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9章 不知道啥玩意兒的玩意兒

王圭是第一個發現在背後挑撥世家豪門內鬥的是李氏的,也是第一個判斷出李氏到底想要什麼,又在做什麼的。

但他在發現了這些以後,並沒有反抗,而是果斷的派人找到了洛陽王氏,也就是王玄策所出身的王氏的家主,將其納入到了太原王氏當中,將其變成了太原王氏的一個分支。

然後將族中所有的隱戶和一部分田產轉移到了洛陽王氏名下,再借着洛陽王氏跟雍王府的關係獻進了雍王府。

而如今的大唐是雍王府當家,雍王府拿了太原王氏的進獻,雍王府的門徒自然不可能再對太原王氏喊打喊殺,作爲回報,李淵在大朝會的時候還將王圭好好的誇讚了一番,並且當場任命了王圭爲李承德的王傅。

這個王傅聽上去是沒太傅、太師等職位值錢,可這是雍王府嫡長子的王傅。

等雍王一升級,雍王府的嫡長子一升級,那王圭這個王傅也就跟着升爲太子太傅了。

到時候你再回過頭去看他此前擔任的王傅,你會發現他的王傅比一般的王傅要值錢一大截,幾乎跟太子太傅沒區別。

在這整件事中,王圭,乃至於他背後的太原王氏,看似付出了極大的代價,可實際上都是一些以後能輕易聚攏起來的東西而已,太原王氏的核心根基不僅沒有任何損傷,反而還有所增強。

以後不出意外的話,會被現在還要富貴百倍。

所以說,王圭看似做了個很慫、很虧本的買賣,可實際上卻賺大了。

而且王圭在做很慫、很虧本的買賣的時候,都是藉着洛陽王氏的名義做的,所以別人要罵、要埋怨、要鄙夷的話,也只會鄙夷洛陽王氏,而不是鄙夷洛陽王氏背後的太原王氏。

縱然有人透過現象看到了本質,那又如何?

你能去罵、去埋怨、去鄙夷一個在頂尖世家豪門中穩如泰山,並且有着無限未來的世家豪門?

你不怕人家記恨上你,回頭找個機會蹂躪死你,玩弄死你?!

當然了,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王圭所作的一切都是順着李氏的心思做的,給出來的東西也是李氏想要的。

李氏即便是看出了王圭這麼做的目的,也不好對王圭喊打喊殺,更不好再繼續打壓太原王氏,還得把太原王氏引入李氏的陣營,帶着太原王氏去對付其他的世家豪門。

畢竟,人家都趴平了,也交出了你想要的一切了,你再欺負人那就是欺人太甚,要要人家的命,人家就該反抗了。

到時候人家振臂一呼,必然會有無數的世家豪門響應。

而這股力量足以顛覆這個時期的大唐。

所以李氏即便是眼睜睜的看着人家跳出了局外,並且賤兮兮的湊上來要跟李氏一起去對付其他世家豪門,依然得捏着鼻子讓人家加入自己的陣營。

有了太原王氏做例子,其他的世家豪門自然是有樣學樣。

勳貴們作爲大唐最忠實的擁護者,也跟着學了起來。

剩下的,不願意有樣學樣的,自然是自認爲底蘊深厚,比較頭鐵的。

然後他們就被以李氏爲首的豪門團體,以及勳貴團體,聯手給吊打了。

如果讓李氏單獨去對付其他的世家豪門,那李氏肯定會步步爲艱、步步爲營,但有了一部分世家豪門和一大部分勳貴支持的李氏,那真的是所向披靡。

蘭陵蕭氏就屬於那種比較頭鐵的。

蕭瑀仗着自己是大唐的宰相,仗着自己的姊妹跟李淵不清不楚,就想跟以李氏爲首的豪門團體、勳貴團體碰一碰。

然後被打的抱頭鼠竄。

蕭瑀不得不讓出宰相之位,割捨出一大筆的利益,壯士斷腕,這才平息了以李氏爲首的豪門團體、勳貴團體的怒火。

博陵崔氏、清河崔氏中,博陵崔氏已經徹底沒了,清河崔氏如今也僅剩下了一支以耕讀傳家的清流還存活着,剩下的都被吞噬了。

范陽盧氏在送了足足十幾位閨女以後,才勉強保存住了兩支以耕讀傳家爲主的族人。

他們先是請了一位相當有韻味的姑姑出面,做了高雅賢的側室,然後藉着高雅賢的關係,送了一位閨女到蘇定方府上,然後再借着嫁了一位閨女入蘇府的藉口,大肆的給雍王府的心腹們送閨女、送田產、送錢財等物。

最後甚至走通了弘農楊氏的門路,將一個只有豆丁點大的閨女送進了雍王府,給李承德做了側室,這才讓李淵放了他們一馬。

這要是放在以前,李淵估計想都不敢想。

畢竟,他幫兒子求娶五姓女的時候,不僅被人家羞辱了一個體無完膚,還被人家罵蠻夷,更別提讓人家五姓女給他兒子或者孫子做側室了。

至於其他的世家豪門,那也是花招齊出,通過各種花裡胡哨的手段,保全了自己族中一支或者兩支的人。

也就是李元吉不在長安城,沒仔細看過世家豪門那些花裡胡哨的手段,僅僅通過往來的文書窺得了其中一二,不然的話,以他的見識,也會被震驚到的。

畢竟,人要是沒有了下限,那是會無限的刷新你的三觀的。

就像是後世的倭奴往海里倒髒水,有一些不知道啥玩意兒的,明知道這東西是有害的,偏偏還幫倭奴洗,還喊出了什麼人類可以沒有海洋,但是不能沒有倭奴的話。

難道它們不知道,我泱泱華夏五千年,唯一的一位大鸞就在海里嗎?!

他活着的時候鞠躬盡瘁,去世了以後,我輩難道不能守護他的安寧,以及他那一身的白淨嗎?! 所以說,有些玩意兒只是披着一張人皮而已,它們沒起下限來,會徹底的摧毀你的三觀!

託世家豪門們各種毀三觀的操作,大唐瘋狂的斂了一波的財。

除去了其他倒向了李氏陣營的世家豪門和勳貴團體分走了一部分外,剩下的不是入了當地百姓的口袋,就是入了大唐的國庫、李淵的內庫、雍王府的私庫。

所以大唐現在的錢多的花不完,根本花不完。

不僅如此,已經換了一茬的河商和海商們,還在從交州,以及南方各地往北方的各個糧倉裡運糧。

在水稻的大力推廣下,在大量免費勞動力的辛勤耕耘下,大唐腹地的糧食也屢屢豐收。

而已經開通了的大唐到新羅,到百濟,到高句麗的海運上,也在不斷的往大唐輸送各種物資。

除了大唐對新羅、百濟、高句麗的海運生意是要付出一定的代價的外,剩下的幾乎都是無代價的往大唐運。

就這大唐還在不斷的從突厥繳獲數量相當龐大的牛羊馬匹。

可以說,如今大唐的糧草和各種物資也多的用不完。

這也是一向都摳摳搜搜的過日子的任瑰,敢放出‘物力暫且不提’這種狠話的原因。

連任瑰這種恨不得一分錢當成兩分花的人都開始不計較錢財和物資消耗了,可見大唐如今的錢財和物資積累到什麼地步了。

估計楊廣當時將天下人的財富都往自己手裡掠奪的時候,都沒有這麼富裕。

這也是蕭氏笑容變僵硬的主要原因。

畢竟,同樣的事情,楊廣乾的是怨聲載道、民怨沸騰,而大唐乾的是熱火朝天,富裕的不像話。

兩相比較,孰強孰弱,不言而喻。

李元吉就當沒看出蕭氏笑容中的不自然,不鹹不淡的道:“他們的這些話,他們自己信嗎?”

陳叔達所說的朝中無人主持大局,這話能信嗎?

大唐偉大的皇帝陛下李淵可是在太極宮裡坐着呢,陳叔達這是不拿李淵當人?

任瑰所說的推廣水稻需要人主持大局,這話也能信?

有裴矩和馬周這兩個宰輔之纔在前面做先鋒,裴矩還是一位人瑞,誰敢不給他們面子,誰又玩的過他們倆?

更別提還有個千古人鏡在傍邊看着,隨時隨地的能下場幫忙,有那個地方官是吃了熊心豹子膽了,敢擋着他的面違背大唐的國策?

不怕他彈劾一本嗎?

他是被下放了,又不是死了,他彈劾人的本事還沒丟,他在御史臺裡的同僚也還在任。

他振臂一呼,御史臺上下說不定都會跟着他衝鋒。

別說是地方上的地方官了,就算是地方上的藩王,見了他也得客客氣氣的,生怕惹他不快,被他彈劾一本。

還有凌敬所說的關中、漢中等地沒男丁了,都是老弱婦孺在勞作,怨氣很大,這話誰信?

朝廷此次出兵是從關中、漢中抽調了不少男丁,可此次打的仗都是順風仗,除了薛萬徹、程咬金等極少數人吃了一場敗仗外,剩下的幾乎都是在打勝仗,並且還是壓着突厥人大,所獲的功勳以海量計,能獲得的賞賜也以海量計。

雖說戰功需要軍司馬覈實以後層層上報,由朝廷定奪,看看是升是遷,是賞是罰。

但此處領頭的是他雍王李元吉,他手底下的軍司馬報上去的戰功,有那個衙門敢回一個不字,或者要求重新覈實的?

沒有!

所以除了升遷調度外,朝廷的賞賜,以及這裡大慶時候的賞賜,都是現發的。

朝廷的賞賜有地方衙門的官員直接送到將士們家眷的手上,這裡的賞賜也會有驛站裡的人幫忙送回地方上,送到將士們家眷手上。

在這種情況下,將士們家眷三天領一小賞,五天領一大賞,一個個藉着戰爭的紅利,都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富起來了。

一些有點小官小職的都飄了,都開始議論要不要在長安城裡買大宅子,再在突厥弄個草場養馬,弄個產業啥的。

在這種情況下,你告訴我百姓有怨氣?

這可能嗎?!

百姓們這個時候估計恨不得大唐的大軍能打到天邊去!

這樣一來,只要他們家中的子弟不死,他們就能徹底的脫貧致富,成爲富人!

在這個人命如草芥的時代,在這個人均年齡不超過三十五歲的時代,在這個氏族、家庭觀念非常重要的時代,犧牲一個人富裕全家,還是活一個人苦全家,百姓們知道怎麼選,將士們也知道怎麼選。

所以凌敬所說的百姓們會有怨氣,根本就不可能。

也就是軍中不要老弱婦孺,不要獨丁,不然關中、漢中等地的老弱婦孺都能拖着所有的家當來這裡爲大唐建功立業你信不信?!

第411章 看,你就是這麼不自量力第660章 唐突之戰(八)第945章 分則死,分亦能生第738章 稻第845章 執着的傅奕,大唐的難處第1000章 右耳第693章 唐突之戰(四十一)第686章 唐突之戰(三十四)第95章 突襲?伏擊?(求首訂!!!)第755章 沒人是傻子第406章 千難萬難第731章 設立武學第834章 走一步,看三步第149章 凋零!第889章 您還是讓臣去戰死吧!第744章 大局已定第960章 金山!第642章 我乃大唐工具人第601章 以彼之矛,攻克彼盾第188章 論如何擺脫兩位嫂嫂的魔掌?第867章 人小肚子大?第541章 更大的危局第393章 小人作祟第125章 二桿子變聰明瞭第112章 蘇定方回來了!!(爲‘末日屠筱’第266章 右屯衛第290章 波瀾現第373章 憤怒的李秀寧(今晚兩更,明天加!第788章 葫蘆頭的由來第448章 再見鄭觀音第151章 羅士信等人的態度第46章 哄傻子玩呢?第94章 餃子關?!(求首訂!!!!)第639章 人總是被利益所驅使第283章 小不忍則亂大謀第79章 拍刀營第647章 蕭關!第600章 出擊!第45章 你懂個屁!第984章 大家來找茬第778章 我們爲什麼不能成爲這個自古以來?第619章 治人可以論公平,治國卻不行第74章 三天三夜第1050章 柴令武:不論誰做皇帝,都是我舅,第1057章 你是我的三胡兒嗎?第261章 加倍!第49章 全‘明星’陣容第522章 玄武門(九)第551章 李秀寧,你個老六啊!第498章 何不食肉糜第235章 一個要死給李淵看的老頭第332章 陪祭第150章 蕭瑀的勸解第496章 事情往往會在發展的過程中脫離軌跡第1031章 命運到底是不是公平的第115章 真的奔着和談來的?!(爲‘末日屠第283章 小不忍則亂大謀第265章 利益置換第701章 唐突之戰(四十九)第414章 修文館第910章 邊市鉅變的詳情第566章 以寬律己,以嚴律人?第418章 阿姊出馬?第914章 兵多者勢劣第119章 你們已經是一羣成熟的將士了(爲‘第366章 刺秦!!(補更!)第179章 殿下,杜伏威的人打上門了!第16章 收服凌敬的後遺症第243章 王玄策,倭國需要你第819章 會做事的人第474章 面子惹的禍第165章 求情?第656章 唐突之戰(四)第856章 老賊第548章 這不是我想要的!!!第167章 鐵骨朵第13章 收買人心需要潤物細無聲第417章 蟲瘕和赤痢第329章 李淵的態度第486章 問上蒼要一個對手第970章 李靖回營第525章 玄武門(十二)第401章 《十七帖》和《蘭亭集序》第143章 孤高不勝寒的李藝(爲‘紅塵飛光’第707章 唐突之戰(終)第200章 李世民開始吹‘衝鋒號’了?第831章 假慈悲的李元吉第509章 事發的很快!第136章 被捆住了手腳的李世民第991章 迎君亭第157章 馬周爲薛萬述敲響的警鐘第69章 李元吉給的太多,蘇定方扛不住啊!第26章 河北紛亂第650章 止戈旗第1003章 白羊城裡的小奇蹟第1037章 鄭仁泰第559章 柴駙馬的妙用第838章 李孝恭的辦事方法第210章 李世民‘放大招’了第320章 一時水土養一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