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節 原來的主人

最終促使彼得·奴易茲下決心與穿越衆談判的,是25號下午,和斯洛滕號擦肩而過的那隻沙船編隊。因爲當26號早晨,遛彎四人組坐小艇來到斯洛滕號後,他們準確地報出了從三艘沙船上卸下來的生絲和瓷器的數量。

在看得見的龐大利益面前,奴易茲不得不強行忍受因爲大員島主客轉換帶來的巨大不適感,並且開始認真評估和穿越勢力談判的可能性。

事實上,除了和佔據大員島這些奇怪的短頭髮明人談判之外,奴易茲也做不出更加富有威脅的舉動了。畢竟斯洛滕號已經在大員外海停了三天,它既沒有離開這裡直奔巴達維亞,也沒有憑藉着船上那可憐的100多名水手去嘗試奪回大員......尷尬境地暴露無遺——打又打不過,走的話,回去如何交待?

終於,26號上午,這兩天無比辛勞,在港口和外海之間忙碌奔波,幾乎已經蛻變成“荷奸”的範德哈根先生,回到港口宣佈了一個好消息:奴易茲長官會在今天中午來到大員港,與穿越衆展開談判!

這確實是一個好消息,畢竟穿越勢力現在還很弱小,需要茫茫多的人力和原材料才能成長起來。荷蘭人在巴達維亞能收集到很多資源,重要的是,他們有船,有很多船,而且北上大明的時候有很多空噸位,這都是眼下穿越者所急需的。

......

當天中午,大員第三任/末代長官:彼得·奴易茲先生,在低級商務員毛哲爾陪同下,乘坐由遛彎四人組駕駛的小艇,正式踏上大員島港口,回到他短暫統治過的地方。

在這個時代,海貿雙方互派人質是非常普遍的事情。無論是鄭芝龍,還是荷蘭人的商務員,包括許心素這些大商人,都有過充當人質的經歷;所以,相對於丟失大員商館的巨大災難,奴易茲對自己的安危並不擔心,說到底他也只是一個VOC的高級僱員,隨時可以解僱的那種。

當奴易茲踏上碼頭的時候,等在一旁的蔡飛明和兩個助手迎上來,早有準備的荷蘭人和蔡飛明簡短的握手,雙方用荷蘭語親切得互相問候,貌似老友相見的樣子。

儘管已經有心理準備,但是見到真人後,奴易茲還是對這些奇怪的明人感到好奇:這三個人身材高大,皮膚整潔,留着短短的頭髮,就像南亞的佛教徒一樣。他們穿着顏色不同,但是款式類似的短上衣,長褲,腳上是奇特的散發着亮光的黑皮短靴。

“至少是受過良好教育和有着豐盛晚餐的貴族子弟。”奴易茲這一刻暗暗評價到:微笑時露出得整齊的白色牙齒,普遍高大的身材,不經意間一些小小的肢體禮節,這些明國貴族強盜和碼頭上那些明國苦力完全是兩種人......

“或許範德哈根的猜測是正確的:一個試圖復辟的古老王朝的守護騎士們。”奴易茲先生這一刻暗暗對穿越衆做出了評估。

正在招呼客人往商館走去的蔡飛明,自然想不到荷蘭人有如此多的猜測;他對奴易茲的穿着打扮也不感興趣,除了那雙比較騷包的紅色蘇木鞋外,其餘的裝束都很常見。

17世紀初,正是荷蘭這個最早的資本主義國家蓬勃向上的年代,整個國家欣欣向榮;隨着生產生活節奏的加快,節約和方便也就成爲公認的美德。

荷蘭人率先拋棄了套在脖子上,車輪一樣的裝飾物“拉夫”,衣服裡的填充物也被取消,取而代之的是輕便的蕾絲。這一切今天都可以在奴易茲身上看到:灰色的薄呢短上衣,領口和袖口縫着蕾絲花邊,下身是白色長襪和低地國家最流行的船型木鞋。

低地之國的荷蘭,雨水多、土地溼,於是木頭被雕空,製成底部厚實,鞋頭上翹的船形鞋。這種鞋防潮耐穿,內部填充草棉後,還可以禦寒。直至後世,木鞋依舊是荷蘭最著名的特色商品,和風車齊名。

走過棧橋後,奴易茲很快看到了架設在東北角炮臺上,明人強盜獨有的,被所有人異口同聲稱爲:“魔鬼炮”的半磅炮。

這門小炮有着細長的炮管,獨特的方型炮身,在正午的陽光照射下,它們反射着藍色的金屬光澤。從奴易茲現在的角度,能清楚地看到黃銅色的細長炮彈,像一串捆紮好的老鼠一樣掛在炮身上。

總之,見慣了粗大武備的奴易茲,很難想象就是這樣一門纖細的小炮,在一瞬間就殺死了50名士兵——它更像是一個玩具,而不是某種殺人武器。

炮臺上有兩三個穿藍色土布短褂的明人,拿着一種黑色的雙筒望遠鏡,正在自己負責的角度內警戒。垛牆的縫隙中,一個穿着花花綠綠的人影從奴易茲眼前閃過,似乎是坐在椅子上,下一刻就看不到了。

“如果一切順利的話,在您離開前,會有一次火力展示的,奴易茲先生。”看到荷蘭人在極力觀察重機槍,蔡飛明這時善解人意的說到。

“這是某種威脅嗎?”奴易茲聽到後有點不快。

“威脅只會發生在談判之前。”蔡飛明臉上依舊充滿了溫和的微笑:“一切結束後的表演,是爲了避免未來真正的衝突,而不得不付出的小小代價;請相信我,這是善意的。畢竟,獅子不會和綿羊交朋友,您說呢?”

“......好吧,獨特的東方式思維。”奴易茲聳聳肩,嘴裡嘟囔了幾句。

一行人很快來到商館門前。

來到這裡,一路上注意力都放在別處的奴易茲先生,才突然意識到,原先分佈商館外面的那些坑髒的竹棚都不見了。當然,用夯土建成的商館圍牆還在,看上去更加破舊了一些:兩處草草填補起來的,顏色不同的豁口,使得圍牆的防禦功能大減。

站在商館門前,脫下頭上的船型帽,奴易茲緩緩轉身,將四周的情景收入眼中。

一些明人苦力正在用一種小型的木車運送貨物,這些小車都是單人推動,有三輪,也有四輪。小車上的一部分貨物被送進商館,更多的是紅磚,它們被碼成整齊的方垛,向大員島中心延伸過去。

第311節 瘟疫第467節 穩固三角第677節 北歸(二)第26節 打聲招呼第394節 大手筆第278節 對澳門的攻略第42節 反賊們第310節 建制(八)第14節 兩筐石頭第66節 出航前(一)第16節 靶場第187節 接觸第316節 曲線救國第179節 淘汰賽第384節 真正的目標第43節 合作模式第169節 轉運第674節 幻變(二)第403節 進擊的湖匪第514節 兜截第544節 家園第190節 迂迴第231節 羣賢畢至(四)第162節 忍無可忍第594節 上門第444節 人頭武庫和包衣第58節 李逵李鬼(三)第679節 北歸(四)第140節 鍊鋼第429節 生養第230節 羣賢畢至(三)第515節 奇門兵器第616節 皇帝的心思你別猜(上)第32節 年夜驚變(一)第541節 頭籌第554節 明葡戰爭(六)第173節 買櫝還珠第697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六)第315節 胚胎移植和馬政第132節 動真格第520節 徭役是怎樣發動的第259節 一波未平第400節 方岳貢第553節 明葡戰爭(五)第63節 視察摩雲觀(二)第469節 晨光第81節 船期和新城第516節 紮根第67節 出航前(二)第704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一十三)第234節 羣賢畢至(七)第659節 救反賊(五)第696節 北方三人組的日常(五)第157節 滯銷第209章 殺王(六)第411節 鎮蠻號第498節 出逃第488節 獅子洋上第584節 大淩河之戰(三)第75節 錢錢錢第647節 赴任第73節 侵略者們第710節 收線(二)第686節 北歸(一十一)第550節 明葡戰爭(二)第425節 飛虎營第57節 李逵李鬼(二)第293節 龍巖戰記(十五)第524節 吳掌櫃的日常(三)第613節 廣州的清晨第234節 羣賢畢至(七)第12節 屍體第687節 北歸(一十二)第655節 救反賊(一)第682節 北歸(七)第408節 步步緊逼第441節 悄悄地進村第679節 北歸(四)第330節 劉香的決定第179節 淘汰賽第175節 前程第617節 皇帝的心思你別猜(下)第84章 電信第133節 兵臨村口第222節 荷蘭人在大員第79節 政府不是土匪第219節 修路和奴隸第145節 熊道第308節 建制(六)第590節 上賊船下不來第453節 同行第443節 好戰第720節 鯁骨第545節 葡人的抗戰準備(一)第14節 兩筐石頭第168節 主次分明第452節 層層推進第511節 教頭第80章 執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