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的夜,除去幾條商街熱鬧不凡外,大多數街道都是靜悄悄的,南京老城的安邑區,街區臨湖而成,街道兩側鬱鬱蔥蔥的大樹,更生出一種鬧中取靜之感,也正因如此,許多達官顯貴往往選擇於此安居,或租房或購房。
安邑街76號,是一棟傳統的中式院落,相比於鄰近那些中式的或西式的別墅、庭院,這棟曾屬於一位前清官員的院落,在安邑區並不怎麼顯眼,可老南京人都知道,事實上,在南京老城,這種老院落本身就象徵着身份與地位,在南京老城大刀闊斧式的建設中,不知多少老宅被夷平重建,而在這個過程中,一些被保留下的老宅,要麼是南京數百年的大戶,要麼就是開國勳貴的私宅,這些勳貴私宅大都由陛下賜宅,這不是身份,什麼是身份。
而安邑街76號的大門上掛着樑府的門匾,這樑府的主人,便是在中國赫赫有名的梁啓超的宅院,在中國,梁啓超名氣之大,怕只有康有爲能與之相比,而與那位流亡夏維夷的遭受通緝的“滿清餘孽”、“漢奸”的康有爲不同,在中國政界梁啓超可算得上一位頗具影響力的政治家。
梁啓超自幼在家中接受傳統教育,1889年中舉。1890年赴京會試,未中。回粵路經上海,看到介紹世界地理的瀛環志略和上海機器局所譯西書,眼界大開。同年結識康有爲,投其門下,後來,與康有爲一起領導了著名的“戊戌變法”。
在百日維新失敗後,其流亡日本,同其師康有爲鼓吹立憲政治不同,他更專注于思想啓蒙,當年不知多少者受其影響,因此在中國有着“思想啓蒙者”之稱。
在光復會起義後,面對光復會起義梁啓超同康有爲都做出了截然不同的選擇,他在第一時間回國,曾試圖促成光復會同清政府妥協,但最終面對光復後的民族清算,也只能暗歎一聲,而隨後其卻接受邀請加入光復會,後來光復會因國體之選發生保皇、立憲爭持過程中,他並沒有選擇加入保皇派或是立憲洗,更沒有倒向當時尚未遭禁的黨,而是另外創建民主黨。
而在隨後的九年間,保皇派變成了保皇黨、立憲派遭到削弱,黨入獄的獄流放的流放,而當時並不被人看好的民主黨,卻順風順水的渡過一個個關口,並在立憲後,以超出立憲黨十五席位,成爲下議院第二大黨。
在中國,梁啓超的才氣、學問、識見、資歷自然是不用說了,同時他還是民主黨領袖,而民主黨又擁有一個實力很大的政黨,也正因如此,在帝國九年的中國,沒有任何人能夠忽視這樑卓如。
而安邑街76號,往往又是國同民主黨人士的聚集之地,一如往日,當夜幕降臨後,在樑宅的後院涼亭間,又有一些下議院議員或政界人士聚於亭中討論着國家大事,而與往日不同的是,今日,這裡還多了一個客人,立憲黨領袖楊度。
在過去九年間,立憲黨,可謂是一路浮沉,當年光復會分裂,鼓吹立憲的楊度等人吸引了大量光復會人員,幾乎同保皇派成兩強之勢,可在隨後的數年間,身爲立憲派領袖的楊度毫無作爲,卻又讓大多數會員失望之餘,選擇退出。
而民主黨之所以能得到發展,與梁啓超這位領袖有着很大的關係,九年間寫書著作的同時,又接受多所大學的邀請授課、演講,發行報紙與保皇黨展開論戰,立憲、民主兩黨一比,退出立憲黨的成員最終大都選擇加入民主黨。
“各國政治歷史表明,以自由爲導向的法治民主制度可能是最穩健的民主制度,但是它要成爲現實的制度,必需有適當的社會基礎,其中最重要的社會基礎就是龐大且穩定的中產階層,它建立穩健的民主制度的先決條件。”
放下手中的茶杯,楊度吐出這麼一句話來,在過去的九年間,他或許因爲被調查局掌握着一些東西,不得不處於半沉寂中,但卻有了充足的時間讓他去學習,準確的來說是向梁啓超學習。
十幾年前變法失敗,康梁等人逃往日本,梁啓超便不斷總結變法失敗的教訓,而在他的書中曾提到,“當下之急務是普及立憲知識,提高民主意識,爲立憲準備條件。”於是,他在西學中遍訪名師,攻讀了盧梭、孟德斯鳩等人的著作,考察了日本等國家的實際,終於把思想的神功練到了成熟的境界,在民主憲政之下,“人各有權,權各有限”。他對民主政治之精髓有了正確的把握。前面的“權”就是人之權利,而後者之“權”就是權力,這的確道出了憲政的實質問題。
而梁啓超提到的要準備條件,而不趕快抓住的大好形勢建立“美好”的西方式民主憲政和共和國呢對於這一點,即中國是否具備實現民主政治的基礎條件,無論是派或是楊度自己都是過於樂觀的,可以說,正是這種樂觀,導致了孫逸山身陷牢寵而不出,自己陷爲調查局禁錮而無所爲。
但相比之下樑啓超的看法卻是十分客觀公允的,甚至是悲觀的。他以爲,民主制度之確立及其得以運行有效,必須有一定的國民基礎,無此基礎,民主就是空中樓閣,社會、國家、人民無以蒙其利,甚至反而造成混亂。這就是說,民主政治固然是至高無上的武功,令人神往,但是以中國所具備的功力,練就這樣高層次的神功實在是不可能,因爲,中國內功嚴重不足,外功嚴重疲軟,無論如何也沒有實踐、駕馭“神功”的能力。
當務之急是趕快補課,練好基本功,紮紮實實地一步步走向最高之境界。如果強行修煉,則必然是形似而神不似,本質上依然是個,這就反倒成了走火入魔相對於走向民主的黨、立憲派想要一役功成的剛猛之道,梁啓超倒是十分看好改良這樣的陰柔方式,正所謂在改良中“潤物細無聲”地完成民主之建設,漸進式實現中國政治民主。
最終事實證明了一切,黨是勾結國外的亂黨,遭受打壓的立憲黨江河日下,而只有樑卓如的民主黨在過去的九年中,不僅未遭打壓,甚至還不斷髮展,成爲下議院第二大黨,甚至於連陛下,都對其欣賞有加,幾次欲賜爵給其,但都被樑卓如以“在野監督”爲由婉拒了。
“而所謂新中產階層,主要是指依靠知識學歷從事腦力勞動的工薪階層,包括公務員、銀行職員、知識分子、藝術家、工商職員、教師等,這些人,纔是中國的新中產階層。”
在這一點上,作爲失敗者的楊度,卻有着比梁啓超更多的認識,因爲他一直在反思,反思當年中國爲何會走向帝制,爲何黨、立憲黨會選擇失敗,曾經,他認爲這是陛下手腕過人,可直到四年前,結束了在歐美十六國的爲期兩年的考察之後,他纔算是明白了根源,根子壓跟就不是陛下手腕多麼高超,而是中國民衆多麼“愚昧”。
“經過帝國建元九年來的孕育,中國工業化和城市化水平一直在飛速提高。人口一直從農村流向當地的中心城鎮,從城鎮集結到都市,中國本城市人口從3639萬上升至近9910萬,人口不足5萬的城市從1233個增加到3510個,510萬的城市從64個增加到171個,10萬以上的城市從31個增加到116個,20萬以上城市從7個增加到42個。南京、上海、武漢、廣州、天津這些大城市的人口更是達到百萬之多。”
聽着楊度的講述,梁啓超只是微笑不時點頭贊同着,事實上,兩個人早已經就這個問題作出了多次討論。工業化與城市化導致中產階層登場,尤其是伴隨產業資本的確立,各個大中城市急劇吸收地方上的勞動力,與此同時,以薪金生活者爲中心的新中間層不斷增長,逐漸將居住地擴展到郊區,中國的人口結構現在已經有了根本性的變化。
“中產階層經濟比較穩定,思想比較活躍,但卻無參政權。因此,尋求政治上的發言權,提高政治地位,以合法手段維護自身利益和保證穩定的生活是中產階層的共同要求”
“的確”
章炳麟用力的點下頭,儘管他曾是陛下的親信,但早在九年前,國家確立帝制後,他即退出保皇派,加入了民主黨,在這一點上,他和蔡元培等人都有着驚人的相似,兩人都曾入光復會、保皇黨,但後來卻又都加入民主黨。
“貴族院爲勳貴所壟斷,而下議院,雖爲民選,但卻無組閣之權,省、市、縣三極議會,又爲地方士紳所壟斷,因此纔有“欽命內閣說”、“士紳機關說”,民憲之權,於中國可謂是從未存在,最近幾年,民本主義於中國之所以盛行,當以中產政治訴求不無關係。”
“對”
肯定的點點頭,蔡元培隨即說道。
“九年前,在各個大學,學生們聞戰爭而亢奮,但今日,青年中倡導政黨內閣、縮減軍備,卻已成主流”
“而大小商人,同樣渴望改變,他們希望能夠真正在國會發表自己的聲音,從而結束特殊經濟模式,相比於政府企業的掌握的生產資源,民間企業所能得到的生產資源實在是太過有限,而且,在商業競爭上,政府企業又享有各種優勢。”
“各所大學的學生們也是如此,現在的中國,大學生同樣也是國家資源的一部分,他們中的相當一部分人,都必須被迫接受國家的調配,固然這是國家建設的需要,但在另一方面,卻是以損害青年之自由作爲代價。”
在你一言我一語中,每一個人都不斷的發表着各自的看法和觀點,而這些觀點無一不是爲“政黨內閣”的把握加分。
事實上,早在半年前,楊度、梁啓超等人便有意促成立憲黨同民主黨的合併,並最終通過共同的努力促成在中國產生政黨內閣,而現在,內閣的違憲,卻讓他們看到一個機會,一個提前舉行下議院大選。
再次舉行下議院議員選舉,他們自信比保皇黨更具優勢,因爲中等階層已經厭惡了“欽命內閣”、“士紳機關”,他們需要的表達自己的聲音,而保皇黨恰恰是站在他們的對立面。
“而且與產業發展相伴隨的是國內工人階級隊伍不斷壯大。按年初農商部發布的資料看,現在我國工礦企業工人超過一千萬。工人階層的成長促使工會組織的產生、工人運動的興起和工人政黨的成立。五年前,山西煤礦工人創立“職工義友會”,隨後組織了工會,接着“鐵工工會”、“鐵道工會”等工會相繼誕生,現在國內工會一時有旭日沖天之勢,而工會組織工人集會、請願、罷工,試圖通過以“工廠法”爲代表的社會政策立法,以爭取維護工人權利,固然這一系列的工人活動,給政府造成了壓力,但至今工廠法仍未獲得通過”
不待林長民說完,楊度卻不無諷刺的說道。
“兒子的利益,當老子的當然要照顧,十個中國工人,有7個在國營企業工作,通工廠法損失最大的就是國企,國家又要遭受間接損失,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又豈會通過工廠法”
在楊度聲音方落時,梁啓超卻淡淡的吐出一句話來,多年來,對特殊經濟模式,他一直持以反對,甚至面對中國工業取得的“輝煌成就”也從未表示過贊同。
“正如我多年前的警告那樣,如果政府管理了所有的企業,他的權力勢必超過公民的權力和公民代表機構的權力,政府權力這樣的增漲,對於民主制度而言,本身就是一種摧殘,”
話語稍頓,梁啓超又補充一句。
“所以,我們的第二步,要針對中等階層、工人階層的需要去做,只有如此,人們纔有可能去爭取他們的利益。”
“公民的權利要靠公民自己爭得,若靠政府,則“趙孟之所貴,趙孟能賤之;政府若能畀民權,則亦能奪民權。”
在教授宿舍內,面對前眼前的十幾名學生,曹仕京引了一段民主黨領袖梁啓超先生的話。
“這個意思就是靠政府給予你民主,沒有希望,他可以給你,也可以剝奪你的權利,只要他願意。權利不是被人家贈予的,所以,人民要爭得權利就必須具備一定的素質,即一定要成爲現代的國民。國民的素質包括,國家思想、權利思想、自由思想、自治能力等等。”
在成均大學內大都知道經濟系的曹仕京教授,是共和派,同樣也是民主黨黨員,而在他的學習會中的學生,也大都受其影響,傾向於民主立憲,儘管絕大多數大學生都傾向於民主立憲,但作爲宮前絕食帶頭人之一的曹仕京,他的學生則比其它的同學更爲激進一些。
“可是,教授,只是爭取又有什麼用呢去年淮北煤礦工人罷工時,我們曾做過調研,罷工沒有取得任何進展,現在政府掌握着所有的企業,在下議院有保皇黨爲他們搖旗吶喊,工廠法根本不可能獲得通過”
崔國政在旁邊有些迷茫的說道,而吳若揚則無奈的嘆口氣。
“就是啊,政府管理着所有的企業,政府自然不會再去考量政府工廠內工人的利益,而這種不考量,又造成了另一個結果,當政府不爲工人利益考慮的時候,他們自然不能去追究私人企業內工人的權益受到損害,而相應的,整個社會的工作人羣的利益,都在這個過程中受損害。”
“所以”
話聲一頓,曹仕京不無期待的看着眼前的學生。
“多年前,我們那一代人曾經努力過,但當時時機並不成熟,絕大多數國民未受教育,他們尚不能意識到民有、民治、民享之政府的重要性,所以,即便是方致普等人犧牲了生命,亦無法喚醒民衆,但是現在經過九年的思想啓蒙運動、自由民權思想普及的洗禮,自由民主思想已初步播撒於整個社會,而且現在社會中間階層,亦希望改變現在欽命內閣的現實,從使個人利益和個人政治訴求得已經實現,而對於工人而言,他們同樣渴望改變,他們現在已經意識到,只要欽命內閣存在,內閣就會忽視他們的訴求,假若當一個合適的契機出現之時,那麼,也許各方人士爲了自己的利益得到伸張或得到保護,中國還是有可能建立政黨內閣的,一但政黨內閣得已建立,那麼任何組閣內閣都必將無法忽視代表着“選票”的選民的利益”
“曹教授,那什麼時候,纔會出現合適的契機呢”
面對學生的問題,曹仕京沉默片刻後吐出兩字。
“現在”。.。
看書就上 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