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8節 談話(一)

在廣州城茫茫多的富貴人家中,宗府毫無疑問屬於第二檔次的大宅門。

宗家首任家主,早在嘉靖年間,就以一個窮秀才的身份中了進士,順理成章改換門楣。這以後宗家日益繁茂,子孫世代浸淫科考之道。百多年下來,宗家雖說沒有出過什麼名臣大儒,但是舉人秀才卻從未斷過供給,是標準意義上的書香門第,孔孟之宅。

到了崇禎年間,專精聖人之學的宗府,依然屹立於廣州城中。其府內有現任的江西道員,也有現任的甘肅縣令,亦有在家坐館的舉人秀才,所謂仕宦人家是也。

出自這樣一處孔孟之地,想也知道,身上沒有功名,文不成武不就,偏偏又是庶出的宗府七少爺宗本,日子過得是有那麼一點點壓力的。這大約也是宗本今日站在府門前,深深吸氣,做足心理建設後才進門的原因了。

邁步而上,宗本在門子的招呼聲中,從偏門踏入了府中。

佔地廣闊院落重重的宗府裡邊,自然是人來人往的。明末經濟崩潰人口膨脹,大批失業底層無處容身,只好投身於豪門做僕役尋求溫飽。這樣一來,豪門自然就會形成蓄奴的風氣,因爲蓄奴成本大大降低了。

身爲宗府排行第七的少爺,即便是庶出,宗本這一路走來,也會遇到向他行禮的下人。這時候宗少爺自然是本色出演,統統給予溫和笑臉,貌似一片祥和之氣。

然而事情不能看表面,要看細節的。當某個管事模樣的人對宗本作態行禮,然後未等他迴應便直起腰大搖大擺走人之後,宗本在宗府的真實地位也就隱約可見了。

奴大欺主的節目,自有封建社會以來,每時每刻都在上演,古今中外唐宋元明概莫如是。強如晚明第一在野黨黨魁,復社領袖張溥,同樣因爲是庶出,所以年少時照樣被家中奴僕譏笑“塌蒲屨兒何能爲”。

宗少爺對剛纔一幕視若無睹,因爲他從小到大早已習慣。

就這樣,他一路來到了府中議事中庭,在堂屋見到了族兄宗翰。

宗府現有的核心族人一共分了兩支。這其中宗翰不但年齡最大,而且是管着族中事務的長房長子,外帶頭上頂着一個秀才帽子,遠不是宗本這個沒功名的二房庶子能比的。

進了堂屋門,宗本等到稟事的兩個下人走後,便從下首椅子上起身,恭敬上前,對着坐在上首的宗翰深深一鞠:“見過大兄”。

“七弟來了。嗯,無需多禮,坐。”

頭戴四方平頂巾,穿一身青色寬袍。宗翰此人年逾五十,臉型消瘦,下頜留着一綹花白的山羊鬍。大抵是常年呵斥各色人等的緣故,宗本的這位族兄臉上線條冷硬,屬於不苟言笑的那種。

“多日未見,大兄可安好。”

雖說在座兩人是同輩,但是論起歲數來,宗翰可是整整比宗本大了一輪十二年還有餘,所以看上去老氣許多。

“嗯,家中一向無事。倒是你,旬月未見,可是那濠鏡澳出了什麼差錯?”

...............................

前文說過,宗本的本職工作是個商行掌櫃。那麼他的商行在什麼地方呢?不在廣州城,也不在城外碼頭,就在澳門島上。

濠鏡澳這一處商行,可以說是宗本安身立命的根本之地了。早在十年前,當時受到族人排擠的宗本,便毅然帶着自己多方籌措來的一點本錢,到蕃人盤踞的小島上開了一家商行。

不過宗本雖說在族中吃不開,但是一旦出了府門,那麼宗家的牌子還是能打出去用一用的。於是他一邊藉着家族旗號組建大明貨源開拓走私渠道,一邊在澳門小心經營,這些年下來,倒也讓他打出了一片天地。

“呵呵,好教大兄知曉,濠鏡那裡,去歲不但沒有麻煩,倒還多了些生髮。”

宗本現在的身份,大約等於和家族公私合營的外派獨立掌櫃。他一年中大多數時間都會在澳門和廣州兩地奔波,每隔一段時間,再回府中交賬。

今天宗本之所以回府,從明面上說,也是爲了做年終彙報:澳門那邊由於海商船期的關係,宗本通常在翻過年後才做賬的。

一邊報告着好消息,宗本一邊從袖袋中掏出了幾張黃紙單子,雙手遞給了上首的大兄。

“去歲到埠蕃商實多,櫃上積屯的貨物大半出清。呵呵,算下來也有小四萬兩銀,是比往年多了不少,算是旺年了。”

“嗯,不錯。”

看過黃紙上的賬目,饒是宗翰原本一臉的不假辭色,此刻也露出了稍許笑模樣。

“呵呵,大兄過獎。”宗本中國式的謙虛一句後,稍稍往前一步,從側面指着下一張單據說道:“櫃上剩餘的南貨也已找到下家。如今只待過幾日蕃人船發,便可銷賬。屆時除過七成今歲辦貨的款子外,照老規矩,餘數都可解送回府。”

“嗯,不錯,着實不錯!”

當宗翰的視線最終掃過下方的現款收益數字後,笑容終歸又多了不少。

宗本看到大兄連連點頭,便趁熱打鐵又說一樁好事:“也是多虧了大兄這些年照拂,弟方有今日局面。待過幾日解款,大兄自可差宗福來櫃上,弟這裡還給大兄留了一份體己,另有些夷州的稀罕玩意,一併讓宗福帶回來便是。”

說到這裡,宗本伸出手指,比劃了一個隱諱的數字。

“好,好!”

這一刻,原本高冷的宗翰宗秀才,終於徹底放下架子,輕拍了宗本的手背:“坐下,坐下,看茶。”

待到宗本終於喝上一口茶水,宗翰先是笑容滿面地讚歎了自家兄弟一句:“老七,族中若是論起商賈之道,你當爲魁首。”

“哪裡哪裡,大兄謬讚。”

商業互吹兩句之後,宗翰大概是覺得這次給足了小七面子,於是他的道學屬性又佔據了身心......想了想,宗翰又說出另一番話來:“不過,這夷州貨用得,夷州人,你可不好去打交道。”

宗本聞言有點疑惑:“哦,此話怎講?”

“唉,你學問少,見事不明,這也不怪你。”

宗翰擺出一副淳淳長兄教導幼弟的模樣:“夷州那夥子奸人,借我大明國運頓挫之際,以機巧玩物開道,勾連朝堂敗類,佔據我廣州城外腹心之地,登堂入室。那匪首曹氏,竊得權柄,不僅官居總兵要職,還私據夷州,這活脫脫就是唐時之藩鎮啊!”

“如今賊子勢大,且容他猖狂一時。然自古漢賊不兩立,待朝廷他日騰出手來,這藩鎮終歸是要撤掉的。屆時天兵一到,彼輩跳梁皆是灰灰!”

“啊!”宗本聽到這裡,張口結舌。

宗翰很滿意學渣弟的表情,於是他繼續說道:“我宗氏一脈乃士林清要,子弟世受皇恩,在這等大是大非之事上,務要心明眼亮,遠見有識。你往日少讀了聖人學問,又成日價和那些商賈廝混,怕是不曉得大義所在。”

宗翰此時語氣漸冷:“我今日提攜於你,就是怕你犯渾看不清大勢,與那些賊人勾連過甚......需知天威煌煌,你若是不識大局一昧昏聵,等到了撥亂反正之日,哼,宗家可救不了你!”

宗翰說到最後一句時,已然是聲色俱厲。

“弟謹受教。”宗本起身作揖。他這時當然要擺出一副乖巧受教的姿態......難不成他要告訴長兄,自己之前還和曹賊在會上親密聊過幾句?

看到學渣弟態度良好,宗翰也就放下了心。接下來,大概是感覺到方纔自家一番苦心令場面有點尷尬,於是宗翰一手捻着鬍鬚,目光望向門外中庭,臉色溫和地回憶起了往事:“要說你當年去濠鏡,族中詰難的人須是不少的。畢竟府上是書香門第,族中子侄跑去那蕃人之處廝混,像什麼模樣?聖人之訓還要不要了?”

“老七曉得,曉得。”宗本此刻一臉感激模樣:“當年若不是大兄放行,又撥了些許公中銀子做本錢,弟斷然沒有今日的。”

“嗯,記得就好。”宗翰要求別人記事,然而他早已忘了,自己當年是如何以打發喪家犬的心態坐視宗本離家出走的:“伯父歿得早,你打小無人教養缺了管束,總要時時自省,方能免了行差踏錯。”

“弟當自省。”宗本今天已經不知道第幾次低頭認教了。

宗翰的“關懷式訓導”到此告一段落,貌似這就是他“感謝”不成器的族人的獨有方式了。

如果是平日的話,宗本即便回府述職,那也是公事公辦速戰速決,誰耐煩聽自家大兄/老夫子宗翰這一番說教。更遑論宗本今年拿出的賬目上,不但給府中留足了收益,還給宗翰私人許下了一筆錢財和夷州貨。

宗本今日伏低做小,忍受這一切當然是有原因的。

下一刻,感覺到場面氣氛融洽,察覺自家大兄心情不錯的宗本,先是低頭吸了一口長氣,面上顯露了一絲決絕的表情,然後他擡起頭,臉上堆笑,眼中毅然,拱手對宗翰說道:“尚有一件事兒要請大兄應諾。”

“哦,無妨,講來聽。”

“我孃的墳塋,不知可否遷入宗家祖墳?”

第200節 展銷會第379節 到站第381節 特殊使者第257節 辭職第404節 法師與騎士第488節 獅子洋上第374節 公文第529節 吳掌櫃的日常(八)第665節 共襄大業(二)第115節 兩位秀才第496節 裂縫第84章 電信第61節 學霸第534節 課程第372節 黑狀第485節 女流氓第585節 同舟共濟第483節 回航第702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一十一)第455節 傳信第682節 北歸(七)第597節 撫遠號條約(一)第335節 開港(一)第608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九)第341節 開港(七)第542節 成爲股東第478節 轉移話題第604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五)第271節 下午茶第149節 臺江防禦方案第573節 來自北方的團隊第215節 殺王(十二)第533節 接待入住第610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十一)第398節 連續打擊第218節 黑土第305節 建制(三)第373節 無病呻吟第595節 甲板衆生第46節 瞧病第482節 分流第167節 木料和水泥第44節 丐幫第234節 羣賢畢至(七)第541節 頭籌第535節 大衛星第295節 龍巖戰記(十七)第653節 賀喜的背後第616節 皇帝的心思你別猜(上)第228節 羣賢畢至(一)第95節 疏浚新港溪第679節 北歸(四)第552節 明葡戰爭(四)第719節 各處的開端第633節 聯軍第374節 公文第64節 粉墨登場第566節 本地人物的接待第55節 南望第689節 北歸(一十四)第225節 葬禮和反思第15節 購物第457節 各方(二)第370節 電報和任務第110節 楊二和摩雲觀第153節 妹子第122節 利潤點第164節 淨街第385節 另一處戰場第61節 學霸第85節 管制第685節 北歸(十)第112節 終遭毒手第524節 吳掌櫃的日常(三)第384節 真正的目標第86節 崑崙人第261節 一波又起第60節 姜十三第628節 討逆(六)第312節 打野第536節 蓄謀已久第330節 劉香的決定第1節 守株待兔第120節 大員的歸屬第263節 入住第719節 各處的開端第525節 吳掌櫃的日常(四)第589節 攤牌一刻第436節 人頭第447節 打援第171節 德邦第455節 傳信第39節 蘿蔔開會(一)第582節 大淩河之戰(一)第299節 龍巖戰記(二十一)第266節 股東第661節 救反賊(七)第511節 教頭第241節 崩潰第659節 救反賊(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