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節 熊道

劉家專責跑外差的管事劉合,在得到老爺同意後,這兩天從中勾連,今日一早,便和林氏兄弟一起乘着小船,從杭州城出發,直奔塘莊。

一路上劉合向二位簡介好朋友的情況:此人姓熊名道,是外路來的海商,塘莊莊主。熊老爺財雄本厚,一諾千金,和劉府交情莫逆,是頂兒尖的大商人。

林氏兄弟在得知內情後,也是有點摸不着頭腦,按理說這位劉合口中大海商,無論要進什麼貨,勢必都能從杭州城尋到,何必巴巴地請兄弟二人見面?

......按捺下心中疑惑,林保全堆起滿臉笑容,一路上和劉管家談笑風生,出城東行十餘里路後,小船順着河道一拐,再前行不遠,林家兄弟就見到五間沿河修建的倉棧。

這排倉棧明顯是新修未久,倉體高大,條石牆上新抹的白灰尚未乾透,倉棧門前有幾座青條石河埠頭,幾艘小船正在河埠頭卸貨,林保全是跑老了船的,搭眼一掃,就知道力工們扛進倉裡的是稻米。

“這都是熊老爺新建的倉。”劉合見林氏兄弟盯着倉棧不放,笑着補充一句。

林保全點點頭沒回話,心中對這位未謀面的熊老爺財力評估又上一層:這種條石大倉可不便宜,等閒商戶一間都造不起。造完還不算,還得有銀子躉進大批囤貨,僱人日夜看守,開銷不少。

......說話船就到了地頭:前方一處明顯休整過的河灣裡,此刻停着三艘沙船,打頭的一艘要比林氏的興安平號還要寬大,一些力工正在給沙船上貨。

未等二人詳觀這幾艘沙船,河碼頭上幾個正在交談的人已經注意到他們,劉合併二林蒲一下船,對面打頭的一位長笑一聲,撇下身旁小廝和伴當,緩步迎上前來。

此人身高體胖,正當盛年,面相白皙富態,張嘴便露出一口白花花的牙齒,顯是富貴人家出身;身穿一件繡着湘妃竹的南京錦緞長袍,腰間一口豬婆龍皮腰帶,雙手上箍着三四個金玉戒子,一抱拳金光閃閃。

“定是林家二位兄臺當面,不才熊道,昨日冒昧相請,有些唐突,還望貴客海涵,呵呵,呵呵。”熊道語聲響亮,不過語氣溫和,雖說口音略有些怪異,旁人聽在耳中倒是覺得親切。

“哪裡哪裡,得知熊老爺相召,鄙兄弟歡喜還來不及,何來唐突一說......”林商人這時操着一口閩音拱手行禮,自然而然和熊商人親切寒暄起來。

幾個人邊走邊聊,劉合在一旁插科打諢,沒幾步大家就親密如老友,說話來到塘莊門前。

塘莊沒有變,還是那座氣派的大莊園,門口人來人往,不時有穿着短打的水手模樣人進出,一個個形容彪悍,孔武有力。

熊道見林氏兄弟看到水手後若有所思,於是話題不經意間就轉到海路出息上,直說近年洋麪上不太平,生意愈發不好做,船夥不備齊就不敢出港。

熊道這番話倒是引起林氏兄弟的共鳴,大家都是跑海的,知道這其中艱難,林家的船現在連福州都不想去,只願北上杭州,緣故就是洋麪不靖。

塘莊後院這等機密之地熊道自然不會在外人面前露底,客人隨後被引至莊內一間雅緻的偏院,屋內分賓主坐定後,丫鬟小廝一通忙亂,備齊了手巾把,果盤,茶水後才退下。

徐徐飲過三道茶水,這期間大夥又閒聊一陣嘉宗帝駕崩,九千歲坐臘,前路誰人知這樣的八卦軼事後,屋內氣氛愈發融洽,熊道令人換上新茶後,這才把今天見面的原因說出來。

據熊道講,他平日辦貨的時候,發現江南本地用的鐵料多出自閩粵,尤以閩鐵爲佳,量大質好。

現如今熊道在外埠有一處基業急需鐵料,他便想着與其自家在江南購鐵,不若請相熟的閩商就地收購來得方便,最好是閩商將收到的鐵料直接船運到地頭,這就省了再跑杭州使費,大家兩下里便宜,至於一應船資貨錢,這都好商量。

......

林保全聽到這裡後,微微點頭:熊老爺方纔說的這件買賣,是在他兄弟二人昨晚的幾樣猜測之內,此事並沒有出乎他的意料。

閩地多山,州縣出鐵坑者不知凡幾,爐作遍地,閩鐵歷年來行銷大明兩京一十三省,名頭響亮。林家兄弟所在的福寧州,不但有鐵坑,連官辦的銀坑都有;林氏宗族自身就有山裡鐵坑的股子,收購鐵料不算什麼大事。

唯一可慮的是,這熊老爺方纔點明要一整船鐵料,這讓林保全有些警醒:鐵料是粗貨,少有人整船躉購,這熊老爺口中的外埠基業,怕是沒那麼簡單。

想到這裡,林保全捻鬚問道:“不知所購鐵料,熊東主欲送往何處?”

熊道呵呵一笑,中指節在面前的黑漆嵌螺鈿龍戲珠桌面上輕輕叩兩下,然後緩緩吐出兩個字:“大員”。

“嘶......”二林乍一聽這個地名,同時吸一口涼氣。饒是哥倆之前肚裡已有腹案,但是怎麼也沒有料到,鐵料竟然是送往大員的!

這時距離大員換新主,只過去2個多月時間,林氏兄弟自然不會知道那邊是什麼情況。所以兩兄弟的第一反應都是:買辦兄你好!......他們這一刻把熊道當成了紅毛買辦。

可惜大明朝不講究這個,東南沿海的商人們和色目人做了上千年的生意,這年頭沒人鄙視買辦,因爲色目人還沒有發動鴉片戰爭,所以還不是很拽,大夥都以收了色目人的貨款跑路爲榮......

聽到大員這個詞之後,二林頓時把整件事捋個清楚:紅毛人在大員日子難熬,四處花銀子尋大商人代購貨品,這早已是閩粵沿海公開的消息,看來這位熊老爺也是其中之一。二林沒想到的是,紅毛人的線放得如此之遠,居然在杭州城也有人幫彼輩運籌。

林保全足足沉吟半盞茶的功夫後,這才擡起頭來,對着熊道問道:“在下慣常聞得,這‘大員之人’,平日裡愛得是生絲,喜得是瓷布,似鐵料這等粗貨,大約也是賣不上價錢的。”

......林保全半生行商,自然謹慎,心知在這杭州城裡,“紅毛,荷蘭人”這等話語最好不要出口,所以他此刻用“大員之人”來代替。

熊道聽完後,微微一笑:這二位是揣着糊塗裝明白。他此刻自然不會揭破,於是他揣着明白裝糊塗:“賢昆仲但請放心,大員島此刻百廢待興,那‘島上之人’都是要做長久買賣的,怎能讓奔波送貨的朋友沒得賺頭?”

說話熊道便伸出一個戴滿戒指的巴掌來:“五分,一斤生鐵五分銀子”。

第48節 緊鑼密鼓第306節 建制(四)第545節 葡人的抗戰準備(一)第297節 龍巖戰記(十九)第612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十二)第266節 股東第237節 剝洋蔥(一)第527節 吳掌櫃的日常(六)第547節 明國軍民的準備(一)第535節 大衛星第456節 各方(一)第142節 種點什麼好第39節 蘿蔔開會(一)第147節 駁運第280節 龍巖戰記(二)第181節 入役第2節 假劇組第346節 開港(十二)第366節 政策第361節 參觀團第252節 機械廠第152節 積分第63節 視察摩雲觀(二)第650節 夏口第388節 擴大會議第701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十)第348節 開港(十四)第703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一十二)第266節 股東第365節 自駕遊第593節 定約第89節 土著貢達第611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十二)第161節 你也來了第389節 報應來了第391節 那個男人第545節 葡人的抗戰準備(一)第272節 西班牙人的選擇第259節 一波未平第527節 吳掌櫃的日常(六)第700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九)第715節 收線(七)第400節 方岳貢第422節 校場(一)第195節 欲取先予第718節 清場第363節 曹大頭第261節 一波又起第47節 荷月第476節 金殿撒潑(二)第614節 廣州的白天第234節 羣賢畢至(七)第249節 化工廠(二)第504節 臺北(三)第572節 鴻基堡第627節 討逆(五)第237節 剝洋蔥(一)第474節 爆吧第617節 皇帝的心思你別猜(下)第144節 林家兄弟第560節 接收(三)第212節 殺王(九)第675節 幻變(三)第127節 不服王化第648節 赴任之路(二)第611節 克勞利的奇幻之旅(十二)第354節 開港(二十)第495節 一碗菜粥第147節 駁運第43節 合作模式第72節 油畫第280節 龍巖戰記(二)第97節 居者有其屋第60節 姜十三第40節 蘿蔔開會(二)第407節 交公第387節 諸事紛亂第73節 侵略者們第550節 明葡戰爭(二)第589節 攤牌一刻第623節 討逆(一)第135節 優惠期已過第639節 火光第662節 救反賊(八)第707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一十六)第317節 草料第511節 教頭第252節 機械廠第297節 龍巖戰記(十九)第681節 北歸(六)第243節 小軍閥第190節 迂迴第344節 開港(十)第647節 赴任第255節 原始打撈第32節 年夜驚變(一)第52節 新貴第613節 廣州的清晨第654節 邸報上的信息第579節 官邸會議(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