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章 出兵

六七章 出兵

過了半晌,樊噲突然暴喝一聲,道:“這不是消遣人嘛?想我們賣命,直說得了,還什麼西進……”

“樊噲!”劉邦輕輕喝了一聲,臉色有些變幻不定,但最終還是拱了拱手,淡淡地道:“多謝陳大人提點。”

陳平一直在留心打量帳內衆人的神色,從神色不定的劉邦一直看到始終靜坐一角默然無語的我。這時聽得劉邦說出這話,微笑了笑,道:“不敢。剛纔所說的不過是官面上的話,平心裡還有點小想法,不知……”

“噢?”劉邦目光閃動了一下,道:“請教。”

“武安侯此行雖是兇險,倒也並非沒有一舉功成的可能。”陳平微笑道:“秦軍主力盡在鉅鹿,必不會爲些許小郡與我軍多做糾纏,侯爺只管放手殺去,清完彭、碭四周的秦軍後,一樣可以挾赫赫軍功回師西進,名正言順,到那時關中之地豈不盡在侯爺掌握之中?”

一直沒怎麼說話的夏侯嬰突的冷笑一聲,道:“到那時?打完秦軍,我們也成了疲憊之師,以這樣的隊伍去打函谷關,豈不是笑話?”

陳平含笑看了看他,道:“夏侯將軍所言倒也有理。不過平認爲,武安侯此行只要佔了一個地方,這西進倒是大有希望。”他看向了蕭何:“蕭大人,你認爲呢?”

蕭何瞑目沉思了片刻,忽的睜開眼,沉聲道:“陳留!”

“不錯,正是此地!”陳平撫掌笑道:“蕭大人果然智將也。”

“陳留道路四通八達,自古乃兵家必爭之地。秦廷東向用兵,所備糧秣大半儲於此地,只要奪了陳留,武安侯以此爲基,便是聚十萬大軍亦不在話下。”

帳內衆人又是一陣沉默。陳留,那個遙遠的地方,那個地形圖上的一個小點,此時卻成了西進大軍的唯一希望。

劉邦沉吟着,面上倒也看不出喜憂,過了半晌,他忽的站起身,向陳平一揖到地,道:“多謝陳大人指點。”言辭懇切,聽上去當真是發自肺腑。

“不敢,不敢,武安侯請起。”陳平忙起身扶住劉邦。待劉邦直起身,他拱了拱手道:“平之言已盡,大王仍然等我回復,就此告辭了。”

劉邦笑着拱了拱手,道:“先生王命在身,劉季自不敢多做挽留,先生慢走。”他忽的改口,不再稱陳大人,而是稱先生。陳平也不禁詫異地看了看他,又微笑了一下,拱了拱手,轉身離去。

衆人一起站起目送他的身影離去,周勃忽的哼了一聲道:“懷王一個小孩子,哪裡懂得打仗的事,這條路線必是陳平所定。先編個圈哄得咱們跳進去,再來假惺惺的賣好。”

夏侯嬰接口道:“我聽說這位陳大人的人品甚是不堪,盜嫂受金,非是大丈夫所爲。”

“什麼盜嫂受金?”劉邦詫異道。

“聽說這位陳大人在鄉下和親嫂子私通,呆不下去了,纔去投了魏王,看看魏王不行,便轉投了項梁。項梁出兵,他卻又明哲保身不肯跟隨。等一聽到項梁身亡,他在盱臺不知怎麼就搭上了大王,日日都陪在大王的身邊,如今也算是個人物了。我聽說這些時日不斷的有人給他府裡送禮,他倒是一概笑納,連一個推卻的都沒有。”周勃不停的搖頭皺眉。

邦略一沉吟,哂然笑道:“他人私事,我等管它作甚,倒是議議出兵之事纔是。”轉身看了看我,猶豫了一會,道:“你……還是先回去,晚上和你說。”

他們原是一腔熱情要西進咸陽,但此時卻突發了新情況,心中不免忐忑,想必是要好好合計合計。我微笑了一下,拱了拱手道:“是,呂直告退。”

-----------

當晚劉邦最終還是沒有拗過我,勉強同意我隨軍,卻始終搖頭道:“此行出軍非比往日,我怕是照顧不了你,萬事都要自己當心。”

“夫君,呂雉也並非一般柔弱女子。”我凝視着劉邦,讓自己的眼中充滿崇拜和柔情:“呂雉只盼望有朝一日能親眼看到夫君縱馬入咸陽的情景,縱死也無憾。”

“雉兒。”劉邦顯然有些動容,緊緊抓住了我的手,喉頭動了動,半天才道:“好,你我夫妻就共赴戰場,生死同心。”

於是,我隨軍之事一錘定音。劉邦想來想去也只能讓我以單父呂直的身份隨軍,職務則是軍中低級謀士,當然這個謀士基本上不離開他的身邊。

由於劉邦西征之軍出發在即,我也沒有時間再管家裡的事,只匆匆將一些事情向虞姬和呂須交代了一下,便把諾大的一個家丟給了妹妹。此後購買宅院,重整家業,照顧幾個孩子的事便都在她的肩上了。呂須雖對我的決定有些詫異,卻百分百的支持,她的理由是,男人就是要盯着,否則難免要做壞事。要不是伉兒實在太小,她也要跟着大軍西進,片刻不離的盯住樊噲。

直聽得我一頭的冷汗。

我走,審食其自然也跟着走。他手頭情報系統的整合還根本來不及全面開展,但卻也沒有更多的時間了,只得一邊隨軍一邊帶着做。好在鏢局原就有一套自己的聯絡方式,雖然麻煩一點,卻也能聯繫得上。只希望等到我們所計劃的情報網初步成形後,這種情報的傳遞能夠良性的運轉。

---------------

第二日,天尚未亮,劉邦的軍隊便靜悄悄的地營中列隊肅立。金鼓架好,待宰的牛羊亦捆縛於一旁,專等懷王及一衆大臣的蒞臨。雖然他的大軍猶在碭縣,留在彭城縣外的不過是千八百人,雖然現在的楚國也不過算是個草臺班子而已,但出征前楚王犒軍以及祭祀儀式還是要按老規矩辦一辦。

五更未至,一騎飛至營門,大聲喝道:“大王駕到,衆將官出營接駕!”

劉邦拱手朗聲道:帶着一干部將走到營門之外列陣站好。未過多久,只見遠處煙塵騰起,懷王熊心帶着一干大臣以及宋義、項羽等武將來到了軍營之前。

我隱在劉邦身後靜靜的觀看着這場犒軍儀式。其實在我眼中,這種儀式與這時代的某些大型集會也差不了太多,不過是更血腥一些。先是大王訓話,然後宣詔,頒佈下軍符令箭。軍隊的統帥領到大王的出征令後,便有屠宰手過去一刀捅進被捆綁的牛羊的頸項,待牛羊哀鳴着軟倒,鮮血汩汩而出之時,便用金盆接住呈到統帥的面前,而統帥便親自將牲血淋在自己的兵器之上,同時也象徵性的在將作戰用的旗號、戰鼓、金鐸、兵器上淋上一點。而屠宰後的牛羊則被擡起沿隊列左右轉一圈,然後被送進伙房。祭祀之後,這些牛羊將被全部煮熟製成“胙肉”,分給將士們享用。

劉邦做這一些的時候神情非常的專注,想必在這一刻他也在心中暗自祈禱着。畢竟此去咸陽風急浪高,是勝還是敗,是生還是死,誰也無法預計,只能去懇求上天的垂憐,保佑前路一番風順。

祭祀儀式結束後,熊心將劉邦喚到身邊溫言了幾句。他的身形比劉邦矮得多,因身着盔甲,劉邦也不便跪拜,只能微俯着身子,不時點頭稱是,最後拱手爲禮,與衆部將列隊營前,恭送懷王回宮。

懷王走後,衆大臣也一一作揖告辭,武將們的話則多了些,畢竟有更多的共同語言,拍拍肩膊,捶捶胸,說上好一陣子才相繼離去,就連宋義、項羽也不例外。

“那位卿子冠軍和你說了什麼?”拔營上路後,我忍不住好奇地問劉邦。

“祝我馬到成功,盡勝而歸。”劉邦道。

“那……項羽呢?”

劉邦沉默了一會兒,道:“他……他要與我會師咸陽。”

第一百五十七章 回家第二百三十五章 避嫌一一三章 危機五拾章 風雲第三百一十四章 懷璧第二百九十三章 前由四六章 蒼頭一三零章 入蜀第二百五十九章 遺禍第三百三十二章 垂簾(一)第一百六十二章 改變三一章 立足第二百七十八章 提親九七章 決斷一二八章 意外一零一章 夜談第一百九十二章 逃亡六八章 恩怨六二章 西進一三一章 棧道三二章 首戰一一八章 雙喜第二百六十六章 改變七十章 暗流第一百九十九章 驚魂第三百二十八章 提防二七章 如意第二百四十八章 酒話第二百八十章 目標第三百二十四章 情竇第二百七十章 造反一零五章 寒病第一百五十章 破綻第二百七十九章 回宮第三百三十九章 衝突三八章 相得第三百三十一章 新帝(二)十一章 妹妹第二百八十章 目標一三六章 納妃第一百七十九章 明悟第三百三十三章 垂簾(二)第一百五十一章 拜將第二百九十九章 入山十三章 咸陽道八六章 選擇第一百六十六章 忠心第二百一十九章 相見第三百一十二章 籌謀第一百八十八章 蹤跡第一百八十八章 蹤跡第三百二十五章 傳記二八章 傾家第一百五十八章 位置第三百三十七章 垂簾(六)一二零章 族滅劉氏同人之一(作者:雨蛙蛙)劉氏00第二百零六章 理解一四三章 混亂第二百八十二章 阿籍第二百零六章 理解十三章 咸陽道第二百一十九章 相見第二百四十八章 酒話第五章 半步第二百一十六章 未來一一一章 移民第二百五十九章 遺禍第三百三十四章 垂簾(三)聖誕外篇 我和我的女人們(上)——劉邦一一一章 移民第二百三十八章 決別六七章 出兵一二四章 霸王第二百八十章 目標第二百章 曇花第二百八十四章 螳臂一二七章 錦囊一百章 軟禁七三章 賊寇第三百零一章 瀕亡第一百六十四章 死因第一百六十四章 死因十二章 書五拾章 風雲第二百六十五章 太傅七一章 衝突一二一章 天隼三二章 首戰一二九章 李代六八章 恩怨第二百九十八章 承諾十三章 咸陽道八一章 酒徒第一百六十章 致命第二百二十四章 稻草六五章 路線十九章 人言可畏第二百零七章 簡單第三百三十三章 垂簾(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