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節 機械廠

憑心而論,姚浙生是不願意就這麼放過洪序那幫化學狗的。然而就像鄒國慶說的,已經都這樣了,難道還能把那些化工管道拆掉不成?

所以姚浙生有點鬱悶。他是學機械的,對於化工設備不是很精通,這次讓混蛋們鑽了空子。最終當他想明白這事只能君子報仇後,也只能無奈地搖搖頭認栽了。

把小賬本在心裡記清楚後,姚浙生打疊起精神,開始跟着老鄒在機械廠裡巡查起來。

......

通用機械廠是窯區基地的核心部門之一。這裡聚集了穿越勢力迄今爲止所有進口和非進口的機牀,每個月都會生產出各式各樣的機械產品。

和後世的老國營廠一樣,穿越衆在窯區開設的通用機械廠,同樣是五臟俱全。

超過1000人的大廠,除了各種車間和倉庫之外,行政樓,食堂,澡堂,宿舍樓,急救室,文化課教室這些功能建築都是必不可少的。

姚浙生走在水泥鋪成的廠道上,不時就會有穿着藍色麻帆布工服,帶着藤編安全帽,推着簡易滑軌板車的工人從身邊路過。

機械廠的正規車間內容也很全。不但有一二三按照設備分級的機加工車間,還有熱處理,鍛錘這些輔助車間。

大部分“自產”的設備都在一車間,所以這裡是學徒樂園。和後世兔子的很多產品一樣,所謂“自產”,其實核心零件還是進口的。

機牀最關鍵的絲桿和步進電機,眼下穿越衆還造不出來。或者說,強行造出來的那些,質量就只能呵呵了。所幸這兩樣關鍵物品的體積都不大,要不然窯區這機械廠還真開不起來。

一車間有一部分機牀就是這種用來培訓學徒的“全自產機牀”。這幾臺樣式簡陋的機牀旁邊堆滿了各式金屬下腳料,通體上下都是全自產零件,每天都要接受學徒們的蹂躪。

學徒們歲數有大有小。在大員這種瘋狂移民的環境下,一切都處於野蠻生長狀態,所以剃着青頭皮,滿臉皺紋的中老年學徒在任何一家工廠裡都有很多。

這些人的職業五花八門。木匠,鐵匠,石匠,鎖匠,篾匠......總之,凡是從大明朝來此的手工業者,都會得到一個進工廠實習選拔的機會。

傳統的手工業者沒見過形形色色的機器設備,所以在出徒之前,沒人知道他們適合哪個崗位。這些學徒們會像實習醫生一樣,首先在多個崗位輪轉一圈。這之後再根據他們本人的興趣和在學習中表現出來的能力分配工作。

這就是姚浙生他們進入一車間後看到的場面了:老中青三代學徒圍着幾臺簡易車牀在練手,戴着黃漆頭盔,年齡並不大的土著“老師傅”正在教導他們。

一車間裡剩下的車牀都是普通貨。這些由工業黨們diy出來的土貨相貌醜陋,品種齊全,各種鏜,銑,刨,磨應有盡有,像兩排黑乎乎的狗熊一樣臥在那裡,不時發出各種怪叫。

這兩排機牀是穿越勢力正在蓬勃發展中的“農機擔當”。幾乎所有不需要精密配件的機械,包括各種農機和諸如制磚機在內的小型設備,眼下都是由這些車牀來負責生產。

這些機牀有一個統一的特徵:最耗材料的牀身都是由大理石來製作的。

大理石結構精密質地均勻,穩定性好,強度大、硬度高,不生鏽耐酸鹼、不磁化、不變型、耐磨性好,是優良的機牀牀身用料。

只要不是需要大力衝擊的機牀種類,事實上都可以用大理石來做牀身。而這些大理石,則全部是從中央山脈裡用人工擡出來的。

勘址,伐木,爆破,採石,運輸......南洋奴隸們在付出持續死亡的代價後,一塊塊巨型大理石纔會被幾十人一組的奴工用木槓和麻繩從深山中扛出來。

這些大理石來到窯區,經過打磨和修型後,就會被安裝上其他附件,成爲一座能生產零件的標準機牀。

機牀的操縱者都是明人土著。這些人無一例外都是工業黨人在早期開拓時帶出來的徒弟,現如今他們都成了各自工廠的骨幹力量。

......

不過話說回來,培養一個機牀操作工的難度,是要比培養一條化學狗容易的多。

機加工業對人員的素質要求其實並不高。清末的時候就已經有很多各國人士在上海灘開辦的工廠,這裡面的工人其實大部分都是文盲。

這之後兔子建國時期,大批從農村召進工廠的青工其實也是文盲和半文盲,這些人所有的技術和文化知識,都是在進廠以後才慢慢補充到位的。

穿越衆這裡也不例外,到手的新人同樣大部分是文盲,哪怕這些人原本都是靠手藝吃飯的。這裡面唯一的區別就是:機加工行業是直觀的。新人在初期的“驚訝”之後,很快就能明白刀頭切削工件的原理。

而化工則不一樣。沒有基礎理論知識來墊底的話,要讓這些人憑空想象高壓釜中的各種化學反應,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這就是機械廠現在能蓬勃發展的原因:技工的缺口不像化工廠那麼大。

一個普通學徒在師傅教導下,通常半個月左右就可以獨自切削簡單的工件。而那些從1年多前就跟在穿越衆屁股後邊學知識的人,他們中已經有部分人能操作二車間的數控機牀,在主機中輸入一些加工程序了。

這就是行業門檻,1年時間玩化工的那些人,小學還沒畢業呢。

二車間就是數控車間。這裡擺放的都是一些進口的cnc數據車牀。這種車牀的“國產化率”相當低,除了一些鑄鐵和大理石基座外,包括導軌,主軸,絲槓,電機,電腦操作系統在內的絕大部分配件都是進口的。

而穿越國現如今使用的一些“精密儀器”都是它們生產的。譬如大部分工業齒輪,譬如每天都在隆隆作響,蠢笨如牛,揹着兩個鐵爐子當動力來源的老式木煤氣發動機。

第151節 雙重禮包第431節 罐頭第578節 官邸會議(二)第306節 建制(四)第546節葡人的抗戰準備(二)第664節 共襄大業(一)第293節 龍巖戰記(十五)第721節 逐鹿第43節 合作模式第674節 幻變(二)第17節 銀元寶第113節 種瓜得瓜第590節 上賊船下不來第610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十一)第465節 溫尚書第701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十)第477節 御花園第195節 欲取先予第435節 淬火第235節 羣賢畢至(八)第193節 蚊子叮大象第9節 有錢啦第480節 買地政策第686節 北歸(一十一)第73節 侵略者們第92節 村落實景第488節 獅子洋上第545節 葡人的抗戰準備(一)第654節 邸報上的信息第520節 徭役是怎樣發動的第642節 小年第718節 清場第317節 草料第320節 水利第432節 服了第57節 李逵李鬼(二)第710節 收線(二)第593節 定約第230節 羣賢畢至(三)第660節 救反賊(六)第463節 懟第537節 宗本第534節 課程第637節 箭第562節 接收(五)第196節 夜景第87節 談判(一)第257節 辭職第172節 遮了天第171節 德邦第248節 化工廠(一)第184節 外交成果第238節 剝洋蔥(二)第569節 路邊的人第224節 噩耗第320節 水利第122節 利潤點第215節 殺王(十二)第124節 歷史在改變第49節 齊備第629節 討逆(七)第416節 天津衛第686節 北歸(一十一)第407節 交公第29節 告辭第267節 捕魚第419節 展布第104節 新型貿易第488節 獅子洋上第694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三)第270節 表兄弟第632節 各方勢力的聚會第101章 參政議政第301節 龍巖戰記(二十三)第385節 另一處戰場第433節 檢驗成果第612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十二)第10節 出關第194節 警察來了第260章 抵達臺江第346節 開港(十二)第555節 明葡戰爭(七)第35節 綁票(二)第325節 孕婦學習班第470節 京觀第712節 收線(四)第486節 黑導遊第111節 羊入虎口第634節 歷史慣性的體現以及火線提幹第425節 飛虎營第236節 羣賢畢至(九)第346節 開港(十二)第397節 堂上交鋒第320節 水利第386節 節奏感第229節 羣賢畢至(二)第547節 明國軍民的準備(一)第551節 明葡戰爭(三)第385節 另一處戰場第268節 阿隆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