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0章 來啊!互相傷害啊!

設立邊市,開放邊市,也會影響世家豪門的利益。

因爲目前大唐的所有外貿,幾乎都由世家豪門把持,每歲所獲甚至超過了大唐的賦稅。

大唐一旦在邊陲上設立官方性質的邊市,並且施以重稅,那他們就沒辦法走私了,更沒辦法藉助走私謀取暴利了。

所以他們在朝中的代言人依然得反對。

至於設立蒙學,也會影響到世家豪門的利益。

因爲目前大唐所有的學問基本上都由世家豪門把持,大唐所需的各種人才也是由世家豪門來恭迎。

即便是有一兩個寒門出身的,也會因爲各種原因,被世家豪門所吸納,最後走世家豪門的路子,被舉薦出仕。

所以世家豪門看似沒有明面上參加朝堂上的任何決策,實際上朝堂上絕大多數決策都逃離不了他們的影響和掌控。

設立蒙學,廣開縣學,並且將縣學整頓完善的話,那就等於降低了求學的門檻,讓那些在世家豪門眼中沒資格求學的人學到學問。

也會打破世家豪門對學問的壟斷,讓世家豪門對朝廷的影響力降到最低。

無論是底層的人爬起來翻身了,還是朝廷脫離了影響和掌控,都不是世家豪門想要的。

所以世家豪門在朝中的人自然要全力的阻止此事。

相比起解放隱戶、開放邊市,世家豪門在這件事的態度上更堅決,幾乎是沒有商量的餘地。

一些人甚至當衆喊出了儒家學問還沒有那麼賤,不是什麼人都能學的話。

還有人宣稱,沒有門第的人,壓根就沒資格進入各地的縣學學習,更別提學習更高深的學問了。

李元吉聽着這些喪心病狂的言論,出奇的平靜。

因爲他當初在定下幾項國策的時候,就猜到了百官們會反對哪一條,也猜到了百官們中間會有人說出喪心病狂的言論。

所以並沒有把百官們的反對聲和喪心病狂的言論放在心上。

畢竟,改革從來都是逆水行舟,每一步都是血淋淋的。

絕大多數有益的改革,都是從頂層的人羣當中剝奪利益,去分配給底層的人羣。

所以被反對,被使絆子,甚至被反擊,都在情理之中。

如果一項改革從提出來,到被執行下去,都沒人反對,甚至還有很多人交口稱讚的話,那麼這一項改革大概就是有害的。

比如三國時期陳羣提出的九品官人法。

從提出,到發展完善,幾乎沒有什麼反對的聲音。

發展到頂峰時期,萬事萬物皆可以九品論。

人、物,乃至門第。

而這一項政令的得益者就是世家豪門。

所以作爲當時脣舌的世家豪門,沒有一個人反對,反而都大力的支持,甚至在陳羣死後不斷的完善它,最終將它變成了一個可以將萬事萬物分成九品,分個三六九等的怪物。

相比起來,商鞅、主父偃等人,就是踩着血淋淋的屍骨,在一衆反對聲中才完成改革的。

就這,還是他們遇到了英明的君主,得到了君主的支持,才得以將自己的政令推行下去。

像是范仲淹、王安石、張居正等人,就沒有他們好運氣,他們所提出的政令,在活着的時候就被改了面目全非,死了以後,政令不是人亡政熄了,就是被改成了敲骨吸髓的惡政。

李元吉深刻的吸收了這些人的教訓,所以他不怕流血,不怕犧牲,不怕踩着無數的屍骨完成各種改革,就怕沒人支持他。

如果大唐上下,只有他一個人想完成這些改革,而沒有一個人支持他的話,那他就等於是在跟全大唐爲敵。

而全大唐加起來代表的就是大勢。

在大勢面前,即便是貴爲掌權者,也會被碾的粉碎。

所以在危及自身,以及危及大唐的時候,他很有可能會退縮。

但還好,不是所有人都反對他的改革,至少軍方的人都支持着他,這給了他繼續改革下去的底氣。

李元吉在百官們吵的差不多了的時候,緩緩開口道:“既然諸卿覺得釋放隱戶、開放邊市、設立蒙學不合適。

那麼這三項五年策就暫且不論。”

“淮安王?”

“臣在!”

“我剛剛聽禮部左侍郎說,開放邊市,容易助長商賈們的野心,使得商賈們資敵。那你就叮囑好各位守邊的大將,讓他們給我看好邊陲,嚴謹任何商賈,在任何時間押解貨物在邊陲出入。

一旦有人鋌而走險,那就命邊陲的兵馬盡數殲滅,抄沒其所有財貨,追其惡首。”

李元吉盯着李神通,認真的吩咐。

禮部左侍郎一瞬間比吃了蒼蠅還難受。

一些族中在暗中走私的,心裡也不好受。

李元吉這麼吩咐,就等於是告訴所有大唐走私的世家豪門,你們不讓我賺錢,不讓大唐賺錢,那麼誰都別想賺。

這個時候世家豪門的代言人想反悔都不行了,因爲他們剛剛用各種理由否決了朝廷在邊陲開放邊市的提議。

再反悔就是自己打自己的臉,也容易被李元吉當成小辮子,狠狠的整治一番。

禮部左侍郎等人能看出李元吉的用意,李神通如何看不出?

李神通當即興高采烈的道:“臣遵命……”

李元吉點了一下頭,又道:“武士逸?”

在長安杏廬養了大半年,還養胖了的武士逸緩緩起身,“臣在!”

李元吉吩咐道:“由你監督各處的漕運,除官船外,不得讓任何船隻出海。”

武士逸苦笑道:“喏!”

百官們臉色皆是一變。

這不僅是要將陸路上的路堵死,還要將水路上的路也堵死啊。

最關鍵的是,官船可以通行,也就是說朝廷可以繼續借着海運在沿海的各個地區做生意,而其他人不行。

這完全是隻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啊。

“殿下,臣要是沒有記錯的話,官船中尚有滿載貨物的船隻混在其中。”

說話的人叫王弘直,出自於琅琊王氏,沒什麼名氣,官也不高,還是憑藉着門第混上來的官,目前在禮部。

不過他有一個很厲害的兒子,王方慶,乃是武則天在位時期的宰相。

家中藏了不少魏晉時期大書法家的真跡。

歷史上,武則天問他兒子要王羲之的真跡,他兒子一口氣獻出了足足二十八位王氏先祖,共十篇書法佳作。

武則天命人編撰成集,史稱《寶章集》。

他這個時候開口,是在爲沿海的那些世家豪門鳴不平。

也是在爲王氏鳴不平。

大唐的世家豪門,遠不止五姓七望、關隴八大家,還有蘭陵蕭氏、琅琊王氏等等一些在魏晉時期就聞名天下的世家豪門。

五姓七望、關隴八大家,就跟魏晉時期的王謝一樣,是一時的浪潮兒,再加上又被李淵、李世民、李治、武則天四位在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的皇帝們針對,所以名氣比其他世家豪門大而已。

真要是論起底蘊,論起在朝野上下的勢力,不一定比其他世家豪門強。

就像是王氏,李世民問他們討要了一次王羲之的真跡,武則天又要了一次,人家不僅能滿足了李世民,還能在武則天伸手的時候豪邁的拿出足足二十八位先賢的真跡,其中就包括大名鼎鼎的王羲之和王獻之的,可見人家的底蘊有多強。

所以,即便是王弘直職位不高,李元吉仍舊耐心的解釋了一句,“王卿口中所說的混在官船中的滿載貨物的船,是我府上的船。

是我爲了避免官船空跑,所以命人裝上了貨物。

衆所周知,無論是洛陽到棣州,還是洛陽到揚州的漕運,都是我出錢讓人疏通的。

我藉此收回一些本錢,有什麼不妥?”

王弘直被問了有些臉紅,但還是咬着牙道:“殿下既然已經說了,不允許任何商船出海,那就應該一視同仁。”

李元吉呵呵笑道:“莫非王卿覺得我會資敵不成?”

王弘直的臉更紅了,李神通更是不顧場合的哈哈大笑了起來。

縱然是天下間所有的人都在資敵,李元吉也不會資敵。

畢竟,這天下是李元吉家的。

王弘直紅着臉道:“臣相信,那些藉助漕運賺取一些微薄之利的人,也不會資敵!”

李元吉哈哈笑道:“我也相信,只要他們能拿出一筆足以疏通洛陽到棣州、洛陽到揚州漕運的錢財,我可以允許他們在漕運各處暢通無阻。

畢竟,疏通漕運的錢是我府上出的。

總不能我出錢,大家跟着一起分好處吧。”

王弘直毫不猶豫的道:“殿下乃是……”

李元吉不等王弘直把話說完,微微收起了臉上的笑意,淡淡的道:“我只是大唐的親王,可不是大唐的太子,還不用大公無私的捨己爲人。

諸卿要是有人想讓我捨己爲人的話,也可以,那就請諸卿先去奏請我父親,讓我父親廢了我大哥,立我爲太子。”

王弘直的臉色一下子就變了,變得十分的蒼白。

這個馬蜂窩可不是他有資格捅的,朝堂上的其他人也沒資格。

誰敢去捅這個馬蜂窩,誰就得承擔李淵的怒火,以及所有維護嫡長子繼承製的人的怒火。

李淵現在無事一身輕,做事不用承擔任何後果,他要是發起火來,絕對會管殺不管埋。

到時候還沒人敢出來喊冤。

其他家裡吃漕運飯的,臉色也不好看。

李綱有些驚恐,有些緊張的道:“殿……殿下……”

您可不敢來真的啊!

您要是來真的,您手底下那些人明天就能把這件事辦好。

李元吉看出了李綱的驚恐和緊張,笑着安撫道:“我就是一句戲言而已,李公不必緊張。”

李綱苦着臉。

這種戲言太嚇人了,還是不說爲妙。

李元吉繼續看向王弘直,對所有隻想撈好處,不想爲大唐付出的官員道:“我說這句戲言的目的就是爲了告訴諸位,以及諸位背後的氏族,別光想着謀私利,該付出的時候就得付出。

如果什麼也不付出,只想佔便宜,那麼在我這裡行不通。”

李神通哈哈笑着,跟着說了一句,“在我這裡也一樣。”

蘇定方、羅士信、謝叔方等人也齊齊跟着表態。

他們都在漕運中有份子,誰拿他們在漕運中的份子說事,那就是跟他們過不去。

一直在朝堂上沒什麼存在感的馮智戴,也小小的跟着附和了一句。

唯有侯君集一臉的懵逼。

怎麼就突然變得這麼羣情激揚了,還跟一幫子吃漕運飯的大臣幹上了?

難道這幫人在密謀的時候又將自己排除在外了?!

第702章 唐突之戰(五十)第152章 李淵的轉變第963章 不是壞,就是無知第9章 驃騎將軍對陣太子洗馬第52章 去趙州李氏劫糧?第485章 尹德妃的秘密第1030章 誰牌大,誰纔有話語權第264章 羅士信的心思第218章 孫思邈你藏的比誰都深啊!第338章 大唐都有年終獎?第513章 風起……第821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708章 議和?第764章 狐狸尾巴終於露出來第799章 疑雲(加更!)第190章 誰還沒個賢內助了?!第862章 過嗣?第546章 四龍會(下)第96章 伏擊變成了明擊第461章 “父慈子孝”第32章 廉頗老矣第641章 看來殿下猜對了第1056章 卑微的老父親(加更!)第95章 突襲?伏擊?(求首訂!!!)第495章 都沒閒着第1章 武德四年,冬月十五第713章 人心第898章 我還能被你給拿捏了?第322章 李淵集權第369章 立人設是要付出代價的第607章 罷親王府統軍府第144章 殿下,切磋一下?第298章 扶次抑長第627章 心口如一的實幹家第290章 波瀾現第1055章 羊和牧羊人(加更!)第379章 三個好消息,一個瘋狂的消息(爲‘第1016章 狼和鷹的孩子第809章 給個皇帝也不要啊!第12章 哥哥不能亂叫第659章 唐突之戰(七)第991章 迎君亭第820章 敵我雙方的關係並不是恆定不變的第707章 唐突之戰(終)第725章 觀察入微的侯君集第1055章 羊和牧羊人(加更!)第135章 捷再傳!第124章 突襲!第228章 殿下到底想要什麼?第843章 不懂得粉飾太平的唐臣們第746章 醫者們的春天到了第857章 任瑰回京第47章 火柴第732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132章 我們也好早做準備?第746章 醫者們的春天到了第282章 易衝動,適合被利用?第191章 時勢造英雄,梟雄變優伶第334章 巧舌脫險,狠人李二第298章 扶次抑長第822章 少年人該不該有大志向?第750章 三清dian第192章 李世民動手了第622章 死亡和新生第333章 李世民回來了!第137章 孫思邈要入門?!(爲‘末日屠筱’第738章 稻第609章 發配?第584章 給臉不要臉!第259章 野心家第589章 到底是姓李呢,還是姓裴?第801章 疑似穿越者的違和之人第794章 做學問是有門檻的第780章 李靖的驚人之語第999章 敗在自己人的手段上了?第81章 不能低頭的李世民第764章 狐狸尾巴終於露出來第705章 唐突之戰(五十三)第253章 慈父多‘敗’兒第1032章 倉上倉第348章 先下手爲強第1004章 薛瘋子!第731章 設立武學第362章 李建成之謀第891章 宇文寶的政治智慧第1050章 柴令武:不論誰做皇帝,都是我舅,第717章 分羊第200章 李世民開始吹‘衝鋒號’了?第657章 唐突之戰(五)第173章 退而求其次第35章 驚變!暴露!第854章 馮氏必興第947章 突入第317章 李世民出征,長孫到訪第216章 扣帽子第31章 收買人心第895章 無根心還在第377章 蘇定方的遺憾第781章 雍王好熟桃?!第675章 唐突之戰(二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