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3節 廣州的清晨

1632年10月底的一個清晨,“雅各布夫人”號準備啓航了。

當其時,天色未明,正是黎明前最黑暗的一刻。不過藉助新區碼頭上先進的工業煤氣照明設備,商船上的水手們在夜班時就做好了啓航準備。

現在就等大人物上船了。

正在碼頭上和友人告別的,是穿越勢力選定的歐洲紅茶總代理商羅伯特·克勞利先生,以及荷蘭片區經理老威廉。

至於送行者,自然是商務部以李浩爲首的相關人員了。

“李,相信我,我們的事業一定會繁榮,只要這次我能回到英國。”

經過這麼長時間的相處,克勞利早已將李浩當做了自己的好兄弟。此刻,在忽明忽滅的碼頭燈光中,克勞利藍色的眼睛中仿似也有了一點溼潤。

不過儘管心情起伏,克勞利還是保持了一個貴族應有的風範,身體站地筆直,緊緊握住李浩的手晃了兩下。

李浩的眼睛在夜色中同樣明亮,語氣溫和而又堅定:“路上小心,安全永遠是第一位的,保重!”

簡短告別儀式後,乘客們轉身踏上了跳板。然而最終,克勞利先生還是沒能忍住心中的感激之情,迴轉身和李浩輕輕擁抱。

已經登上船的老威廉看到這一幕,呡了口銀酒壺裡的朗姆酒,喃喃地說道:“被上帝眷顧的小子。”

身爲整個事件的參與者和見證者,老威廉現在只能把一切都歸於上帝的青睞了。

【送紅包】閱讀福利來啦!你有最高888現金紅包待抽取!關注weixin公衆號【書友大本營】抽紅包!

要知道,現如今在雅各布夫人號艙室裡存放着的,不光有茶葉和其他配套貨物,另外還有不少“廠家”給經銷商用來“開拓市場”的“贈品”。

這些所謂的贈品,在老威廉漫長的記憶中,西方商人通常需要付出金幣、卑鄙、乃至火炮和鮮血才能得到......譬如大把的上等珍珠,成套的描金瓷器、大桶的煤油玻璃煤油燈,上等的宮廷用雪紡蠶絲、以及純銀打火機等等小巧而又精美的禮品。

以上這些所謂的“贈品”,其價值本身已經遠超克勞利本人的全部身家。老威廉一度對此感到無法接受:從來都是西方商人被明國本土商人欺騙,這次倒過來了,普普通通的小商人克勞利什麼都沒有付出,就得到了如此鉅額財富的使用權。

這一切都令老威廉迷惑不已。

當然,囿於本人的文化水平和眼界的關係,老威廉並沒有意識到克勞利先生之於穿越者的重要性。這也不能怪他,畢竟老威廉只是一個不識字的老傭兵,對於“如何挑選合適人物砸開西方上流社會紅茶市場”這一商業命題,老威廉同志真得不懂。

不久後,當第一抹晨光從天邊升起,滿載的雅各布夫人號也同時升起了船帆,吃着烈烈的北風,緩緩駛離了新區碼頭。

一直到船隻遠去看不到碼頭後,克勞利先生才放下手中不停揮舞的禮帽。這一刻的他,滿懷憧憬,對於自己奇幻的東方之旅,心潮澎湃,百感交集。

在這個寂靜的黎明,克勞利先生乘船遠去了,和其他那些搭乘季風走人的貿易船隻一樣,悄悄地,沒有帶走雲彩,紅茶倒是帶了不少。

這件事的重要性,即便一切順利,那也要幾年之後才能顯現出來。所以今天除了商務部一干人等之外,整個穿越勢力,乃至如今喧囂熱鬧的新區包括土著在內,並沒有多少人意識到,東西方的茶葉貿易在這一刻已經走上了歷史軌道。

******************************************************************

晨光升起的那一刻,克勞利先生遠去了。與此同時,年久的東方古城,也在晨鐘聲中甦醒了過來。

隨着“咣~咣~”的鐘聲不停響起,廣州,這座南天名城的各處大門也隨之開啓。早已在夜色中等待了許久的土著,紛紛穿過城門,奔赴各自的目的地。

通常來說,第一撥進城的,大多都是魚販、菜販、肉販等副食品供應商。這些小商販比較辛苦,他們必須在半夜時分就準備新鮮的魚肉蔬菜,然後天不亮候在城門外,開城第一時間就要將產品送進客戶手中。這樣等府裡的老爺起牀後,纔可以喝到新鮮的魚生粥。

進城的人大多是送貨的,而出城的人,那就是送“勞力”的了。

頂着東方魚肚白第一批出城的廣州土著,他們大多穿着帶補丁的粗布短襟,光着小腿,肩膀上扛着棍棒繩索等等工具......其中很多人乾脆留着大光頭,所謂的時新打工仔是也。

潮流打工仔在開城的第一時間,就擠擠擦擦,急吼吼地出了廣州大南門。

出了大南門,茫茫多的打工仔第一時間就涌向了輪渡碼頭。在那裡,已經有茫茫多的船兒候客了。

話說,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南門外的碼頭就開始了無休無止的改擴建工程。

現如今的廣州城大南門外,早已和幾年前判若兩地。橫在城牆前方,寬敞筆直的南門大道,沉穩厚實的水泥岸堤,以及一座座彷彿永遠也修不完的分類碼頭,令觀者無不感嘆唏噓。

打工仔們當然是沒時間感慨人生的,他們現在眼裡沒有詩,只有大渡輪。

所謂的大渡輪,就是穿越衆造出來的蒸汽貨色了。寬寬扁扁,速度緩慢,冒着黑煙,和後世旅遊渡輪一個概念。

而之所以打工仔們搶着上大渡輪,則是因爲票價便宜:底艙一個銅板,小孩免費。

毫無疑問,這種明顯帶有政府補貼性質的交通方式,又是穿越衆鼓搗出來的套路。

套路還是很管用的,畢竟對於窮困的土著來說,銅板能省一個是一個,所以當大南門開城不久,渡輪底艙裡就已經塞滿了打工仔。

渾身冒着汗臭氣的打工仔聚集在一起,底艙裡的味道很快就難聞起來。好在大家都是下苦人,誰也不嫌棄誰。有那相熟的,還會從口袋裡掏出一點菸葉渣,或者是一根皺巴巴的捲菸,你一口我一口,抽兩口的同時還擺起了龍門陣。

對於這些打工仔來說,聊天的話題不外是那麼幾個:某處又有新廠要動土,某地又有新廠在招人,某某申請到了房子,已經舉家搬遷云云......

後一個話題是當下的熱門話題。

現如今新區的政策是:凡是常年在新區的工作人員,都有資格申請“經適房”。申請成功後,這房子可以長租,等將來有錢了也可以從將軍大人手中買走房契。

沒有經過後世房地產大潮沖刷過的土著,對於今後的種種並不敏感。相反,環境整潔、租價低廉,還配有玻璃窗的紅磚大瓦房,對於窮困土著的現實吸引力是極強的。

一時間申請房子的人猶如過江之卿。然而產能有限,申請不到的人,現在還是隻能每天早上搭渡輪去新區打工。

底艙被打工仔佔滿後,接下來是第二撥乘客。這撥乘客出城的時間要遲,因爲他們大多都是一些小商販,他們的貨物要在城門口給官兵繳納放行錢後纔可以出城。

小商販們出城,有的用單輪小推車,有的用雙肩扛挑,各顯神通把貨物送上渡輪甲板。下一步,等售票員過來覈實貨物體積,買了船票,他們就可以坐在甲板上吹風等開船了。

一般到了這個時候,天色已然放亮,渡輪的蒸汽系統也已經開始加壓。不過,渡輪是整點發車,所以不急......再說了,還有乘客沒到呢。

伴隨着越來越多出城的人流,最後一撥搭乘渡輪的,自然是城裡的老爺們了。

吃好了魚生粥的老爺們,安安穩穩伸腳下轎,站在了碼頭的水泥地面上。

老爺們穿戴不一而足。有穿着傳統直綴戴襆頭的,也有長袍馬褂手拿文明仗的;留着短髮,戴着薄紗禮帽,穿一身西服西褲的進步人士亦有不少。

當然,老爺就是老爺,不管老爺們穿什麼,身邊永遠有豪奴狗仗人勢。這些奴才滿臉兇相,沿着碼頭一路將那些不長眼的泥腿子推搡開,給自家老爺開路。

老爺們坐渡輪,自然不可能和泥腿子擠在一起。老爺們買的是商務艙,也就是渡輪二層的茶座。這裡不但敞亮風景好,還有一個小小的吧檯,裡面賣啤酒香菸花生米等各種零食。

隨着時間推移,當商務艙也接近滿客時,南門渡輪碼頭也到了每天第一撥的繁忙時段。

這個時候,旭日初昇,大批想要去新區的人流也已經來到了碼頭。他們沒能趕上便宜的“公交車”,就只好拼車坐私家船。

身穿碎花對襟短衣的老闆娘,半個身子依在窗口,絲毫不顧船艙裡擁塞的乘客抱怨,依舊伸出一隻白生生的胳膊,招攬着碼頭上的散客:“來了啊,再上一個,再來一個就開啦!”

在大肚烏蓬船的老闆娘周邊,還遊蕩着各種猶如小魚般穿梭在碼頭的“摩的”。這些小梭子船像極了遊蕩的黑魚,時不時鑽進大船中間的縫隙,“叼”走幾個乘客後轉身就跑。

“嗚~~~~~”

隨着汽笛長長的一聲尖叫,水手收起了踏板,船尾冒出黑煙,伴隨着轟隆隆的叫聲,大渡輪向新區碼頭駛去。

這一刻,南門碼頭突然間像是活了一樣。原本圍繞在碼頭上的各式大小船隻也紛紛啓航,跟在大渡輪後方,搖頭擺尾,像魚羣一樣駛向了太陽升起的地方。

第241節 崩潰第47節 荷月第649節 赴任之路(三)第483節 回航第137節 鹽場和船廠(一)第47節 荷月第564節 接收(第五卷完)第297節 龍巖戰記(十九)第249節 化工廠(二)第134節 砸響窯第198節 播種機第42節 反賊們第292節 龍巖戰記(十四)第549節 明葡戰爭(一)第18節 胡管家第67節 出航前(二)第444節 人頭武庫和包衣第38節 羣英薈萃第326節 會議(一)第637節 箭第320節 水利第97節 居者有其屋第299節 龍巖戰記(二十一)第684節 北歸(九)第437節 休假第705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一十四)第322節 鍾四毛第298節 龍巖戰記(二十)第76節 江山多嬌第214節 殺王(十一)第606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七)第48節 緊鑼密鼓第102章 開門迎客第310節 建制(八)第27節 暗青子第406節 全體覆沒第208節 殺王(五)第87節 談判(一)第590節 上賊船下不來第86節 崑崙人第334節 熊道的任務第1節 守株待兔第251節 後遺症第39節 蘿蔔開會(一)第186節 福州第400節 方岳貢第47節 荷月第264節 熟悉環境第633節 聯軍第615節 廣州的夜晚第272節 西班牙人的選擇第251節 後遺症第341節 開港(七)第130節 暫一營第578節 官邸會議(二)第262節 工分券和貨幣政策第240節 困獸第446節 傻狗第574節 北部灣整肅第420節 白酒業第188節 焦姐第23節 冷兵器第509節 雞湯第672節 知交第44節 丐幫第682節 北歸(七)第624節 討逆(二)第25節 到地頭第545節 葡人的抗戰準備(一)第655節 救反賊(一)第423節 校場(二)第188節 焦姐第358節 開港(二十四)第182節 三大肥第108節 燈塔點燃第205節 殺王(二)第603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四)第301節 龍巖戰記(二十三)第259節 一波未平第295節 龍巖戰記(十七)第355節 開港(二十一)第32節 年夜驚變(一)第628節 討逆(六)第400節 方岳貢第78節 本子第651節 落腳第580節 春雷營(一)第24節 出山剿匪第371節 問診第505節 臺北(四)第544節 家園第578節 官邸會議(二)第698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七)第545節 葡人的抗戰準備(一)第592節 毛承祿第456節 各方(一)第515節 奇門兵器第668節 共襄大業(五)第363節 曹大頭第668節 共襄大業(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