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節 銀元寶

曹川一聽就明白過來,還能說什麼,只能感謝老哥用心良苦。孫健又給他講解了一些槍口不能對人之類的常識,等他感覺胳膊好一點後,這纔開始繼續練習。

接下來每隔五分鐘上一發子彈,每打完一發後,某人還被要求總結經驗找不足。好在曹總也是吃苦人出身,這些都是照做不誤。等到收工時間,雖說準頭不怎麼樣,但是他的射擊姿勢,瞄準習慣,風向調整這些基本技能已經掌握的像模像樣。

在孫健看來,曹川就是個普通資質。比起某些有天賦的新兵蛋子都差的遠,還需要勤練才行。不過某人自己倒是很滿意,今天算是學到些真本事,再說自己的視力也不錯,回頭多打幾箱子彈,槍法總歸是能練出來。

臨了結完賬,曹總又要請客,孫健說晚上還有事,兩人說好有時間再過來打靶。道別後曹川一路殺回自家小區,先找物業在樓下租了一間大號車庫,停好車,然後回屋上網查詢起來。

不查不知道,一查真奇妙,原來世界上有如此多的國家都有槍店。這些資本主義國家還真是腐朽啊......他以前上網時,對如何買槍可沒感過興趣,這會一看,發現事情貌似也不難辦。

沒用兩個小時,在看過網上諸多過來人的講解和實拍後,他已經確定好自家的目的地——泰國。

原本在他心目中,要搞槍嘛,應該是非大燈塔國莫屬的。結果一查,才知道燈塔國最近也在嚴打,原因是又有俠客在學校掃射,禁槍的呼聲很大,這會連子彈都買不到,再說燈塔國簽證也不好弄。

反觀泰國,落地籤,人民幣受歡迎,貌似槍也不難弄到。當他看到泰國有一千多萬非法槍支,而合法槍支僅有三百八十萬支這句話時,就下決心去曼谷玩一趟。

至於網友們吐槽去國外只能玩,買到也帶不回來這一點,某人表示毫無壓力:戒指空間就是幹這個的,再說他買槍是去大明朝用的,也沒打算在和諧社會擺弄,沒啥後遺症。

靠在椅子上思想一會,曹川拿起手機撥通老孃的電話:“老媽你和老蔡還過着呢,沒離吧?”

“你個死孩子,怎麼和媽說話呢,你不是說去非洲嗎,沒去成?”

“非洲太亂沒去成,現在公司要我去泰國,問題是要辦護照,我記得以前來過咱家那個胡伯伯是公安局的吧,你託人趕緊幫我辦掉。”

“哦,泰國倒是比非洲好,辦護照不用找老胡,找你小舅就成,我還得去你爸那裡取你的戶口本,要得急嗎?”

“急,越快越好,辦好給我發個短信就行,我來取。”

和老媽又聊幾句後,曹川掛掉電話。

晚上九點,剛想給李鬥戰掛個電話,誰知道這貨已經在按門鈴。

一進門李鬥戰就得意的說道:“今兒下午又出手三塊明料,進賬五百萬,錢就先留我這了啊,明天要買車,看店面,還要去蘇州出貨,忙啊,忙,這有錢人活的就是充實啊!”

曹川笑着搖勾勾手指:“充實君,過來過來。”

等李鬥戰走過來坐下,曹川沉吟一陣,冷不丁問道:“你會做銀元寶不?”

李鬥戰用力眨巴着小眼睛愣了半響,好不容易把畫風轉過來:“......什麼元寶,哪朝的?”

“明清的吧,就是電視上盤子裡摞起來的那種。”

李鬥戰一副哥給你跪了的樣子:“銀錠好做,找個模子就能倒出來,大元寶就是官銀,五十兩一個,問題是歷朝歷代的官銀款式太多,每個省都不同,你到底要哪樣?”

“款式你看着辦,就明代的吧,流通最廣的一款就行。”

“這樣的話需要找個大錢莊的模子,私鑄的流通廣,官銀公開場合都是不許交易的。”

“嗯,你看着辦,來五十個先。”

“哈?現在滿大街的假貨,真貨都賣不上價錢,還五十個呢,五個都難賣,你心裡就沒點逼數嗎?”

“我這個不是用來賣的,有特殊用處。可以肯定的告訴你,五十個不夠,還會有下一批。”

李鬥戰這回真給跪了:“好好好,你是大爺,那我給你算算成本啊。”

說話就掏出手機算起來:“現在銀價是三塊多一克,但這個價格一般買不到很多,我還要託人私下加錢買。嗯,明一兩是三十七點三克,一個元寶七成含銀是三十五兩......這一個元寶光純銀的成本就要四千往上,還不算其他輔料,五十個就是二三十萬,花這些錢還不如我去做點銅錢呢。”

“七成含銀是咋回事?”

李鬥戰無奈開始科普:“九成以上含銀的那是貢銀,戶部大庫和大內專用的,很少在市面上流通。各省的官銀和錢莊私鑄的是七成以上,有限流通......”

“嗯,那就這個,你抓緊弄出來。”曹總大度的揮揮手。

李鬥戰搖搖頭:“既然要長期做,那也要等店面買好先,然後我單獨蓋個工作間出來。另外還要買一大堆工具,坩堝,焊槍,空壓機等等等等,我還要查明代錢莊的資料,然後花錢請行裡的前輩做一套模子,這成本還要加高不少。”

“這些你看着辦,到時候朕只要元寶。”

李鬥戰還是不死心,說銀錠沒有技術含量,拼命推薦自家的古錢手藝,拉着曹川就要講解做古錢的三十道工序,最終被無視......

元寶的事安排完,感覺渾身痠痛,抹了點紅花油曹川就早早上牀。一邊感慨着自家大好青年被這枚戒指逼成神棍外加謊話大王,另一面又覺得還是挺值的,至少自己從一個窮鬼一夜間化身爲傳說中的成功人士......

早起李鬥戰就出門去辦事,曹川在牀上賴到九點才爬起來,主要是渾身痠痛不想起牀,他明白這是昨天練槍的後遺症。

下樓開車直接來到一家戲服店門口,這家店他以前來過,幫道具師扛過東西,記得裡面古裝很全,今天他打算入鄉隨俗,挑幾件長袍穿穿。

進去後一通胡買,僧袍道袍長袍短袍通通買了幾件,外帶夾衣鞋帽,順帶還選出兩款簪子,要扮就扮全套,道袍一穿,髮髻一紮,誰敢說他曹哥兒沒有明朝戶口?

第256節 樂極生悲第174節 看片第201節 公平交易第138節 鹽場和船廠(二)第257節 辭職第57節 李逵李鬼(二)第7節 狗死了第439節 老孫頭第45節 崑崙神僧第680節 北歸(五)第507節 PPT第520節 徭役是怎樣發動的第489節 特區局面(一)第268節 阿隆索第715節 收線(七)第321節 脫毒第505節 臺北(四)第182節 三大肥第717節 龍蛇起陸第7節 狗死了第86節 崑崙人第180節 新槍原型第466節 解惑第521節 榜樣的力量第60節 姜十三第416節 天津衛第622節 大會(五)第583節 大淩河之戰(二)第367節 跌倒第206節 殺王(三)第534節 課程第700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九)第191節 海防遊擊第729節 歷史(四)第575節 阮春堂和梅西第455節 傳信第552節 明葡戰爭(四)第440節 三屯營第188節 焦姐第28節 破莊第318節 土地政策第315節 胚胎移植和馬政第77節 雖近亦誅第380節 落腳第37節 後庭對第310節 建制(八)第227節 有光號第526節 吳掌櫃的日常(五)第605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六)第688節 北歸(一十三)第575節 阮春堂和梅西第61節 學霸第145節 熊道第417節 落腳和撕逼第480節 買地政策第266節 股東第199節 外強中乾第275節 養豬第584節 大淩河之戰(三)第663節 救反賊(九)第262節 工分券和貨幣政策第67節 出航前(二)第10節 出關第85節 管制第69節 靠近第68節 行路難第363節 曹大頭第364節 意向協議第640節 立錐第352節 開港(十八)第489節 特區局面(一)第505節 臺北(四)第313節 竹鼠第560節 接收(三)第705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一十四)第21節 王國棟第358節 開港(二十四)第184節 外交成果第666節 共襄大業(三)第479節 走人前的談判第617節 皇帝的心思你別猜(下)第463節 懟第389節 報應來了第237節 剝洋蔥(一)第486節 黑導遊第403節 進擊的湖匪第206節 殺王(三)第279節 龍巖戰記(一)第239節 火燒連營第154節 黃老爺第609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十)第383節 上硬菜第315節 胚胎移植和馬政第433節 檢驗成果第411節 鎮蠻號第435節 淬火第538節 談話(一)第6節 迴歸第326節 會議(一)第507節 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