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一章 新帝(二)

殿之上所有喜慶之物已經全部撤去,宮燈外蒙上了一紗,讓本就不算明亮的光芒又黯淡了幾分,映照着殿上衆人驚疑不定的神色,分外有幾分詭異。

“皇后娘娘,太子殿下駕到~~”殿內響起尖銳悠長的喝道聲。

我拉着如意的手,慢慢走進殿內。這座殿是劉邦平日見外臣常用的地方,他喜歡自在箕坐,所以讓人特製了一個寬大高背兩邊都有扶手的地座,以方便他斜靠伸腿。在這個時代,箕坐是相當不禮貌的一種坐姿,不過朝中的武大部分是跟着他一起打天下的,知道他的這點臭脾氣,所以倒也沒人在這上面和他計較。

自如意能夠承擔起太子監國的責任後,他這張地座的左下側便又放了一副案几,那是給如意留下的位置。劉邦見外臣的時候,有時也把如意召來,讓他坐在那裡旁聽。

說起來,雖然這兩父子並不很親近,但因爲歷史上那個真正的如意沒有機會誕生在這個世界上,所以劉邦對如意還是不錯的,基本上還記得自己身爲父親的義務和責任。就從這一點來說,我毫不後悔當年讓人下藥流掉了戚姬的那個孩子,至少,我使如意將來想起自己的父親的時候多了些溫情的回憶,至少,讓如意不會覺得自己是一個只有母親而沒有父親的孩子。

目光落到劉邦那張地座的右側,那裡。新添了一副案几。我不動聲色地放開如意的手,輕輕推了一下,讓他坐到左側的位置上去。自己則走到右側的那副新案几後跪坐下來。左爲貴,雖然我是如意的母親,但“夫死從子”是禮記明所載,尤其在朝堂這個特殊的環境裡,他作爲帝國繼任者和未來的帝王,身份仍在我之上。

“臣等參見皇后娘娘,太子殿下。”蕭何率衆人見禮。

“諸位大人免禮。”我在座上微欠了欠身。注意到羣臣中有些人看到我說話顯得有些詫異。這些人大多是楚漢戰爭後期追隨劉邦的。那段時期我基本已完全退至幕後,所以當他們看到一個女人堂而皇之坐在朝堂之上時難免有些不適應,但看我神態自若,便也垂下了頭。

“皇上傷重不治……”只說了六個字。蕭何剛剛直起的膝蓋一彎,撲嗵又伏在了地上,痛哭出聲:“皇上……三哥……”衆人呆了一下,也沒人再敢站着。呼啦啦又跪倒一片,哭喊之聲此起彼伏。如意坐在上面,剛剛收住地眼淚又掉了下來,嗚咽不止。

我忙起身走到蕭何身前。雙手扶起這位大漢鼎立第一功臣,哽聲道:“蕭兄弟,皇上走得急。竟沒見到你們這些老兄弟最後一面……”愛尚小說~網看小說.電腦站

“娘娘……”蕭何淚流不止。他與劉邦多年私交。感情比別人更加深厚。先前知道劉邦的死訊時,因怕驚動太大。只能強忍着,這會兒才終能痛痛快快的在衆人面前哭上一場。

“蕭大人節哀,諸位大人也請節哀。”我立在那裡,待堂中哭泣之聲稍弱,才道,“皇上臨去之時,仍想着大漢的江山,久久不肯閉眼……”堂中哭聲又盛,我頓了頓,含淚道:“我知道諸位大人心中哀痛,可若因哀傷過度不能理事,以致影響朝政,豈非要讓皇上在九泉之下也不得心安?”

“娘娘說地是。”蕭何喏道,用袍袖擦了擦眼淚,轉身道:“諸位大人也請起身吧。皇上已然大行,國不可一日無君,當前至爲緊要之事應是立刻奉太子殿下登位。國本穩固了,咱們纔好替皇上操辦身後之事。諸位大人若心中悲痛,有什麼想和皇上說的,到時候再好好的在皇上的靈前述說吧。”

聽到這話,衆人才紛紛起身,將哭聲收了些,放下遮面地袍袖,有些人眼圈通紅,倒似被狠命揉過。

我看了蕭何一眼,心中倒是歡喜他知趣。以蕭何的政治智慧,自然知道我今日站在這裡,爲的就是給小太子撐腰。劉邦死了,哭有何用,得把皇位敲定了,讓後宮和宗室先安定下來,讓朝中武有了明確的孝忠對象,讓整個行政機

如往日一般運轉纔是至關重要地。尤其他與如意這一步之遙的太子還是翁婿關係,在這般關鍵時刻自然得託上一把。

我雖然貴爲皇后,眼見着就要當皇太后,但就目前而言,還只是在劉氏宗族裡有點份量,對那些武百官的影響力遠不如開國三大功臣之首、已經在朝中經營十多年地蕭何。也正因爲這一點,我才早早地安排瞭如意和蕭家女兒地姻緣。哪怕那個丫頭生得痢頭滿臉麻子,只要她是蕭何的女兒,這皇后地位置就一定是留給她的。

蕭何說罷,轉身面向如意跪拜下去,朗聲道:“臣請太子殿下升位。”

在大漢開國功臣中,除了韓信、張良之外,沒有人的威信能夠超過蕭何,此時張良早已不在朝中,韓信身爲諸侯王也不在堂上,所以見到蕭何大禮跪拜,衆人互視了一下,也隨着跪了下去,同聲道:“臣等請太子殿下升位。”

我側過身,讓開正面,眼睛掃過衆人,見周勃也跪在衆人之中,心裡又安定了些。周勃是劉肥的丈人。劉肥雖然是庶出,但佔着個“長”字,再者說已經成年,若當真要爲皇位爭起來,多少有些麻煩。不過目前看來,周勃似乎還沒有打算把自己的女婿推到皇位上的意思,也有可能是因爲他自身的實力還不及的緣故。通常的情況下,野心總是會隨着實力而增長的。

如意開始有些不知所措,不過片刻之後便鎮定了下來,從太子位子上站起身,面對衆臣一躬到地,道:“諸位叔叔伯伯請起。”

蕭何俯首又道:“臣等請太子殿下升位。”愛尚小說~網看小說.手機站

如意直起身,眼中還有淚光,但神情卻剛強起來,“諸位大人,父皇驟然辭世,如意心痛如割,實不知如何是好。但如意記得父皇在世時曾教誨於我,身爲太子,要以朝廷社稷爲重。如今大漢遭逢大變,如意雖自知德淺才薄,卻也不敢妄自推御責任,有負於父皇的一番殷殷囑託。只是如意年紀尚幼,只怕日後處事仍有多少不妥之處,懇請諸位叔叔伯伯繼續直言相諫,只當如意還似從前一般。諸位叔叔伯伯若是能答應了,如意纔敢承擔起父皇留下的這副重任,若是不答應,如意家中尚有長兄,寧可讓賢了好。”

我怔怔的看着如意,彷彿第一次認識他似的。他立在堂上對着一堆武大臣侃侃而言,一番話有情有理,說得妥妥貼貼,一個成年人也不過如此了,怎麼竟會是那個還常常向我撒嬌的,有些調皮,又有些懦弱的孩子?他今年……才十一歲啊。

回想起來,劉邦其實很早就已經帶着他參贊朝政了,上朝的時候常常在身邊加把椅子,讓他坐在那裡旁聽,有時候在內堂見大臣,也讓他呆在屋裡。時間長了,總能學到一些。最近這兩次劉邦出征,都是由太子監國,雖說主事的人是蕭何,但他一個孩子承擔起這般大的責任,還能不出大問題,已經是相當的不容易了。

只是,我以前看到的都只是他孩子氣的一面,似乎有些膽小的,似乎有些氣弱的,似乎有些調皮搗蛋的……在所有的母親眼裡,孩子永遠都只是孩子,而反過來說,也只有在母親的身邊,如意纔不用裝老成,才能放開性情,享受自己單純的童年。

還記得在蜀中的時候,他才幾歲,就敢一個人跟着軍隊亂跑。大膽妄爲的讓人頭疼。可後來彭城戰敗,劉邦逃亡的時候,他眼睜睜的看着我跳車,自己又兩次被劉邦扔下車,從此沉默少語,似乎也木訥多了。我以爲自己最失誤的一點是對孩子們關心太少,以至於沒有把如意的性格扭回來,但如今看來,如意生來的膽量並沒有丟,他只是已經懂得把它收到內心深處罷了。

我有些吃驚,有些心疼,又有些驕傲。

他是我呂雉的孩子,一個好孩子,比歷史上那個懦弱的劉盈好得多。

八七章 借良第三百二十四章 情竇第二章 計劃第二百三十八章 決別第三百一十二章 籌謀第二百四十七章 餘悲第二百五十二章 勇敢第三百零九章 北軍第二百八十一章 危機一三九章 專利第二百九十五章 出使第二百二十五章 婚配第二百六十九章 眼光一二七章 錦囊第三百二十三章 太公第二百八十九章 白登第一章 單父的呂家第二百五十二章 勇敢第一百七十五章 猜疑第一百五十一章 陰謀一二四章 霸王第一百八十一章 班底一二五章 分封第二百四十章 輸贏第二百七十七章 整頓第一百七十章 觸動第三百零一章 瀕亡第二百三十一章 腰帶第七章 天才的存在第二百六十章 罪過九七章 決斷第三百二十三章 太公五八章 君臣第二百三十二章 醉酒第三百三十五章 垂簾(四)呂氏同人之一(作者:飛翔的大象)蛙)32劉氏第二百五十一章 家宴一零九章 海選第二百零七章 簡單第三百零九章 北軍第二百九十二章 奔援一四二章 心思二九章 赤帝子九九章 刺趙六七章 出兵第二百三十四章 用心第三百二十五章 傳記第二百七十七章 整頓第二百六十八章 閒話第三百四十三章 囂張第二百零九章 范增十六章 要約第二百五十一章 家宴五二章 陳平一零四章 逃離二一章 嫁與第二百二十三章 後宮第二百五十九章 遺禍第二百九十五章 出使第六章 大鐵錐四二章 喪痛第二百一十五章 山居第三百一十九章 女官第二百一十章 殺意九九章 刺趙第三百四十章 團結八三章 項羽五六章 對陣第二百三十九章 餘香第三百三十四章 垂簾(三)第一百八十七章 驚夢第一百七十五章 猜疑第一百五十一章 陰謀第二百五十章 友恭六九章 安陽第一百六十四章 死因二一章 嫁與第一百七十八章 虞姬第三百零一章 瀕亡七三章 賊寇三五章 夫妻一四一章 十一九三章 再見十四章 山有扶蘇第二百三十一章 腰帶十八章 焚書坑儒第二百九十一章 出發第二百八十四章 螳臂第一百六十四章 死因第三百二十章 距離楔子第二百零九章 范增第二百八十一章 危機八四章 鉅鹿(一)第二百八十四章 螳臂第二百九十二章 奔援第一百八十章 兄長第一百四十九章 考題第一百五十三章 逃信