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 先進戰術

防守戰術之中,到底什麼是“3-4陣型”,什麼是“4-3陣型”呢?

其實,數字只是指代防守前線的球員配比數,“3-4陣型”,那麼就是三名防守鋒線搭配四名線衛的陣型;“4-3陣型”,則是四名防守鋒線與三名線衛搭檔的陣型。

所謂的“3-4陣型”,更加依賴於線衛的能力。三名防守鋒線必須對位五名進攻鋒線,他們更多時候只能形成對峙,難以突破;四名線衛的戰術變化也就更加靈活,盯防跑衛、盯防近端鋒、協助二線防守外接手,諸如此類等等,另外,兩側的外線衛還能夠隨時突襲,從外側繞道進入口袋,向四分衛施壓。

換而言之,針對四分衛的壓力,更多是來自於線衛。

所謂的“4-3陣型”,則更加依賴防守鋒線的能力。四名防守鋒線在對位五名進攻鋒線時,通過不同的排列組合或者球員個人能力,不僅僅形成對峙,還能夠前進、施壓、乃至於突破,最終向四分衛施壓;三名線衛則更加側重於跑衛和傳球防守,而且,爲了避免顧此失彼,線衛給予防守二線的支持也會相對薄弱一些。

也就是說,針對四分衛的壓力,更多來自於防守鋒線。

當然,上述內容都不是絕對,只是相對而言,整個防守的風格與重點相對有些不同。

從NFL到NCAA,所有橄欖球球隊之中,每一位教練都會根據自己的風格選擇一種,要麼“3-4陣型”,要麼“4-3陣型”,二者之間沒有優劣,最主要還是看教練如何在基礎陣型之上,演變出更多搭配組合,進而完成防守。

但可以肯定的是,一旦選擇了一種戰術風格,那麼就沒有人會輕而易舉地變換陣型,正如拉蒂默所說,這不是遊戲。

一方面是因爲戰術手冊錯綜複雜,改變陣型也就意味着需要重新調整戰術,這對球員和教練都是嚴峻考驗;另一方面則是因爲不同防守陣型的重點與要求不同,對於球員的要求也就不同,即使是同一個位置都不太一樣,有些球員一輩子都在打“3-4陣型”,如果突然就更換到了“4-3陣型”,可能天才也就變成了庸才。

拉蒂默清清楚楚明白的道理,陸一奇沒有理由不明白,也難怪拉蒂默會打破平衡發火,痛斥陸一奇把比賽當做遊戲。

那麼,陸一奇真的把比賽當做兒戲嗎?

當然不是!

作爲一名進攻組出身的球員兼教練,陸一奇對進攻戰術的研究與感觸無疑是更加深刻的;相對而言,雖然他在費城老鷹實習了三年,其中兩年都在防守組打轉,但他對防守戰術的研究終究還是相對淺薄。

不過,陸一奇擁有一個無可比擬的優勢,也是獨一無二的優勢:

重生!

上一世的2012年、2013年和2014年,西雅圖海鷹的“轟爆軍團”橫空出世,這支被譽爲史上最強防守組前五的強力候補球隊,真正展現出了在防守線上的強大統治力,連續三年高居聯盟防守組第一,差一點點就連續三年實現丟分最少、丟碼最少的全滿貫,其中兩年殺入超級碗,一年奪冠一年亞軍,實力超羣。

當然,歷史上展現出無與倫比統治力的防守組,不止這一支;但西雅圖海鷹的貢獻就在於,徹底改變了聯盟對於防守的定義與風向,甚至改變了無數橄欖球球員的命運,其中最爲突出的集中在兩點:

第一,高大強壯的角衛越來越吃香,原本被認爲笨拙而沒有靈活性的高大角衛,卻在合理戰術安排下,成爲了外接手的噩夢,於是,身材天賦佔盡優勢的黑人開始主宰角衛位置,在2017年,整個聯盟裡的角衛,清一色全部都是黑人,徹底杜絕了白人球員的存在。

更進一步,角衛的身體對抗能力越來越強,迫使外接手也必須升級,然後黑人外接手就全面擠壓白人外接手的生存空間。當然,這部分具有更加漫長的歷史成因,只能說,“轟爆軍團”的存在催化了這一進程。

第二,防守鋒線與線衛的分工合作越來越模糊,西雅圖海鷹在挑選防守前線球員的時候,與二線的突破創新相反,反而是越來越復古,更加青睞於身體素質強硬、單兵作戰能力出色的球隊。

本來,聯盟不斷更改規則,給予四分衛更多保護,推動整個NFL全面進入傳球時代,徹底改變了曾經地面跑球統治聯盟的狀態,並且伴隨着時間的推進,越演越烈,以至於後來跑衛們都被迫開始練習接球以增強自己的競爭力;這也意味着防守前線需要更加靈活,一方面是爲了閃電戰地向四分衛施壓,另一方面則是爲了全面覆蓋短傳防守區域。

自然而然地,動作靈活、身型輕盈、同時具備對抗強度的球員應該更受青睞;但西雅圖海鷹反其道而行。

根本原因還是在於戰術的改變,他們混淆了“3-4陣型”與“4-3陣型”的區別,防守鋒線和線衛的位置隨時都可以互相掩護、互相切換、互相錯位,以個體的出色實力來掩蓋功能性混淆所帶來的戰術混亂,卻賦予了防守戰術更多延伸可能。

普通防守的檔數,西雅圖海鷹堅持採用“3-4陣型”,防守鋒線始終不會上步,只是持續地向進攻鋒線施壓,依靠着單體的強硬實力,他們的壓力總是能夠保持在一個高端水平,但他們卻不會貿然上步突襲擒殺四分衛,更多還是把壓力集中在短傳和地面推進上,把剩下的工作交給自己防守二線的“轟爆軍團”來解決。

關鍵防守的檔數,西雅圖海鷹就會突然變陣成爲“4-3陣型”,無論是施壓還是突襲,整個防守前線都會強勢上步,層層疊疊的壓力輕而易舉就能夠打破平衡,讓對方的進攻組手忙腳亂;並且戰術的突然性神出鬼沒,讓人防不勝防,無數進攻組都頭疼不已。

這是改變整個聯盟防守戰術和球員基準的一場革新。

粗粗聽來,西雅圖海鷹的防守戰術似乎並不困難,但實際執行過程中,卻難於登天:

因爲球隊戰術對球員的個人素質要求非常非常高,每名球員單獨挑選出來都具備超強能力,同時又能夠通過戰術互相聯動、守望相助,線衛與防守鋒線的本質差異開始模糊——對球員的身體素質和戰術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這才能夠讓個人能力與集體力量完全融合。

轟爆軍團快速崛起之後,不少球隊都試圖模仿,卻始終沒有人能夠複製;即使是西雅圖海鷹自己,三個賽季的巔峰期之後,因爲傷病問題,也因爲續約問題,防守組支離破碎,然後就一落千丈地滑向低谷,在陸一奇重生之前,也沒有能夠重新回到巔峰。

現在,陸一奇有機會來構建自己的戰術體系,他就希望能夠在西雅圖海鷹的戰術基礎上,提煉演變出自己的防守戰術陣型,構建出一支強硬的防守組,那麼,打破“3-4陣型”與“4-3陣型”的固定框架,也就勢在必行。

312 凶多吉少421 有跡可循494 精神凝聚383 初見雛形688 爭先恐後643 水泄不通200 壓力遞增058 穩住陣腳710 扳回優勢256 最高舞臺377 邊走邊談485 外戰外行203 循序漸進317 自知之明196 紅衫球員480 連續內戰179 兩難抉擇358 臨場變奏071 脫離危險606 小鹿亂撞391 絕對強敵127 小小改變396 指手畫腳960 難分難解181 一件球衣648 陰差陽錯317 自知之明819 長袖善舞257 意外來電567 勝利之後363 藍堡之躍982 萬福瑪麗491 地位喪失508 挺身而出950 扭轉局勢343 正式亮相219 全面復甦273 野貓怪陣384 試錯調整225 地面推進739 簽名地獄413 萬人空巷117 直指端區214 戰術高度477 賽前對決635 趁勝追擊934 勢大力沉612 突破之口571 玫瑰夢想247 對症下藥178 熟悉身影393 迴歸沉寂675 觀賽計劃912 人山人海290 過河拆橋589 賽程加速165 完美開局120 殺死比賽732 歡迎回家022 精神力量579 主動示好686 不可思議462 互相信任862 強行生吃702 強行突破408 瑣碎嘮叨969 閃耀時刻686 不可思議746 開場立威612 突破之口835 傳跑平衡318 一言難盡371 華裔少年821 悠久之戰362 一擊致命932 針尖麥芒901 兩隻菜鳥667 針對防守357 抄截回攻292 眼花繚亂107 久違景象978 最後燃燒875 聯盟風雲195 主動改變628 妙手連連274 戰術鬥法774 滴水不漏178 熟悉身影082 守株待兔333 刺頭挑釁991 私人派對1032 第二順位337 針對訓練412 現場觀戰392 四個跟頭085 意外收穫518 細微偏差519 一個失誤098 穩住陣腳051 首次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