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4章 做學問是有門檻的

消息是蘇定方派人傳回來的,聽完了消息的李元吉是一臉的錯愕。

樑師都這種行爲已經不是在找死了,而是上趕着送死。

就樑國的那個體量,跟人家突厥根本就沒辦法比。

人家突厥動一動手腳就足以在樑國造成巨大的震動。

所以樑師都特地挑選了一個突厥人蟄伏的時期向突厥發起進攻,看似挑選了一個好時機,可實際上就是去送死的。

突厥人那是人,不是熊瞎子之類的,人家窩冬又不會真的挖一個洞把自己埋進去,美美的睡一冬。

人家是能動的,並且能發揮出應有的戰鬥力的。

就樑國的那點兵馬,人家一旦動了真格的,都不夠給人家塞牙縫的。

“樑師都這是瘋了嗎?”

李綱在聽完了蘇定方傳回來的消息以後,發出了一聲來自於靈魂的拷問。

坐在太極殿內兩側的裴矩、蕭瑀、陳叔達、李神通、李孝恭、屈突通、秦瓊等人雖然沒說話,但他們的想法跟李綱差不多。

樑師都現在的舉動,就像是此前輔公祐在東南道造大唐的反一樣。

看似很英勇,也很有志氣,可雙方的實力實在是太懸殊了。

一旦雙方展開了大戰,這邊不一定用力,那邊可能就倒了。

“樑師都又不是什麼蠢人,他這麼做應該有所依仗吧?”

王圭在遲疑了再三以後,緩緩的開口。

李神通在略微思量了一下後,點着頭道:“以樑師都目前的所作所爲看,也只有這個解釋了。”

說到此處,李神通仰起頭看向其他人道:“可除了我大唐以外,誰又能給樑師都這個勇氣呢?”

如果說樑師都對突厥發起進攻,是大唐授意,有大唐支持的話,那倒是合情合理。

畢竟,有大唐這個能跟突厥抗衡的龐然大物在背後撐着,樑師都完全可以進攻突厥,並且跟突厥打消耗戰,把突厥往死裡耗。

突厥要滅了樑師都,自有大唐兜底。

可大唐如今並沒有在背後爲樑師都撐腰,大家現在還是敵對關係,甚至大唐還等着在樑師都和突厥兩敗俱傷的時候,從中間便宜。

所以樑師都跑去進攻突厥,就讓人有點不理解了。

屈突通沉吟着道:“會不會是西突厥?”

東突厥挖了西突厥那麼多牆角,要說西突厥沒有怨氣,那是不可能的。

如果有機會坑東突厥一把,或者從東突厥身上割一塊肉的話,那麼西突厥一定會積極的參與。

而西突厥也是大唐絕大多數人目前已知的所有勢力中,唯一一個能跟大唐、東突厥媲美的勢力。

在大唐不出面的情況下,能支持樑師都跟東突厥開戰的龐大勢力,只有西突厥。

“有這個可能,但不排除樑師都孤注一擲。”

蕭瑀給出了自己的看法。

立馬引來了李神通的嘲諷,“孤注一擲?樑師都把自己的樑國看的那麼重要,怎麼可能會孤注一擲。”

李神通的話立馬引來了屈突通、秦瓊等人的附和。

畢竟,樑師都是一個相當在乎自己基業的傢伙,他要是有孤注一擲的勇氣的話,也不會在朔方城向突厥人虛與委蛇,早在七十二路反王禍亂天下的時候,他就揮兵入主中原了。

畢竟,在大唐平定其他反王的時候,他有大把的機會可以入主中原。

無論是在劉武周禍亂幷州的時候,還是在大唐和王世充、竇建德大戰的時候,對他而言都是一個機會。

他要是有孤注一擲的勇氣,早就藉着這些機會壯大了。

可他沒有,所以他到現在也是偏於一隅,仰仗突厥的鼻息過活。

所以說他孤注一擲的跟突厥人血拼,想脫離突厥人的掌控,根本不可能。

蕭瑀也沒有堅持自己的觀點,而是在李神通等一衆武臣說完話以後,反問道:“那麼依照你們幾位的意思,樑師都之所以會主動向突厥發起進攻,肯定是得到了西突厥人的支持咯?”

李神通翻了個白眼道:“樑師都是不是得到了西突厥人的支持,還要查證,不是我們說了算的。”

秦瓊等人跟着點頭。

蕭瑀還要發問,不過話到了嘴邊卻沒有繼續開口。

他也不是想刁難人,想跟李神通作對,他純粹是自己也不敢肯定樑師都是不是得到了西突厥人的支持,所以在拋磚引玉。

李元吉見李綱等人都認爲樑師都是得到了西突厥人的支持,出聲道:“那就讓人查查,看看樑師都近一段日子以來,是不是跟西突厥有所交流。”

李神通點着頭道:“順便也得讓涼州的人盯着點,看看西突厥人在樑師都進攻突厥的時候,有沒有什麼動作。

如果西突厥也出兵了,那就說明樑師都真的得到了西突厥人的支持。”

李元吉點了一下頭道:“此事我會交代下去的。不過,無論樑師都是不是得到了西突厥人的支持,他此次進攻突厥,我們都不能坐視不理。”

李神通等人齊齊點頭。

大唐早就已經派出了兵馬等着撿便宜呢。

如今樑師都出了昏招,幫管有沒有後手,對大唐而言都是一個好消息。

大唐要是操作得當的話,說不定能兵不血刃的拿下朔方城。

陳叔達在李神通等人點頭之餘,疑問道:“殿下的意思是,趁着這個機會,提早出兵?”

李元吉也沒有瞞着,點點頭道:“我確實有這個想法……”

樑師都都開始發瘋了,大唐要是不趁機出去撈好處,那簡直就是暴斂天物。

就算樑師都得到了西突厥人的支持,跟西突厥人達成了什麼協議,跟西突厥人一起進攻東突厥,也不影響大唐趁機去佔便宜。

畢竟,西突厥和大唐中間還隔着一個東突厥呢。

西突厥唯一跟大唐接壤的地方就是涼州。

只要大唐將涼州防守好了,就算把樑師都的樑國全撿了。

作爲樑師都新主子的西突厥也拿大唐沒脾氣。

所以,這個好處可以撈,這個便宜可以撿。

陳叔達皺着眉頭道:“就怕樑師都這是跟突厥商量好的,故意引我們上鉤……”

這話確實在理,不得不防。

李元吉點着頭道:“那我們就讓蘇定方查清楚了,等到樑師都真的跟突厥交上手了,再動手?”

李神通等人紛紛點頭道:“理應如此。”

這件事就這麼定下了。

在送走了李神通等人以後,李元吉立馬派人去給蘇定方傳令,同時還秘密的給蘇定方送去了一封密信。

密信的內容是有關樑師都的堂弟樑洛仁的。

這是一個還算看得清楚大勢,也知道什麼叫做識時務者爲俊傑的。

沒有樑師都那麼瘋狂。

歷史上大唐在征討樑國的時候,就是他宰了樑師都,舉城投降的。

如果他能繼續復刻他在歷史上的壯舉,那大唐此次從樑國撿便宜也會容易一些。

如果運氣好的話,說不定還能蕩平樑國,將樑國徹底的變成大唐的一域。

具體的就要看蘇定方怎麼操作了,反正能指點的都指點了,剩下的就是靜等了。

畢竟,這種牽扯到三方,甚至四方勢力的大戰,沒那麼快結束。

當然了,也沒有那麼慢。

畢竟,這個時代的兵制,以及這個時代的後勤,還支持不了大軍在外面征戰七八年。

這也是這個時代的絕大多數戰事一年半載,或者兩三年內就結束的原因。

所以,這一場戰事,短則半年,長則一兩年纔能有結果。

李元吉已經將這件事交給蘇定方去主持了,他也信得過蘇定方,自然沒理由一直盯着。

在將針對樑國的戰事交給了蘇定方以後,李元吉就着重的盯起了推廣蒙學、推廣杏廬的兩大事宜。

至於其他的諸如漕運、海運、推廣水稻、修橋補路等事宜,那都不是一時半刻能辦成的,得靠着時間去磨。

推廣杏廬的事情,一直在暗中進行,再加上這是一樁由朝廷出錢,又利國利民的好事,所以沒有遇到什麼阻礙。

畢竟,李元吉在採取了許敬宗奏上來的辦法,讓許敬宗開始在保留和改良原有的醫署的基礎上開設杏廬,各地的醫署都得了好處,各地有名望的大夫們也得到了一定的好處,一些已經開設了杏廬的地方的百姓也體驗到了杏廬帶來的好處,所有人都在稱讚杏廬,所以就沒有人去阻礙杏廬的發展了。

不僅如此,各地的藥商、採藥人,在杏廬被推廣開來以後,生意和收入也有所增加,對朝廷開設杏廬的事情自然是一個勁的吹捧。

在這種情況下,但凡是對推廣杏廬有異議,又或者是有什麼不滿的,都被他們衝了個乾乾淨淨。

所以推廣杏廬的事情簡直順利的不能再順利了。

唯一的缺點就是費錢。

短短數月,就燒了足足一百多萬貫錢。

這些錢放在宋明清時期不算什麼,可是放在如今的大唐,那就是一筆鉅款。

要知道,大唐在修橋補路上面的撥款,也才三十萬貫而已。

相比起來,推廣蒙學的事情就省太多了。

除了李淵做主在長安城內開設的幾家蒙學,內庫出了一點錢以外,剩下的諸如張亮、張平高、許世緒等人開始的蒙學,朝廷也好,內庫也好,一分錢都沒花,都是他們個人出資。

不過,不花錢的事麻煩也多。

幾乎所有開設蒙學的武勳,跟當地的世家豪門都產生了衝突。

不是在爭搶有名望的先生上產生了衝突,就是在教授學問的時候產生了衝突。

有人就問了,教授學問的時候怎麼可能產生衝突呢?

那就得好好的瞭解瞭解大唐的知識產權了。

在大唐,有很多知識是人家世家豪門的不傳之秘,很多在當地學習,並且學有所成的學子,或多或少都登門求教過。

他們在成爲了蒙學的先生以後,會下意識的宣講人家的學問,然後就講出事了。

人家世家豪門不答應了,就開始鬧了,開始找事了。

比如,琅琊有位蒙學的先生在教授蒙童們寫字的時候,下意識的傳授的蒙童們王氏的筆法,被王氏知道了,就不答應了,就鬧上門了。

事情密報到朝廷的時候,還在鬧。

有人可能會覺得,臨摹王氏書法的人在大唐有很多,爲什麼王氏不找其他人去鬧呢?

這就是階級的問題。

在大唐,有門第的人學習人家的學問,會獲得極大的寬容,沒門第的人學習人家的學問,會被人以竊學爲名,喊打喊殺的。

看似可以隨便印刷,隨便宣講、隨便學習的各種學問,其實是有門檻的。

要越過這種門檻,只有兩種方式,要麼你是門檻裡的人,要麼你得重金求取,並且保證絕不外傳。

而這兩點,沒有一點是貧寒百姓能夠滿足的。

這也是世家豪門把持學問,讓自己一直處在智者位置上的一種方式。

第3章 中山狼第12章 哥哥不能亂叫第312章 李承業送熊第599章 糧食一直是個大問題第1008章 秦王出馬第565章 逃不出的長安城第432章 李元吉最怕的人第217章 賊心不死!!!第223章 借梯子上樑第333章 李世民回來了!第804章 李高遷回京第649章 戰爭就是無所不用其極第546章 四龍會(下)第447章 人類和非人類第586章 誰提出問題,誰去解決問題第766章 無情的李淵第285章 紅白第220章 兔子妃呲牙第169章 元吉好身手第616章 大型裝‘伯夷’現場第694章 唐突之戰(四十二)第106章 請殿下出關?第360章 殷家有喜第733章 那就保大!第283章 小不忍則亂大謀第172章 雞賊的薛萬述第288章 跑得了和尚,跑得了廟嗎?第407章 任瑰的智慧第861章 神仙打架,螞蟻插什麼手?第168章 不堪……一擊第10章 齊王妃第938章 腹黑的李世民第747章 突厥使節團來訪第553章 伏賢第773章 突厥反常的原因第11章 妙言第374章 關中王第772章 突厥來人第138章 誰在喧譁?第943章 至今思項羽,沒臉過江東第194章 我有什麼得罪阿郎的地方嗎?第236章 鄭觀音上門第544章 四龍會(上)第150章 蕭瑀的勸解第373章 憤怒的李秀寧(今晚兩更,明天加!第443章 宇文寶被絆到了?第57章 賊心不死,嚴防死守第417章 蟲瘕和赤痢第619章 治人可以論公平,治國卻不行第974章 度日如年的房玄齡和安修仁第526章 玄武門(十三)第207章 這個熊貓真大第384章 一石二鳥第447章 人類和非人類第660章 唐突之戰(八)第230章 蝴蝶翅膀失效了?第282章 易衝動,適合被利用?第654章 唐突之戰(二)第553章 伏賢第301章 齊王殿下的威懾力第448章 再見鄭觀音第53章 二傻子第491章 人不能被錢所驅使第628章 武威賦忠勇第871章 雍王妃省親?第672章 唐突之戰(二十)第614章 李世民獻策!第820章 敵我雙方的關係並不是恆定不變的第905章 李綱:我是不是被pua了?第963章 不是壞,就是無知第1039章 舊將未老,新將已現第472章 竇軌割腕第643章 堅壁清野第275章 忠誠是會變質的,利益不會第257章 甘州急書第330章 妙人第884章 我想 我敢 我就能贏!第991章 迎君亭第263章 不是所有的皇帝都是李淵第578章 一石多鳥第229章 李建成的決斷第357章 分贓第450章 對有能耐的人必須給予一定的尊重第734章 李承德!第803章 ‘目光深遠’的李淵第883章 那我走?!第157章 馬周爲薛萬述敲響的警鐘第405章 一手準備,兩個戰略目的第433章 異類第947章 突入第851章 還可以這樣啊?!第59章 以前我沒得選,現在我只想要尖子第405章 一手準備,兩個戰略目的第550章 掘李世民的依仗,挖李世民的根基第777章 拔一毛而利諸公第116章 裝完就跑?!(爲‘末日屠筱’加更第336章 祖孫會面,明嘲暗諷第804章 李高遷回京第939章 世家爲何被稱之爲世家?第916章 這就是我大唐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