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節 勘探隊

關於鄭芝龍的最終解決方案,新出爐的曹遊擊,提出了“上中”兩策。

上策很簡單,只有五個字“效汪直故事”。

汪直是誰?

汪直,南直隸徽州人,號五峰船主,嘉靖年間最著名的海盜和商人。

著名的“種子島鐵炮”,就是汪直路過種子島時,船上的葡萄牙人傳授給種子島大名的。當然,大名也不是白學,當時有送女兒陪睡。

嘉靖中葉以後,明政府開始施行海禁政策。時任浙直總督的胡宗憲主張對汪直招安,雙方起初洽談愉快。然而當汪直放鬆了警惕,在西湖遊玩時,卻被時任浙江巡按使的王本固所擒,隨後被處死。

以汪直被處死爲標誌性,事件,這之後就進入了歷史上有名的“嘉靖倭亂”時期。

......

曹遊擊現在也是這個意思:以招撫洽談爲誘餌,將老鄭騙到福州城,然後一刀咔嚓完事。

這個方法可以說是多快好省,環保無污染,誰用誰知道。

至於老鄭來不來?那是毋庸置疑的,看看曹遊擊自己就知道。

除非老鄭想一輩子飄在海上當游擊隊長。只要他還想招安,還想做正規生意,還想領一張官府發的工作證,他就必須過這一關。

老鄭是不憚於冒這點風險的:鄭的本質是商人,他的思維方式和純海盜不一樣。

歷史上老鄭曾經多次去敵對陣營談判,包括有貿易爭端的荷蘭人,包括泉州知府蔡善繼,包括熊文燦本人,老鄭都是隻帶少部分人馬去洽談。

當然,大部隊也沒法帶。所謂的“XX親率萬千部衆前來歸降”,其實就和後世電視裡簽約一樣,大佬裝模作樣在閃光燈前籤幾筆合同——真正的談判過程早就結束了,這就是個儀式。

如果在雙方還沒有談妥的情況下,鄭氏就帶着所謂的大部隊威壓在泉州或者福州港外,那叫造反,不叫談判。

所以,曹遊擊提出的這個方案,是最穩妥的方案:老熊只需要表露出善意,然後接見鄭芝龍,等此獠一進福州城......

然而老熊把這條上策給否了。

......

關鍵詞:壞名聲。

一刀斬了老鄭,穿越衆是爽了,但是黑鍋又讓老熊背了。

儘管歷朝歷代官府都沒什麼節操,誘殺盜匪之事層出不窮,但是熊文燦明顯不屬於那種官場愣頭青:當年汪直被斬,那也是二愣子巡按王本固乾的,和一心招撫的胡宗憲可沒什麼關係。

老熊還有更深層次的顧慮。

一刀斬了鄭芝龍是痛快,但是海盜們隨後再推舉出一個首領的話,又該怎麼辦?

如果穿越衆不像他們嘴上說的那麼給力,平滅不了新海盜團伙的話,到時候老熊就徹底完蛋了——沒人會和老熊再談招撫,因爲他誘殺了前首領鄭芝龍,信譽值成負數了。

儘管曹遊擊一再拿腦袋擔保,只要鄭芝龍前腳領便當,那幫烏合瓦聚的表面兄弟們,就會第一時間翻臉互砍,然後官軍只需要事後挨個收拾就好......然而老熊不信。

老熊不是穿越者,他不知道歷史上鄭芝龍前腳就撫,後腳契兄弟們就翻臉把他和幾個本家都趕回了福州,老熊也不會知道,當老鄭緩過一口氣後,是如何在今後的歲月裡,挨個將表面兄弟們都送上西天的。

從熊文燦的角度的來說,官府出面直接砍了鄭芝龍,這纔是下策。他必須給自己和官府都留下後路,這是一個正常上位者肯定會做的選擇,沒毛病。

......

好吧,既然上策沒戲,曹遊擊這裡便把中策拿了出來。

中策的前半部分和上策是一樣的,老熊先期必須配合接見鄭芝龍。接見完成後,老熊甚至可以在衆目睽睽之下,親送鄭芝龍上船回巢......這之後就沒老熊什麼事了,後續工作由曹遊擊麾下的新任把總沙和尚來解決。

熊文燦聽完此策後,不出所料,很快表示了同意:這種既不敗壞名聲,又可以左右逢源的事,老大還是願意嘗試一番的。至於鄭芝龍事後出海找不到了......海面上風大浪急,關他老人家鳥事?

兩天後,福建巡撫熊文燦第一次主動召見了鄭芝龍在福州的喉舌:福州府同知林書第。

林書第當天從巡撫衙門出來後,大喜過望,急匆匆趕去了“恆廣康”綢緞店。

而坐鎮恆廣康的芝龍族親鄭三才,得到消息後絲毫不敢怠慢,連發水陸兩撥信使奔赴廈門,去通知老鄭前來福州與熊文燦會談。

鄭三才不知道的是:他的所有活動,包括兩撥信使乘坐的船隻,出入的路線,此刻都已經暴露,被人記錄在案。

於是乎,就在普羅大衆毫不知情的局面下,福州城裡發生的這一場重要的,能影響到歷史的變革,悄悄完成了。

與此同時,一張暗網也已經張開,帶着濃濃的殺機,隱藏在迷霧背後;只等鄭芝龍,這個17世紀優秀的商人/海盜/外交家異日落入網中後,便要發動殺招,讓其萬劫不復!

......

福州城裡的故事,暫時進入了中場休息階段。

讓我們把時間倒回5月底,瑞安號出使福州的第二天。

“元鬥”號這艘沙船,是穿越衆來到大明後,第一批入手的中式船之一。

700料的元鬥號爲穿越衆服務到今天,已經經過了兩次大改。

第一次是在塘莊的時候,當時穿越衆要突襲大員島,給元鬥號加裝了各種電子儀器和舷外機。

第二次就是最近了。被劃撥到勘探隊麾下的元鬥號,又一次接受了改裝。

這次改裝是奔着探險去的,所以元鬥號特意加固了底艙,調整了艙室空間,並且在甲板上配備了簡易吊杆和小艇,最後是木煤氣動力系統。

改裝完畢的元鬥號,此刻正煥然一新地停在大員碼頭上,準備出發去臺北尋找硫磺,鐵礦和黃金。

而潘明忠和雷劍這兩個正副隊長,正在船頭指揮水手做最後的準備工作。

和潘明忠這個驢友不同,雷劍可是正兒八經的地質學院科班生。可惜的是,學非所用:雷劍在穿越前,是在非洲給人家開車的。確切的說,是給那些去保護區拍獅子的攝製組當司機的。

穿越後他起初也是無所事事,直到勘探隊組建,雷劍纔算是熬出了頭。

收拾利索後,元鬥號就悄悄出發了,並沒有什麼熱烈的歡送場面——前段時間考慮到來大員的船隻日益增多,每天迎來送往太耽誤事,老夏已經下了命令:今後非本部門人士,一律不得迎送船隻。

孤零零的勘探隊現在一共就2個穿越衆,這會全在船上呢,所以不可能有本部門人士前來送行......

......

元鬥號駛出大員航道口後,一反常態,並沒有直接北上,而是出門左拐,徑直沿着臺灣海岸線開始往南行駛,直奔臺灣最南端的墾丁角。

潘明忠和雷劍是這樣策劃的:大員距離臺灣最南段的墾丁很近,只有不到一天的海程。所以這次出航,元鬥號應該繞過墾丁角,改從臺灣島外海岸北上。

這樣的航行路線,可以讓元鬥號一路上順便勘查臺東和花蓮這兩個地區。

位於臺灣東海岸的臺東沿岸,是此次勘探的重點目標。

臺東和花蓮交界的秀姑巒溪口,在後世,是一處富集磁鐵砂的濱海礦區。包括臺北海濱的鐵砂礦在內,兩處礦場每年加起來產量是萬噸左右。

這點產量,在後世的兔子面前,就和沒有一樣——2017年,兔子進口了11億噸鐵礦石......

然而現在是17世紀,可憐的窯區基地,最近剛剛把下半年的鐵礦冶煉能力,預估到500噸這個高級別......這已經很不錯了,多虧福州那邊運來了一些鐵料船。

所以富集在濱海河口,開採容易的鐵砂礦,就是穿越勢力在逐漸對外伸出拳頭後,需要第一時間收集資料的戰略資源。

......

另外,花蓮的礦產資源也是很豐富的,不但有各種蛇紋石、玫瑰石、大理石、臺灣玉石資源,還有一些少量的金屬礦。

這其中最重要的是蛇紋石。

蛇紋石含有大量的鎂,可以製造多種耐火材料。

另外,蛇紋石與鳥糞石一起煅燒,可製成鈣鎂磷肥。這種肥料用於玉米、薯類、豆類以及塊根、塊莖類作物,效果很好。

而農業公司目前在臺南地區,正在大面積種植的主力農作物,正好就是上述這些品種......所以,蛇紋石也很重要。

時間很快就在潘明忠和雷劍的討論聲中過去了。元鬥號清晨出發,一路乘着北風南下,傍晚時分,便看到了色澤明綠,臺灣唯一具有熱帶氣候特徵的墾丁海岸線。

當烈陽沉入海面後,元鬥號在漸漸明亮起來的滿天繁星中,打開了雷達和聲納,一路繞過墾丁沿岸清澈透明的珊瑚海區,毫不停息得繼續往南駛去。

當天夜裡10點,元鬥號繞過了墾丁,開始沿着臺灣外島岸逆風北上。

這時候航速就下來了。負責值夜班的潘明忠,不得不通宵待在艉艙裡,利用步話機和掛在桅杆上的高音喇叭,一邊和指揮船員轉帆的大副溝通,一邊及時通報前方海況,以免觸礁。

逆風航行是艱難的。一夜過去後,元鬥號居然只跑了30公里的直線航程,遠遠望去,船上的人看到了墾丁東岸的一處地標:鼻頭礁。

好在老天爺似乎也覺得這樣航行太寂寞,所以在早上10點的時候,元鬥號的雷達屏幕上,多出來一個自北向南航行的小點。

第268節 阿隆索第109節 戰略相持第706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一十五)第710節 收線(二)第489節 特區局面(一)第303節 建制(一)第169節 轉運第376節 王尊德服軟第342節 開港(八)第118節 公開信第599節 撫遠號條約(三)第629節 討逆(七)第24節 出山剿匪第287節 龍巖戰記(九)第281節 龍巖戰記(三)第653節 賀喜的背後第47節 荷月第395節 殺豬宰羊第73節 侵略者們第57節 李逵李鬼(二)第663節 救反賊(九)第716節 收線(八)第8節 兩隻老闆第682節 北歸(七)第69節 靠近第17節 銀元寶第137節 鹽場和船廠(一)第135節 優惠期已過第641節 交待第626節 討逆(四)第58節 李逵李鬼(三)第529節 吳掌櫃的日常(八)第146節 珍珠,又見珍珠第344節 開港(十)第278節 對澳門的攻略第398節 連續打擊第666節 共襄大業(三)第124節 歷史在改變第245節 建設和展望第355節 開港(二十一)第503節 臺北(二)第387節 諸事紛亂第489節 特區局面(一)第341節 開港(七)第61節 學霸第295節 龍巖戰記(十七)第596節 登艦第633節 聯軍第35節 綁票(二)第498節 出逃第495節 一碗菜粥第163節 新服務第398節 連續打擊第193節 蚊子叮大象第594節 上門第263節 入住第147節 駁運第109節 戰略相持第148節 海底撈第489節 特區局面(一)第551節 明葡戰爭(三)第115節 兩位秀才第242節 華容道第397節 堂上交鋒第180節 新槍原型第616節 皇帝的心思你別猜(上)第253節 鋼廠和礦石第158節 小書房第260章 抵達臺江第306節 建制(四)第299節 龍巖戰記(二十一)第606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七)第665節 共襄大業(二)第136節 捱打立正第53節 縣令和師爺第243節 小軍閥第143節 瘧疾和奴隸第208節 殺王(五)第520節 徭役是怎樣發動的第125節 鎮宅之寶第152節 積分第212節 殺王(九)第245節 建設和展望第327節 會議(二)第278節 對澳門的攻略第560節 接收(三)第386節 節奏感第89節 土著貢達第186節 福州第670節 共襄大業(七)第349節 開港(十五)第334節 熊道的任務第500節 自己人第217節 第N類接觸第621節 大會(四)第707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一十六)第532節 招商會之前第161節 你也來了第145節 熊道第14節 兩筐石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