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5 際遇各異

滿唐春665 際遇各異

洛桑寺,位於邏些城以西三十里,信奉苯教,傳承數百年,一直深得吐蕃權貴的青睞,從而一再得到擴建,寺裡常住人數過百,終年香火旺盛,很多吐蕃貴族把儀式選在這裡舉行,包括松贊干布要在這裡爲衝突中死去的英魂祭祀,而祭祀的祭品,就是用贊蒙賽瑪噶肚子中的孩兒,松贊干布眼中那個邪惡而卑微的血脈。

悠揚的鐘聲把洛桑寺從沉睡中喚醒,很快,供奉禮拜的響聲在這個下着小雪的清晨飄蕩,在嫋嫋的香火中,一個個信徒正在虔誠的祈求着神靈的庇佑和賜福,這是他們每天的都要做的事情,沒有什麼特別。

神靈在心中,哪管春夏與秋冬。

唯一有點不太和諧的是,有個待女的動作有點怪怪的,只見她穿着一襲寬大的婢女服,雙手捧着一盤水,好像有些吃力的樣子,整個人都彎低了身子,若不是細看,還沒意她那拱起的肚皮。

是贊蒙賽瑪噶。

自己的哥哥不留下情面,自己昔日所立下的功勳在他嘴裡只換來一句[死後以英雄的名義風光大葬]的話,隨即把自己軟禁在這裡,可是腹中的孩子反應越來越大,那小腳都會踢肚皮了,血濃於水,母子連心,贊蒙賽瑪噶逃生的慾望越來越強烈,眼看產期將近,她再也忍不住,於是策劃了這一次逃亡行動。

與忠心的侍女交換了衣服,貴爲公主。穿上婢女的衣服,彎着腰,慢慢捧着一盤水,佯裝是倒水的侍女,想趁機逃出洛桑寺,至於逃往哪裡,贊蒙賽瑪噶心中並沒有底,對她來說。只能見步行步了。

兩個守在門前的待衛沒有察覺,一過路過的一名教中法王也沒有發現,贊蒙賽瑪噶的內心一喜,心想只要再穿過二扇門,自己就能逃出這個洛桑寺,天高任鳥飛,只要有一把小刀,贊蒙賽瑪噶就有信心活下去。

孩子,你是無辜的。阿瑪拉是不會眼看着你送死的。

贊蒙賽瑪噶低着頭,端着一盤水小心往外走,她小心翼翼。她如履薄冰。生怕走得快讓人懷疑,也生怕一用力,腹中的孩兒會落地,但她更怕自己的孩子一出生,就被當成祭品,被人血祭。

一步、二步、三步......

近了。更近了,低着頭的贊蒙賽瑪噶都看到那個通往外面的門口了,贊蒙賽瑪噶的心一下子激動得好像呼吸都忘記了,眼看還有幾步就能走出洛桑寺,突然間。前面出現一雙腿,正正地擋住贊蒙賽瑪噶前進的道路。

“請讓一下。我要倒髒水。”贊蒙賽瑪噶一邊小心地說,一邊往右移了二步,準備繞過他,繼續外出,可是是贊蒙賽瑪噶一動,那雙腿也跟着移動,還是穩穩地擋住贊蒙賽瑪噶前進的方向。

“公主,你是吐蕃的雲朵,爲什麼要穿下等人的衣服呢?”一個熟悉的聲音悠悠地響了起來,贊蒙賽瑪噶忍不住擡頭一看,不看還自可,一看臉色一下子就變得慘白,喃喃地說:“是你,勃日古辛。”

眼前這個人,頭髮剪得極短,身上披着一件大紅袍,雙眼炯炯有神,和藹中帶着威嚴,正是自己哥哥松贊干布身邊的古辛。

根據古代吐蕃的傳統,每位贊普登基以後,會推舉一名本教高僧叫做“古辛”(相當於國師或法王),併爲其建立一座叫做“賽康”的寺廟以做供養,贊普處理軍政大事甚至是贊普王位的繼承,都需要古辛的參與,現松贊干布的推舉的古辛,正是眼前這位勃日古辛,也是他負責主持這次的血祭儀式,於是,他奉松贊干布之命,在洛桑寺鎮守,贊蒙賽瑪噶和松贊干布是兄弟,非常親近,而勃日古辛也是經常跟隨着松贊干布,所以說二人彼此都很熟悉。

“是我,贊蒙賽瑪噶公主。”勃日古辛淡淡地說:“公主這是要逃跑吧,本古辛很好奇,公主爲什麼會選擇婢女的衣服,還有在白天逃跑。”

贊蒙賽瑪噶輕咬着紅脣,有些泄氣地說:“一到夜晚,洛桑寺就會大門緊閉,沒有什麼重要的事,不輕易啓門,防備很嚴,有專門的護教勇士巡邏,而贊普派來的衛隊,也會參與戒備,最可怕的,就是那幾條純種的獒犬也會放出來,根本沒有一絲逃跑的機會。”

“所以你就選擇早上,到了白天,戒備會鬆很多,獒犬也會重新關好,而早上還要供奉禮拜,所以你就瞄準了這個時機,對吧?”勃日古辛淡淡地說。

果然把自己瞭解得很深,贊蒙賽瑪噶代着頭,小聲哀求道:“勃日古辛,你是德高望重的人,你也不忍看到一個年輕的生命就這樣失去,你就當沒想到,放贊蒙賽瑪噶一馬,日後定當厚報。”

沒有辦法,現在贊蒙賽瑪噶走投無路,雖說她一向高傲、雖說她一向好勝要強、雖說她武藝不凡,可是此刻她卻是一個弱者,爲了腹中孩兒,她拋去尊嚴,向這個勃日古辛求饒了。

“公主,請回吧,你知道我是不會同意的,也不瞞你,在洛桑寺方圓十里內,贊普大人在各小道都設了關卡,你身懷六甲,即是出了這洛桑寺,也不會逃得掉的,你就安心地等着好了。”勃日古辛對贊蒙賽瑪噶做了一個請的手勢。

“砰”的一聲,贊蒙賽瑪噶手中那個水盤一下子掉在地上,那瓦盆馬上摔得四分五裂,一下子把贊蒙賽瑪噶的衣裙都弄溼了,可是心如死灰的她渾然不同,有些絕望地轉過身,一步步往自己的房間走去,她知道,自己的那個當贊普的哥哥己經下定決心要這樣做了,爲了家族的榮耀、爲了安尉百姓、爲了紀念那些戰死的勇士,就是這樣,親情也被踐踏了。

要想哥哥改變主意,那是不可能的,除非......

贊蒙賽瑪噶裡升起一絲希望,可是很快又搖了搖頭,這個可能太小,太小了,小到自己都不敢奢望。

贊蒙賽瑪噶的逃跑計劃夭折,而劉遠卻如有神助找到了大唐安插在吐蕃的其中一個細作,曾經師從劉遠的六號,在吃東西的時候,那傢伙正好拿着一塊小抹布在掃着着那些木器具上的灰塵,看樣子是準備開門做生意,劉遠的記憶力很好,眼晴也銳利,一眼就認出來了。

放下碗後,劉遠攜着三人徑直走向了那木器店。

“掌櫃的,這箱子怎麼賣?”劉遠拍了拍箱子,對着六號就眨了一下眼。

“這,這位勇士,你喜歡?”那六號驚訝得嘴巴張得老開,眼睛瞪得大大的,說話都有些結巴了。

有點像白日見鬼一般。

做細作的,那眼睛可是“鋒利”得很,雖說劉遠化了妝,可是大致的樣子不變,再說那聲音眼神,一點也沒變,二人認識了大半年,劉遠還手把手教過他,那一隊人都把劉遠當成是偶像一般祟拜的,六號也不例外,一聽聲音就認出來了。

“還不錯,就是這花雕得差了一點火候,在曲位下的處理不到位,以致立體的效果不好。”

這下沒錯了,這個正是六號的缺點,做首飾時,大局觀很強,但是在細節方面把握得不夠,特別是在曲位方面的處理,是他的硬傷,沒想到他不做首飾,改在木器,當了木匠,可是手藝的短處還是沒有得到改變。

六號強忍住激動,故意大聲說:“幾位勇士,更好的木器在後面的庫房裡了,幾位隨我去挑吧。”

這裡不是說話的地方,雖說有很多東西要問,先到後面的密室再說吧。

劉遠點點頭,跟着六號到後面談去了,而前面店面,自有一個夥計在看着,不用說,十有八九也是軍部安排的細作。

六號把衆人帶到後面一間密室,關上門,這才鬆了一口氣,然後興奮地說:“將軍,你怎麼來了?”

“什麼事,你是搞情報的,也該知道。現在我需要你們的情報和幫助。”說完,劉遠把事情的經過簡略說了一遍。

“原來是這樣,不過將軍真是厲害,這樣都能找到小的,你放心,將軍的事,就是我們的事,小的一定替將軍安排。”

劉遠好奇地說:“你就不怕我投了吐蕃,而後特地來詐你的?”

“哈哈,將軍太小看自己了。”黑六一臉正色地說:“與將軍相處這麼久,將軍是什麼人,小的還不清楚嗎?將軍高風亮節,悉心教導我們,傳授技術時毫不保留,還說我們若是混不下去,金玉世家的大門爲我們打開,真是讓人感動不已,正所謂一日爲師,終身爲父,無論怎麼,將軍的忙一定要幫的,再說了,荒狼侍衛和尉遲寶慶少爺在,吐蕃沒那麼能耐吧。”

吐蕃即使能用贊蒙賽瑪噶公主令劉遠投誠,但它絕對招攬不了尉遲家的人,這一點六號還是很有自信的。

“哦,你認識我?”尉遲寶慶吃驚地說。

“認識,長安的權貴子弟,我們瞭如指掌。”六號有些驕傲地說:“我們細作考覈的第一關,就是認人,當時的的考覈就是把長安有頭有臉的權貴子弟全部認出。”

劉遠有些好奇地說:“對了,現在還不知你名字呢,叫你什麼好,還是六號?”

“在長安好是規定不能泄露,不過在這裡,倒沒這個顧忌,將軍,小的在家中排行第六,所以名字就叫邱六。”

ps:

新的一天,諸位都要加油!

203 拋玉引磚277 丹鳳朝陽719 帝王心術938 喜獲寶馬253 一山二虎349 嫁禍悉多950 內憂外患606 四面楚歌079 他有心事129 跳樑小醜968 抗絕投降896 一個承諾935 格殺密令821 崔敬寄語522 水泥面世559 敢娶我嗎605 狼狽爲奸871 帶肉骨頭090 五門納福032 揚州詩會979 妙計破城188 輕薄夢真730 美人心計608 荊一報道1023 一諾千金174 借勢發泄304 荒狼血刀459 滄海遺珠841 打擊報復上184 搶我女人753 消遣報復315 陌刀揚威295 上元佳節345 身陷險境950 內憂外患832 艱鉅任務605 狼狽爲奸723 集體被坑986 捷報傳來076 秦少得意140 舌如巧簧787 途中求子194 偏心老太686 添油加火697 老鷹與兔290 武器之首410 論功行賞加更一542 考據論證304 荒狼血刀888 推倒公主1030 順昨完房050 官字二口359 找到肥羊838 杯水車薪084 劉遠授徒345 身陷險境683 連環毒計039 平生大敵281 傲氣老襟979 妙計破城409 劉遠上朝012 亥時再來662 花燈比賽350 瑪噶公主135章 一個誤會下860 美好生活317 論功行賞866 長洛開通004 義無反顧121 以假亂真786 玄甲出動079 他有心事503 皇權士族261 各出奇謀756 皇室家宴581 財政大權251 硝煙瀰漫944 奪命黃金321 蹤跡暴露百萬字772 送禮上門077 癡情女子162 極品享受中929 嶽衝升官915 東窗事發587 穩坐釣臺507 吐氣揚眉363 四面楚歌863 又見急件242 措手不及956 揚威軍到095 目無王法566 緣分未到705 孤身犯險120 誰說放棄864 虛驚一場301 兩美獻身063 兒願爲賊372 輕薄瑪噶906 厲兵秣馬484 初逛青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