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難以決擇

“還有三個月!”

放下駐俄大使發來的電報,隨手在菸灰缸內按滅菸蒂,陳默然的眉頭依然緊鎖着,拉斯普京的死亡只是歷史上的一個事件而已。

可是這一事件,卻標明着另一件事——俄羅斯帝國的覆滅,正如拉斯普京的預言一樣,三個月後,隨着“二月革命”的爆發和隨後尼古拉二世的退位,俄羅斯帝國消失於人類歷史之中,又過了半年,一個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政權,出現於俄羅斯,並在隨後的70餘年間影響着世界歷史的發展。

手指輕點着桌面,陳默然默默的站起身,而後站在窗邊,望着窗外的花園,神情變得極爲嚴肅,推開窗戶,帶着寒意的冷風撲面而來,只讓神智爲之一清,原本因暖氣而昏睡的神智瞬間恢復清明。

“一個帝國的終結,意味着另一個帝國的崛起!”

在脣邊默語着這句話,陳默然非常清楚,在歷史上,俄羅斯帝國的覆滅,意味着蘇俄帝國的崛起,從十月革命到後來的蘇聯時代,是俄羅斯歷史上前所未的強大時期,蘇俄和後來的蘇聯在十幾年後步入世界先進國家的行列,在國際舞臺上產生?了重大的影響,而蘇俄帝國的價值觀、意識形態,可是說是中國的天然之敵。

與他國不同,中國將不得不直接面對來自蘇俄的影響,數千公里的陸地接壤、自北方而下的壓力,未來的中國都需要面對,尤其是需要面對來自蘇俄的革命輸出,蘇俄的革命輸出從來不是爲了“解放全人類”,而是爲了蘇俄自身的利益,爲了其擴張、爲了其國家的存在。

如果中國不能將蘇俄消滅於萌芽狀態,那麼在未來的幾十年間,中國都不得不揹負沉重的國防壓力,時時警惕來自北方的強敵,警惕那一陸上強敵的入侵,沉重的國防包袱以及隨之而來的“國內革命”將會重創中國,令中國根本不可能在二十世紀前半期,成爲在世界上舉足輕重的大國,並最終成爲同美國並駕齊驅的強國。

“阻止他!”

雖說早已在心下做出了決定,可是對於陳默然來說,這依然是一個很難做出的決擇。

在未來的幾年中,將數以百萬甚至更多的軍隊投入俄羅斯戰場,鎮壓俄羅斯的革命,重建俄羅斯帝國,將會令中國在付出上百萬人傷亡的爲代價的同時,又將揹負沉重的軍費開支,或許通過兒子的婚姻,可以將兩個帝國合二爲一,但是……未來呢?

對於未來的恐懼,準確的來說是,是對漢民族和俄羅斯民族的不確信,使得陳默然的心下一直猶豫不決,但卻從不敢在外人面前表露這種心跡,因爲,在幾個月後,在那場革命之後,他必須要用自己的意志去說服每一個人,說服所有人,中國出兵俄羅斯是極爲必要的,也是符合中國利益的!

可是一個五億人的民族,真的可以統治另一個一億多人的民族嗎?而且兩個民族膚色、習俗皆不相同。這時陳默然的腦海中再一次浮現出,就在今天上午,同管明棠的那番談話。

“陛下,如您必須要考慮到一點,如果俄羅斯爆發反抗的話,那麼您必將面對三十年的游擊戰。”

話語頓了下來,管明棠望着陛下,提出了他的看法。

“在歐洲,一直都有着黃禍論,一但中國和俄羅斯合併成一個帝國,那麼,在未來的歐洲,黃禍論必將就此更爲盛行,並會受到各國的認同,而各國出於對我們的敵意,很有可能扶持俄羅斯國內反對力量,通過向他們提供武器、資金等方式,發動一場針對我們的游擊戰,到那時,整個俄羅斯都會變成戰場,變成反對我們的戰場。”

游擊戰!

管明棠的話語卻是讓陳默然想起越戰以及阿富汗戰爭,前者在整個“赤色世界”的支持下對抗着美國,將美國拖入戰爭泥潭,而後者則在美國的支持,將蘇聯拖入游擊戰的泥潭,令蘇聯經濟揹負了沉重的戰爭包袱。

“毫無疑問。”

在沉默良久之後,陳默然方纔說道。

“英國人、法國人、德國人,甚至將來還會有美國人,他們或許會在俄羅斯掀起一場針對我們的游擊戰,但是,這場游擊戰不會是毫無止境的,而且對於我們,似乎還有其它的選擇,要知道,在整個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象俄國這樣,大多數人民都在受壓迫,俄羅斯民族在全部人口中僅佔43%,還不到一半;其餘屬於其他種族,是沒有權利的。在俄國一億七千萬總人口中,約有一億人口是受壓迫和沒有權利的……”

這時陳默然卻是不由自主的引用了烏米揚諾夫的話語。

“孟森把俄國比作一個垃圾箱,說它是靠沙皇政府這一條生了鏽的鐵箍才勉強維持着,而我們在進入俄羅斯之後,可以給予他們很多,過去不曾擁有的權力……”

在提及自己的想法之時,陳默然的腦海不自主的浮現出歷史上的蘇聯,蘇聯時代,尤其是斯大林時代的壓迫比任何沙皇的壓迫更爲嚴重。烏克蘭人、白俄羅斯人、波羅的人、哥薩克人、高加索人,以及其許多的少數民族,都不會忘記他的十年集體化政策(1928—1938)所帶來的恐怖。在這十年期間,大約有一千萬人被屠殺、充軍和餓死。在1941年,僅僅在烏克蘭、白俄羅斯和波羅的這三個小國中,就有四千萬人渴望着解放。

所以爲了瓦解俄國這個龐然大物,任何一個入侵者所要做的,只是以一個解放者的身份進入到俄國境內,終止其集體化的政策,恢復民衆的私有財產制度,這樣他就不僅能贏得少數民族的擁護。而且還可以瓦解斯大林的軍隊,因爲他們大部份是由集體化的農民組成的。

這就是斯大林害怕德國人入侵的原因,而且斯大林也不相信敵人會愚蠢到“只用軍隊來進行戰爭”,可是他們的敵人的確如此的“愚蠢”,那麼中國呢?

等到1941年,再去解決蘇俄的問題嗎?

回憶起上午同管明棠間的談話,陳默然再一次拿起一枝鉛筆在一張紙上畫着:

“1917,目標發生革命,抵抗力量最爲弱小,但目標內部問題較爲平緩,無親善之餘地……”

在寫下這麼一串分析之後,陳默然又思考一會,在紙繼續寫道。

“1941,目標內部因長期集體化、民族壓迫,導致國內存在大量異見份子,如充分利用,可以解放者身份進入,如此可以獲得來自民間的支持。而不足之外則是:其國民大都接受教育,主體民族民族觀念濃厚,大不利於親善,……”

接連寫下一串不利因素之後,對兩個時間作着比對之後,陳默然意外的發現,無論是1917年還是1941年,都不是最好的選擇,兩個時間段可謂是各有利弊。

前者最大的益處是對方沒有完整的抵抗力量和國民教育的低下,使得中國能夠輕易佔領這個國家,並通過教育去影響絕大多數人“接受”新的帝國。而後者的益處是其國內存在着大量反對力量,而且那個看似強大的國家,是可以從內部瓦解的,畢竟那個帝國從建立起,就有着無法洗去的原罪。

“一切都是從斯大林開始的嗎?”

突然,陳默然的腦海中冒出這麼一個念頭。

“不!絕不可能,也許……”

突然,陳默然的腦海中閃過一個時間,如果是在其革命成功之後呢?對於信奉暴力主力的烏米揚諾夫來說,他非常清楚在“他的國家”存在着大量反對革命的人,否則也不會有大名鼎鼎的“契卡”,有隨後的古拉格,有對權貴、知識分子、富農的清洗,那些清洗是血腥的,可以說那種清洗在某種程度上摧毀了俄羅斯的舊時代。

“殺死十分之一的精英爲了鞏固共和國,那麼摧毀共和國,再以審判之名……”

想着陳默然笑了起來,通過後世對蘇聯的披露,赤色恐怖的“科學性”,他可謂是極爲了解,赤色恐怖從來都是信奉“寧可錯殺三千,絕不放過一個”的原則,而且還相信血統論,相信爲了鞏固政權,必須從根本上掃除“反革命以及反革命家庭”。

“也許,在未來可以適當的添加火、加把油!”

適當的添加火,或許可以讓其變得更爲……嗯,這個念頭閃現時,陳默然卻又在紙上寫着一個時間段,而這個時間段正是戰爭結束的時間,也是戰後第一次經濟危機的時間,而適當戰爭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刺激國民經濟的發展,從而使中國經濟,可以在戰爭的支持下,擺脫戰後的短期低迷,從而避免國民經濟發生戰後危機。

“看來,這場仗是非打不了!”

輕語着陳默然起身朝着門外走去,如果一定要進行這場戰爭的話,那麼有一件事必須要提前做好安排,否則,最後中國只是爲他人作嫁衣!

可在他離開辦公室的時候,心下卻依然在思考着一個問題,有可能嗎?

第29章 不克第79章 瘸子救美第125章 悲慘世界第219章 保障第88章 蛇窟的陰謀第199章 談判第157章 最好的歸宿第14章 跟我走吧!第201章 爾計我算第92章 反應第18章 沙皇的心思第53章 巴格達第160章 陰謀鏈第278章 上緊發條第26章 友誼第29章 夢想第130章 實況轉播第86章 奸第153章 初戰第134章 對馬(上)第111章 怒嘆第87章 好牙口!第214章 在辛亥第164章 不沉的靖遠第210章 冷與熱第167章 怎麼對待彼此第4章 德屬東非第138章 入役第106章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第89章 平地驚雷(上)第18章 愁!第246章 殘酷與仁慈第197章 新與舊第235章 覆沒第95章 三羽烏第74章 甲一第240章 重慶第133章 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第242章 戰地觀察第163章 間行第79章 轉變第121章 無奈的輪迴第162章 前途無量第10章 乞力馬紮羅的風第164章 不沉的靖遠第148章 選擇第67章 怕什麼第182章 從廣東至上海第195章 爭執第43章 拍賣會!第108章 回家第288章 憤怒與歸勸第219章 保障第193章 焦土第37章 帝國第2章 罵摔第93章 會師第14章 袁世凱的發現第193章 炮擊第70章 能給予的第100章 革命者的抉擇第89章 暴怒第1章 人性貪第161章 集中營與迷徒者第277章 對話第67章 潛伏者第189章 兩個人第126章 捆綁第259章 適當的迴應第99章 複雜化第167章 變亂之局第11章 俄羅斯第284章 !!求定閱!第253章 解決之道第54章 最爲憂慮之事第193章 炮擊第213章 攻城第81章 軍人的本份第88章 蛇窟的陰謀第151章 生絲第144章 飛吧第136章 做人做狗第220章 敲打第82章 自然的抉擇第58章 我需要嗎?第148章 選擇第219章 只是意外第118章 是我……第62章 彰德第125章 勾勒幾筆第214章第149章 秋山真之的選擇第105章 寶藏!第87章 米氏父子第42章 什麼事該做第35章 無禮第200章 香港的變化第166章 自身之罪第43章 間諜遊戲第125章 悲慘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