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7節 共襄大業(四)

早期,懵懂的穿越者面對陌生新世界,一應應對,尤其是“進口物資”的選擇,都是按照舊世界經驗來的。

這其中大多數物資在新世界都得到了成功應用。

當然,也有那麼一些“失敗者”,漸漸暴露出了水土不服的特徵......譬如說,9毫米手槍。

一開始,進口手槍只配發到穿越衆本人及他們的保衛人員。

再後來,隨着大燕國國力擴張,進口手槍的使用者,擴展到了需要以少敵多的情報部門——軍警這種規模巨大的體系反倒沒有進口手槍用,因爲沒那麼多供給。

有了新學員,就會有損耗和相應的實彈訓練。

最終,面對日益增長的彈藥需求,內閣不得不在前年底,長痛化作短痛,批准進口了一批專用設備,成立了生產配套進口彈藥的國立特種軍火公司。

所謂的特種軍火工廠,實際上只是一間手工作坊,不但規模小,而且生產鏈漫長。

每生產一顆子彈,國立作坊都要從脫脂棉和電解銅開始,一步步往上爬。這樣經過上百道工序,手工配料手工壓模,最終得到合格的銅殼、鉛彈頭和雙基火藥...如此效率可想而知。

國立作坊成立半年後,9毫米彈日均產量只有不到100發。

這個時期,正是周乙在鹿谷培訓的時間。他們這一批學員,開始接觸到了點45毫米口徑的新式手槍。

早期穿越衆進口的手槍,無論是伯萊塔92系列,還是格洛克系列,其口徑都源於初次購槍時,某人隨口選擇的國際標準。

wωω•Tтkā n•C〇

這之後,爲了節省後勤壓力,標準被延續下來。穿越衆長期使用的,都是9毫米通用型魯格子彈。

到後來隨着時間推移,人們漸漸發現,9毫米口徑有那麼一點力不從心的味道了。

原因很簡單:環境不同。

9毫米子彈,乃至更小口徑的手槍,通俗意義上講,都被劃到了“小口徑防禦性武器”的類別中。其大多用於安保和執法人員,核心設計思路是“阻止和防禦”。

在這種思路下,9毫米手槍後座力減少、射擊精度增加、跳彈率降低,最大程度的平衡了停止作用和精度之間的關係。

在後世,執法人員多數時間都是在近距離警匪互射。使用精準的9毫米槍支,乃至更小口徑的點22開火,執法人員能儘可能避免傷及無辜。

擊斃歹徒有帶薪休假,但是一旦流彈誤傷無辜,會引發巨大的輿論壓力,功勞也變成苦勞了。

然而在十七世紀,思路變了。無論是穿越衆身邊的高級安保人員,還是情報總局的精英特工,一旦他們決定拔槍射出昂貴子彈的那一刻,就是毫無禁忌的。

穿越教官一開始就教育他們:毫不留情,第一時間迅速消滅對手。

畢竟十七世紀,不用考慮輿論、記者、鬧市、無辜人員等等場外因素。

保住老爺們的命纔是第一位的。

在這種環境下,9毫米就有點不夠用了......十七世紀沒有那麼多人口稠密的都市用來警匪近距離互射。相反,在人跡全無的地方一對多,乃至遇到身穿各類甲冑的敵人,這種概率卻大大增加。

最終,從去年底開始,大燕國的進口手槍,革命性地全部換成了點45口徑。

確切地說,是HK45型手槍。

點45口徑的手槍,在後世,是被劃分到“進攻性武器”行列中的。這種口徑的手槍後座力高,威力大,停止作用強,是優秀的戰場手槍。

遙想美帝當年伊拉克戰後,睥睨四顧無敵手,於是根據伊戰經驗,將軍隊中的步槍口徑統一到了5.56毫米。

然而現實很快來打臉了。

隨後在阿富汗,持着5.56毫米現代槍族的美國大兵,被啃着饢餅,高原地區還敢喝着涼水抽卷葉的塔利班遊擊隊,用古舊AK狠狠教做了人。

阿富汗的高原山地不是巴格達的街道。在那裡,氧氣吃不飽,石頭隨風跑,坦克衝不動,飛機找不到。槍戰模式,往往是隔着峽谷和山頭,雙方在谷底石堆中的遠距離互射。

付出了血的代價,發現5.56毫米穿透力低,遠程殺傷力不強的缺點後,美軍迅速改裝了各種7.62毫米步槍來阿富汗救急。

而在下一代國防部小口徑武器的招標中,美軍宣佈:5.56MM威力不足,將在全軍逐步換裝6.8毫米口徑的通用武器。

看吧,強如美帝,在原始環境中也吃了口徑不足的虧。

粗就是粗,一寸粗一寸強,爽感不同,物理規律是無法改變的。小口徑子彈在近距離或許看不出太大區別,一旦距離拉開,或者對手身上有防護,馬上就力不從心了。

—————————————————————————

周乙沉腰勒馬,伸直手臂,手中的HK45在幾秒內打出了全部10發子彈。

20米開外的陝西騎兵,總共是九人。由於土路狹窄,所以這九人是前後兩排。面對五個布衣旅人,騎兵們擺出了一個鬆垮的鋸齒陣型。

下一刻,伴隨着連串巨響和瞬間閃過視網膜的電光,點45強勁的威力,將前排的四員騎兵打得人仰馬翻。

如果是在戰陣上,這九名精銳陝西騎兵肯定是着重甲,擺出陣型,隨時準備衝陣的。

然而今天情況不同。哥幾個其實是出大營輪休的,他們的目的只是隨便逛一逛,順便看能不能打點野食。所以九人組沒有着重甲,只是統一穿了簡單的皮甲。

不想甫一交手,看上去很肥美的野食就變成了索命無常,前排瞬間被打了個人仰馬翻。

說實話,其實這一輪真個吃了槍子的,只有一個人。然而周乙這一通槍打過去,目標巨大的前排馬匹統統中了彈。驚馬隨即受痛躥躍,準備不足的騎兵頓時躺槍,有被掀下去的,也有被倒臥的馬匹壓在身下的。

後排乍逢打擊的陝兵驚恐之餘,紛紛抽刀打馬,呼喝連聲,打算強行擠過混亂的前列上前交戰。

這一時期的明軍,還遠沒有到後期崩潰糜爛的程度。陝西總兵賀人龍麾下的核心騎兵素質強硬,哪怕是聞所未聞具備滿滿聲光效果的手槍射擊,都沒有讓他們喪失鬥志。

然而意志終歸敵不過領先時代的科技。當週乙藏在袖中的手槍換上第二個彈夾後,沒有提起速度的騎兵,還是成爲了靶子。

這一次,周乙氣定神閒,一手勒馬,一手穩穩做出了瞄準動作。

一場突如其來的遭遇戰,只持續了短短三分鐘時間就宣告結束。當最後一個騎兵終於膽喪轉身欲逃時,被田大從身後追上一刀斃命。

事後,作案者迅速逃離了案發現場。周乙他們快馬加鞭,根本不在預備的地點歇馬,連夜趕路,跑出了新鄭範圍......殺了人家九名精銳,附近的陝兵大營勢必跟捅了馬蜂窩一樣,萬萬不可逗留。

這一路上逃亡者再沒有珍惜馬力,因爲新鄭距離滎陽也不過百里路,快馬半日可得。

事實上,沒等周乙他們到滎陽,就已經和組織接上頭了。

次日上午,風塵僕僕趕至滎陽縣外20裡處的周乙等人,遇到了闖王大營派出的哨探盤查。而此刻,已然到了5月26日了。

ωwш.ттκan.¢ Ο

需要注意的是,這個時間點的“闖王”,是1.0版的闖王高迎祥。

高迎祥的外甥李自成,現下只是各營頭中不起眼的一名“闖將”。

歷史上李自成接過“2.0版闖王”這個稱號,要等明年高迎祥兵敗子午谷,被孫傳庭凌遲之後了。

見到前來盤問的闖軍,周乙等人大喜。

隨即,上前交涉的田大報出了營頭和字號。雙方几句陝腔一說,巡丁馬上確認了自家人,隨即給來人指出了李闖將的營頭所在。

現如今的局勢是,整個河南外部,由洪承疇指揮的官軍正在四面收縮,將省內的農民軍逐步擠壓到了中西部地區。

滎陽就在河南省中。之前的滎陽縣內外,聚集了十三家七十二營,總數超過十萬以上的農民軍兵馬。

而周乙他們在5月底這個時間點趕到滎陽時,事實上滎陽大會已經結束。之前聚集在這裡的多路營頭,這些天裡已然按照大會定下的戰略,陸續拔營走人了。

所幸李自成這個營頭,由於要和高迎祥大營一同行動,準備南下鳳陽挖老朱家的祖墳,所以這幾日還是在滎陽逗留。

不久後,依照着指引,周乙等人一路快馬加鞭,終於在滎陽以西的七裡處的索河旁,尋到了李自成的營頭。

看到田大兄弟哈哈大笑着被一羣軍士簇擁着進了大營深處,周乙淡淡一笑,對負責接待的軍官行了個道家禮:“敢問這位兄弟,可有處帳篷能容我等歇息一二?”

半個時辰後,已然換了一身玄青色道袍的周乙,正端坐在帳篷中閉目養神。

下一刻,只聽到三聲號炮響起。須臾,帳外靴聲橐橐,一道渾厚的嗓音傳將進來:“米脂李自成,還請道長出帳一會。”

“呵呵呵。”

掀開帳門的周乙,這一刻,終於見到了自己費盡周折才尋到的人物:“鐵傘門當代大弟子周乙,見過將軍。”

這一年,風華正茂的闖將李自成,年僅29歲。

第195節 欲取先予第102章 開門迎客第107節 人貨混裝第19節 來龍去脈第557節 明葡戰爭(九)第272節 西班牙人的選擇第383節 上硬菜第244節 捷報送達第334節 熊道的任務第102章 開門迎客第146節 珍珠,又見珍珠第211節 殺王(八)第595節 甲板衆生第713節 收線(五)第335節 開港(一)第150節 赤崁見聞第507節 PPT第44節 丐幫第435節 淬火第716節 收線(八)第110節 楊二和摩雲觀第558節 接收(一)第626節 討逆(四)第355節 開港(二十一)第454節 降將第603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四)第135節 優惠期已過第194節 警察來了第366節 政策第202節 授業第453節 同行第424節 校場(三)第122節 利潤點第52節 新貴第536節 蓄謀已久第562節 接收(五)第317節 草料第299節 龍巖戰記(二十一)第489節 特區局面(一)第177節 船廠第286節 龍巖戰記(八)第273節 城堡價格第392節 碧血丹心第588節 艙房夜話第250節 化工廠(三)第322節 鍾四毛第529節 吳掌櫃的日常(八)第219節 修路和奴隸第601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二)第480節 買地政策第716節 收線(八)第557節 明葡戰爭(九)第397節 堂上交鋒第719節 各處的開端第321節 脫毒第405節 同心圓第6節 迴歸第219節 修路和奴隸第155節 希高堂第213節 殺王(十)第695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四)第649節 赴任之路(三)第397節 堂上交鋒第645節 銷假第290節 龍巖戰記(十二)第189節 夜會熊文燦第268節 阿隆索第111節 羊入虎口第528節 吳掌櫃的日常(七)第367節 跌倒第274節 聖光照耀第646節 站長第257節 辭職第652節 勳章和墨寶第150節 赤崁見聞第584節 大淩河之戰(三)第192節 勘探隊第421節 選拔第175節 前程第648節 赴任之路(二)第729節 歷史(四)第332節 招安之旅(一)第195節 欲取先予第392節 碧血丹心第206節 殺王(三)第530節 吳掌櫃的日常(九)第709節 收線(一)第676節 北歸第468節 講故事第376節 王尊德服軟第180節 新槍原型第197節 漂流節目第355節 開港(二十一)第709節 收線(一)第545節 葡人的抗戰準備(一)第89節 土著貢達第506節 拆遷款第295節 龍巖戰記(十七)第12節 屍體第129節 城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