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氛圍

西元1905年,炎黃4603年5月27曰上午,原本晴空萬里的南京上空,到了近晌午時分,突然陰雲密佈,似乎是預兆不祥,雨已經在市東下了起來,而且看樣子很快就要下到南京市區。

儘管從一定程度上來看,因爲主導南京的現代建築是華式現代建築,可是此時的南京看上去幾乎仍然是既有西方色彩又有東方色彩。中國正在一點點的已經甩掉它過去的很多封建的東西,正努力成爲一個現代化的國家。離傳統瓦頂的皇宮東側,一座四層鋼筋水泥結構的新式建築是處理宮廷事務和天皇辦公的政務樓大廈。

同皇宮位於同一軸線的盡頭絕一公里左右,便是帝國諮議院,這座堪稱建築奇,僅僅只用半年就宣告完工的建築,主要是用九華山運採的石塊建造的,在吸取了西式現代建築特點的同時,又吸取了中式建築的特點。在這座東西合璧的威嚴的大廈的後面,是一幢幢政斧首腦的寬敞官邸。

毫無疑問,無論是帝國諮議院或許帝國諮議院之後被人戲稱爲“顯貴街”的社區,可以說是中國權力的集中地,至少在某一個方面,就是如此。但是,外表寧靜的南京似乎充滿着一種詭異的氣氛,甚至於就連路邊的行人,都能夠感覺到此時南京氣氛中透着的壓抑。

當人們從帝國諮議院階梯前的人行道上走過的時候,他們都會不由自主的朝諮議院投去複雜的眼神,而在帝國諮議院的大門外,數以千百計名記者和市民似乎正在等待着什麼,幾乎所有人都知道,今天在這座雄偉的建築中正在醞釀着什麼,一場即將在中國上演的激烈碰撞,也許就在今天,就在這座建築內上演着。

“全票通過!”

隨着一聲錘響,在歡呼聲中,作爲的立憲派的領袖之一的楊度,根本沒有參與於諮議員們歡呼中,更沒有像其他人一樣,接受記者的拍照,人們的祝賀,而是逃似的選擇從側門,一路逃到了地下停車場,隨後坐進自己的那輛轎車裡,司機迅速駕駛着轎車駛出了的帝國諮議院地下停車場。

汽車穿梭在華盛頓早晨的車流中,朝着城外駛去。

“真……真的通過了!”

坐在車上,楊度在心裡嘀咕着,他幾乎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自己的眼睛。

第一次!在沒有陛下的默許、政斧的認可下,帝國諮議院全票通過了《國貨準則》,這是帝國諮議院第一次繞開陛下作出決議。

如果說其它人是興奮,但對於楊度來說卻是恐懼,他明白這意味着什麼,這甚至可能意味着帝國諮議院同陛下的決裂,當然,至少現在並沒有幾個諮議員心裡願意承認這一點,可爲了那麼一丁點權力,卻又不得不這麼做。

而對於楊度來說,他現在所感受到的更多的是恐懼,一種前所未有的恐懼,發自內心深入的恐懼,曾經被秘密逮捕的他當然明白,如果說陛下要對自己下手的話,自己會在一夜間身敗名裂,在秘密逮捕後,爲了保住自己,自己曾指證過他人,甚至可以說是污衊他人。

而那些由自己提供的“證據”,現在都存放在帝國調查局,楊度可以想象,面對陛下的怒火,自己會落個什麼下場。

那些諮議員絕不會爲了一個“自願爲帝國調查局提供敵對人員信息”的人發起什麼行動,自己的行爲可以說是世人不所不恥的,但自己爲了保命卻只能那麼做

“通過法案!”

閉上眼睛,楊度想起幾天前,皇后差人送來的一張紙條,或許,那……那就是自己保命,保住現在自己所擁有的一切的最後一點希望。

“皇……皇后是支持立憲的!”

楊度在心裡反覆嘀咕着,他不清楚這是皇后的意思,還是陛下的意思,至少在表面上陛下一向都是支持立憲的,但是這次……陛下真的是透過皇后表露他的態度嗎?他希望看到諮議院對某些問題做出決定,慢慢的學習如何行駛議會之職嗎?

想到這些問題,楊度心裡沒有底。

“先生,我們去那裡?”

“去……”

去那呢?楊度皺着眉頭,去別苑向陛下彙報?不行,陛下肯定不會見自己,向皇后彙報?同樣不行,自己是外臣。

爲什麼要逃?自己又在逃什麼?想到自己在聽到諮議院全票通過《國貨準則》時自己的激動之餘的那種恐懼,楊度苦笑一下,自己到底在逃什麼?

或許要逃的就是永遠也猜不出,陛下會怎麼收拾自己的恐懼。在陛下的眼中,自己就像是一隻螞蟻一般,可以輕易碾死,其它人或許還可以通過立憲政治謀得利益,而自己呢?從上海叛國案發之後,自己便成爲了陛下的木偶,只在願意,陛下隨時可把自己砸個稀巴爛。

在心底反覆思索着,楊度才發現,自己原本根本就無處可逃,或者說無路可逃,只要陛下願意,別說是地位難保,甚至連同自己的名聲都將毀之一旦。

“真小人!”

儘管不願意承認,楊度卻忍不住在心裡經自己做出了評價,過去曾以爲自己是君子,現在看來,自己不過就是一個小人,僞君子罷了。

“一羣僞君子罷了!”

站在陛下的面前,雷鵬遠有些緊張的吐出了幾個字。

在雷鵬遠眼裡,陛下的個頭比普通人略高,大約有一米八以上,體格看起來很強壯,肩膀很寬,臉上似乎永遠都帶着讓人親近的笑容。

和過去一樣,在一見到雷鵬遠的時候,陳默然就露出一個親切的笑容,目光流露出真誠和尊貴的氣質,養尊處優這麼長時間,總會改變人的一些氣質。

或許是陛下面上讓人親近的笑容,很快便消除了雷鵬遠心裡的緊張感,更何況他本身就是一名情報人員,恢復情報人的冷靜的是應該的。

“陛下,表面上,帝國諮議院內號稱是諸君子之堂,但通過“要點”監控,儘管不願承認,但我們的情報卻顯示,其中多數人不過是利慾交錯的僞君子!”

“骨子裡男盜女娼!”想到同僚的形容,雷鵬遠在心下冷笑着,那些諮議員中有多少人是真正憂國憂民?

“權力,可以說,今天他們所做的一切,根源都是出於對權力的渴望!”

陳默然點點頭,用一句話對那些人做出了總結,政客從來都是無恥的,政治同樣也是骯髒的,自己明白這一點。

“呃,雷探員,”

坐在椅子上陳默然似乎有些疲倦地嘆了口氣道

“我想你肯定很困惑,爲什麼他們會這樣!”

雷鵬遠當然沒有接話,他曾經非常困惑,同樣的,他覺得或許陛下同樣非常困惑。

“我也曾問自己這個問題,他們爲什麼會這樣!”

陳默然微微提高自己的聲音。

“對他們,我曾經充滿了期待,中國會立憲,只是時間問題,但是在他們還沒能掌握這個國家的時候,可以把國家重任託負給他們嗎?”

託負給那羣人?別開玩笑了!

雷鵬遠在心裡如此想到,他甚至可以想象如果交給他們,在諮議院會上演什麼。

“陛下,根據各國通例,國會議員至少應該民選,臣並不覺得他們具有國會議員的資格!”

這一句話,倒是讓陳默然欣然一笑,還是有人和自己的想法是一樣的,這些帝國諮議員不過只是國內的知名人士罷了,既然不是民選,那麼他們有什麼權力向自己索要權力。

“雷探員,你是“要點”的直接負責人,現在我有一個問題問你!”

望着眼前的雷鵬遠,陳默然提出了自己要接見他的最重要的一個原因。

“你覺得的可以解散帝國諮議院嗎?”

一句話,只驚得雷鵬遠整個人都於呆滯之中,什麼是“要點”,一是諮議院內的諮議員,二就是國民,雷鵬遠知道陛下爲什麼詢問自己這個問題,他實際上是在詢問如果解散帝國諮議院的話,民衆會有什麼想法。

沉默!雷鵬遠遠擇了沉默,他並沒有答案。

“或許,解散帝國諮議院並不合適,但是……有時候,朕不得不採取一些措施,以便維護國體的平穩。”

陳默然的心裡有些無奈,帝國諮議院是自己捧出來的,現在卻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想解散這界諮議院,同樣還擔心會引起民衆的波動,但是如果自己開始籌備諮議院選擇,無疑將會進一步證實諮議院的權力合法姓。

“陛下”

猶豫着,雷鵬遠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應該繼續說下去,他知道自己再說下去會發生什麼,誰又知道陛下在想着什麼呢?

“狗叫喚,是餓了,有時候一兩塊骨頭,就能打發了!”

一句話,換來的卻是原本面帶笑容的陳默然嚴肅了起來,盯視着面前這位“要點”負責人,陳默然開口說道。

“注意你的言詞!”

這時,辦公室門外響起了一陣輕輕的敲門聲,門被推開了,接着一名海軍軍官走了進來。

“陛下,海軍部打來電話,對馬打響了!”

第20章 買辦的心思第213章 破城第12章 心有餘悸第137章 悲憤之事第53章 巴格達第132章 決定命運的一天(上)第181章 啊!東鄉第46章 怒欲!第205章 做嫁衣!第242章 戰地觀察第30章 大連內外第49章 中國需要一個獨裁者第190章 把他們拉進來第65章 無價第136章 需要第26章 迷茫第228章 啓航!第41章 宿命第167章 誰是贏家第259章 適當的迴應第20章 小算盤第63章 江畔第77章 兩人兩命第211章 忠臣義子第122章 順勢而爲第161章 集中營與迷徒者第82章 自然的抉擇第18章 團聚第149章 集會第244章 第一步第175章 自信第64章 塞北的雪第163章 觀察報告第231章 夜探第139章 限制第22章 國退民進第150章 另一場戰爭第121章 無奈的輪迴第8章 是個好人第85章 垂青第180章 微笑第192章 南北兩地第108章 家的感覺…第91章 有什麼好怕的第141章 家與兄弟第61章 土匪就是土匪第42章 城破第176章 首義第110章 疑慮第272章 啓航與美齡第9章 在泗水第134章 對馬(上)第285章 新的一頁第39章 父與子第131章 革命之初第118章 是我……第52章 象的雄心第9章 書房偶遇第226章 欽定第262章第106章 噴金之地!第91章 有什麼好怕的第198章 中與德第2章 罵摔第121章 魔鬼的末日第20章 日不落帝國的算盤第147章 耍猴子第48章 價值第154章 風雲亂第19章 經理與買辦第150章 另一場戰爭第126章 捆綁第233章 西安第168章 決定命運的一天第18章 沙皇的心思第179章 嶽州血第26章 南京東京第24章 戰胡兒第86章 局座沉思謀陰謀 木偶犧牲有價值第61章 土匪就是土匪第110章 大使館內的政治第163章 冷與熱第125章 勾勒幾筆第205章 做嫁衣!第3章 老少兩狐狸第65章 無價第59章 一個女人第115章 官與兵第16章 潰敗第108章 回家第93章 暴行第126章 彼得格勒的發現第89章 暴怒第162章 戰果第139章 備第32章 告別第138章 彼得格勒紀事第26章 南京東京第47章 理由第264章 “友好”國家的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