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心

徐明楠臉原本就已紅了,此時聽曼娘這樣說,更是紅的不能看,下意識地開口辯解:“不是什麼亂七八糟人家,姐姐,我已經明白了,有些人是不能在一起的。”說着徐明楠微微有些悵然,曼娘知道他是想起以前的事,拍一拍他的肩沒有說話。

徐明楠已經回神過來:“姐姐,那些都是以前的事了,我早忘了。”曼娘嗯了一聲:“但願你這話是真的,不然,你娶了誰心裡還惦着吳姑娘的話,太不公平。”這是曼娘自吳凝雪走後,頭一次對徐明楠說這樣的話。

徐明楠瞭然:“姐姐,我已經不是小孩子了,真的,你放心,我以後會好好的。”曼娘唔了一聲看着弟弟:“那你方纔說的話呢,到底誰家的姑娘?真要娶,也要回家稟明爹孃,遣媒去問,哪有你這樣冒失的。”

曼娘聲音溫和,徐明楠彷彿又回到小時候,對姐姐露齒一笑:“我這是想先告訴姐姐,原先我有什麼事也是先告訴姐姐的。”看着弟弟這樣,曼娘如同又回到當年姐弟相依時候,伸手摸一下他的臉接着很快放下,弟弟已經不是少年了,不再是那個跌跌撞撞跟在自己身後的孩子。等他娶了媳婦,真擔起一個家,就是真正的大人了。

徐明楠一時也忘了說什麼,過了很久才道:“姐姐,我知道你的意思。”曼娘又是一笑:“得,你也別這樣再三保證了,我信你。說說,誰家的姑娘?”徐明楠有些不好意思起來:“其實,姐姐你也認識,就是劉姑娘。”

劉吟梅?曼娘沒想到會聽到這個名字,雖說這門親事曼娘覺得很恰當,可經過這麼些日子和劉吟梅的接觸下來,曼娘還是覺得,該順了劉吟梅的心,夫妻夫妻,總要和和美美才好,哪一邊拗着了都不好。此時聽到徐明楠說出來,曼娘不由皺了眉:“我認識的,劉侍郎家的千金?阿弟,你……”

不等曼娘說完,徐明楠已經噼裡啪啦說開了:“姐姐,我曉得她和馮毅定過親,我和馮毅關係又好,可那已經是從前的事了,馮毅已經娶妻生子,房裡連妾室都有了,還拿着不放算什麼?劉姑娘人不錯,我也認得,姐姐平常和她又好,娶她很好。”

按理徐明楠這樣說,曼娘就該放心了,可劉吟梅不是別人,曼娘又問道:“那你呢,你是爲什麼娶她?若說可憐她嫁不出去,或者尋不到什麼好的才娶,那我可和你說,就算你是我親弟弟,我也要把你罵出去。”

徐明楠沒有惱反而笑了:“就知道姐姐會這樣說,我自然是……”說着徐明楠面上又飛上紅色低頭不語。見弟弟如此扭捏,曼孃的心放下大半,笑着道:“你自然是什麼?方纔還說有什麼話就要先告訴姐姐我,可這會兒了,你又扭捏起來,也不小了,都二十多了,你姐夫有你這麼大的時候,已經中了進士,生了睞姐兒了。”

幼子和長子,自然是兩樣相待,想起丈夫,曼娘眼裡添上柔情,徐明楠咳嗽一聲才說:“我自然喜歡她,姐姐,和你實說唄,或者我對劉姑娘沒有對凝雪那樣,一見面就喜歡上了。可見的越久,就越覺得,那種感覺不一樣,就像……”

說着徐明楠眨巴眨巴眼睛,實在找不出該用什麼詞什麼話來形容,只是停下眼巴巴地看着曼娘。當年那個母親臨終時候被抱到自己身邊的孩子,現在是真的長大了,曼娘看着弟弟,又驕傲又傷心,緩緩地把話接下去:“就像你看着父親和母親相處時的那種感覺,是不是?”

徐明楠點頭,接着面上綻開笑容:“姐姐,原來喜歡一個人,不是隻有一種感覺的。”和吳凝雪,一開始那樣熱烈,熱烈到跟她吃苦都不怕,事後想想,徐明楠不得不承認姐夫說的對,對吳凝雪,更多地是另一種生活的吸引,當最初的喜悅褪去,歸於平淡,像市井中任何一對瑣碎夫妻一樣。或者,他們會翻臉、會後悔、彼此都會覺得對方變的面目可憎。

對劉吟梅,一開始只是憐惜漸漸佩服再到這些日子接觸下來,她的一顰一笑竟縈繞於心中不可磨滅。

徐明楠低下頭,面上的微笑卻沒有變,曼娘拉一下他的袖子:“你能這樣想很好,可是這婚姻大事,不是一頭熱就能成的。”徐明楠乖乖點頭:“我知道,姐姐,我知道。”曼娘看着弟弟,想要說的話很多,但到此時竟說不出來,過了半日才輕聲道:“爹孃那邊,定會派媒人去的。若這邊真不成,到時也只有別尋。”

不成?這兩個字是徐明楠不願意聽的的,可他也承認,姐姐說的有道理,想到劉吟梅那恬淡的、彷彿不沾惹世間塵土樣的笑容,徐明楠對着姐姐似發誓一樣地道:“不會不成的,姐姐,你要相信你弟弟。”

這個阿弟啊,曼娘輕輕嘆了聲才笑了:“剛說你穩重些,這會兒又急躁了。事情要只能是劉侍郎做主,這門婚自然沒有不成的?可劉侍郎是一定會去問的,劉妹妹不允,劉侍郎也不會強迫的。”

“我知道,我知道。”徐明楠又立即道,知道什麼?曼娘白弟弟一眼,徐明楠遲疑一下才道:“姐姐,我和劉姑娘說過話的,不是在家裡。”

見曼娘面上神色明顯不贊成,徐明楠立即又道:“不是私相授受,是今年三月時候,去報恩寺,路上劉姑娘的車壞了,她的丫鬟不知道怎麼辦,我瞧見了,就讓人尋了轎子去。還有……”見弟弟還要數下去,曼娘那臉沉的更黑,徐明楠急忙轉口道:“姐姐,真的不是私相授受,就是後來,我知道劉姑娘常往幾個庵堂去進香,想到孃的忌辰在即,也要去給娘做些好事,也就去尋了那幾個庵堂。”

曼娘狠狠瞪弟弟一眼:“你那是別有用心吧?每逢孃的忌辰,爹爹都會讓人拿了銀子讓人去施粥做法事,哪要你去做好事?”徐明楠不好意思地笑了:“我是想見她,姐姐,感覺和她說話,心就會安靜下來。”

即便要等好幾日才能見她一面,所說的話也只有那麼寥寥幾句,但就是和別人不一樣,覺得這種等待是值得的。直到今日,瞧着劉吟梅的轎子進了劉府,徐明楠才豁然開朗,自己可以娶劉吟梅啊,而不是像現在這樣,要等很久就能見到她。

見弟弟又呆在那,曼娘勾脣一笑:“知道你急,我這就讓人進去和人告辭,然後和你回家去和爹爹說,讓他去尋媒人好不好,只是劉家答應不答應,我可不能擔保。”徐明楠已經在盤算着娶媳婦要準備些什麼,聽到姐姐三番四次說劉家未必答應,不由往自己身上望了眼才道:“姐姐,你怎麼總滅自己人的威風,我長的也是一表人才,家世又好,品性也不差,”

曼娘正叫過丫鬟,讓她去和熊三奶奶說,自己有事要往徐府去一趟,並讓告訴陳二奶奶,讓她瞧着些睞姐兒。丫鬟領命而去後曼娘才道:“甲之蜜糖乙之砒霜,你的確不差,可娶親也是要人所願的。劉妹妹她所求的,未必是俗世之事。”

話雖隱晦徐明楠卻聽懂了,也明白劉吟梅爲什麼常去庵堂上香,只淡淡一笑:“姐姐,你要相信你弟弟。”曼娘白他一眼:“難道人家不答應,你還去搶親不成?真做出這樣的事,到時我們家還要臉不要?”徐明楠沒有回答,只是催着曼娘趕緊離開。

熊三奶奶聽丫鬟說了,又告訴了陳二奶奶,陳二奶奶笑着應了,讓丫鬟進去裡面告訴睞姐兒,熊三奶奶這才道:“三表嫂和那邊的舅爺,這情分可真好。年紀相差這麼大的姐弟,這樣好的還真不多。”

旁邊已有人道:“你們都是親戚還不曉得?陳三奶奶孃去的早,那位小舅爺,是陳三奶奶自己帶大的,名雖姐弟,可這情分只怕和母子差不多。”熊三奶奶笑着說:“這事我自然知道,不過說起來,那位舅爺今年也二十三了,人長的又這樣好,還不曉得誰家的姑娘能配得上。,

徐明楠和吳凝雪的事,在這京城裡知道的人不少,男人總不是女人,回頭後另尋也是平常事,這話一開,席上未免就要議論幾句,因着熊家和徐家是姻親,也沒說的太過分,只說徐啓夫婦果然太疼徐明楠了,到了這時,還要順着徐明楠由他自擇。

說過幾句也就又換了話題,講起今年幾樁矚目的婚事來,猜猜這結親後,誰家過的更好些。前面席上在講這些,水榭之中,睞姐兒已經讓人摘來荷花,玩起擊鼓傳花來,傳到的或作詩或作畫,再不然就說個笑話或者猜個謎,定不能空了。

還讓人記着,到時誰被傳到的最多,就拿出一樣首飾來做彩頭,給那傳的最少的。一羣少女正玩的不亦樂乎,丫鬟就來說了曼娘去徐家有事,讓睞姐兒自己小心的話。睞姐兒聽了就對朱琳兒道:“娘也不知道有什麼事,不叫我出去,明明曉得我都好久沒見過小舅舅了。”

朱琳兒正在聽着鼓聲,見那鼓似要斷了,忙對睞姐兒道:“好好玩吧,我已接了三次了,再接,彩頭難道你要出。”睞姐兒手裡正拿着傳過來的荷花,聽了這話忙把荷花塞給朱琳兒,朱琳兒正要傳給下面的姑娘,鼓聲已斷,不由扭睞姐兒的耳一下:“瞧瞧,就是你和我說話。”睞姐兒嘻嘻一笑:“好姐姐,你先作首詩吧,不然就罰了。”

衆人都鬨笑,玩笑一日也就各自分開,睞姐兒心裡有事,並沒跟陳二奶奶直接回陳家,而是往徐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