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義!某是不會留手的!”因爲孫策大軍的到來,本是在對陣潘璋軍勢的太史慈,在兵力總數上處在了下風。其實當真拼殺起來,青州兵這五千人未必就怕了孫策這近萬大軍,但一來太史慈的確是有對孫策有個了結的心思,再者,倘若當真能夠儘量減少青州兵兵士傷亡,而有所建樹的話,太史慈毫不介意自己再“輕狂”一把。而孫策也是存了這般心思,手中古錠刀緩緩平舉,兩邊戰事一觸即發。
太史慈同孫策雖然僅僅對戰過一次,但對於孫策武力的底細,還是知道一些的。當初在下邳城外時,太史慈還因爲大意輕敵,還險些着了道。因而此番再次對上,面上也是慎重了許多。而此時場中,無論是青州兵同孫氏兵將,也因爲彼此的主將難得的出現了鬥將,而各自摒起了氣息。
“咳咳……”也不知是有意爲之還是因爲局勢太過緊張而生異狀,突然自孫策兵勢中傳出的一聲本是再正常的輕咳,卻在此刻彷彿成了太史慈同孫策兩人鬥將的“發令槍”一般,兩人不約而同的撥馬前衝,正如離弦之箭一般,在兩軍各退數十步留出的戰場空隙中,向着對方衝去。
太史慈聞名青州的是他那雙鐵戟。說來似乎呂布軍中自呂布以下用戟的大將不少,太史慈能以剛過弱冠之齡的年紀,就以戟這種兵器能在呂布軍中排的上字號,也足可見太史慈之勇烈。可只有少數人知道,太史慈的雙戟的確強悍,真正精通的,卻還是此刻手中的鐵槍。
眼見着太史慈棄戟使槍,孫策的眼眸不由得更加慎重了一些。孫策以家傳古錠刀威名傳遍江東,號稱再世項藉,江東小霸王!其勇烈自不必多言,單單這料敵機先的眼光也是毒辣的很。而且。當初在下邳城時,孫策雖然因爲忌憚當時身邊的形式,只同太史慈交手數招,還貌似佔據了上風的態勢。但孫策當時十分清楚的記得,用戟的太史慈同用槍的太史慈,在戰力上,似乎存在着極大的差距。這一戰太重要,甚至往大了說直接關乎孫氏軍勢日後的存亡之事,也由不得孫策不審慎處之。
“哐!”太史慈同孫策兩人藉着馬速錯馬相交,兩人的兵器相撞之下,頓時發出了巨大的響聲,甚至在這大白天的還隱約能瞬間閃過的交擊時蹦出的火花來。足可見雖然雙方都只是試探性的第一回合交手,卻也是皆卯足了全力。
“子義好力氣!恨不能同兄攜手共闖天下啊!”孫策攏馬回頭。將手中古錠刀挽了個刀花,俊朗的面容之上,毫不吝惜掩飾讚譽之語,眼眸中的戰意也是愈發濃烈了。
“孫將軍不必多言!某還是那句話,倘孫將軍歸降朝廷。你我自當有你所言之日!”太史慈此刻已並不爲孫策之語所動,沉聲回道。
“既然如此,便在兵器上見個真章吧!”孫策自嘲一般笑着搖了搖頭,刀柄磕在馬背一側,催馬又向太史慈殺來。
“某正有此意!”太史慈複雜的看了一眼衝殺過來的孫策,也是擎起鐵槍,拍馬而上。
說來兩人的武藝本就在伯仲之間。等閒並非一時半刻可以分出勝負。可兩軍鬥將的勝負因素,並非只因武力便可決定勝敗的。之前一場短暫的戰事,青州兵將江東精銳射聲營殺傷了三成有餘,而本身卻是因爲裝甲之故,傷亡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即便是此刻孫策大軍臨近。原本佔據優勢的青州兵瞬間跌落至劣勢,可這並不能給士氣正高昂的青州兵在軍心上造成多大的影響,而這股子氣勢,也間接的影響到了太史慈的發揮。而恰恰相反的是,孫策此番一路疾行而來。又心焦豫章城中大事,難免就有些影響了些氣勢,又臨逢之前大戰被青州兵只用一通鼓的功夫,便攻破了正面防禦,兵心正趨低迷,因而使得孫策在又同太史慈戰在一起之後,兩方兵將明顯的便發現了孫策略顯疲態的情勢。
“太史將軍威武!”
“太史將軍威武!”
藉着青州兵衆兵之勢,太史慈的鐵槍更是彷彿化作了一道游龍一般,在孫策古錠刀左支右絀的防禦之下,愈發有越戰越勇之勢。反觀孫策,卻是明顯有些心焦,好幾次都差點被太史慈的鐵槍點中,幾回合之後,愈發的險象環生。可孫策畢竟是孫策,儘管心中雜念紛生,可還是仗着多年征戰的經驗,同太史慈攪在一起,雖然落了下風,卻並沒有讓太史慈佔了太多便宜去。
“主公低頭!”太史慈同孫策正戰至酣處,兩人一槍一刀你來我往已是爭鬥了不下數十回合,已是皆有些疲態了。太史慈還好,身爲青州兵副統領,並沒有如同呂布軍其他軍勢的大將一般身着鐵甲,而是同秦旭本部的青州兵一般,也是身着皮甲,比對面一身明光鎧甲的孫策,大大的增加了自身靈敏度,甚至在耐力上,也是勝了一籌。照這麼下去,僅僅單從體力上,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此戰的勝敗來。也是正在此時,突然自孫策兵勢中傳出了一聲高喝。
“唔?”孫策突然聽得人言,直覺耳熟,正值戰時也來不及多想,下意識的便按照那人語聲照作了下去。可就在下一刻,一支明顯是從孫策軍中的飛出來的羽箭,卻是正衝着近在孫策咫尺,看上去似乎毫無防備這突來箭矢的太史慈而去。
“賊子敢爾!”太史慈同孫策幾乎同時喊出了這句話。箭勢來的太快了!倘若是別人,或許這箭之目標八成就能得逞了。可別忘了太史慈是什麼人,單論弓術,據秦旭私下說可是還要拉出曹性一大截的人物。儘管是在同孫策鬥將之中,這突來的見識,除了能讓太史慈一時間有些錯過節拍之外,根本造不成任何實質性的傷害。不過令太史慈預料之外,卻又並不覺得太過奇怪的,還是孫策的反應。
小霸王其實是個很“講究”的人!在待人處事上非常有原則!要不然也不會在孫堅也不過是縣中功曹時,以一介武人的身份,同周瑜這等智計超絕的人物交上朋友,而且還磕頭拜了把子。而且在孫氏家族落難,不得不託庇於對孫家及那神器有覬覦之心的袁術時,擁有這種“美德”的孫策,其實在拋開功利因素之後,還是很得袁術看重的,爲的就是孫策的這份心性。所以,儘管在對戰中向着對方暗中施放冷箭,本就不是什麼稀奇事,而且一向甚至成了兩軍鬥將的主流,可本就心情複雜的孫策仍舊覺得怒不可遏。甚至有要罷戰會馬向本軍問罪的態勢。
“主……主公,我……”箭矢的來源很是好找。不是別人,正是若孫策晚來一刻,最好的結局也將是被太史慈所率青州兵士生擒的潘璋。潘璋大小也是號稱弓馬嫺熟之輩,雖然弓術比起呂布黃忠趙雲這等大神來根本就遙不可及,甚至連蔣欽曹性都比之相差較遠,但在這僅僅百餘步的戰場之中,最起碼準頭還是做得到的。
潘璋的打算原本很是簡單。之前青州兵的戰力如何,潘璋可是深有體會的,五千青州兵幾乎是一兵未損,自家這邊號稱精銳的射聲營就已經摺了近三成,這等戰力,倘若當真硬拼的話,就算是兵力上比之多出一倍來,若是不能另尋他徑取巧得勝的話,潘璋的信心也是甚爲不足。眼見着急急趕來的孫策在同太史慈的戰事中,雖然暫時未分上下,但畢竟孫策落於下風的態勢,卻瞞不了別人。在潘璋心中,孫策此番是絕對不能敗的。因爲倘若當真是敗了,就算是自己等人在太史慈以及五千青州兵的圍困下,還能逃出生天,這近一萬人的兵士也是折了。此番自涪關回來之後,豫章的兵力大部被孫策同周瑜收縮在了豫章城內,滿打滿算也就三萬餘人,這要是無端折了一萬人去,那後果……
潘璋着實沒有想到。自己這一自認爲會讓孫策大家讚賞的舉動似乎並沒有對上孫策心思。本來潘璋也是知道孫策的驕傲,一直以來在戰事中又一向喜歡一馬當先衝鋒在前,可儘管如此,孫策卻着實不是個固執之人,還是很能聽取麾下兵將的意見,甚至在同其本意相悖時,也往往會辯明是非後再作區處,從未有出現過如今日這般情形。更何況,現在情勢緊張之下,潘璋此舉,甚至在大多數孫氏兵將看來,簡直是再正常不過了。可誰料,孫策竟然不領情不說,更誇張的是,孫策在這件事情上,竟然還站在了對方一邊,直讓潘璋一時間甚至有些想不過來了。
其實孫策何嘗不知眼下的態勢。但是一來,孫策本心當中,儘管之前一直說要同太史慈在刀劍上見真章,生死各由天命,但從內心深處卻着實不願意見太史慈就這麼命喪“小人”之手。再者,孫策又不是傻瓜,倘若是自己在同太史慈鬥將時勝了,太史慈足有八成的機率,會就這麼放自己回援豫章,雖然就連孫策自己也搞不清楚自己怎麼會有這麼大的信心相信太史慈會這樣去做,但孫策知道的是,倘若當真己方有人將這機會破壞掉,那麼不論太史慈是否中招,恐怕此番都不能善了了。孫策並不怕打仗,儘管親眼所見,也親身經歷了自家兵士在對上戰力高絕,更是防禦力變態的青州兵士時的那種無奈,但孫策仍舊有着相信憑着麾下兵士,一定不會落在下風的自信。
可問題,倘若果真如此,猶自在“苦守待援”的豫章怎麼辦?那可是老孫家最後的本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