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2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三)

早在巴達維亞出航前,老威廉就給克勞利準備了兩套西服。老威廉知道,想栽培這個送上門的老友侄子,就一定要和某勢力搭上關係。

對此老威廉深信不疑。他本人就是靠着這點,從一個嚼着菸葉替人賣命的老傭兵,變成了如今的威廉先生,一位受人尊敬的富商。

所以老威廉很注重細節。

於是乎,克勞利從行李箱中,翻出了那兩套從沒有上過身的簡單服裝。

“很好,現在我們進城,帶上衣服和羊皮紙。”

“是我想的那些羊皮紙嗎?”

“是的,宴會中有關心它的人,我昨天見到了。”

————————————————————————————————

從碼頭去鴻基堡很方便。下船後,就有瘦小棕黑,穿着整齊橘黃色馬甲的安南滑桿車伕在攬客。

克勞利自從來到東方後,在不少國家和城邦都坐過滑桿,其形制大同小異。於是他很自然地和老威廉僱兩副滑桿,一前一後進了城。

碼頭距離鴻基堡西門很近,只有300米距離,剛好在城頭炮火最佳覆蓋範圍內。

不過引起克勞利注意的,並不是城頭的大炮,而是腳下的煤渣路。

摻雜了石子的煤渣路黑亮平整,從碼頭一路通進了城內。坐在滑桿上放眼望去,碼頭東邊還有幾條同樣的煤渣路通向內陸。路面上有川流不息的安南人推着小車,將黑色的煤炭順着坡板推進船艙。

“威廉叔叔,明國很冷嗎,爲什麼港口在大批輸出煤炭?”

“並不冷,至少在澳門和大員並不冷。”

克勞利的問題有點深奧,十七世紀的老威廉怎麼可能有工業化和煤炭之間關係的認知。想了想,老威廉最終說了個模棱兩可的回答:“或許是軍火工廠和鑄幣工廠的原因吧。伯爵需要很多火槍和大炮來維護領地安全。”

克勞利再次扭頭,看了一眼規模龐大的運煤隊伍,暫時壓下心頭疑惑,接受了老威廉的說法。只是他私下又小小修改了一點:“不是維護,是擴張領地。”

很快,滑桿隊伍來到了嶄新的鴻基堡西門。

現如今的鴻基堡,至少在外圍,已經是一座正規的明式城池了。通體由紅磚砌成的城牆大氣而又厚重,即便不算城頭的火炮,也給人一種敦實安全的感覺。

城門口照例有軍隊在把守,而且人數不少,沙袋和鐵絲柵欄一應俱全,戰備態勢很明顯。

原因嘛,還是這個年代信息傳遞緩慢所造成的。

雖說不久前在國都升龍府簽訂了合約,但是條約從簽訂到生效中間有個過程,這就導致安南人目前依舊沒有撤軍——上次短暫交手潰敗後,安南人隨即從崢江一線抽調了不下三支,總數約萬人的軍隊部署在了鴻基外圍。

進出城門的人數不少,城門口的盤查也很嚴。

總得來說,本地土著想要進城的話,難度會高。而明人進城就很方便,因爲大家都是有證件的。

關於證件,普通人是加了蓋章和編碼的硬紙卡,而像老威廉這種的,則擁有外交部出品的牛皮封面A級護照。

A級護照數量稀少,都是頒發給經過認證的各路荷奸葡奸西班牙奸。護照上的內容和後世區別不大,尤其是彩色大頭照片,頗爲傳神。

持有A照的老威廉輕鬆帶着克勞利進了城。

考慮到軍事方面的原因,鴻基堡總面積並不大,這樣利於修造和防守。事實上,鴻基堡連大明許多小縣城都比不上。準確的說,這裡就是一座大號軍營。

克勞利進城後,一眼就將堡內看了個通透。

整個鴻基堡劃分了4個功能區:軍營,軍械,倉儲,以及行政區。齊整劃塊的城池內部,統統用筆直的煤渣路分隔開,看上去簡潔明瞭。

“嶄新的城堡。”

說出這句話的時候,克勞利突然意識到了一件事:自從他來到鴻基港,入目所見之處的道路,盡皆都是整整齊齊乾乾淨淨,地上沒有一片垃圾,

更不用說像倫敦城裡滿大街的糞便和尿液了。

要知道,這裡可是一處繁忙的港口。他從英國來到東亞,一路上見識了太多港口城市,然而沒有一座能像這裡,乾淨整齊,彷彿自己家的客廳一樣。

意識到問題所在,克勞利感慨地說了一句:“威廉叔叔,這裡的主人很喜歡打掃庭院......一種令人尊敬的東方思維。”

交流好書,關注vx公衆號.【書友大本營】。現在關注,可領現金紅包!

老威廉哈哈大笑:“這裡只是一座剛到手的簡陋殖民點。等我們到了大員,你就能看到真正的人間天國了!哦,我的上帝,原諒我,天國居然在黃皮膚人居住的東亞!”

說話間,老威廉用手杖戳着轎伕的脊背,指點他們去了行政區。

對穿越勢力再熟悉不過的老威廉,哪怕第一次來鴻基堡,同樣輕鬆地找到了某勢力旗下城市的標準配套設施:澡堂。

克勞利自然不會拒絕洗澡這項服務。

現在已經是十七世紀三十年代,文藝復興的思潮深入人心,歐洲主流思想已經在向務實的資本主義過渡,中世紀那一套骯髒的生活理念正在被人們質疑且摒棄。

不要說在鴻基,自打克勞利來到炎熱的南亞,就沒少洗過澡。

巴達維亞的荷蘭人,如今在城市衛生方面早就和大員看齊了,城裡新建了好幾座澡堂。

有些東西是封鎖不住的,哪怕穿越者嚴密控制了知識傳播途經。

荷蘭人是十七世紀最聰明的種羣之一,他們長期生活在大員,親眼看着大員堡在穿越者手中一步步變成繁華都市,親眼看到這座城市從沒有發生過流行性疾病。

在這個過程中,關於如何不讓聚居人羣得黑死病,得痢疾;關於公共衛生和大規模傳染病之間的聯繫,已經被紅毛們猜了個八九不離十。

即便是東施效顰,也能起到很厲害的效果。這是個比爛的時代,稍微注意一點公共衛生,城市就能得到不錯的回報。

冒着黑煙的鍋爐房,全天候給行政區提供潔淨的飲用開水以及洗澡水。克勞利他們打發走轎伕後,進澡堂門,只花了一點小錢,就洗了個大鐵蓮蓬頭淋浴。

之後,克勞利換上了一套棕色薄棉布西服,並且在老威廉熟練的幫助下,繫好了一條藍色領帶。

雖說有點不習慣,但是克勞利畢竟是受過貴族教育的人,挺胸擡頭保持氣質這些基本形體禮儀他統統具備。西服上身,再配合他的小鬍子和略胖的身材,一股濃濃的老式紳士味道就出來了。

兩人從澡堂出來後,時間已經到了下午三四點鐘。老威廉拄着柺杖安步當車,徑直往行政區中心走去。

行政區中心,現在已經有一座方形大院。大院裡是一座紅磚砌成的二層小樓,兩邊有八字形的裙樓,很像早期蘇聯建築。

檢查登記出示請柬後,通過兩道崗哨,老威廉帶着侄子進了大院。

傳說中的宴會還沒有開始,不過老威廉他們來的時間剛剛好:宴會之前的交接儀式即將舉辦。

映入克勞利眼簾的,首先是會場。

約有百十張木製椅子擺在了大院中間的煤渣坪上,中間留出了通道。

椅子對面是一溜長桌擺成的簡陋主席臺。

шшш☢ Tтkan☢ ℃O

椅子方陣,此刻已經有了七成上座率。其中不但有長袍軟帽的東方人,後邊還坐了不少白膚碧眼的歐洲人。另外,位於方陣最前列的一些人,頓時讓克勞利明白了身上這套衣服的來路:大家款式一樣。

下一刻,老威廉輕輕用胳膊肘碰了一下自己的侄子,然後低聲說道:“克勞利,睜大眼睛。我會給你指出那些大人物,他們是東方最有力量的人,是我們財富的來源!”

“明白了,威廉叔叔。”

接下來,老威廉先是去了方陣後排,和一票以荷蘭人爲主的外商打招呼寒暄,並且順便給大家介紹了自己的遠方侄兒。

這之後,老威廉帶着侄兒坐在了一處不起眼的角落,開始一一給後者指出方陣中各路人馬的身份:哪些是明國傳統貴族,哪些是本地安南土著貴族,哪些是穿越衆......這個不用指認,大凡穿越衆,在安南的這個季節,都穿着薄西裝或者夾克,人高馬大姿態威福,很好辨認。

不久後,隨着客人到齊,一個簡單的交接儀式開始了。

先是穿越衆邵強上臺,微笑着講了幾句。接下來,客串司儀的他,又引導着兩個安南人來到了臺前。

這兩個安南人一文一武,一老一年輕,分別穿着官袍和盔甲。

之後,另一個一個穿越衆上臺,在觀衆們友好的掌聲中,和那位安南老官員交換了一份文書模樣的東西。

再往後,另一個穿着陸軍將官服的穿越衆上臺,象徵性地將一把火繩槍交給了滿臉笑容的安南將領......此處雙方有一個定格,面向觀衆,估計是爲了方便拍照留念。

接下來,今天最隆重的一幕出現了:嘉賓們集體起立,和主人一同來到場地側面。

這裡已經早早放着一個罩着篷布的大體積物事。克勞利私下估算,篷佈下面的東西,應該和和家鄉的四輪馬車差不多大小。

神秘的物事上還掛了一塊紅布,貌似就等領導來剪綵了。

領導當然不會錯過剪綵的機會。

很快,在一片驚呼聲中,一門體型猙獰、炮管短粗,口徑足有170毫米的大型臼炮呈現在了衆人面前。

如此猛烈的兇器,自然不是無名之輩。除了牛逼的六輪車架外,炮身上還用漢文刻了三個張牙舞爪的邪字:葛龍德。

第641節 交待第459節 再造第275節 養豬第578節 官邸會議(二)第548節 明國軍民的準備(二)第475節 金殿撒潑(一)第441節 悄悄地進村第543節 使節培訓第115節 兩位秀才第613節 廣州的清晨第542節 成爲股東第491節 李大嘴第547節 明國軍民的準備(一)第83節 柴系統第278節 對澳門的攻略第713節 收線(五)第396節 通用大招第111節 羊入虎口第597節 撫遠號條約(一)第642節 小年第45節 崑崙神僧第721節 逐鹿第638節 灘頭的坑爹事第301節 龍巖戰記(二十三)第420節 白酒業第544節 家園第338節 開港(四)第721節 逐鹿第399節 地契聯盟第677節 北歸(二)第411節 鎮蠻號第131節 大員鷹第201節 公平交易第476節 金殿撒潑(二)第697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六)第620節 大會(三)第134節 砸響窯第278節 對澳門的攻略第238節 剝洋蔥(二)第684節 北歸(九)第650節 夏口第139節 電爐第435節 淬火第422節 校場(一)第442節 接觸第490節 特區局面(二)第518節 徭役第242節 華容道第89節 土著貢達第480節 買地政策第310節 建制(八)第347節 開港(十三)第603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四)第146節 珍珠,又見珍珠第89節 土著貢達第697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六)第575節 阮春堂和梅西第444節 人頭武庫和包衣第480節 買地政策第664節 共襄大業(一)第472節 間隙第109節 戰略相持第677節 北歸(二)第690節 北歸(一十五)第61節 學霸第23節 冷兵器第480節 買地政策第87節 談判(一)第583節 大淩河之戰(二)第290節 龍巖戰記(十二)第608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九)第629節 討逆(七)第587節 難唸的經第169節 轉運第489節 特區局面(一)第710節 收線(二)第708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一十七)第446節 傻狗第199節 外強中乾第527節 吳掌櫃的日常(六)第366節 政策第362節 落腳第121節 外籍勞工第59節 楊二入彀第271節 下午茶第74節 忙碌第578節 官邸會議(二)第115節 兩位秀才第660節 救反賊(六)第85節 管制第4節 暫住第67節 出航前(二)第669節 共襄大業(六)第434節 亂戰第278節 對澳門的攻略第669節 共襄大業(六)第216節 瑰寶第353節 開港(十九)第542節 成爲股東第247節 續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