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節 福州

有一個姓夏的人說過:排除掉一切不可能的結論,剩下的,不管多麼難以置信,必然是事實。

嗯,這人不叫夏先澤,叫夏洛特·福爾摩斯。

17世紀的大商人許心素,也是懂這個道理的。

爲何大員島上的人能在幾個月前就能得知熊文燦撫閩?要知道,那個時候福建總兵俞諮皋吃鄭芝龍敗仗的奏章,到沒到京城還不一定呢。

許心素在排除了所有不可能後,最終得出的結論就是:朝堂上有能左右朝政的大佬欲圖不軌,故提前在東南一隅搶先布子。

......許心素在體制內的官職,是花銀子買來的海防把總,蝦米大的職位。此刻當他發現自家居然有機會能抱上朝中某大佬的粗腿,這對於正在被鄭芝龍全地圖追殺的許把總來說,不啻爲天降倫音。

想明白這一點後,許大買辦高呼一聲:天不亡我!

於是,許心素當即做出了兩個動作。

首先,他指派心腹許端午,乘一艘靈便的200料小福船從泉州出航,直奔大員。這艘船爲了躲避海盜,提高航速,船艙裡只裝了一些生絲,沒有其他貨物。

許端午到大員後,明確表示這些生絲是自家老爺當初欠荷蘭人的貨,今後所有這些欠貨,會陸續找機會上交給穿越衆。

接下來許端午就不走了,他要在大員島等穿越衆的進一步指示:許心素親筆寫的感謝+投誠信,這之前已經交到了蔡飛明手中。

至於許心素本人,在許端午出發的第二天,便組織人手,帶着大批金銀細軟,按照穿越者之前的指示,北上福州蟄伏去了。

......

蔡飛明今天把許端午叫過來,就是通知他做好準備的:使節船明天就要出發,上面會有許端午一個牀位。至於許端午回到福州該怎麼做,旅途中自然會有人告訴他。

蔡飛明和許端午簡單說明情況後,就把他帶到了商館東南角的一間辦公室門口,敲開門把許端午移交後,就沒蔡飛明什麼事了。

接待許端午的人姓唐,是個和和氣氣的中年男人。這個中年人自稱唐七,其實他真名叫唐牧德,只不過在明人面前用了個化名——唐七是情報局行動處處長,也是這次使節團三劍客之一,專門負責信息通訊,情報傳遞。

和許端午簡短說幾句後,就打發他回去準備了——各種任務通報什麼的,到船上自然有時間細說,現在大夥還是抓緊備辦行李的好。

......

第二天一早,使團隊乘坐“瑞安”號改裝福船,從大員徑直北上,出發直奔福州而去。

除了張冬東這個冒牌曹川外,使團裡還有2位穿越者。情報部門的唐七是一位,另一位叫沙正明。

沙正明是一個留着板寸頭的大個子。此人膀大腰圓,一臉兇像,之前是個帆船教練。由於穿越時間比較晚,所以此君作爲海軍代表,被推出來當了海盜頭目。

沙正明的表面職業是曹川麾下統領精銳海盜的大將。爲了在熊文燦面前解釋士兵的髡髮,沙正明被設定了個僧侶落草模板——頭領是僧人,所以麾下有僧兵也是很合理的。

瑞安號從大員出發後,先是沿着臺灣海岸線北上,直到看見臺北的富貴角以後,纔開始轉向橫渡海峽。

由於風向不合適,瑞安號這次足足用了四天時間,才渡過海峽,來到了後世的連江縣一帶。

孤懸海中的連江縣是馬祖列島的一部分,瑞安號看到此地後,就開始轉帆往西南方向駛去,第二天中午,從船頭遠遠望去,已經能看到閩江口的大小島嶼了。

從閩江口入內,一路上經過沿途大大小小的洲島,饒過馬尾洲,便能看見福州平原。

......

福州平原,在5000年以前,還是一處海灣。2500年前,海平面逐漸下降,這才露出了福州盆地的淤泥層。包括後世著名的于山,烏山,屏山在內,這些地方在商周以前,統統都是小島,所以福州有很多用“嶼”來命名的地名。

隨着福州平原千百年來不斷自然擴張,坐落其上的福州城也與時俱進,被缺乏平原的閩地人民不停擴建。從漢代一處小小的冶城開始,歷經多次增築,截至穿越衆來到城下的這一刻,福州城的外牆,已經將九仙山這些地段,都包裹了進去。

繞過佈置着火炮和堡壘的馬尾洲後,一路沿着被倉山島劈開的北閩江逆流而上,下午5點,瑞安號終於來到了福州城外的閩江碼頭。

身爲八閩首府的福州城,自然是繁華無比。南門外便是一排粗木打造的碼頭,沿着閩江一字排開。江面檣帆林立,舟楫穿梭;碼頭上人行如蟻,力工如雲,南門外沿江岸有不少街巷,雖以棚戶、吊腳樓居多,可也熱鬧成市,商業繁盛。

瑞安號最終是在“洪”字號碼頭下的錨。

“洪”字號碼頭是民用碼頭。原本按照瑞安號的身份,是可以直接停在官碼頭的,然而使團這次是秘密出使,福州城裡各路海盜大幫的耳目不少,所以還是老實點停在不起眼的民用碼頭吧。

這時候,已經在洪字號碼頭上等着張冬東一行的,便是情報局福州站站長:宋嘉。

福州站和杭州站的佈局大同小異。

同樣有一個半公開身份的大員商人來吸引火力,而宋嘉這個站長,則是以杭州雜貨商人的身份,隱藏在暗處,掌握全局。

瑞安號下錨後,不一時,穿着一身素淡長袍的宋嘉便從跳板走上船來。

艉艙裡此刻正在忙碌:包括雷達這些設備在內,所有電子儀器都要拆卸打包,裝進專門的防潮箱裡,然後被藏進下層船艙。

瑞安號將在福州南門外停留不少日子,碼頭上人來人往,各路牛鬼蛇神會經常出入等同於辦公室的艉艙,所以設備都要藏起來......反正福州站有電臺,也不缺船上這一部。

幾個人見面來不及寒暄,大夥一起動手,按照訓練過的程序將儀器都包裝好,然後親手搬入甲板下的暗格裡,這纔算完。

做完這一切後,天色已經擦黑,正是進城的好時候。

宋嘉在上船之前,便已經掏出銀子打發了碼頭稅吏和各路牛鬼蛇神,這時停靠在洪字號碼頭外的,只有幾頂宋嘉提前僱好的轎子。

於是牛高馬大的使節團一行人,一個個戴着眼紗,躬身僂腰,迅捷走下船,鑽進了轎子裡。趕在閉城前,這四頂小轎在十幾個人手護衛下,進入了福州城。

使團走後不久,天光愈發暗淡,這時候,從瑞安號上又走下來一個不起眼的黑瘦漢子。此人下船後就匆匆奔着南門而去,船上的水手就像沒看到他一樣。

福州城南北分屬,南爲侯官縣下轄,北是閩縣。

沿着古建築鱗次櫛比的石板街一路北行,使團隊伍從南門中線開始,一路穿過府學,侯官縣衙,再過安泰橋,過還珠門後,便是中國古代城池中心必備的一所建築:鼓樓。

過鼓樓後,再過毛應橋,便是督撫衙門扎堆的北城區了。

隊伍走到這裡,就沒有再往前,而是徑直右拐,最終,使節團一行人在福州城右上角的忠懿廟附近,一處僻靜的宅子裡安置了下來。

這處宅子是福州站蒲一成立,就秘密購買下來的第一處房產。宅子不大,三進,有一套小花園,位置就在忠懿廟和獅橋中間,交通方便,獨門獨戶。

......

“老幾位辛苦了啊,大老遠跑來也沒個接風宴,唉,實在不好意思。”進屋簡單洗漱後,宋嘉這個地頭蛇這纔有機會和大夥寒暄兩句。

“得,您老人家也別客氣了,抓緊時間把情況說一說吧。”一旁宋嘉的同仁,正在用溼布擦臉的唐七唐處長扭頭說到。

“嗯.....那我就簡單給大家彙報下情況。”宋嘉沉吟了一下後說道:“眼下總體局勢不錯,從‘峨眉峰’那裡得到的消息是,熊文燦還是比較期待和‘曹兄’你見面的。”

對着冒牌曹川微微一笑後,宋嘉又說道:“不過老鄭那邊也同樣有動作,前些日子老鄭又突襲中左所,這就給熊文燦施加了壓力。另外最近請託,遊說熊文燦的人同樣也有,這都是給鄭芝龍張目的。”

“那我們還是按照原計劃行動嗎?有沒有需要改動的地方?”聽宋嘉說到這裡,張冬東忍不住張口問到。

宋嘉搖搖頭,斬釘截鐵地說道:“不,一切不變。現在最關鍵的就是你和老熊的會面,其他所有人,所有工作都要用來保障會面順利進行。這之後,咱們纔會根據會面結果,商定下一步計劃。”

“放心吧,我這裡預案都有,明天老唐和我一起完善計劃。”宋嘉說到這裡,呵呵一笑:“至於你們二位,只要安心準備應對老熊面試就好,其他萬事都別操心。”

“好吧,那就只能先這樣了。”張冬東聽到這裡,點了點頭。

......

由於福州站成立時間太短,目前還沒有培養出足夠多可以相信的下人,所以使團這所院子裡,沒有外人,只有三個穿越衆和十幾個從大員帶來的情報局下屬。

這其中有3個人是宋嘉當晚留下來,他們是熟悉當地情況的福州站人員。至於宋嘉本人,草草說幾句後就返回他自己的居所了——已經到了亥時初,再不走遇到巡兵就麻煩了。

於是當天晚上,張冬東他們一行只能自己動手,洗漱完畢後,將牀鋪整理好,安排完值哨,大夥便早早安歇了。

第199節 外強中乾第381節 特殊使者第551節 明葡戰爭(三)第152節 積分第216節 瑰寶第83節 柴系統第578節 官邸會議(二)第714節 收線(六)第86節 崑崙人第545節 葡人的抗戰準備(一)第180節 新槍原型第323節 過期品第626節 討逆(四)第385節 另一處戰場第66節 出航前(一)第468節 講故事第631節 調停第373節 無病呻吟第447節 打援第202節 授業第518節 徭役第372節 黑狀第41節 動力爲王第533節 接待入住第469節 晨光第531節 吳掌櫃的日常(十)第64節 粉墨登場第280節 龍巖戰記(二)第445節 三角第641節 交待第386節 節奏感第422節 校場(一)第128節 新附民第514節 兜截第345節 開港(十一)第283節 龍巖戰記(五)第427節 病友第6節 迴歸第297節 龍巖戰記(十九)第170節 敵我矛盾第114節 同船不同命第385節 另一處戰場第708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一十七)第161節 你也來了第86節 崑崙人第380節 落腳第197節 漂流節目第28節 破莊第601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二)第27節 暗青子第466節 解惑第327節 會議(二)第188節 焦姐第638節 灘頭的坑爹事第36節 夏先澤第467節 穩固三角第617節 皇帝的心思你別猜(下)第212節 殺王(九)第583節 大淩河之戰(二)第561節 接收(四)第153節 妹子第439節 老孫頭第599節 撫遠號條約(三)第283節 龍巖戰記(五)第389節 報應來了第525節 吳掌櫃的日常(四)第387節 諸事紛亂第130節 暫一營第32節 年夜驚變(一)第701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十)第169節 轉運第409節 調兵遣將第68節 行路難第160節 亮相第615節 廣州的夜晚第557節 明葡戰爭(九)第644節 年話第37節 後庭對第286節 龍巖戰記(八)第545節 葡人的抗戰準備(一)第46節 瞧病第647節 赴任第625節 討逆(三)第139節 電爐第299節 龍巖戰記(二十一)第174節 看片第509節 雞湯第166節 買方時代第420節 白酒業第424節 校場(三)第146節 珍珠,又見珍珠第621節 大會(四)第280節 龍巖戰記(二)第479節 走人前的談判第516節 紮根第311節 瘟疫第198節 播種機第335節 開港(一)第94節 別了,甘第丟斯第593節 定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