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節 新貴

胡正氣乍一聽到如此諂媚的十六字真言,好懸一口氣憋在嗓子裡沒回過來,轉頭怒目而視,仔細一看,不由得心中一聲怒罵:“原來是這廝!這雜碎定是也領過那五兩銀子!”

喊出十六字真言的,是一個國字臉,濃眉,肩寬背厚的漢子,此人相貌最是好認——額角上有一個指肚大的痦子。

這人是胡正氣的本家,和他一個姓,名叫胡閒。

胡閒看似人高馬大,實則屬於色厲內荏的那號人,在幫裡也是四六不靠,憑着一手調教人的手藝混飯吃——不論男女老少,但凡在胡閒手裡過一遍後,叫接客就接客,叫抵命就抵命,再無半句怨言。

有鑑於胡閒幹過的壞事不少,恰好額角又有個痦子,時人就把“胡透頂”這個外號安在了他頭上,頭頂生瘡嘛,真真是壞透頂了。

言歸正傳,當胡正氣看到自家的頭籌被胡閒拔走後,顧不上找這廝算賬,急忙把準備好的那句話也喊了出來,算是得了個次籌。

周通聞聲後欣慰的點了點頭:“嗯,不錯,這二人算是懂事得,起來說話。”

待到這二胡諂笑着上前行禮後,周通只從嘴裡蹦出一個字:“賞!”

不久前還屬於黃七爺的幾筐月錢,此刻被一隻大手抓過,滿滿的兩把散碎銀子,就分別落在了二人的手中。胡正氣由於手小,還漏了二兩下去。

跪在下方的土雞瓦狗們見此情景,全部紅了眼。那一把銀子少說也有二三十兩,現下還能跪着的,多半是之前在山門外候着的那些低等花子——衝殺在前的當紅小生們已經死完了。

這些人平日裡莫說二十兩,等閒二兩也難以見到,這一刻花子們終於看清形勢,此起彼伏的投效聲轟然響起。

周通低頭看看搬開別人的腿,趴在腳下撿那二兩銀子的胡正氣,再擡頭看看羣情激昂的花子們,不由得哈哈大笑起來。

接下來的事情就順理成章了:下邊跪着的一衆人等們輪流上前,拜老大,領賞賜,受封地盤。而兩位帶路黨此刻已儼然以心腹自居,毫不見外的站在周通身側,每上前一個人,這二位便在一旁詳細給新老闆介紹此人背景。

當一個年輕乞丐上前磕頭時,胡正氣臉上的肉頓時一抽,因爲胡透頂在一旁說出這樣一段話來:“團頭當心,此人叫廖十七,是死鬼廖堂主的心腹,自小養大,情同父子。”

那年輕人聽到胡閒居然說出這等話來,不由得勃然大怒,直起身就要喝罵,然而嘴裡剛蹦出“你胡...”二字,還未等那個“說”字出口,只見周通毫不在意的一擺手,那年輕人身後一道雪亮刀光閃過,就此倒在血泊中。

一個被拿來立威的倒黴鬼就這樣產生了,周通輕描淡寫的態度告訴大家,他根本不在乎此人是否和已經死掉的堂主情同父子。

餘下的衆人頓時小心翼翼了許多,除了已經開始進入爭寵模式,時不時和胡透頂互射眼刀的胡正氣。

胡正氣知道,之所以胡透頂方纔進讒言,多半還是在廖十七自己——廖十七大約也不曾料到,當初踩着胡透頂的頭,當衆取笑他額上那顆痦子的後果,是如此慘烈。

小人報仇,從早到晚。

既然胡透頂選了拉仇恨的瘋狗路線,胡正氣自然要改走親民路線,當最後一位老農模樣的男人上前磕頭時,胡正氣強壓下和此人往日的仇怨,賠笑着講道:“這是老骨,化人場把頭得,有本事,燒得一手好屍。”

周通聽到這裡,眉毛一挑:“化人場?嗯,不錯。”

......

這一通亂事忙完已是寅正時分,下一刻火已經熄了半天的肉鍋被擡了過來,屏風寨的人手草草把飛入鍋內的人體散件挑揀出來,然後給在場的各位打了一碗尚有餘溫,顏色詭異的肉湯。

周團頭起身端碗,看着這幫既興奮又忐忑的花子們,朗聲說道:“今日拜過山門的,都是自家兄弟。現如今各位都是新貴,懷裡揣着銀子,屁股底下塞着位子,回去後都給老子看好自家地盤,哪個彈壓不住手下的,就是廢物,廢物要來何用?”

說到這裡,周通已是聲色俱厲。

冷冷掃視一圈後,周通舉起碗繼續說道:“官面上的事,周某人自會料理,不勞你等費心,這幾日記得來點卯。”

話畢,一仰脖,周通將一碗肉湯灌入肚內:“好湯!硬是要得!”

......

丐幫總堂被仇家攻破,團頭黃七和一衆大佬喪命的消息,在新貴們回去後,迅速在城裡城外的各路好漢中間傳播開來。

官府自然也在第一時間得到了消息。然而知道歸知道,“鎮之以靜”的老傳統還是不能丟的。這是歷代官府的通病,哪怕是天大的事,總要先看清風向再說。

而故黃團頭的家眷,此時已經在上演鬨堂大散的戲碼了——黃七爺這些年做下的事大家都知道,大家不知道的是,七爺的仇家究竟有幾多?現如今七爺不得善終,再不收拾細軟跑路,怕是仇家就要殺上門來了。

說曹操,曹操到。

就在七爺名下幾所宅子裡的人,紛紛收拾細軟的時間,某些人已經找上門來。

丐幫新科聯絡官胡正氣胡爺帶着一票凶神惡煞的漢子進門後,好懸沒把黃家上下人等嚇死。

好在胡爺還是通情達理的,言明周大龍頭其實是個通情達理的人,這事吧,它只究主犯,餘者不問。諸位儘可以帶些細軟,安安靜靜得回孃家。不過呢,差不多就行了,一部分浮財和房契要留下來,誰要是再敢聒噪,幫規家法可不是吃素的......

改朝換代的時候,有些事就是這麼直接。

絕大部分底層的乞丐們對這種事毫不關心,無非換了一個盤剝他們的人而已。這種心態對於剛上位的新貴們來說是個好事——這幫人現在扯出來的大旗還沒有經過官方認證,心虛。

然而一夜過後,第二天趕來朝拜新君的人數,還是少了三位。這幾位平日裡沒什麼人緣,又捨不得領賞得來的銀子,當晚回去就被某些有威望的人士給做掉了。

第188節 焦姐第223節 接活第227節 有光號第562節 接收(五)第306節 建制(四)第27節 暗青子第38節 羣英薈萃第159節 熊大來了第394節 大手筆第522節 吳掌櫃的日常(一)第481節 後果第263節 入住第433節 檢驗成果第564節 接收(第五卷完)第477節 御花園第124節 歷史在改變第234節 羣賢畢至(七)第221節 人質第219節 修路和奴隸第104節 新型貿易第123節 珠光寶氣的協約第53節 縣令和師爺第332節 招安之旅(一)第434節 亂戰第140節 鍊鋼第538節 談話(一)第86節 崑崙人第218節 黑土第197節 漂流節目第49節 齊備第478節 轉移話題第416節 天津衛第346節 開港(十二)第729節 歷史(四)第15節 購物第551節 明葡戰爭(三)第332節 招安之旅(一)第448節 連戰第509節 雞湯第630節 夜訪第119節 原來的主人第543節 使節培訓第50節 王對王第202節 授業第401節 綁票知府第368節 反應第241節 崩潰第138節 鹽場和船廠(二)第573節 來自北方的團隊第5節 高科技第460節 真理第546節葡人的抗戰準備(二)第128節 新附民第718節 清場第718節 清場第412節 觀光第124節 歷史在改變第458節 華容道第518節 徭役第667節 共襄大業(四)第334節 熊道的任務第625節 討逆(三)第554節 明葡戰爭(六)第663節 救反賊(九)第357節 開港(二十三)第567節 人頭談判第457節 各方(二)第269節 葡萄牙人的來歷第91節 大樟村第20節 攔路虎第87節 談判(一)第654節 邸報上的信息第171節 德邦第280節 龍巖戰記(二)第615節 廣州的夜晚第39節 蘿蔔開會(一)第1節 守株待兔第344節 開港(十)第447節 打援第178節 備戰工作第678節 北歸(三)第662節 救反賊(八)第70節 接觸第61節 學霸第542節 成爲股東第487節 白馬王子和新旗艦第412節 觀光第712節 收線(四)第312節 打野第624節 討逆(二)第584節 大淩河之戰(三)第330節 劉香的決定第364節 意向協議第398節 連續打擊第435節 淬火第497節 人棍第343節 開港(九)第456節 各方(一)第117節 政局第664節 共襄大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