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節 節奏感

曹將軍此次跑去肇慶會見王尊德,可以預見的一點是:賓主雙方必定會相看兩厭。

由於之前的那些爛事,總之,被打臉後的王總督不待見他曹某人是必須的。要不是穿越衆這邊提前搞定了有關利益方,外加新進的剿匪大功,被逼到牆角的王總督勢必還會拖延一段時日纔會辦事。

所以綜合分析完情況後,智囊團便明確告訴即將去肇慶的張冬東:擺出強硬姿態去公事公辦就好,不要怕得罪那老貨,因爲已經得罪到底了,也就無所謂了,這時候再低三下四毫無意義。

至於說該辦的事......笑話,他王尊德有種不辦試試看?

之前的約定,那是在王尊德犯下戰略錯誤,被迫交出主動權之後,閩粵兩地官場一同背書後達成的共識;這裡面有太多利益相關方的運作,豈是他老王想改就改的?

一旦惹急了穿越衆,這邊完全可以帶兵走人......劉香在可還在銅鑼灣當扛把子呢,穿越衆之所以遲遲不正式招撫劉香,防得就是這一招。

所以說,事情演化到這一步,王尊德其實是全面被動,攜大功而來的曹某人,完全不需要給他面子。

推演出老王色厲內荏的本質後,心中有底的張冬東當即就帶着從人去了肇慶,直奔總督衙門,然後在大堂見到了一身官袍,臉長似驢的王某人。

見面會果然和之前的預測一樣:沒有絲毫美感。賓主二人坐在堂上,除了“看座”,“謝大人”等寥寥幾句客套之外,場面一度尷尬到要打110報警。

到最後還是總督府的首席師爺見勢不妙,生怕攜勢而來,氣焰滔天的曹某人一怒拂袖而去——那樣的話自家老爺就真坐臘了。於是師爺趕緊跳出來不顧身份插科打諢了幾句場面話。

冒幾句單口相聲後,師爺便陪着笑在曹將軍這邊請了摺子出來,然後一路舉着摺子跑去公案,繼續賠着笑請一臉寒霜的總督大人簽了名。老大簽完名後,師爺神速般拿起案上的公私章蓋了印,再跑下來將摺子還給了曹將......如此就算齊活。

拿到摺子後,張冬東一秒鐘都沒耽擱,草草抱拳,轉身就走。

古代衙門的前堂和正堂都是在一條線上的,也就是說,直到曹將軍走出大門,他都能感受到從背後傳來的憤怒目光。

搖頭苦笑一聲,曹將軍對侯在衙門口的部下說道:“回廣州。”

講真,自打當初“招安出仕”之後,奉命當替身的張冬東同志,還從沒有跟哪位朝廷官兒如此僵硬過。

來自後世的平等思想和老練的待人接物,再加上帶人生財的本事,令張冬東在官場上游刃有餘。無論是福建還是廣州,無論是巡撫還是州縣小官,大家對曹將軍的印象都是十分正面的。

不想這次遇到了苦手,還TM是管軍的大佬。

“怪不得人們都討厭清官呢,這種人純粹沒辦法交流啊!”張冬東坐在搖晃的馬車上,一不小心又悟出了一條社會真理:“好在這老頭明年就過勞死了,唉,且忍他一時。”

也不怪穿越衆頭痛,王尊德這人吧,其實就是一個縮水版的海瑞。

據記載,此君爲官“剛正不阿,舉劾無懾忌。出使廣東,吏治爲之肅清,生活儉樸,布衣素食無異於寒儒,卒之日,家無餘財。”

這就是說,老王不管之前在廣西巡撫任上還是在兩廣總督任上,都開展了大規模的反腐倡廉活動。

“舉劾無懾忌”——老王六親不認,狠辦官員。

與此同時,大概是爲了配合自己公正廉明的形象,老王“布衣素食無異於寒儒”,翹辮子那天居然都沒攢下兩個錢。

穿越衆最討厭這種清官了。在政務上一竅不通,卻偏偏因爲清廉而佔領了道德制高點,油鹽不進,拽得不行。

“還是老熊好哇!”張冬東最後總結到。

像熊文燦這種升官撈銀子的正常官員,纔是穿越衆最喜歡合作的,因爲大家在這個過程中都能各取所需,利益捆綁。

想到這裡,張冬東決定回去後給特區政府和遠在大員的內閣都重點強調一下:從現在開始,就要着手運作熊文燦明年入粵一事了。無論是穿越衆這邊的提醒,暗示和奢侈品援助,還是熊文燦在京城的摺子房(辦事處)提前運籌,這些步驟現在就要開始,不能再拖。

......

懷着一肚子的吐槽,曹將軍順利從肇慶返回,帶回來了下一步升級最重要的道具:督撫聯名保舉摺子。

有了這份摺子後,曹某人從福建副將轉遷爲南澳副總兵一事就算板上釘釘了:崇禎一定不會駁回閩粵兩地最高地方官的聯名保舉。

而這一步轉遷也是極其重要的。建衙南澳島的南澳副總兵,既“協守漳潮等處駐南澳副總兵”,是明朝廷設置在閩粵交界地帶,用來維護閩南,粵東等地軍事存在的重要官職。

這個官職雖說出自廣東,但同樣能管到福建之事,最適合現在的曹將軍不過。

有了這個職位,從今往後,從臺江涌出的兵馬就可以名正言順地進入廣東任何一處碼頭和水寨,並且要求地方支應。

而且作爲官位僅次於何汝賓的廣東高級將領,曹某人是有權對整個廣東的軍事戰略提出建議,並且在何汝賓無法履職時,接管全省兵馬,這和之前曹氏只管廈門那一點地方的副將權利完全不一樣。

如此重要的一封文件,自然不能怠慢。所以當張冬東回到廣州城後,便派遣了一艘護衛艦專程將摺子送去福州,交給熊文燦,由他來負責用軍驛送去京城。

做完這一步,前期的所有積累就算是清零了。曹將軍現在需要一點新的功勞用來鞏固基礎,吸引眼球。

好在穿越衆手裡還是有很多底牌的。於是當時間來到八月中旬,這邊將諸彩老的人馬消化完畢後,快速艦隊又一次出航了。

快速艦隊這次出航,不但沒有帶雜兵,而且在出海兜了一圈後,反而帶回來了另一股兩千人的海盜隊伍:楊六楊七集團。

楊六楊七是兄弟倆,早先的鄭芝龍十八芝團隊中人,老資格海盜。歷史上其實這兩兄弟纔是最早策劃招安的海盜團體。早在鄭芝龍招安之前,他們就已經和把總許心素,以及許心素的上家總兵俞諮皋勾搭在了一起。

這之後兄弟倆很快便和鄭芝龍翻了臉——爲了招安的那一堆破事,雙方互相拆臺,爭風吃醋,從兄弟變成了仇人。

按照原本歷史,楊六楊七兄弟和許心素,總兵俞諮皋這一條線上的幾位,最後統統都被鄭芝龍直接或間接的滅掉了。

而在穿越衆這個位面,楊六楊七和許心素一樣,都因爲鄭芝龍之死而得以存活。

當初穿越衆集合大軍在漳州灣消滅了李魁奇大幫後,被鄭芝龍趕去廣東討生活的楊六楊七兄弟,得知消息後很快便通過許把總聯絡上了穿越衆,意圖再次招安。

然而當時穿越衆正在消化大批俘虜資源,根本騰不出手再吃下另一股大海盜。再加上廣東那邊需要布暗子,所以楊六楊七兄弟在得到一些私下支持後,就此便被安插在了廣東,成爲了穿越衆的一步閒旗。

直到今天,這兩兄弟纔算是真正修成了正果——在最需要他們招安的一刻,及時出現在了廣州軍民眼前。

而這次行動的熱度也恰好銜接上了諸彩老那一波。連續不斷的大股海盜或者被消滅,或者被招安,令曹某人在廣州軍民中間的口碑一時間達到了頂峰。

所以說,穿越衆的節奏感還是不錯的,在需要的時候,總能打出一張底牌來維持住局面。

至於說最後的BOSS劉香,這位仁兄的節奏還是不能亂帶,必須要等到朝廷的任命書正式下達後,纔可以動用這張最後的底牌。

於是在八月剩下的日子和整個九月份,穿越衆便什麼都沒做,只是安下心來不停從臺灣往廣東運送商貨,順便在船隊回程的時候,將大批海盜都陸續運走。

而在1629年後半年這個時間段裡,歷史上的一些重大事件,依舊是按時發生了。

......

首先是毛文龍。在快速艦隊進駐廣州,召集雜兵準備去突襲諸彩老的同時,關於明朝,關於後金,關於歷史的一件重大事件還是按時發生了:袁崇煥在1629年7月24日,無詔擅殺了東江鎮總兵官毛文龍。

這種事穿越衆是毫無辦法的。新興帝國目前的勢力範圍還僅僅侷限於明國的南部海域,連上海都過不去。所以像這種發生在北方的重大歷史事件,穿越衆只能是乾瞪眼。

在毛文龍被殺之後的兩個月時間裡,穿越衆在廣州連戰連捷,大肆消滅收編海盜;於此同時,遠在北方的後金首領皇太極,也敏銳地抓住了側翼東江鎮混亂不堪的好機會,做好了入關的準備。

在即將到來的十月份,皇太極會親率八旗大軍,繞道蒙古地區,突破長城隘口入關,有史以來第一次攻入了明國腹地,包圍京城。

當然了,關於這件事,遠在南國的穿越衆依舊是鞭長莫及。

第430節 反賊第726節 歷史(一)第451節 雙鬼拍門第290節 龍巖戰記(十二)第357節 開港(二十三)第225節 葬禮和反思第605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六)第171節 德邦第210節 殺王(七)第701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十)第328節 會議(三)第285節 龍巖戰記(七)第198節 播種機第558節 接收(一)第27節 暗青子第603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四)第120節 大員的歸屬第572節 鴻基堡第184節 外交成果第99節 許心素第524節 吳掌櫃的日常(三)第486節 黑導遊第221節 人質第456節 各方(一)第647節 赴任第57節 李逵李鬼(二)第460節 真理第218節 黑土第632節 各方勢力的聚會第704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一十三)第328節 會議(三)第137節 鹽場和船廠(一)第150節 赤崁見聞第395節 殺豬宰羊第367節 跌倒第247節 續升級第587節 難唸的經第4節 暫住第726節 歷史(一)第707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一十六)第587節 難唸的經第644節 年話第390節 何以解憂第668節 共襄大業(五)第404節 法師與騎士第579節 官邸會議(三)第82章 分基地第86節 崑崙人第83節 柴系統第692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一)第448節 連戰第264節 熟悉環境第491節 李大嘴第727節 歷史(二)第236節 羣賢畢至(九)第725節 接力第78節 本子第464節 暗中佈局第310節 建制(八)第96節 四大將軍第536節 蓄謀已久第406節 全體覆沒第487節 白馬王子和新旗艦第551節 明葡戰爭(三)第269節 葡萄牙人的來歷第287節 龍巖戰記(九)第723節 囚徒第61節 學霸第49節 齊備第646節 站長第696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五)第241節 崩潰第150節 赤崁見聞第279節 龍巖戰記(一)第133節 兵臨村口第161節 你也來了第151節 雙重禮包第709節 收線(一)第503節 臺北(二)第424節 校場(三)第496節 裂縫第443節 好戰第596節 登艦第386節 節奏感第245節 建設和展望第9節 有錢啦第258節 前路第200節 展銷會第310節 建制(八)第182節 三大肥第592節 毛承祿第208節 殺王(五)第327節 會議(二)第70節 接觸第341節 開港(七)第264節 熟悉環境第294節 龍巖戰記(十六)第576節 上半場結束第286節 龍巖戰記(八)第345節 開港(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