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黑甲鐵騎衝軍陣,棄若敝履寒人心。

“頂上去,用長戟將那些秦狗刺下馬”

“不準亂跑,敵軍人馬並不多,直接包抄上去”

楚軍的那些將領雖然不是什麼良將,但是他們至少還具備着最基本的統兵之道,那些劍盾手與秦軍騎兵相撞後雖然沒能將秦國騎兵的衝鋒按照預想中那樣將這些騎兵的衝擊力消耗掉,但是這些劍盾手畢竟不是豆腐做的,他們還是暫時延遲了一下秦軍騎兵的衝鋒力度,再加上楚軍軍士的數量足有十餘萬之衆,用人數的優勢來慢慢消磨秦軍騎兵的速度,相信用不了多久就能將這些秦軍騎兵完全限制住。

“莫要與那些楚軍士卒糾纏全部都跟隨我向東南方向衝,別停下來”呂布一戟刺死一名身穿楚軍將鎧的男子,待他看到一些秦軍鐵騎爲了砍殺一兩名楚軍士卒而放緩了馬速,不由皺起劍眉大聲喝道。

章邯一劍劈死一名意欲用手中長戟襲擊自己的楚軍士卒,看了一眼周圍軍士有的因爲喧鬧的戰場環境沒有聽清呂布的軍令,從而還在與那些楚軍士卒糾纏在一起,立刻扯開嗓子重複起呂布的軍令:“將軍有令莫要與楚軍糾纏,跟隨將軍往東南方向衝不準原地停滯不前”

“將軍有令莫要......”

“將軍有令.....”

越來越多的軍士高聲傳達起呂布的軍令,大秦的騎兵陣列開始沿着呂布所指示的東南方向再次發起衝鋒,而隨着大秦騎兵陣列的深入推進,那些原本已經開始在將領隊率的呼喊下漸漸平靜下來的楚軍士卒,又因爲大秦騎兵陣列強行對楚軍軍陣的穿插而重新變得混亂起來。

熊秉雖然是這次十餘萬楚軍的統帥,但是自知自己有多少斤兩的熊秉,並沒有去插手楚隊中那些將領的指揮,而是乖乖的站在那塊大石之上探查着整個局勢。

但是讓熊秉沒有想到的是這次來襲的秦國騎兵與自己映像中的那種騎兵完全是兩個樣,當秦國黑甲騎兵與楚國劍盾手相撞在一起的時候,熊秉卻發現那些秦國黑甲騎兵除了少數被連人帶馬絆倒,其餘的黑甲騎兵全部都在那次相撞中安然無恙這讓熊秉的眼珠子都差點從眼眶中蹦躂出來。

“這,這還是騎兵嗎爲什麼我感覺這些秦國騎兵的威力甚至與戰車都不相上下了秦國的騎兵爲什麼會這麼強”熊秉臉色變得慘白慘白,這次行動的成功與否直接與自己的前程掛鉤。若是自己能率軍殲滅這數萬之衆的黑甲騎兵,就算最後損失慘重他熊秉的權位不僅不會受到影響,很可能還會有一定的上升。但是自己若是最後攔截這些秦國黑甲騎兵失敗了,那等待着自己的很可能是可悲的未來。

...........................................................................................分割線...........................................................................................

“將軍將軍我們該怎麼辦這些秦國騎兵現在正在全力往平輿方向殺去,若是再不想法子阻攔住這些騎兵,照這樣子下去用不了多久他們就會突破我們的攔截鑿穿我們的軍陣,到那時想要再追上這些秦國騎兵就難了”熊秉身邊一名親衛軍士看到熊秉在那喃喃自語,頓時有些焦急的向熊秉警示道。

“阻攔用什麼阻攔等等,戰車我們還有戰車可以用我不相信這些秦國騎兵能抵擋的住戰車的衝撞就算我們的戰車數量不多可能無法將這些騎兵重創,但是隻要用戰車將這些騎兵擋住片刻,這裡十多萬士卒解決他們絕對沒有問題。”熊秉終究不是什麼都不懂的大草包,危機時刻他靈光一現,還能記起自己軍中還有數千戰車可以與這些秦國的黑甲騎兵相抗衡一下。

“戰車只怕那些戰車暫時無法使用了。”那名熊秉的心腹親衛軍士看了一眼遠處一片混亂的大營,嘴角扯出一絲苦澀的笑容。

熊秉看到這個親衛軍士這般摸樣,心中有種不祥的預感:“戰車怎麼了我記得這次出征我還特意檢閱了一遍軍中的戰車,就算再少也有數千輛,足以抵擋這些秦軍騎兵一時半會了,爲什麼說無法使用”

那名親衛軍士深吸一口氣,強行忍住自己想要一個巴掌抽打那個一臉迷糊的熊秉的這個念頭,耐着性子解釋道:“戰車不比軍士,若是想要奔馳起來必須有足夠的場地讓那些戰車提速,而如今那些戰車全部都停放在營地之中,而將軍在看看營地中如今又是何等的混亂這種情況下莫說是讓戰車奔馳起來阻攔秦國騎兵了,就算想找到駕駛那些戰車的駕車手,只怕都是有着不小的困難”

“你,你,還有你們你們這些人全部都給我衝上去不惜任何代價一定要將這些秦軍黑甲騎兵全部攔截住絕對不能讓他們衝過我們的營地快去”聽到自己好不容易想到的辦法被人如此輕易的破滅,熊秉頓時抓狂了,他站在大石上指着自己的那百餘名親衛又蹦又跳的呼喝着,在他看來這些跟在自己身後十餘年的親衛軍士到最後是生是死都不重要,只要能獲得最後勝利,就算自己的這些親衛全部死光了那也是值了的

熊秉的命令語氣中透露着無限的瘋狂,而熊秉四周的這些親衛軍士心中卻只剩下無限的失望和絕望。自己的主將如此無能,遇到難題的時候不知道想着如何去破解,卻只知道犧牲自己的下屬,以求喚來一絲渺茫的希望,但是自己這些人的性命卻根本沒有被自己的主將放在眼裡,遇主如此何其悲哉

也許趁着這個混亂的局勢趁機離開熊秉,說不定纔是一個最爲明智的選擇這個念頭不止在一個親衛軍士的心中閃過,畢竟熊秉平日裡對他們既沒有什麼提拔也沒有什麼恩惠,既然熊秉這個傢伙將自己這些人棄之如敝履,那自己又爲何要將寶貴的性命奉獻給熊秉這個傢伙呢

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ps:恩,今天回來晚了,碼字的時候都快十一點了,要不是俺瘋狂爆發了一下,今天的晚上的任務都不一定能完成了~~

;

91郢陳城中陰霾現,心驚肉跳事態變。290輕敵冒進中埋伏,兩軍陣前解盟約。1初到貴地爲異客,爲求報恩授戟法141趙普命絕城門下,虞卿引火入深巷。172火馬大破單于寨,無邊殺孽須償還。129染毒之劍何足懼,箭似銀龍奪人魂!140士氣沮喪心氣低,兩百圍一勝負定?267決策終納消隔閡,秦楚交戰詐敗逃47斬關落鎖敞城門,大軍進駐新鄭城!28面見秦王對答暢,去過濮陽又如何?25步入秦宮欲上朝,精銳健卒李信饞。259押運民夫往驪山,雍齒惶惶求劉三。127一合制服黑衣客,遵守諾言釋虞卿。32大殿淺談君臣道,嬴政起身立主帥。289波瀾再起楚軍營,損兵折將項羽怒。6奇思妙想欲求新,虯龍幻化方天戟!169父債子償冒頓慌,花言巧語乞命活。253雄主掌權匈奴興,殺友陳勝惹人嫌。296爲蒼生張良施計,鴻門宴劉邦殞命。123虞卿無奈應負芻,呂布追問鉅子訊。4臨淄良匠數徐覺,一語不合起爭端。216隻言片語消隔閡,紅棕好參除猜疑。226欲往東北待天時,怎奈法網恢恢落。289波瀾再起楚軍營,損兵折將項羽怒。90項梁親至勸羋啓,赤心報國輕性命。35李信之子學戟法,秦王神駒現影蹤。210刺殺驚魂劍擊箭,火燒街巷平安離。168目標變更單于寨,心生不安欲求援。129染毒之劍何足懼,箭似銀龍奪人魂!105苦口婆心攬雙將,猶豫不決終未成。141趙普命絕城門下,虞卿引火入深巷。75擋者必死避者生,盾砸雙衛衆膽寒。214徐福出海往半島,呂布進軍長白山。270項羽復仇慘遭拒,宋義求兵欲往齊。92八月夏日如冰窟,進退兩難爲奈何?199尉繚心生退隱意,長生不老永不死。136小屋家宴酒菜足,心憂虞姬探虛實。12巨漢翁仲來相會,呂布大戰阮翁仲。266陳平獻計破難題,三策皆出任君擇。213入宮面見始皇帝,延年益壽亦有惑。4臨淄良匠數徐覺,一語不合起爭端。69旗門涌動號角吹,傾巢而出戰鼓擂。254陳勝授首被人侮,李斯咸陽遭腰斬。21見獵心喜單馬迎,秋水歸鞘隱鋒芒285輕鬆獲勝未以喜,十萬降卒性命憂。23三呂話談王李事,蒙毅出場震奉先。104大戰將臨士氣高,步入牢房訪將才。180獻策鑄造萬里龍,欲建長城顧慮多。72春風一吹戰鼓擂,驀然回首大石礌!76割首感覺汝亦嘗,暗箭難防遭人襲。269輕敵冒進焉能吉,兩路並進攻田儋。110赤甲精騎列箭矢,黑甲鐵騎一字蛇。156父子淺談匈奴患,蒙恬府上商軍略。103蒙恬受命伐郢陳城,趙高籌謀未來事。29偶然‘沾染’呂不韋,力反伐楚昌平君。294魏國復興圖邊鄰,彭越憤恨投呂布。214徐福出海往半島,呂布進軍長白山。73飛石難擋出營戰,戰車出擊互不讓。275懷王憋屈拜二將,盟軍兵發鉅鹿城。205水稻小麥盤中餐,徐福登島獲‘神果’171怨毒詛咒心中寒,萬馬奔騰入敵陣。9初至薊城談秦法,突現機遇‘少將軍’!238火併軍尉取其首,揭竿而起亂世現。204會稽尋糧遇虞姬,大半功勞歸扶蘇。29偶然‘沾染’呂不韋,力反伐楚昌平君。212呂布點破徐福計,鬼谷方士心惶惶。73飛石難擋出營戰,戰車出擊互不讓。18騎軍出城塵飛揚,燕丹無助淚兩行。193蕭何欲救劉邦命,呂伯病容惹人憐。256章邯定計圖項梁,攻破繼承擒韓廣。95怒火衝心心血溢,同牀共枕不念情。126仗劍迎敵靠蠻力,雨中激戰勝負分?46輕兵架梯陷陣上,輕取將首如探囊!72春風一吹戰鼓擂,驀然回首大石礌!14王賁出言阻虎鬥,李信出場現虎符。293趙高斗膽殺二世,子嬰設計除閹賊。200徐福一渡尋神果,張良行刺博浪沙209暗自較勁呂布喜,神箭預射徐福危。163秋風陣陣令人寒,黑衣鐵騎夜襲營。285輕鬆獲勝未以喜,十萬降卒性命憂。140士氣沮喪心氣低,兩百圍一勝負定?293趙高斗膽殺二世,子嬰設計除閹賊。4臨淄良匠數徐覺,一語不合起爭端。6奇思妙想欲求新,虯龍幻化方天戟!180獻策鑄造萬里龍,欲建長城顧慮多。158頭曼單于心生怒,欲壞誓約襲月氏。255文武相投項梁處,再立懷王募人心。277項羽重諾不毀言,張良暗地挖韓信。27初見秦王心魄驚,李信受賞難服衆。265謠言或時猛於虎,初次獻策上中下。233真假御史誰能料,蒙毅獲救尋蒙恬。211主動尋訪徐福府,衆人皆退蓋聶留。120蒙李相見笑歡顏,酒宴之上詢軍略。274結盟須有二盟約,道出問題露謀才。198重法輕儒儒生敗,欲拆天下各堅城。286范增苦勸未有效,粗心漏訊胯夫得。285輕鬆獲勝未以喜,十萬降卒性命憂。74強弩齊發佔先機,欲奪大功行險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