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1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十)

「啪嗒,啪嗒。」

陰暗的走廊,帶着節奏的皮靴,幽暗的混響,好似青鬼夜行。

彷彿過了一個甲子那麼長,由遠及近的皮靴聲,終於停在了一扇門前。

「是這間吧?」

「是。」

「打開。」

下一刻,嘩啦啦的鑰匙聲,開鎖聲,吱吱嘎嘎的門頁聲連續響起。

最後,是冷硬的呼喝:「吳法正,提審。」

然而,端坐於木板牀上的吳法正,卻早已做好了準備:看守出現時間不對,現在不是放飯的時候。另外,來得除了當值看守外,還有另一個......想必是提審。

有了這個判斷,原本倒臥着的吳少爺,迅速起身,用桶裡的淨水潔了面,然後又認真穿好了代表着身份的青衫,再將披散的頭髮用布繩紮好......這一切做完,看守剛剛好掏出鑰匙開門。

環境對人的改變是巨大的。在暗無天日的牢籠裡待了不到一個月時間,吳法正就記牢了所有看守的腳步特徵。

踏上燈影浮動的青磚走廊,和想象中不同,吳法正現在的表情,卻是放鬆中帶有一點渴望。

沒有嘗試過這種滋味的人,是不能理解這種心態的。事實上,不論古今,但凡能挺過單獨關押的犯人,都屬於神經強大的硬核派,有資格被喊一聲好漢。普通人被這樣關押,時間一長就瘋傻了。

所以,他現在只想找人說說話。至於說什麼,隨便吧,無所謂了。

隨着看守穿過幾道鐵門,一路走到青磚通道盡頭。將時不時飄入耳中的慘叫聲拋在身後,踏上磚砌的旋轉樓梯,吳法正最終登上了地面。

地面一樓,同樣是長長的過道和兩旁的房室。不同的是,在這裡,隨處能看到透過玻璃窗亂入的陽光。

陽光很重要,因爲吳法正好久沒有見到過了。

然而在情報站本部,陽光永遠都是奢侈品。還沒來得及享受陽光的吳少爺,說話就被人押進了審訊七室。

七室是去年新修的審訊室。這裡的配置和其他室區別不大,都是冷色調外帶審訊桌椅。唯獨不同的是,七室牆面上,多了一幅電腦桌面大小的鏡子。

吳少爺進門後,見到端坐在對面的兩位,情知是要過堂。

過堂,就要說話聊天。心情不錯的吳少爺,不但抽空打量了四周,順便還對着牆上的銀鏡整了整頭髮,頗具浪漫主義氣質,就差高喊我是峨眉峰了。

順從地坐在老虎椅上,配合守衛用鐵釦鎖住手臂的同時,吳法正平澹地看着對面的審訊官。

今天主持審訊的,不是別人,正是吳少爺的老熟人,天津站資深特工火貴。

此刻的火貴,再不是那個穿着粗布短褐,腰掛白布圍裙的夥計了。只見他一身板挺的新款小翻領情報系專用天藍色軍服,頭戴大蓋帽,國徽閃閃發亮,胸前五顏六色的資歷章引人注目,活脫脫一副帝國精英模板。….

此刻,隔着一張桌面,火貴正在饒有興趣地觀察吳大少爺。

乍一看,裂了口的青衫,凌亂的髮型,吳少爺貌似和來時沒多少變化。

然而終歸還是有改變的:蒼白的臉色,還有臉上隱約的傷痕......這個是第一次初審時同僚給少爺留下的紀念。

當其時,審訊科重點審訊的對象,是和吳法正同車押送來的護衛和尚。

至於吳法正,由於那份資料當時剛報上去,沒有回覆,所以此君被草草審問幾句後,就扔進了單間,一直晾到了今天。

就初次交鋒那點短短的時間裡,吳少爺還因爲不瞭解專政鐵拳的威力,

從而擺讀書人的臭架子,導致臉上捱了幾下狠的,到今天都沒有

完全消退。

回憶了一番前因後果,仔細觀察一番後,火貴突然變臉,笑嘻嘻地打破了房中的沉默:「少東家,精神健旺啊!」

出乎火貴意料的,吳法正此刻眼神清明,反倒客套起來:「彼此彼此。火兄弟一身好行頭,想來是升官了,恭喜恭喜!」

「哎幼,不錯,這是修煉出來了。」火貴有點意外的挑了挑大拇指,側頭示意旁邊的同僚開始記錄:「那咱們就正式開始。」

「姓名。」

「年齡。」

「籍貫」

......幾個常例問題後,火貴感覺到對方這一次還算配合,於是問出了話題:「那麼,說一說義鑫隆商行在關外的商務情況吧。」

吳法正聞言,略笑一笑,然後很平澹地撿着他知道的內容,大略說了一些。

聽完這一段衆所周知的大路內容,火貴的問題馬上加碼了:「很好,下面說一說義鑫隆和建虜之間的商貿往來吧。」

「都是正常買賣。」

放下架子的吳少爺,這時候的智商是重新佔領了高地的,所以他一句掠過後,終於開始反擊了:「就此事,學生尚有一事不明。我乃是大明官授秀才功名。貴衆如此這般......是奉了誰家的王法來審秀才?」

「想來這旬月天氣,你家曹大人還未及扯旗吧?再是把衣冠換盡,卻也還頂着大明總兵的官帽吧?」

說到這裡,吳秀才冷笑一聲:「拿着......後朝的劍?來斬本朝的秀才?......這怕是不大合適吧?」

「少東家不愧是晉中五秀之一啊,這一套一套的,竇娥怕是都沒你冤!」

吳法正的言語,火貴一點都不稀奇。天津站成立這許久,他見多瞭如此套路的對詰。

「友情提示你,和尚那裡,已經審清楚了。」伸手拿起桌上煙盒,抽出一根本地產的鬱金香點着,再深深吐一口煙氣,火貴這才悠閒地說道:「那咱們就先來說一說大明王法。」

「自有明以來,雖說朝廷屢開邊市,但鐵器、食鹽、糧食這幾類,可都是明令禁止的。少東家你學富五車,這些該不會不知道吧?」

說到這裡,火貴舉起手臂,止住了吳法正欲張之口:「我知道你想說,邊市是在邊軍監督下,晉商按照朝廷許可,交易貨物給蒙古友人的......譬如,土默特?。」….

「哼哼。」

火貴玩味地盯着吳法正,一字一頓說道:「邊軍裝做來得是蒙古人,晉商也裝作交易對象是蒙古人,後金人也裝作自己是蒙古人......你們這個套路,早就天下皆知了,連宮裡的崇禎皇上都知道......還當自己是白璧無瑕呢?」

火貴說到這裡,終於變了臉:「吳法正,即便是按大明律,你自己說,義鑫隆該當何罪?」

火貴的話語,令吳法正結巴着嘴找不到反駁的理由。這種局面下,大家都是打開天窗說亮話的,狡辯又有什麼意義。最終,他只好喃喃地小聲道:「便既如此,你家總兵也管不到宣府的事!」

「笑話!假馬市貿易,窺覘虛實。甚至竊買軍器,泄露軍情,實屬中國罔利之徒。」

火貴狠狠拍了一掌桌子:「吳法正,須知你這大明秀才上面,還有一個稱呼,是‘漢人,,還有一個國家,叫‘中國,!」

看一看你們晉邊的萬里邊牆,那都是你祖宗修的!有史以來,歷朝歷代,漢人王朝哪一個不是視外虜如虎狼,禁鹽鐵而拒之?

「莫要在這裡扯什麼後朝管轄權了......吳法正,你自己說,唐宗宋祖,秦皇漢武,換成哪一個前朝,你義鑫隆所作所爲,當不得一個抄家滅族之罪?」

吳法正蒼白

的臉上,這一刻終於滲出了汗水。

眼神中透露着複雜,糾結掙扎了半天,最終,他還是頹然一嘆:「罷了罷了,生不逢時,合當遭此一劫......和尚那個建奴探子你們都問清楚了,還問我做什麼?」

「那也是要相互印證的。」

見對方放棄了抵抗,火貴於是再次開始了審問流程。

這一次,吳法正再沒有隱瞞什麼,將他所知道的,義鑫隆長期以來給蒙古部族,乃至後金部落提供糧食鐵器等等戰略物資的買賣情況,都講了出來。

不過他畢竟不是具體經手人,所以這方面只是說了個大略,具體情況就不清楚了。

然而這些已知信息,本來也不是火貴的目的。

下一刻,火貴終於問出了今天的重點:「說說你那本《南域遊記》吧。」

吳法正聞言一聲苦笑:「我就知道,今日之劫,都是書稿惹的禍!」

「知道就好, 說說吧。」

「還說什麼。一路南行所見所聞,不都在上面寫清楚了嗎?」

「說一說,這本書稿,最終是不是會出現在皇太極的桉頭啊?」

吳法正突然沉默了。

許久後,他緩緩搖了搖頭:「大約是不會的。」

「大約?......你這稿子,已經是按照情報的標準來寫了。你現在說不打算獻給皇太極,我不信,我估計你自己也不信。」

「火兄弟,你沒猜錯。我這書稿,一開始就是打算由商隊交給後金的。」

「哦,呵呵,後來呢?」

「後來我後悔了呀!」

吳法正這一刻,眼淚都要流下來了:「坐海船回程的路上,我就改了主意。我原本打算,回去後就與父親長談,令族中改弦更張......好歹也要與你家大帥兩頭下注,再不能死押後金的。」

吳法正說到這裡,仰天長嘆:「唉,現在說這些,你橫是不信的。罷,罷,一步錯,步步錯。」

「哈哈哈......誰說我不信的。」

突然間,從牆壁上的銀鏡後,傳來一聲大笑。

很快,一串腳步聲響起,隨之,門被推開,一羣人走了進來。

「敬禮。」

第一個反應過來,起身敬禮的,是火貴。

錯愕的吳法正,眼睜睜看着一個高瘦的男人走過來,拍兩下肩膀,笑吟吟地對他說道:「小夥子,你信不信,我聽過說你方纔段話的人,比你生平認識的人都要多?」.

素羅漢

第491節 李大嘴第383節 上硬菜第359節 開港(二十五)第607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八)第262節 工分券和貨幣政策第295節 龍巖戰記(十七)第254節 一把軍刺第430節 反賊第264節 熟悉環境第306節 建制(四)第720節 鯁骨第528節 吳掌櫃的日常(七)第220節 兩手準備第721節 逐鹿第192節 勘探隊第472節 間隙第567節 人頭談判第204節 殺王(一)第268節 阿隆索第44節 丐幫第194節 警察來了第243節 小軍閥第242節 華容道第439節 老孫頭第450節 直線第440節 三屯營第676節 北歸第224節 噩耗第16節 靶場第616節 皇帝的心思你別猜(上)第398節 連續打擊第637節 箭第728節 歷史(三)第178節 備戰工作第281節 龍巖戰記(三)第494節 賀扁擔第625節 討逆(三)第368節 反應第642節 小年第718節 清場第228節 羣賢畢至(一)第145節 熊道第132節 動真格第110節 楊二和摩雲觀第485節 女流氓第46節 瞧病第34節 綁票(一)第138節 鹽場和船廠(二)第130節 暫一營第662節 救反賊(八)第233節 羣賢畢至(六)第684節 北歸(九)第725節 接力第578節 官邸會議(二)第613節 廣州的清晨第663節 救反賊(九)第710節 收線(二)第442節 接觸第544節 家園第52節 新貴第586節 初見第285節 龍巖戰記(七)第58節 李逵李鬼(三)第126節 新年會議第176節 大敵鄭芝龍第65節 秋闈第613節 廣州的清晨第109節 戰略相持第394節 大手筆第10節 出關第608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九)第450節 直線第469節 晨光第601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二)第421節 選拔第641節 交待第634節 歷史慣性的體現以及火線提幹第67節 出航前(二)第239節 火燒連營第728節 歷史(三)第565節 南下艦隊第71節 散沙第659節 救反賊(五)第254節 一把軍刺第709節 收線(一)第309節 建制(七)第436節 人頭第530節 吳掌櫃的日常(九)第83節 柴系統第582節 大淩河之戰(一)第476節 金殿撒潑(二)第629節 討逆(七)第531節 吳掌櫃的日常(十)第310節 建制(八)第354節 開港(二十)第393節 賊巢穴第335節 開港(一)第192節 勘探隊第694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三)第403節 進擊的湖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