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六章 選擇

八六章 選擇

有時候持重謹慎也並不總是正確的。

章邯可能永遠也不知道,他在鉅鹿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那就是,在得知王離全軍覆滅之後,他沒有指揮部隊繼續向鉅鹿進發,攻擊剛剛獲得一場勝利的楚軍,而是選擇了收縮後退,退回了棘原的營寨。

此時的楚軍已經是強弩之末。縱然人可以繼續作戰,但馬力卻已枯竭,項氏鐵騎負重遠過了一般騎兵,經過近兩個時辰的激戰後,那些馬兒幾乎都如同剛被水洗過的一般,連小跑都沒了力氣。那些騎兵只得跳下馬來,拉着馬兒慢慢轉着***,以緩和一下戰鬥後的疲勞。

如果這時刻章邯真的有勇氣攻擊楚軍,也許真有一鼓而勝的可能,因爲楚軍畢竟已經戰鬥了半天的時間,精力耗盡,而且失去了項氏鐵騎這個鋒銳,楚軍也未必能比秦軍強上多少。

但是,章邯卻錯誤的估計了楚軍的戰鬥力,以致失去了這個絕佳的戰機。給楚軍留下了喘息休整的機會。

項羽令士卒搶救餘糧,隨即在鉅鹿城外安營紮寨。鉅鹿城門洞開,趙王歇與趙相張耳步行出城,拜見項羽。臧荼等各路諸侯軍原本對楚軍並未抱多大希望,適才都緊閉營門,堅守不出,唯作壁上觀而已,此刻見項羽所率的楚軍所向披靡,竟在半日內便戰敗了王離的二十萬精銳,無不驚駭莫名,也紛紛趕至楚軍營內,拜服於路,以大禮迎接得勝而歸的楚國上將軍項羽。

至此,項羽一戰成名,被尊爲諸侯上將軍,統領各路義軍共同伐秦。

-------------------------------

戰報讀到這裡,廳裡一片寂靜,過了半晌,劉邦方點頭道:“項兄弟這仗果然打得漂亮。”衆將這才紛紛地在下面議論了起來。作爲武將,他們不能不爲項羽的戰績所歎服,但是,作爲一個潛在的競爭對手,他們卻又有一種隱隱的不安。

劉邦回過頭問蕭何:“老蕭,大王還讓我們往哪兒走?”

蕭何將那幅帛圖攤開,道:“還有開封、白馬。”

坐在蕭何下手的酈食其拱手道:“主公,依小人之見,倒不必再去開封、白馬等地糾纏,空耗時日,我軍還是徑往西去爲是。”

劉邦沉吟了片刻,搖了搖頭,道:“項兄弟自白馬渡河救趙,大王令我等北上擊開封、白馬,其意便在爲項羽兄弟清通糧路,否則一旦章邯扼守漳水兩岸,項兄弟的十萬大軍只怕就要空着肚子跟秦國人幹了。”頓了頓,又道:“雖說先入關中爲王,但我若因此而自顧西去,豈不是害了項兄弟。”

他雖然素來豪爽好友,但在戰略之上實在沒有體現過什麼天份,此刻突然說出這番頗有遠見又有情有義的話,衆人都吃了一驚,跟隨他已久的老兄弟們都滿臉驚異地看着劉邦,而初來乍到的酈食其卻不禁動容,俯拜道:“主公仁義,世所罕見,是小人差了。”

劉邦撓撓頭,似乎還有點不適應。跟在他身邊的人大多喊他三哥,關係遠一點的將領多稱他侯爺,唯有酈食其堅持稱他“主公”。這“主公”二字中的學問大了,隱隱既有尊他爲一方諸侯的意思,也有自謙爲家臣的味道。劉邦讓酈食其改了好幾次,他卻堅持不肯,便也只得隨他。但看劉邦的樣子,一聽到這兩個字似乎身上就癢癢的,過敏反應比較強烈,看來還得有段時間調整。

劉邦既拍了板,蕭何也無異意。反正懷王既然事先已有旨意,敷衍一下也是必須的,若真是戰而不勝,而不了再折向西去就是,反正如今軍中糧草充裕,倒也不在乎耽擱點時間。

三月之後,陳留的新兵終於整訓結束。至此,劉邦軍**計有士卒5萬餘名,比當初自碭縣出發時還多了兩萬人,雖然新兵居多,但勝在氣勢極盛。5萬人馬浩浩蕩蕩拔營起寨,殺往陳留西北的開封,其情景倒也壯觀。

開封,戰國時期叫大梁。也是一座極其繁盛的名城。城牆高聳,易守難攻。開封之戰,縱然周勃率兵身先士卒,幾次都衝到了城下,卻又都被城頭亂矢給射了回來,還受了一點小傷。而手下那些兵卒,終究是沒見過血的新兵,初時倒也能奮力衝殺,但略見阻礙,便個個如無頭蒼蠅般慌不擇路,反而影響了後續隊伍的攻擊。

攻城四、五日,死傷士卒近四、五千,而開封城卻仍巋然不動。

無奈之下,劉邦遂又轉戰白馬,恰逢秦將楊雄率兩萬秦軍來戰,雙方一場好鬥,劉邦畢竟人多,而且周勃、樊噲都是猛將,倒是打了個大勝仗。楊雄被迫西撤,劉邦緊追不捨,再次大破楊熊軍,逼得楊熊退入了滎陽城中,而劉邦的軍隊則毫無阻礙的佔了白馬,休整軍隊,因爲破楊熊得了不少的輜重糧草,便又令人送了一批糧草給了項羽的北征軍。

進白馬之後,便算完成了對懷王的承諾,往後的日子便是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了。劉邦和蕭何、曹參、酈食其等人開始圍着那張帛圖研究西進的路線。

西進咸陽有兩條路,分別是函谷關和武關,當年陳勝王部下的周和宋留便是分別走的這兩條路。周克函谷關,直逼咸陽,宋留也攻克南陽,兵臨武關之下,可惜最後都功虧一匱,被章邯所率的四十萬酈山囚徒擊潰。前車之轍猶在,函谷關和武關哪個都不是容易啃的,劉邦和蕭何他們不得不考慮自己的隊伍該選擇哪一條道路。

這個選擇將決定這支部隊將來的命運。

軍中從高到低的各級謀士都集於一堂,但說話的卻還只有蕭何、曹參、酈食其等寥寥幾人。這時劉邦軍裡的謀士還不成氣侯,大多也只是幫着管管物資,解釋解釋軍令之類,因此遇到這等大事,都只默然不言。

蕭何時不時會擡起眼,瞟瞟混在低級謀士羣裡的我一眼,也不知是否是在惦記着我那玄之又玄的“觀星術”。但關於劉邦西進的事,我只是知道他最終是搶在了項羽之前進了咸陽,最後還愚蠢的囤兵函谷關,惹得項羽勃然大怒,以至演出了一場歷史上著名的“鴻門宴”。若問我究竟劉邦之前走的是哪條路,又打了哪些仗,卻是一概不清楚。所以見蕭何看我,便垂眉不語只做不知。

酈食其想是覺察到了蕭何的神色,順着他的目光看了過來,不禁露出驚異之色。我在軍中深居簡出,自高陽十里亭一面之後,就未曾與酈食其碰過面。聽蕭尚稟道,到陳留之後,酈食其便暗地裡在軍中找一位“呂直公子”,還曾幾次過問過他關於我的事,可蕭尚並不知道我是什麼打算,便只含糊應付過去,其餘知道底細的,也覺得不好把劉邦夫人的事到處張揚,便不肯細說。數萬大軍,我名聲不顯,酈食其私下查找又哪裡找得到,更想不到他要找的人其實就住在陳留的府衙後堂。

堂上的分歧並不大,一番商議下來,大家都覺得還是走函谷爲上策。畢竟周曾在一年多前攻克過此關,可見其防守也並非是無懈可擊。至於武關,反倒是至今無人打過,不知深淺,還是不要冒險爲是。

劉邦沉吟了一會兒,一掌重重的拍在案几之上:“好,就走函谷關,待進了咸陽,我必替諸位向懷王請功。”

衆人俯身喏了一聲,都知若先進咸陽,依懷王的意思,劉邦便是關中王,那麼他們自然也隨風見漲,就算是懷王沒有封賞,升官發財也是肯定的。劉邦現在說的這句話,不過是給大夥鼓鼓士氣而已。

----------------------------------

而此時,鉅鹿的章邯與項羽形成了對峙的狀態。

章邯失去了擊敗項羽的最佳時機,但生性謹慎的他任由項羽逐日索戰,只是堅守不出,同時緩緩將營寨向漳水岸邊挪移,使得自漳水運來的糧草、物資等無需長途搬運,卸下後僅轉運很短的路程即可入營儲藏。他是決心要和項羽耗上了。

堅守對此刻的秦軍來說確是上策,因爲項羽至今仍然沒有解決軍中的糧草問題。涉間一把火燒了王離部的餘糧,拼命搶救也不過搶出十分之一而已,加上趙王歇及各諸侯送來的糧草輜重,合在一處也僅夠十萬大軍十餘日的食用。若彭城還無糧草接應上來,只需耗便能把楚軍給耗死。

十四章 山有扶蘇七四章 對敵第二百九十章 臨行第一百六十四章 死因一零一章 夜談第一百八十九章 遇刺第二章 計劃第二百五十五章 狼皮一二四章 霸王第一百五十三章 逃信第一百八十七章 驚夢五二章 陳平第二百五十二章 勇敢五九章 遷都第二百二十一章 噩耗四三章 訪客第二百五十八章 目擊第二百六十一章 忘記四一章 亂戰二四章 希望八三章 項羽三六章 反覆二三章 義氣一一六章 誅曹第二百三十六章 信簡第一百八十三章 交換一一二章 相托五九章 遷都第三百三十四章 垂簾(三)第一百九十一章 出城第三百零一章 瀕亡第二百五十九章 遺禍第三百三十九章 衝突第二百八十八章 出征一四零章 規矩五九章 遷都第二百八十七章 離開第三百章 聞傷十五章 蘭池夜第一百六十五章 熊心八六章 選擇一三八章 川馬第二百一十二章 營救六六章 用心一三八章 川馬第三章 忠奴第二百八十一章 危機六三章 命運第三百四十章 團結審氏同人之二(作者:白帝城主)八六章 選擇九五章 邀請一二三章 大婚一一零章 說和第二百七十一章 歸來六八章 恩怨一一二章 相托第二百一十章 殺意第二百二十四章 稻草二四章 希望第一百八十章 兄長七七章 斬宋審氏同人之二(作者:白帝城主)第三百二十三章 太公第二百二十七章 荊軻二一章 嫁與一三二章 南鄭三四章 得失第一百八十章 兄長第三百一十八章 趨炎五八章 君臣第三章 忠奴第二百七十六章 吞金九九章 刺趙審氏同人之一(作者:uruvil)審氏00主)第二百六十八章 閒話第二百四十五章 抽薪第二章 計劃第二百一十章 殺意第二百五十一章 家宴第一百九十八章 換命第二百五十八章 目擊一二二章 希望第二百五十六章 父喪(下)第二百六十五章 太傅六拾章 三軍第二百零八章 世道第一百七十七章 奪城第三百零九章 北軍第七章 天才的存在第一百八十二章 家族第三百三十八章第一百五十四章 築壇六三章 命運一百章 軟禁第二百四十二章 慈悲第七章 天才的存在一二九章 李代八九章 密使第三百二十七章 留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