對策。

“我們還可以支持突地稽部、支持踏實力部、支持高句麗和百濟,這些勢力都在蘇尼失部的東部,隨時隨地能對蘇尼失發起進攻。

蘇尼失要是不想被兩面夾擊的話,那就只能先解決了他們,再跟頡利一決雌雄。

而蘇尼失想解決他們,得先問過我們的意思。

只要我們一直支持着他們,蘇尼失就永遠別想滅掉他們。”

李神通興高采烈的說着,說到最後的時候,臉上的喜色都快化不開了,似乎大唐已經通過這種方式拿捏了蘇尼失,逼得蘇尼失向大唐俯首稱臣了。

一衆文武聽到他的話,陷入了沉默,開始思量起了這件事的可行性。

在過了幾個呼吸以後,陳叔達率先開口道:“我們通過踏實力部和突地稽的靺鞨人部對蘇尼失施壓的話,蘇尼失扛不住重壓,一樣會重新回到頡利的部下。

這樣一來,我們還是在做無用功。”

李綱點着頭道:“不錯,我們還容易養虎爲患,將踏實力部的葉護和突地稽養成像是羅藝那樣的惡虎。”

羅藝雖然已經成了一種禁忌,但在分析國事的時候,還沒什麼不能談的。

尤其像是李綱這種資歷老的老倌,拿李氏的祖宗說事都不是問題。

當然了,不能直呼李氏某些祖宗的名諱。

不然的話,也會遭人詬病。

比如說直呼李虎之名,那立馬會遭到御史臺的彈劾,即便是他貴爲宰相,御史臺的人也不會放過他。

甚至他喊一個虎字,都有可能遭到他們。

在這一點上,不僅是他,大唐上下都是一樣的。

禁止談虎,禁止寫虎。

所以虎是到了大唐才變成大蟲的。

在唐以前,或者唐以後稱呼老虎爲虎,都沒問題。

在大唐稱呼老虎爲虎,那就是大罪。

像是唐伯虎、裴擒虎之類的名號,在大唐,分分鐘改名換姓,發配邊陲。

像是前隋的猛將韓擒虎,在大唐就被記做韓擒豹,或者韓子通。

後世總是有人說,人家原名叫韓擒豹,後來改成了韓擒虎。

其實不然,人家的原名纔是韓擒虎,韓擒豹纔是後來改的。

大唐之所以禁虎,就是因爲李淵的老子的老子,也就是李淵的祖父叫李虎。

像是昞、淵,也在大唐的禁止之列,說這兩個字,或者用這兩個字的時候,都得用其他的字代替。

以後隨着大唐的皇帝越來越多,禁止的字也會越來越多,即便是常用的,很難禁止的字,在寫的時候也得缺筆。

這也算是封建王朝的一個大弊端。

明朝的皇帝名字用各種繁體字,就是爲了避免這種弊端影響到百姓正常生活。

所以在古代生活,並不容易,如果不清楚各種避諱的話,分分鐘被髮配,分分鐘被被腦袋。

想要隨心所欲的說話,想要無視大部分避諱,至少得活到李綱這種歲數才行。

到了這個歲數,那就百無禁忌了。

犯了忌諱,掌權者也能笑呵呵的說一句,人瑞能點到先祖,或者吾之名,吾能沾染一些福氣云云。

李綱的話音剛落,李神通就笑着道:“李公多慮了,突地稽的靺鞨人部和踏實力部縱然能對蘇尼失部形成威脅,威脅也沒有頡利坐大以後那麼大,蘇尼失尚有迴旋的餘地,不可能孤注一擲的去重新投奔頡利。

這也是我說支持靺鞨人部和踏實力部的原因之一。”

比起頡利現在所統治的半個突厥,以及蘇尼失所統治的半個突厥,突地稽所統治的靺鞨人部,以及駐紮在突地稽邊上的踏實力部,體量實在是太小了。

兩部加起來的實力連大賀氏都比不上,更別提跟樑國,以及一分爲二的突厥比了。

所以靺鞨人部和踏實力部即便是去找蘇尼失部麻煩,帶給蘇尼失一些壓力,也不至於逼得蘇尼失去投奔頡利。

蘇尼失只需要讓樑師都或者大賀咄羅分派出一部分兵馬,就足以應對靺鞨人部和踏實力部了。

在大唐支持靺鞨人部和踏實力部向蘇尼失部施壓的時候,真正能帶給蘇尼失部壓力的是大唐。

有大唐這麼一個龐然大物在背後撐着,蘇尼失想一舉蕩平靺鞨人部和踏實力部的話,得顧忌大唐會不會出手。

不蕩平靺鞨人部和踏實力部的話,又會被這兩部不斷的滋擾,不斷的找麻煩,會疲於應對。

所以蘇尼失在看到了大唐支持起靺鞨人部和踏實力部的時候,會看出大唐的心思和意圖,會重新跟大唐走上談判桌。

大唐也會因此掌握主動權,逼迫蘇尼失放棄幫樑師都討回大唐已經收復的樑國土地。

雖然說過程是繁瑣了一點,但最終還是會達成大唐想要的目的。

李神通繼續道:“至於李公擔心的養虎爲患,也是多慮了。我大唐有數萬將士在河北道坐鎮,他們敢生出異心,頃刻間便能讓他們化爲飛灰。

蘇定方所率的大軍也在他們邊上,不消幾日便能趕到他們族人盤踞的地方,跟河北道的大軍一起剿滅他們。

所以他們別說是變成虎了,就算是變成了鯤鵬,我大唐也能輕而易舉的將他們斬於馬下。”

李綱聽到這話,還是有些擔心。

但屈突通、李靖、李世𪟝、秦瓊等人已經被這話給說服了。

確實,以靺鞨人部的體量,以及踏實力部的體量,得到了大唐支持以後,縱然實力壯大一倍,依然不是河北道駐軍的對手,更別提跟蘇定方麾下的數萬精兵交手了。

所以大唐根本不需要擔心會將靺鞨人部和踏實力部養成禍患。

因爲他們縱然是成了患,也不夠大唐折騰的。

光是在他們邊上的大唐兵馬,他們都應付不了,更別說大唐在其他各處,在長安城,還有數倍的重兵可以調動,還有無數遠比河北道鎮守將校實力更強的將帥可以驅使。

毫不誇張的說,靺鞨人部和踏實力部不成患則罷,一旦成了患,在座的絕大多數人睡着了也會笑醒。

李靖會隔着千里給他們送去慰問書,讓他們多堅持會,別被河北道的府兵給滅了,等他來。

李世𪟝會砍一顆侄子的腦袋給他們送去,讓他們先拿着助助興。

秦瓊會拖着剛剛病癒的殘軀,召集瓦崗舊部,急匆匆的趕去教他們怎麼造反。

李神通、李孝恭、屈突通會遙望幽燕‘望洋興嘆’。

這並不是臆想,也不是在開玩笑,這很有可能成爲事實。

因爲現在大唐的一衆武臣們,不是不能打仗,也不是不想打仗,更不是沒能耐打勝仗,而是朝廷不讓他們打仗,他們一部分人也因爲各種各樣的原因沒辦法再親歷每一場戰事。

所以碰到主動挑釁的,不得不打的,讓他們有出手機會的‘禍患’,他們真的會掏心掏肺的謝謝對方全家。

他們不管是郡王也好,國公也好、郡公也罷,都會湊在一起爭搶一個領兵出征的名額。

至於說縣公、國侯之類的,別說跟他們搶出征的名額了,就是插一句話也不夠格。

這就是現在的大唐。

武臣們不畏戰,恨不得天天奔波在征戰的路上,恨不得跟目光所及之處,所有非唐人的‘對手’挨個戰一場。

是大唐的國力,以及大唐的丁口數量制約了他們征戰沙場、馬革裹屍的野望。

所以李綱的擔心根本就是白擔心。

現在大唐的武臣不怕有仗打,更不怕對手強大,就怕沒仗打,就怕對手不夠強大。

目前大唐目光所及之下,唯一能稱作對手的就是突厥。

所以大唐上下所有的武臣都盯着突厥這一戰。

只要說打突厥,都願意上,不給功勞都行。

因爲打突厥這一仗不上,以後可能就沒仗打了。

對於一個在沙場上奔波了半輩子的人而言,沒仗打了是什麼概念?

那就等於沒追求了,沒魂了。

活着還不如死了呢。

有人或許會說,武人都不喜歡打仗,所有人都渴望和平,渴望刀槍入庫、馬放南山云云。

那只是普通人的臆想和掌權者的希望罷了。

真正的武人,一個個都是殺才,殺人殺慣了,你讓他們放下屠刀可能嗎?

他們戰鬥了一輩子,已經把戰鬥當成一種本能了,你讓他們放棄戰鬥可能嗎?

不可能!

戰鬥到最後一刻,馬革裹屍纔是武人們畢生的目標。

像是朽木一樣穿着華麗的衣服老死,對他們來說是一種悲哀,也是一種恥辱。

“淮安王言之有理,李公也不必憂心,那靺鞨人部和踏實力部真要是成了禍患,我再走一趟幽燕就是了。”

說話的人是李世𪟝,說這話的時候從容淡定,自信滿滿,還帶着一絲笑意。

他不是小遜靺鞨人部和踏實力部,他是對自己的能力有自信。

他堅信縱然是靺鞨人部和踏實力部變成了鯤鵬,他也能將靺鞨人部和踏實力部按在地上摩擦。

有了李世𪟝這句話,李綱即便是心中仍舊有些擔憂,也不好說什麼了。

李世𪟝的話李神通、李孝恭、屈突通、李靖等人都沒有反駁,那就說明李世𪟝這話是武臣們共同的態度。

武臣們共同作保,會將靺鞨人部和踏實力部死死的按在地上,李神通的想法可行性又很高,他也沒辦法繼續再反對。

李元吉見李世𪟝說服了李綱,也沒有人再反對李神通的提議,就笑着道:“看來諸卿已經達成了共識,那就這麼定了?”

陳叔達主動請纓道:“此事就交給臣去辦吧。”

李綱和裴矩已經開始漸漸的讓權給年輕人了,在蕭瑀不開口的情況下,陳叔達就顯得尤爲突出。

之所以會產生這種變化,也是因爲李綱和裴矩年紀都大了,如今玄武門和唐突之戰所引起的動盪也過去了,他們兩個老傢伙再竊居宰相之位,會被人說成是貪戀權勢的。

也會被等着上位的年輕人咒罵老不死的。

所以還不如主動放權,最後體面的退出朝堂,這樣一來,不僅能留得賢名,也能得到後輩們的尊重。

當然了,這裡面也有可能有那麼點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意思。

李淵已經徹底的隱退了,腦袋上除了皇帝的頭銜外,什麼都交出來了,他們作爲李淵的舊臣,心必然是向着李淵的,再在朝堂上待下去,不僅不合適,還容易被猜忌。

還不如退出朝堂,頂着各種榮譽到不像話的頭銜,做一個不問世事的祖宗。

第392章 糊塗蛋闞棱第148章 抗旨!第961章 阿史那社爾的叛逃第617章 這頭虎……我打過!第944章 看破一切的李靖第232章 狄知遜不配第670章 唐突之戰(十八)第357章 分贓第159章 忽悠?第1037章 鄭仁泰第757章 要那麼多錢沒用第635章 什麼叫心黑手辣?!第995章 想當年第581章 李建成漲智商了?!第418章 阿姊出馬?第639章 人總是被利益所驅使第717章 分羊第1001章 爲了尊嚴而戰第716章 文武之爭第997章 張寶相與頡利第31章 收買人心第688章 唐突之戰(三十六)第952章 納降第561章 大唐的教坊司絕對是最有牌面的第1029章 不知道啥玩意兒的玩意兒第443章 宇文寶被絆到了?第134章 捷傳!(爲‘末日屠筱’加更!1/2)第157章 馬周爲薛萬述敲響的警鐘第148章 抗旨!第871章 雍王妃省親?第825章 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第573章 齊王爺完勝武德四傑第574章 又富又窮的大唐第387章 爲開發京杭大運河做準備第935章 李世民的必徵名單第471章 匹夫無罪第656章 唐突之戰(四)第520章 玄武門(七)第554章 武德四傑第201章 太子的‘幸福’第836章 錢和權第778章 我們爲什麼不能成爲這個自古以來?第642章 我乃大唐工具人第487章 李建成終於聰明起來了第284章 送子入虎穴第638章 古人皆有誇大的習慣第75章 獻‘禮’第620章 歷史上唯二的戰役第30章 韓良第667章 唐突之戰(十五)第916章 這就是我大唐的條件第299章 山內水波不興,山外四海轟鳴第988章 圍三闕一第448章 再見鄭觀音第899章 北上!第803章 ‘目光深遠’的李淵第941章 突厥驚變,大唐的聲音第932章 李元吉的野望第980章 漠南大捷!第1014章 士不畏死!第561章 大唐的教坊司絕對是最有牌面的第832章 心狠手辣的世家豪門第297章 未雨綢繆第722章 醉生夢死的李淵和腦生反骨的李孝常第957章 請李淵祭祖第29章 這就出徵了嗎?第1023章 廢話真多第626章 大唐第一外交官的魄力第13章 收買人心需要潤物細無聲第302章 四弟!救命!第999章 敗在自己人的手段上了?第50章 念頭通達第997章 張寶相與頡利第211章 李淵啊李淵!第473章 尹德妃的小秘密第150章 蕭瑀的勸解第216章 扣帽子第1039章 舊將未老,新將已現第806章 聰慧而又喜歡腦補的李高遷第471章 匹夫無罪第704章 唐突之戰(五十二)第672章 唐突之戰(二十)第472章 竇軌割腕第303章 李淵二提太上皇第135章 捷再傳!第999章 敗在自己人的手段上了?第203章 兒子都是上天派來討債的第906章 你還知道啊?!第861章 神仙打架,螞蟻插什麼手?第511章 老六的逆子!第391章 兄弟交心?(爲‘紅塵飛光’加更!第259章 野心家第289章 一個不會被征服的人第227章 二天子第315章 李神通的變化第704章 唐突之戰(五十二)第470章 搬家第540章 說到就得做到第587章 快來看神仙!!第255章 趕鴨子上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