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節 湖中會

聽到自己的提議又被羅十之拒絕,方岳貢實在是無言以對。他現在連走路都是虛的,因爲他不曉得熊道這邊付出如此大代價,到底爲了什麼。

關於這件事,熊道自然不會告訴土著真相——穿越衆現在是以影子政府的心態來看待“治下”子民的。

像修路鋪橋這一類工程本來就是政府的基本責任,現在不做,將來還是要做,早投資早獲利。和教育一樣,任何公共工程最大的收益人始終還是政府,更不要說穿越衆還是政府+超級資本家二合一的形態了。

在看到方府尊一頭霧水後,羅十之最終還是把熊道告訴他的另外一條理由講了出來,以安其心。

“遷民?”方岳貢最終聽到的,就是這個要求。

“不錯,遷民!”羅十之笑着解釋道:“修海塘是要大批民伕的。四長兄屆時不妨緩徵徭役,就地歸攏那些流民叫花子,以工代賑。如此既解了民變之危,活人也是一樣功德。”

說到這裡,羅十之終於露出了狐狸尾巴:“至於這修完海塘之後嘛,此輩留着也是禍害,泥腿子慣會鬧事,不妨都交給熊老爺,送去夷州拓荒算了。”

“好膽!”方岳貢這時心頭一塊大石落地後,卻條件反射般又講起了價錢:“將本府治下子民都裹去化外之地,姓熊的該當何罪!?”

“這個......姓熊的以巡撫之尊,在去歲往夷州送去了幾十萬饑民,活人無數,大約是有罪的。”

“emmmmm”,方岳貢聽到這一句裝傻充楞的打臉之言後,一時間有點卡殼,不知該說什麼了。

“四長兄,人家熊老爺出了海水一般的銀子幫你修海塘,留青史。襄助這種千古難逢的好事,無過就是爲了遷些流民實邊而已。人家熊文燦都曉得公私兩便,你一個芝麻大的府官兒,還充什麼大瓣蒜?”

“呃......”方岳貢這時有點訕訕。吃人的嘴軟,拿人的手短,其實相比於他想象中的那些政治代價而言,事後發送些流民破落戶去實邊這點付出,對於方岳貢來說實在是太小了。

事實上歷朝歷代都有“遷民實邊”這一說。罪犯,流民甚至贅婿都是被髮配到邊疆的主力職業。

現如今既然曹某人歸順了朝廷,成了正兒八經全套敕封的經制武將,那麼他親手開拓的夷州,也就在某種程度上算做了朝廷邊疆。

基於這一理論,往邊疆軍衛輸送一些活不下去的流民,至少在政策上,操作者就有了法理依據。

所以方岳貢經過羅十之剛纔提醒後,他馬上意識到了這件事的操作思路:“遷民實邊”。

腦中再回憶了一番去年邸報上關於熊文燦解決旱災饑民的內容後,方岳貢心下已然有了計較,順帶着說話也軟了許多:“唉,身爲一地父母,總不忍見子民流離失所,骨肉分離。”

“笑話,去夷州的那些人,日子好着呢,比在這裡等死強。”羅十之這時一臉鄙視:“閩浙粵三地已然有幾十萬人在夷州做工種田了,若是日子過得艱難,那幫泥腿子不早跑回來了?”

“沒準是扣下不讓走。”

“四長兄,你說反了。夷州從不禁人來去,只是那些人到埠之後,再來便是呼朋喚友,拖家帶口,一去不回頭了。兄倘若不信,等你家親信回來,自會真相大白。”

“既如此,本官可把話說在頭裡。”方岳貢現在思想已經同意了,但是肉體還在反抗:“那五萬兩銀子就當幫你家熊老爺養人了,事後莫找我,找了也不還。”

“好說啊,近日港口那邊在收賬,銀子委實多得放不下。”羅十之一臉早有準備的怪笑:“五萬夠不夠,不夠的話,小弟明日再送來五萬!”

“此話當真!?”

“十足真金。”

“這又是爲何......?”

“熊老爺說了,若是四長兄有意,再送五萬八萬銀子來都不是問題。兄長這邊收到銀子,就可以着手把‘實邊’之事操弄起來,只需往夷州發送兩萬人,這些銀子就算了賬,剩下的都歸四長兄。”

“混賬!如此一來,本官不就成人販知府了嗎?”

“總比化緣知府來得爽利吧?瞧你昨日那股窮酸勁,就這還想修海塘?”

“且住,且住,容本官再思量思量。”

“還思量什麼,這等好事,打着燈籠也無處尋哇......”

.................................

就在熊道的銀彈攻勢砸向松江府同時,地契聯盟也根據情況做出了調整。

關於松江府衙這邊,地契聯盟第一時間就否決了方岳貢的獅子大張口。

笑話,只不過是派公差稍稍騷擾盯防熊道幾天,讓他無暇派出人手去燒桑園而已。就這點活兒,方岳貢那廝居然就敢提出每畝地加徵八釐銀子“海塘捐”的條件,這真正是失心瘋了!

痛罵了一通方岳貢這個湖北九頭佬奸猾下作,不當人子外,地契聯盟於是一致決定放棄走松江府的門路,自力更生,渡過難關。

所謂的自力更生其實很簡單:從即日起,莊園的佃戶都必須自發組織起來,徹夜看護自家的桑園和魚塘,免得又被熊道派人給禍害了。

這種類似於巡防隊的行動也是要付出資源的。大批佃戶日夜看守巡邏,不管是燃料還是糧米,耗費總是要主家補貼。

當然,比起湖北佬的捐稅來說,這些代價就不算什麼了。畢竟這種高強度的對抗不需要持續很久,大夥咬咬牙也撐得起。再加上聯盟新加入的鷹派縉紳黃老爺表示,他有半倉庫的陳爛米可以拿出來支援各位後,聯盟頓時士氣又漲了一波。

在做好防禦的同時,聯盟的另一路使者也來到了三山島。

八百里太湖,北臨無錫,東近蘇州,橫跨江,浙兩省,景色秀美,天水交融,山外有山,湖中有湖,委實是一處聚匪藏兵的風水寶地。

三山島在蘇州西南的太湖中,爲一大二小的山島。

太湖中攏共有大小島嶼四五十個,而三山島位置險要,位於江浙兩省交界,歷來爲蘇滬杭水路交通之咽喉,所以盜匪時常藉此地週轉,四方浚巡來去。

既然是這樣一處要地,那麼三山島上的居民自然和盜匪脫不開干係。有明一帶,三山島上共有600戶3000餘口的常住居民,而這些人除了打漁種橘外,加入匪夥出去做一票也就成了閒暇時的日常。

歷史上在三山島內,平均每0.18平方公里就有一座寺廟。不大的島嶼上,各種寺、廟、庵居然擠下了十餘座,可見三吳膏粱之地,信仰之爭是何等激烈。

而今天在三山主島的一間廢棄庵堂裡,正有一場大會在進行。

幾十號穿着短褐,腰別短刃的江湖漢子此刻正圍繞着殿裡的佛臺站成一圈,這些與會人士裡,包括了太湖眼下最大的三家匪首,以及三五個小幫派的掌櫃,以及他們的親信手下。

而這場會議的召集人,則是兩位穿着青袍,戴着四方平定巾的文人。

這二人中爲首的是一個秀才,名叫毛易。此人和尋常秀才不同,生得是膀大腰圓,一臉橫肉,看上去委實不像個讀書人。

此刻的毛秀才,正一隻腳踩在地上的菩薩泥像上,拔高了身子,對着圍在身旁的諸位老大在侃侃而談:“那‘港務處’的地窖裡,如今存了不下四十萬兩銀子!老爺們可是說了,這一票不分成,全由你等自取!”

毛秀才說到這裡,洋洋得意地掃視了一圈:“老爺們還說了,這次事成之後,凡是出過力的掌櫃,今後‘出貨’的價錢,一律提高半成!呵呵,怎麼樣,夠大方了吧?”

果不其然,毛秀才話音剛落,周圍一圈人的臉上,大多出現了興奮混和着殘忍的笑容。

下一刻,一個矮壯敦實的黑臉漢子問出了大夥的心聲:“那處私港防備如何?”

這漢子叫牛金鑼,是三股湖匪中,眼下聲勢最強的巢湖幫老大。

巢湖在江北,那麼這巢湖幫的人,自然也來自江北。這些人的成份大多是運河上破產失業的漕夫,漕丁,順帶着囊括了江北跑來討生活的流民盜匪,一直以來巢湖幫就是太湖中的大型勢力之一。

聽到巢湖幫老大詢問,毛易點點頭後,便從袖中掏出一卷輿圖,鋪開在滿是灰塵的佛臺上,給羣盜詳細介紹起了上海港的佈防:“如今所有倉棧都是空的,外港的商棧也不剩幾個人,故你等到時只需直搗黃龍便可。”

“港務處就在碼頭旁,是獨獨一所二層石樓,很顯眼,老遠便能看到。這處大院外圍只有一圈矮牆,高不及五尺(1米5),便是小兒都翻過去了。”

“那熊道的家丁有五十人,個個持着鳥銃。此處各位當家需得小心,那鳥銃十息內便能打出一發子藥,射程在三四百步,端地十分厲害!”

“毒煙炮仗也要小心,其中也不知摻了何等藥草,十分霸道,中者口鼻流涕,目不能視,需得用溼巾蒙面方能解。”

“除此之外,尚有約五十人的文案帳房,晚間就歇息在一旁這些矮院裡。”

“另有約五百人的民伕,都在遠處的倉棧裡過夜,此輩無需搭理。”

“止有一處各位需得牢記:那熊道的性命萬萬動不得。此人留着髮髻,和手下那些短毛不同,十分好認。”

“抓到後,恭敬請回太湖,等我來與他商談要事。”

第154節 黃老爺第16節 靶場第128節 新附民第565節 南下艦隊第229節 羣賢畢至(二)第607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八)第150節 赤崁見聞第551節 明葡戰爭(三)第539節 談話(二)第419節 展布第613節 廣州的清晨第407節 交公第326節 會議(一)第30節 杭州第368節 反應第582節 大淩河之戰(一)第484節 到埠第486節 黑導遊第286節 龍巖戰記(八)第682節 北歸(七)第680節 北歸(五)第262節 工分券和貨幣政策第504節 臺北(三)第558節 接收(一)第102章 開門迎客第442節 接觸第421節 選拔第724節 雞肋第473節 彈劾第79節 政府不是土匪第282節 龍巖戰記(四)第640節 立錐第419節 展布第484節 到埠第512節 公文和健勇第670節 共襄大業(七)第199節 外強中乾第330節 劉香的決定第22節 買槍第440節 三屯營第649節 赴任之路(三)第139節 電爐第25節 到地頭第276節 惡意第412節 觀光第242節 華容道第361節 參觀團第56節 李逵李鬼(一)第677節 北歸(二)第73節 侵略者們第329節 劉香的焦慮第304節 建制(二)第708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一十七)第391節 那個男人第496節 裂縫第657節 救反賊(三)第254節 一把軍刺第309節 建制(七)第268節 阿隆索第6節 迴歸第107節 人貨混裝第604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五)第116節 夜謀第257節 辭職第456節 各方(一)第554節 明葡戰爭(六)第471節 面聖第261節 一波又起第233節 羣賢畢至(六)第472節 間隙第405節 同心圓第328節 會議(三)第47節 荷月第729節 歷史(四)第109節 戰略相持第42節 反賊們第256節 樂極生悲第703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一十二)第234節 羣賢畢至(七)第108節 燈塔點燃第256節 樂極生悲第547節 明國軍民的準備(一)第639節 火光第268節 阿隆索第383節 上硬菜第28節 破莊第208節 殺王(五)第699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八)第688節 北歸(一十三)第671節 暖風吹得遊人酔第266節 股東第240節 困獸第210節 殺王(七)第378節 肥羊第305節 建制(三)第107節 人貨混裝第217節 第N類接觸第204節 殺王(一)第362節 落腳第420節 白酒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