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沉澱

“三哥,感覺如何?”

“好多了。”

類似輕緩的對答,每天裡都會有幾次。

之後一陣短暫的無語相對。

池榮厚醒來已幾日了,只是身體還太虛弱,勉強能下地走動幾步。

春大夫說他雖然受了內傷又沒及時醫治,不過傷得不算很嚴重,他年輕底子好,英王府又不缺上好的藥材,將養些日子就會沒事的。

氣氛沉默而微妙,親近依舊,情誼依然,只是突然就有種劫後餘生的不知所措,以及因那個不在了的人所產生的無形的侷促。

哥哥還是那個好哥哥,妹妹也還是那個好妹妹,兄妹的感情也沒有任何的變化,似乎只是一下子找不到了相處的節奏,哥哥不知道應該說什麼,妹妹也不知道能對哥哥講什麼。

一個看上去是病體虛弱,不能多說話,另一個是着緊他病體,一心只想讓他安神靜養。

好象這樣,問問身體情況,然後一個或躺着歇息或倚靠牀頭閉目養神,一個坐在牀前,素手執策,靜靜的陪伴。

以往那些說不完笑不夠的親情互動,都被病體需要靜養這個無懈可擊的藉口掩蓋了起來。

……

那天在池榮厚的病牀前,榮嬌在玄朗懷裡默默地流了大半個下午的眼淚,只覺得將身體裡的所有水分都轉化成淚水流了出來,所有的與康氏有關的愛恨情仇,似乎也跟着一併消失。

她沒想過要康氏死的,雖然在她與康氏之間,康氏這個做母親的,除了是她生理上的母親外,沒有爲她付過一絲一毫的母愛。甚至在她重生之初,她一度還想能有所改變的,是康氏的冷酷與無情,讓她連伸出橄欖枝的機會都沒有!

等榮嬌明白修復關係是個不可能的奢望後,她就不再做無妄的期待。只想退守在安全的地方,不再爲生母所傷,井水不犯河水,各自安好。

偏偏事與願違。樹欲靜而風不止,康氏三番五次地使手段,她也小小地做了反擊。

這次的事情,對方是衝玄朗來的,而玄朗是因爲她才與池家有了關係。換言之,若沒有她,池府是不可能被人盯上的,就不會有這次綁票,不會有康氏的死。

玄朗沒有告訴榮嬌全部的實情,在榮嬌的認知裡,並不知道是池萬林與康氏做了最關鍵的幫兇,原本的目標是她,陰差陽錯之下,纔會被康氏與池榮厚頂了缺兒。

可康氏卻在這件事裡。爲了救池榮厚死了。

活人永遠比不過死人,縱使康氏算計過她千百次,卻沒有真正得逞過,她還活得好好的,但康氏卻已經死了。

康氏對池榮厚的疼愛,榮嬌知之最深。

康氏與她,淡薄如水,與三哥,卻母子情深。

她幾乎要鼓起全部的勇氣才能面對池榮厚,滿滿的自責與愧疚。壓得她喪失了開口講話的能力。

或許三哥現在看到她,就會想起康氏,想起她的死因,她現在就是三哥心上的一根刺。不趕她走已是顧念情份,她若再不知趣,喋喋不休,或許他聽到她的聲音就會煩,就會無法忍受。

池榮厚卻是另一種心情。

他的確無法若無其事如往日般面對榮嬌,無法裝作什麼也沒有發生過。繼續做他的好哥哥。

悲痛、愧疚、悔恨、自責各種複雜難明的情緒糾結在一起,尤如在心裡燒了一把大火,五內俱焚。

只好藉着傷病,暫時做了鴕鳥。

只不過與榮嬌想的不同,他的無法面對,原因是在康氏,卻不是因爲康氏之死。

他過不去的,是自己心裡的坎兒。

池三少從來不是蠢笨之人,有些事他沒有多想,是因爲對方是自己的親人,是自己的父母,沒有人會無緣無故去懷疑自己最親的人,甚至有時會下意識地忽略了昭然若揭的真相,只因爲不相信自己的親人會如此的不堪。

福林寺種種,地牢種種,康氏的言語字間,以池榮厚的聰明與透徹,事情的真相不難猜測,他萬萬沒有想到,真相竟如此殘酷。

那是親生的女兒!是他的親妹妹!

他整個人都懵了,虎毒不食子,父親與母親,他們在做什麼?

他們知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嬌嬌是個女孩兒,清白名聲是何等的重要?就算玄朗再愛重她,不在乎這些,做父母的,能眼都不眨地將親女兒推出去做誘餌做試探的籌碼?

瘋了!簡直是瘋了!

偏偏他竟沒有立場指責,因爲母親是爲他而死了!

縱然她有千錯萬錯,母親是爲他擋刀,是爲救他而死的!

縱然她死前還不知悔改,偏執地認定嬌嬌是剋星,可他又怎麼能忘了她滿身是血,在自己懷中嚥氣的臨終情形?

池榮厚覺得自己要瘋了……甚至陷入了思維的怪圈,他想,若是他爭氣些警覺些,阻止了母親的福林寺之行,或者他不心存天真,以爲母親總有接受妹妹的可能,硬要改變她倆的關係,涇渭分明老不相往來,也好過如今的陰陽兩處生死相隔。

他想,若是他在福林寺不喝母親泡的那杯茶,若是他看到母親被挾持時能不過於自負,又首鼠兩端畏首畏尾,想憑一己之力脫困,若能及時出聲喝問呼救,驚動了寺裡的其它人,事情會不會就不能繼續發展?

甚至,若是他能躲開刺來的刀,不需要母親以命來換,也不會是眼下這般難受的局面……

他想跟妹妹道歉,想對妹妹坦承自己的過失,眼前卻總會浮現出母親渾身是血的模樣,咬牙切齒的要自己答應從此遠離榮嬌……

池榮厚就這樣將自己架在了火上烤,油裡炸,似乎沒有什麼能救贖。

他無言,榮嬌也無語,兄妹二人不約而同的沉默,卻又透着微妙的默契,看得玄朗暗中嘆氣,雖然心疼榮嬌,對池榮厚也有一份憐惜,索性不去幹涉,給些時間與空間,讓他們兄妹整理心情。

這場風波,開始就是秘而不宣的,除了少數的知情人外,外界並不知曉。

池夫人康氏的去世令人些許的意外,亦在情理之中,畢竟她都足不出戶養了大半年的病,秋日主殺,換季時節最難將養,一個不慎,病重不愈,也是符合常理的。

因有婆母在世,康氏的喪事辦得較爲低調。池二少榮勇遠在邊境,軍務在身,未能回來奔喪。

出殯當日扶靈柩的是池大少爺與池三少爺。人生三大慘事,莫過於少年喪父中年喪妻晚年喪子,佔了三慘之一的池萬林,在康氏喪事之後就病倒了,沒幾日就上書告退病養。

與池副尚書的告病相比,衆人更關注的是英王的婚事能否如期舉行——

池夫人康氏病逝,英王未婚妻池大小姐喪母,是要按禮依舊例守孝三年,還是會趁熱孝在身,即刻完婚?

+++++++++(。)

第239章 樂途第103章 深意第371章 生非第173章 借車第57章 玲瓏局(上)第367章 無雙第295章 悔痛第108章 寒衣第332章 猝然第310章 機會第100章 後續第128章 查探第384章 府邸第305章 康惠(上)第98章 真相第199章 相逼第233章 成長第109章 藉故第48章 勸阻第172章 相遇第221章 同行第62章 紛亂第32章 買冰第22章 化解第399章 得償第295章 悔痛第278章 登門第59章 預熱第37章 無妄第212章 守護第120章 好奇第393章 無恥第359章 神級第268章 賜婚第237章 承諾第96章 賠償第254章 耐心第312章 代表第344章 宴上第249章 細微第29章 用意第296章 自救第362章 大小第351章 應下第248章 深深第198章 力阻第369章 彩虹第216章 真兇第126章 奔忙第75章 勸解第47章 提議第220章 大白第112章 得知第72章 交情第42章 主意第37章 無妄第103章 深意第231章 引導第120章 好奇第272章 分明第2章 未果第358章 霸氣第394章 苦果第112章 得知第267章 暗動第23章 曾經第336章 因果第160章 點透第145章 得知第284章 條件第5章 兄妹談心第279章 無語第298章 沉澱第221章 同行第90章 生念第331章 異樣第318章 走過第157章 試第88章 疑慮第166章 小聚第389章 醜聞第382章 意第270章 得信第9章 輸贏第297章 哀痛第270章 得信第139章 想方第133章 撫慰第143章 難解第23章 曾經第114章 自如第10章 庶妹第286章 還願第398章 真相(下)第242章 頭痛第333章 排查第304章 奇想第26章 示好第72章 交情第248章 深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