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節 播種機

由於地理位置太偏,交通閉塞,所以臺東海岸一線的土著部落,被文明“同化”的進程,是相當緩慢的。

大員在17世紀初就有各路人馬跑來墾囤,而直到250多年後的19世紀末,臺灣東北角的宜蘭,才正式被滿清福建移民“接管”。

所以臺東這些被山脈和大海隔絕的土人們,歷史上是相當難打交道的。由於缺乏交流,所以這些土著更加野蠻,更加好鬥,更加難以馴服。

歷史上荷蘭人在澎湖戰爭之後,舉棋不定,考慮撤往大員還是臺北的時候,一個從巴達維亞趕來的華人“甲必丹”給出了忠告:“雞籠及淡水並非優良之碇泊地,附近番人兇惡,無法交往。”

聽人勸,吃飽飯。

荷蘭人最後在大員獲得了成功。即便是鹿皮貿易完蛋後,荷蘭人也很快將臺南的白糖變成了拳頭產品。

而不信邪的西班牙人在臺北吃盡了苦頭。一年降雨3000毫米的地方,不是那麼好混的。溼熱,疾病和永不妥協的土人令西班牙人難以招架,最終撤出了那塊地盤。

所以,西班牙大副之所以把今天從秀姑巒溪上游殺出來的這些土人,當作是盤踞在宜蘭一帶的噶瑪蘭族,就是因爲這些人實在和噶瑪蘭族太像。

同樣的野蠻豬突模式,同樣的打扮,包括臉上用各種泥巴塗抹的戰紋都很像。

然而兩個穿越衆很清楚,突然躥出來的這些野人不是噶瑪蘭族。潘明忠他們敢跑來臺東搞勘探,事前自然要看一些土著資料的。這裡是秀姑巒溪,不是宜蘭,噶瑪蘭族離這裡還有100公里呢。

所以眼前這些漂流勇士們,多半是阿美族的平原分支。

阿美族是臺東一帶人口最多的土著部落,高山和平原都有分支。像這種能隨時動員上百號戰士玩戰術突襲的,肯定不會是小族。

當然了,現在這些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調整好體位。

......

黑火藥時代,有一個令人頭痛的問題:硝煙。在無風,或者風向不配合的情況下,士兵槍口打出的硝煙,會很快瀰漫在戰場上,將一方,或者雙方的視線全部阻擋。

而穿越勢力的主戰槍型:二八型步槍,由於它遠超滑膛槍的射速,使得這一問題反而被放大了。無風情況下,測試小隊射擊1分鐘後能見度就會急劇下降:全速射擊8發子彈後的硝煙是很濃的。

......視線被阻擋的情況下,肯定是武器落後的一方沾光,而滿身黑科技的穿越軍隊,自然會極力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

所以在軍方最新編撰出的步兵操典裡,部隊關於戰場風向的選擇,已經壓過了對地形的需求。也就是說,在有風的情況下,軍隊寧可忍受對手居高臨下的衝鋒,也要將風向調整成迎風或者側風。

元鬥號現在面臨的就是這種情況。

風是從北方元鬥號船頭的方向刮來的。今天的風力不強,只有三四級,也就是說,如果士兵在船幫開火的話,處於艉樓的機槍陣地很快就會變成白煙嫋嫋的仙宮。

儘管在目測下,船上的士兵是能搞定對面那些土著的,但是打仗這玩意誰敢打包票?幾分鐘前某人還被追得屁滾尿流呢......所以元鬥號此刻老老實實在掉頭。

而從溪流中衝殺出來的10幾條獨木舟,在繞過河心島後,衝擊動能已經消耗完畢,這時正在靠着船槳的力量往前移動。

“差不多了,先幹幾輪排槍再說?”趴在機槍巢裡的雷劍,看到獨木舟已經劃到500米之內,迫不及待地對着步話機喊了起來。

“不急,等掉過頭再說。”潘明忠雖說當兵那三年守的是海防哨所,但這點戰術素養還是有的:“放近點跑不掉!”

爲了保證不出意外,兩個穿越者現在是分開的:一個掌控機槍在船尾,一個拿着AK在船頭。

隨着時間推移,元鬥號終於緩慢地在海面上劃了一個圈,將船尾對準了北方。土人的獨木舟,這時也接近到了元鬥號150米的範圍內。

看着成扇形划來的獨木舟,還有那些不停揮舞着梭鏢,滿嘴黑牙,面目猙獰的土著戰士,元鬥號上的武器,這一刻終於發出了怒吼。

前三輪排槍就將土著的囂張勢頭徹底打了下去。由15名水手打出的三輪排槍,在半分鐘內,就將已經衝到百米距離內的第一艘獨木舟打成了棺材:迎風耍酷的頭領被打飛出船頭,其餘划槳小弟死傷一片,獨木舟已經徹底橫了過來,坐槽裡盛滿了鮮血。

短短半分鐘時間,自然不夠讓某些正處於豬突中的勇士改弦更張,所以剩餘的獨木舟此刻依舊在衝鋒中,只不過海面上用來聯絡的各種充滿民俗風情的獨特發音,這時已經低調了不少。

又過了半分鐘。當另一條獨木舟被打得直接翻倒在海里後,飄蕩在海面上的聯絡音終於發出了一些驚恐的音節。

不需要翻譯,明顯減緩的舟速和明顯有所改變的音調,沙船上是個人都能感覺出來。

土著的船隊這時出現了混亂,一些人已經停下了划槳——敵人並沒有像傳統過路的西班牙船和中式船一樣,發射毫無威脅的鐵球,而是用一種奇怪的武器瞬間瞬間打垮了兩條獨木舟,這讓勇士們驚恐不已。

第三艘獨木舟的覆沒,幫助勇士們下了撤退的決心。儘管最近的一艘獨木舟,已經衝到了距離元鬥號不足30米的距離,船頭的土著甚至還試探性的往沙船方向投擲出了一枚梭鏢。

可惜的是,這是在搖晃的船頭,所以標槍準頭差了點,只是扎進了元鬥號的艙壁。打出了“歷史性彈着點”的獨木舟,沒有像後世那艘潛艇一樣順利跑路,下一刻,獨木舟就被近在咫尺的彈雨打成了篩子。

......

看到剩餘的七八條獨木舟開始做出敵前U型轉彎這個酷炫的動作,提着AK站在船頭,已經被隨風颳過來的硝煙薰到滿臉黑的潘明忠,禁不住呵呵笑了起來。

土著不是東鄉平八郎,獨木舟也不是船況良好的炮艦,所以當獨木舟們終於完成戰術動作,開始向家鄉方向跑路的時候,他們又付出了三條木舟的代價。

“滿帆,追上去!”潘明忠這時下達了命令。

沙船很快追了上去。

看到5條哇哇喊叫着跑路的獨木舟,心癢難耐的雷劍,不顧潘明忠的唾罵,最終還是打出了10發重機槍子彈——理由是報復自己剛纔所受到的驚嚇。

這10發子彈只有1發打中了人體。

然而就是這一發子彈,導致了獨木舟上的土人,當場遭遇了《拯救大兵瑞恩》開頭那一幕:串糖葫蘆。

而雷劍在爽完後,接下來被臭罵了一頓。

......元鬥號上的士兵和水手,雖說臨時撥給勘探隊使用,但是檔案都是在海軍部的。也就是說,將來回港以後,這些士兵依舊要接受海軍管理。

所以,在彙報總結戰例的時候,海軍那邊勢必會知道,勘探隊在敵人明顯逃跑之後,還要濫用進口彈藥......

接下來的後果就是,勘探隊會被得到證據的海軍參一本,然後被削減一部分進口物資的配給,這幾乎是必須的......爭奪進口物資的道路上,永遠沒有朋友。

所謂擼管一時爽,事後狗一樣,說得就是現在這種局面。

所以雷劍就被罵了。潘明忠一邊指揮元鬥號意氣風發追趕逃敵,一邊用步話機臭罵了幾句雷某人。

追逃工作進行到河心島附近之後,並沒有結束。潘明忠在元鬥號減速的同時,就發信號命令跟在船後的小艇靠過來,準備組織人上艇追殺。

“沒必要吧?就剩2條了,隨他去?”雷劍看着已經快轉過河心島的獨木舟,不解地問到。

“不行,必須要讓土著知道,咱們是有陸戰和追殺能力的。”潘明忠這時一邊往身上的短背心裡塞彈夾,一邊說道:“已經這樣了,就必須讓土著記憶深刻,否則今後的礦場就永無寧日啦!”

說完,潘明忠爬着軟梯就下了小艇。

來時容易,去時難。土著的木舟在繞過河心島後,面對的不再是順流,而是需要不停曲折拐彎的逆流。而就在他們艱難上行的時候,背後的追殺者也繞過了河心島。

5分鐘後,被零散子彈打得東倒西歪的土著,扔下船上的屍體,從擱淺的獨木舟上跳下來,跌跌撞撞開始用自己的兩條腿往上游跑去。

而潘明忠帶領的5人小隊,這時也不緊不慢的靠邊停船,開始有一槍沒一槍的射擊着前面的敵人,就像貓追耗子一樣。

路過獨木舟的時候,一個隊員打算給岸邊兩個土著傷員補槍,卻被潘明忠一把摁住了:“讓他們自生自滅。”

......

出發前的100多號土著,最終逃進密林的,還不到10個人——他們之所以能活下來,是因爲某人手中的AK沒有開火,而不是跑得快。

而潘明忠沒有開火,並不是他仁慈,而是因爲他需要這幾個土著去當播種機,去當宣傳隊,和溪岸邊那些掙扎的傷員一道,將穿越衆的恐怖散播出去,爲將來減少麻煩。

第222節 荷蘭人在大員第646節 站長第547節 明國軍民的準備(一)第405節 同心圓第247節 續升級第557節 明葡戰爭(九)第728節 歷史(三)第567節 人頭談判第568節 落腳事宜第162節 忍無可忍第134節 砸響窯第7節 狗死了第315節 胚胎移植和馬政第336節 開港(二)第153節 妹子第10節 出關第290節 龍巖戰記(十二)第560節 接收(三)第543節 使節培訓第55節 南望第215節 殺王(十二)第16節 靶場第379節 到站第398節 連續打擊第417節 落腳和撕逼第691節 北歸(一十六)第641節 交待第425節 飛虎營第84章 電信第729節 歷史(四)第276節 惡意第290節 龍巖戰記(十二)第89節 土著貢達第375節 公文的由來第460節 真理第349節 開港(十五)第614節 廣州的白天第406節 全體覆沒第705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一十四)第83節 柴系統第234節 羣賢畢至(七)第7節 狗死了第478節 轉移話題第129節 城市化第37節 後庭對第311節 瘟疫第79節 政府不是土匪第24節 出山剿匪第523節 吳掌櫃的日常(二)第369節 他鄉逢故知第225節 葬禮和反思第136節 捱打立正第407節 交公第586節 初見第60節 姜十三第117節 政局第650節 夏口第501節 吃貨第706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一十五)第209章 殺王(六)第326節 會議(一)第173節 買櫝還珠第489節 特區局面(一)第339節 開港(五)第658節 救反賊(四)第360節 去舟山第710節 收線(二)第75節 錢錢錢第602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三)第718節 清場第32節 年夜驚變(一)第496節 裂縫第699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八)第110節 楊二和摩雲觀第116節 夜謀第291節 龍巖戰記(十三)第606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七)第354節 開港(二十)第592節 毛承祿第434節 亂戰第686節 北歸(一十一)第503節 臺北(二)第405節 同心圓第512節 公文和健勇第110節 楊二和摩雲觀第540節 商號清盤第66節 出航前(一)第652節 勳章和墨寶第322節 鍾四毛第227節 有光號第317節 草料第705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一十四)第341節 開港(七)第718節 清場第126節 新年會議第301節 龍巖戰記(二十三)第544節 家園第55節 南望第233節 羣賢畢至(六)第298節 龍巖戰記(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