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節 動力爲王

鄒國慶:穿越之前是某大都會電力修造廠的技術員,由於對自己在死前能否擁有一套商品房產生了悲觀情緒,從而落入了某些人的魔掌,被打包帶到大明朝,目前是穿越衆裡幾條工科狗之一。

“首先,我接下來的話,是我們工業同仁的共同觀點。”

環視一週後,感覺自家的氣勢又漲了幾分,鄒國慶繼續說道:“所謂種田搞工業,無外乎就是大明沿海的那幾個地方,也必定會面臨以下幾個問題:人口,瘧疾,原材料,還有就是軍事壓力。這些問題或多或少都會存在,只是嚴重程度不同而已。”

“這些天大夥討論來討論去,無非就是在這幾個問題之間扯皮。”

“然而,”說到這裡,鄒國慶語調突然拔高了一階:“這些都只能算是次要問題,即便這些問題加起來,也不是決定性因素。”

見到所有人都目不轉睛的看着自己,鄒國慶這纔開始繼續:“大家都是從信息時代過來的,都清楚工業革命是怎麼一回事。而我們這個勢力,因爲有源源不斷的‘進口物資’做支持,所以是有能力在這片蠻荒世界,用一套小而精緻的內燃機系統起步的。”

“臺灣,初始基地只能是臺灣!”說到這裡,鄒國慶左右看看,發現某些人人貌似已經明白過來,這才微微翹起嘴角:“從戰略層面來說,無論瘧疾多麼瘋狂,需要填多少人命進去,無論外部環境有多麼惡劣,這些因素都沒有那一桶柴油重要。其他無論起步條件看上去多麼好的地方,遲早都會被內燃機和電力帶來的工業發展速度所超過,這是一定的。”

鄒國慶講到這裡,雙眼發光:“只要挺過初期的艱難時刻,就可以安排人去苗粟挖油,哪怕是最簡單的土法煉油,那一樣也算石化!哼哼,這麼說吧,如果各位打算在二十年內,開着戰列艦,去幹一碗泰晤士河水的話,那麼,從現在起,就該老老實實的考慮,如何去挖那一桶油,而不是在那些次要問題上扯皮浪費時間。”

“相信我,有了柴油,是真的可以爲所欲爲的......”

原本被認爲需要大量爭論才能達成共識的一個問題,就這樣被KO掉了。又討論了一會後,鄒國慶看着紛紛點頭的穿越者們,一時間志得意滿。

戰略方向既然已經確定,接下來就輕鬆很多,密謀者們之後又討論了三個附屬議題:一,收集流民的方案。二,屏風寨勢力的解決方案,三,去臺灣哪一塊落腳的方案。

會議一直持續到凌晨兩點才結束。

用勝利,團結,歷史性等等好詞來形容穿越者的第一次全體大會並不爲過,至少在這個晚上,所有人都是抱着解決問題的態度在思考,在討論,會後形成的決議,也是所有人共同認可的結果。

關於這次會議在歷史上的地位,那肯定是重要的不要不要的,在遙遠的未來,熊孩子們會被揪到辦公室遭受獅吼:“連《開鑼會議》哪一年開的都能答錯,明天把你爹叫來!”

......沒錯,穿越者第一次全體代表大會,別稱就是“開鑼會議”。

在當晚會議的最後,還發生了一點小插曲——某穿越者要求行使合夥人權利:花點公款買個“秘書”,大夥都可以有。

CEO一聽就明白了:這貨是討薪啊!不知道哥做過房地產嗎?

於是老夏略一沉吟,隨隨便便就搬出了五六條理由,諸如“現在莊子裡亂成這樣,就不能等工匠們做完工程再考慮嗎?”這種理由都算是輕的,當老夏由淺入深,苦口婆心的開始論證“篳路藍縷與我們自己的事業”這兩者之間的辯證關係的時候,白鴻達已經嗅到了濃濃的不詳氣息。

然而當他左右一看才發現,義薄雲天,濃眉大眼的那些人不知道什麼時候已然消失不見......白鴻達一時間悲憤滿腔,眼瞅着“穿奸”的大帽子下一刻就要被擡出來,無奈之下他也只能落荒而去......

以上這段插曲在正史中被掐掉了。

開鑼會議召開後的第七天下午,褚見利帶着幾個嘍囉,在塘莊門前的私港邊徘徊不定。三爺這會大約是心裡有事,在岸邊不停踱步,不住遠眺。

自從幾天前曹川把他請到後宅,和顏悅色的告訴他,想和山裡的二位當家“敘敘舊”時,三爺就知道,那活兒來了。

這些日子,當“西崑崙來的朋友”不停的在塘莊裡憑空出現的時候,當初陪着曹川來到杭州的屏風寨一干人等,已經意識到曹某人所謂的“歷練紅塵”大約沒有那麼簡單。至於曹川在“閉關”時跑回“西崑崙”勾當這種事,大概褚見利他們也猜了個八九不離十。

然而這沒什麼卵用,現在他們等閒已經見不到曹董事長了。塘莊裡出沒的是各種提着AK的和尚,頭陀,道士和彪形大漢,後宅漸漸的已經變成了明人的禁區。

當然,兩股勢力之間的關係還是很融洽的。穿越者雖然人少,但是不缺銀子,褚見利他們原本就是來打仙長秋風的,只不過越到後來,彼此之間就稍稍有點尷尬——合夥不像合夥,東家不像東家。

三爺這些天冷眼旁觀,也看出些眉目來:曹神仙還是那個神出鬼沒曹神仙,只不過他請來的這些“朋友們”,眼下已經聚成一夥,掌事的就是最早露臉的那位“夏先生”。

眼看着穿越者們買舟出海,大興土木,隱隱有做一票大事的味道,三爺很清楚,這種糊里糊塗的情況怕是維持不了多久,兩下里遲早要攤牌,江湖上這種事還少嗎?

對於攤牌這種事,他本人倒是沒有什麼大難臨頭的感覺,穿越者們所表現出來的一切,早已遠遠超出了江湖傳統意義上“強龍”的概念,這一點屏風寨的人馬感觸最深——他們最清楚AK47到底是什麼東東。

既然實力差距如此之大,那麼幾位頭領來和曹大真人“敘敘舊”也不見得就是件壞事,跟紅頂白這種理念,不正是矮騾子們的專長嗎?

第640節 立錐第668節 共襄大業(五)第132節 動真格第184節 外交成果第726節 歷史(一)第138節 鹽場和船廠(二)第517節 展示和震懾第212節 殺王(九)第57節 李逵李鬼(二)第176節 大敵鄭芝龍第405節 同心圓第677節 北歸(二)第727節 歷史(二)第588節 艙房夜話第119節 原來的主人第519節 邊塞基建第206節 殺王(三)第710節 收線(二)第298節 龍巖戰記(二十)第589節 攤牌一刻第662節 救反賊(八)第275節 養豬第437節 休假第572節 鴻基堡第497節 人棍第53節 縣令和師爺第213節 殺王(十)第218節 黑土第293節 龍巖戰記(十五)第393節 賊巢穴第720節 鯁骨第679節 北歸(四)第123節 珠光寶氣的協約第209章 殺王(六)第611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十二)第419節 展布第579節 官邸會議(三)第362節 落腳第309節 建制(七)第376節 王尊德服軟第301節 龍巖戰記(二十三)第257節 辭職第567節 人頭談判第486節 黑導遊第668節 共襄大業(五)第570節 海峽治安整飭第653節 賀喜的背後第702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一十一)第625節 討逆(三)第231節 羣賢畢至(四)第438節 戰役背景第599節 撫遠號條約(三)第420節 白酒業第338節 開港(四)第580節 春雷營(一)第282節 龍巖戰記(四)第654節 邸報上的信息第457節 各方(二)第558節 接收(一)第24節 出山剿匪第728節 歷史(三)第102章 開門迎客第289節 龍巖戰記(十一)第359節 開港(二十五)第4節 暫住第12節 屍體第95節 疏浚新港溪第318節 土地政策第128節 新附民第492節 祠堂第125節 鎮宅之寶第697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六)第314節 種牛第149節 臺江防禦方案第548節 明國軍民的準備(二)第277節 升官第574節 北部灣整肅第86節 崑崙人第470節 京觀第674節 幻變(二)第204節 殺王(一)第517節 展示和震懾第624節 討逆(二)第487節 白馬王子和新旗艦第70節 接觸第579節 官邸會議(三)第579節 官邸會議(三)第432節 服了第197節 漂流節目第678節 北歸(三)第4節 暫住第252節 機械廠第31節 塘莊第467節 穩固三角第213節 殺王(十)第502節 臺北(一)第412節 觀光第525節 吳掌櫃的日常(四)第86節 崑崙人第134節 砸響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